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内扫描与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体外精度研究
1
作者 林宇轩 张思慧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4-600,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口内扫描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一致性,探讨口内扫描替代CBCT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缺失牙位置和种植体数量构建10种牙列缺损树脂模型,术后分别进行口内扫描...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口内扫描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一致性,探讨口内扫描替代CBCT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缺失牙位置和种植体数量构建10种牙列缺损树脂模型,术后分别进行口内扫描(每组4次)和CBCT扫描(每组1次),利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颈部、尖端、深度及角度偏差,分析正确度(n=4)与精密度(n=6)。结果:正确度结果显示,颈部偏差(0.174±0.080)mm,尖端偏差(0.310±0.098)mm,深度偏差(0.131±0.077)mm,角度偏差(1.311±0.486)°;除深度偏差外(P>0.05),其余偏差随种植体数量增加显著增大(P<0.05)。精密度结果显示,游离端组偏差显著高于非游离端组(P<0.05)。结论:利用口内扫描评估种植体位置可能是评估手术规划精度,避免术后CBCT扫描的有效替代方案,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口内扫描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准技术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泽明 何炳蔚 +3 位作者 陈江 杜志斌 郑静宜 李艳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2-406,410,共6页
目的设计制作精确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以指导医生准确地手术定位。方法对行种植手术的患者下颌骨进行CT扫描,依据CT数据构建三维牙颌模型,并利用Simplant专业种植软件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种植,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对牙颌... 目的设计制作精确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以指导医生准确地手术定位。方法对行种植手术的患者下颌骨进行CT扫描,依据CT数据构建三维牙颌模型,并利用Simplant专业种植软件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种植,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对牙颌石膏模型进行数字化扫描,通过曲率配准技术将石膏模型和CT三维模型进行对齐,确定种植体设计位置与牙颌扫描模型的关系,根据种植体位置,在牙颌石膏数字化模型上利用3-Matic软件完成导向模板的设计,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导向模板。结果通过配准技术将CT数据与牙颌数字化数据相融合,设计出的微创导板定位精确,在无需切开口腔黏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地为医生在实际种植时提供导向。结论将三维配准技术应用于种植领域,结合Simplant模拟种植和快速成型等技术制作的微创种植导向模板定位准确,实现了手术的微创性与精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手术引导 配准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种植手机引导导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勇 陈婉璐 +7 位作者 黄文秀 吴东 肖妍君 林东 郭建斌 蒋剑晖 何炳蔚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利用CBCT、3D打印技术等设计制作新型口腔种植导板和种植手机引导装置,应用于临床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价。方法:利用Mimics、Simplant等软件设计制造种植外科导板,分为套筒引导(A组)和种植手机引导(B组)行种植手术。分析虚拟与实际植... 目的:利用CBCT、3D打印技术等设计制作新型口腔种植导板和种植手机引导装置,应用于临床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价。方法:利用Mimics、Simplant等软件设计制造种植外科导板,分为套筒引导(A组)和种植手机引导(B组)行种植手术。分析虚拟与实际植体的偏差,比较2组的精确度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5例患者的92枚植体,A组44枚和B组48枚,测量虚拟与实际植体在颈部、顶部、深度、角度偏离值:(0.82±0.47)mm,(0.97±0.52)mm,(0.81±0.42)mm,(7.89±4.24)°。两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α=0.05,得到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认为两者的偏离值的总体均数不相等。结论:套筒引导和种植手机引导精确度基本无差别,两者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 种植手机引导 3D打印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穿龈部分氮化钛纳米涂层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夏薇 赖颖真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明确氮化钛纳米(TiN)涂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粘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作为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穿龈部分涂层的依据之一。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作氮化钛(TiN)和对照Ti涂层,测量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元素含量、粗糙度和亲水性,原代... 目的:明确氮化钛纳米(TiN)涂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粘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作为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穿龈部分涂层的依据之一。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作氮化钛(TiN)和对照Ti涂层,测量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元素含量、粗糙度和亲水性,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通过扫描电镜SEM和CCK-8观察分析不同纳米涂层上方细胞粘附和增殖差异。结果:TiN组表面HGF粘附形态与Ti组相似,而HGF增殖幅度大于对照Ti。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氮化钛(TiN)涂层利于促进HGF增殖,推荐作为种植体穿龈部分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种植体 氮化钛(TiN)纳米涂层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口腔美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江 张雨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随着患者需求的发展,口腔修复已由功能性修复转向口腔功能性美学修复。虽然国内的口腔医师已逐渐树立口腔美学观念,但由于颌面部组成复杂,其中美学区牙列与牙龈解剖结构微妙、口内结构与唇部的动态关系难以把握,正侧貌的参考线角较多,... 随着患者需求的发展,口腔修复已由功能性修复转向口腔功能性美学修复。虽然国内的口腔医师已逐渐树立口腔美学观念,但由于颌面部组成复杂,其中美学区牙列与牙龈解剖结构微妙、口内结构与唇部的动态关系难以把握,正侧貌的参考线角较多,使得口腔美学的临床应用极为困难,口腔修复难以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本文通过对颌面美学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类系统阐述,拓展口腔美学修复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美学 上颌中切牙 牙龈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对粘接剂与种植固定桥粘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邹耿森 樊牮 +4 位作者 许志强 郭建斌 吴东 黄文秀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不同粘接剂与种植体支持的双端固定桥粘接力的影响。方法:3D打印制作种植体支持的钴铬合金双端固定桥共48个,分为复合树脂粘接剂(SAC)组即A组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Luting2)组即B组,每个粘接剂组又按冷热循环...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不同粘接剂与种植体支持的双端固定桥粘接力的影响。方法:3D打印制作种植体支持的钴铬合金双端固定桥共48个,分为复合树脂粘接剂(SAC)组即A组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Luting2)组即B组,每个粘接剂组又按冷热循环次数分为0次(A1、B1)、2500次(A2、B2)、5000次(A3、B3)、10000次(A4、B4)等4个亚组。将基台固定于替代体上,完成固定桥的粘接后将所有试件浸泡于人工唾液中,37℃恒温水浴24h.A1、B1,A2、B2,A3、B3,A4、B4实验组分别冷热循环0次、2500次、5000次、10000次后进行拉伸试验测试粘接力(N)。结果:冷热循环前后SAC的粘接力均大于Luting 2(P<0.05);冷热循环2500次后两种粘接剂的粘接力下降不明显(P>0.05);冷热循环5000次、10000次后两种粘接剂的粘接力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SAC的粘接性能优于Luting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粘接剂 冷热循环 种植固定桥 粘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及其与机体免疫应答 被引量:4
7
作者 樊牮 邹耿森 陈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91-693,共3页
采用纳米颗粒紧压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表面化学处理和阳极氧化法等辅助方式将种植体表面结构进行改性。种植体植入后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研究显示,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细胞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采用纳米颗粒紧压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表面化学处理和阳极氧化法等辅助方式将种植体表面结构进行改性。种植体植入后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研究显示,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细胞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针对种植体表面分别介导不同的免疫反应。一些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对于消除该区域的炎症,提高骨整合,促进伤口愈合提供帮助。本文就钛种植体表面的纳米改性方法、钛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与机体免疫应答之间的联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纳米改性 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牙种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鄢明东 夏海斌 王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术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该术式在提升上颌窦底黏膜后同期植入种植体,具有无需植骨、疗程短、费用低、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本文就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上颌窦底内提升 不植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志强 黄斯佳 +3 位作者 贺于奇 邹耿森 邱著文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7-74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阳极氧化法分别制备管径30、100和200nm的TNTs,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及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胶原分泌量和细胞外基质矿化水平检测...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阳极氧化法分别制备管径30、100和200nm的TNTs,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及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胶原分泌量和细胞外基质矿化水平检测来评估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30nm的TNTs促进BMSCs的早期粘附和增殖,但是其后期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00nm的TNTs明显促进了BMSCs的成骨分化,但是其细胞粘附和增殖明显受到了抑制;100nm的TNTs上BMSCs的早期粘附和增殖受到了轻微的抑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细胞增殖迎头赶上,而且其成骨分化能力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最适BMSCs生物学活性的应该是100nm的T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粘附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颖真 陈江 林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观察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黏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表面设计不同沟槽尺寸,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与间隔分别为15、30、60μm,沟槽的深度为5μm和10μm,分组为T15/5,T15/10,T30/5,T30/10,T60/5... 目的:观察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黏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表面设计不同沟槽尺寸,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与间隔分别为15、30、60μm,沟槽的深度为5μm和10μm,分组为T15/5,T15/10,T30/5,T30/10,T60/5,T60/10,光滑钛(T0)表面为对照组,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各组材料表面微沟槽形貌,接种HGFs后,通过扫描电镜和CCK-8实验观察分析不同沟槽尺寸上方细胞黏附和增殖差异。结果:T0组表面细胞排列不规则,其余组沟槽表面细胞均顺着沟槽排列,T60/10组沟槽表面细胞的增殖幅度最大,增殖时间最长。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沟槽尺寸均能成功诱导细胞顺着沟槽排列,随着沟槽的宽度增加深度增大越有利于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种植体 微沟槽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 接触诱导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及细胞周期推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颖真 林珊 陈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钛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及细胞周期推进的影响。方法:用光刻技术在硅片表面制作钛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等于间隔)分别为15、30、60μm,沟槽深度为5μm和10μm,分组为T15/5、T15/10、T30/5、T30/10、T60/5、T60/10... 目的:研究钛微沟槽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及细胞周期推进的影响。方法:用光刻技术在硅片表面制作钛微沟槽形貌,沟槽宽度(等于间隔)分别为15、30、60μm,沟槽深度为5μm和10μm,分组为T15/5、T15/10、T30/5、T30/10、T60/5、T60/10,光滑钛(T0)表面为对照组,测量材料表面微沟槽形貌,将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接种于材料表面,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观察细胞黏附形态及细胞周期推进的差异。结果:T0组表面细胞排列不规则,沟槽表面细胞均顺沟槽排列,T60/10组细胞周期S期比例始终高于其他各组,T30组居中,T15组最小,但仍高于对照T0组,宽度大的沟槽组(T60,T30)沟槽深度的增加促进细胞周期S期比例的增加,而沟槽宽度小的T15组,沟槽加深减少S期比例。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沟槽尺寸均能诱导细胞顺着沟槽排列,随着沟槽的宽度增加、深度增大越有利于促进细胞周期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种植体 微沟槽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接触诱导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手机导航技术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妍君 陈江 +3 位作者 黄文秀 吴东 樊牮 郭建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采用自主设计、制作CAD/CAM手机导航装置来实现精确的种植手术。方法:采用引导种植手机的方式来对种植位置、角度、深度等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种植手术的全程引导。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模拟牙列及颌骨缺损患者牙列和颌骨模型。采... 目的:采用自主设计、制作CAD/CAM手机导航装置来实现精确的种植手术。方法:采用引导种植手机的方式来对种植位置、角度、深度等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种植手术的全程引导。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模拟牙列及颌骨缺损患者牙列和颌骨模型。采用与手机导航装置相配合的种植手机,利用种植导向模板预备12个2.8mm种植孔。比较分析拟种植位点与实际种植位置在种植体颈部、尖端、深度及角度上的偏差。结果:种植孔中心线在颈部及顶部较拟种植位点的偏差分别为(0.42±0.21)mm(0.22~0.82mm)和(0.39±0.19)mm(0.10~0.78mm);角度偏差为(1.93±1.35)°(0.35°~5.40°);深度偏差为(0.25±0.11)mm(0.15~0.53 mm)。结论:体外实验表明CAD/CAM手机导航装置引导的实际种植位置与模拟种植位点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导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应用CGF的骨增量影像学评价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瑞敏 鄢明东 +2 位作者 黄文秀 吴东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例(...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例(仅使用骨替代材料组)。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inics 19.0软件三维重建上颌窦内影像后,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窦内骨组织吸收率及骨密度值增长倍数的变化。评估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VAS)、存留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检评价:实验组平均骨吸收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CGF联合骨替代材料联合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且CGF的加入可以增加显著上颌窦内骨组织的密度,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骨替代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中国成年人上前牙美学比例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为良 曾筱 +1 位作者 刘晓强 谭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评价120例中国成年人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和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为口腔美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华北、东南、西南地区三家口腔医院的义齿加工中心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上颌石膏模型,拍摄标准数码照片,以ImageJ软件测量相... 目的:评价120例中国成年人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和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为口腔美学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华北、东南、西南地区三家口腔医院的义齿加工中心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上颌石膏模型,拍摄标准数码照片,以ImageJ软件测量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和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评价相邻上前牙的宽度比与黄金分割比例和Preston比例有无差异,上前牙临床冠的宽长比与理想值0.80有无差异,分析不同性别、左右两侧和不同地域中国成年人的上前牙美学比例有无差异。结果:侧切牙与中切牙的宽度比为0.724±0.047,尖牙与侧切牙的宽度比为0.814±0.092;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分别为0.848±0.072、0.834±0.094、0.883±0.098;上述比例与既往理想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左右两侧和不同地域进行比较,侧切牙与中切牙的宽度比:右侧比左侧大(分别为0.730±0.044和0.718±0.050)、华北地区比西南地区小(分别为0.711±0.051和0.731±0.044);中切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女性比男性大(分别为0.855±0.074和0.835±0.068)、右侧比左侧大(分别为0.855±0.073和0.842±0.072);侧切牙的临床冠宽长比:女性比男性大(分别为0.843±0.097和0.817±0.0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成年人上前牙美学比例具有自身特点,应用时需考虑性别和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美学 切牙 成年人 牙冠 牙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1抑制剂GANT61对小鼠牙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张师贤 林成泉 +1 位作者 谢长富 陈伟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Gli1抑制剂GANT61对小鼠磨牙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磨牙胚体外培养系统,运用体视镜、组织学HE染色方式观察小鼠磨牙胚被Gli1抑制剂GANT61影响后的发育情况,并对牙胚构成部分进行测量。结果:在Gli1抑制剂GANT6... 目的:研究外源性Gli1抑制剂GANT61对小鼠磨牙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磨牙胚体外培养系统,运用体视镜、组织学HE染色方式观察小鼠磨牙胚被Gli1抑制剂GANT61影响后的发育情况,并对牙胚构成部分进行测量。结果:在Gli1抑制剂GANT61作用下,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出现下磨牙牙胚发育速度减慢,成釉器凹陷且形态不规则,内釉上皮细胞呈现不规则排列,成釉器大小在高浓度GANT61组明显变小。结论:Gli1抑制剂GANT61可能通过扰乱成釉器的发育阻碍胎鼠磨牙胚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1 GANT61 牙发育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