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在其表面粘附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守治 程辉 闫福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5期373-374,共2页
应用口腔修复材料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后,因修复材料与口腔微生物和宿主互相作用,口腔微生态将发生变化。本文就口腔修复材料表面菌斑的形成、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粘附和生长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修复材料 菌斑 细菌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最大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明 程辉 +4 位作者 程祥荣 胡志刚 马守治 郑志强 陈文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所能承受最大牙合力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33名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行常规双端固定桥修复,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修复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后...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所能承受最大牙合力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33名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行常规双端固定桥修复,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修复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于牙尖交错位最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情况并分析。结果:患者经固定桥修复完成时的咬合情况分别与修复前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咬合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双端固定桥修复后基牙所能承受的最大牙合力将增加,其增加量在修复完成后2个月内明显,而修复完成2个月后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义齿 基牙 咬合力 T—Scan 牙尖交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3种不同牙型上颌中切牙牙冠宽长比例的审美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润 林泓磊 +4 位作者 江磊 于皓 杨裕华 颜丽惠 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福建地区不同人群对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3种不同牙型上颌中切牙牙冠宽长比例的喜好程度。方法:采用多张不同宽长比例不同的上颌中切牙照片,分别问卷调查190名口腔科医师及195名患者其理想中的上颌中切牙...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福建地区不同人群对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3种不同牙型上颌中切牙牙冠宽长比例的喜好程度。方法:采用多张不同宽长比例不同的上颌中切牙照片,分别问卷调查190名口腔科医师及195名患者其理想中的上颌中切牙的宽长比例。结果:医师组的选择集中分布于宽长比例0.70~0.80区域,而患者组的选择则有离散趋势。医师组内、患者组内以及二组之间的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医患之间在上颌中切牙宽长比例上存在认知的不同。在美学修复中可以根据上颌中切牙的不同牙型选择相应美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牙型 宽长比例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微创粘接性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冰妍 于皓 +2 位作者 江磊 林泓磊 陈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微创粘接性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42名患者58颗大面积缺损的磨牙(39颗)和前磨牙(19颗),采用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制玻璃陶瓷修复体并粘接完成,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记录修复完... 目的:评价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微创粘接性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42名患者58颗大面积缺损的磨牙(39颗)和前磨牙(19颗),采用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制玻璃陶瓷修复体并粘接完成,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记录修复完成即刻和修复完成1年后各项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修复完成即刻牙龈健康A级38颗(65.52%),B级3颗(34.48%),修复完成1年后,牙龈健康达A级55颗(94.87%),B级(5.13%)3颗,即刻与1年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的微创粘接性修复中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扫描 椅旁切削 微创 粘接性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老化对不同品牌超透氧化锆光学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陈罗娜 张鑫 +1 位作者 田正宇 王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究多种常用超透氧化锆陶瓷在人工老化前后半透性和颜色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6种不同品牌(Wieland、3M ESPE、Amann Girrbach、Kuraray Noritake、爱尔创和贝施美)的超透氧化锆按照厂商产品说明进行切割及烧结,... 目的探究多种常用超透氧化锆陶瓷在人工老化前后半透性和颜色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6种不同品牌(Wieland、3M ESPE、Amann Girrbach、Kuraray Noritake、爱尔创和贝施美)的超透氧化锆按照厂商产品说明进行切割及烧结,分别以ZNT、LVP、AG、KAT、UPC和BSM命名实验组,以义获嘉铸瓷作为对照组(PLT),制备成直径14 mm、厚度1 mm的试件(n=6),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34℃、0.2 MPa的标准环境下分别对各组试件进行4、8、12 h三个时段人工老化处理。采用CIE1976Lab色度系统,用电脑比色仪测量各组试件人工老化前及人工老化4、8、12 h后的CIE L^(*)、a^(*)、b^(*)值,并计算半透明度(TP)及色差(ΔE)。结果老化前各组的TP值从大到小分别为PLT>KAT>AG>ZNT>BSM>UPC>LVP。老化4 h及8 h后,所有实验组的TP值和老化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化12 h后,KAT组和ZNT组的TP值与老化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G组、BSM组、LVP组和UPC组的TP值与老化前相比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TP值在不同阶段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且不受老化影响。以ΔE=3.3为肉眼可见色差,老化4 h后所有组ΔE均小于3.3,老化8 h后仅有UPC组ΔE略大于3.3,老化12 h后BSM组和UPC组ΔE大于3.3。结论各品牌超透氧化锆在不同老化时间后,半透性和色差可能会有改变,部分氧化锆材料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半透性呈下降趋势,色差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低温老化 光学性能 半透性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松 程辉 +3 位作者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王颖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钴铬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钴铬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熔铸次数的钴铬烤瓷合金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维氏硬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铬烤瓷合金至少可以反复熔铸3次而不引起力学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状态下龈沟液中瘦素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崇武 吴春芳 +3 位作者 骆凯 王希 陈超 郑瑜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Whatman1号滤纸收集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GCF采...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Whatman1号滤纸收集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GCF采用ELISA检测瘦素含量;同时收集血清进行瘦素水平的检测。结果:3组中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瘦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慢性龈炎龈沟液中瘦素水平及慢性龈炎组龈沟液中瘦素水平与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瘦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中的瘦素与临床指标PLI(P<0.01,r=0.593)、PD(P<0.05,r=0.920)、BI(P<0.05,r=0.862)、AL(P<0.05,r=0.846)均相关;龈沟液中的瘦素与临床指标PLI(P<0.01,r=0.813)、PD(P<0.05,r=0.962))、BI(P<0.05,r=0.720、AL(P<0.05,r=0.946)均相关。结论:龈沟液中瘦素水平可能是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炎 龈沟液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Ni-Cr烤瓷合金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长源 程辉 +2 位作者 王希 郑明 李秀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测试不同熔铸次数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的结果,从而对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 目的:初步评价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测试不同熔铸次数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的结果,从而对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筛。结果:各浓度实验组细胞生长形态良好、细胞毒性级为0~1级;经过2~5次熔铸的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不同培养时间的A492均值与经过1次熔铸的Ni-Cr烤瓷合金相应A492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步认为Ni-Cr烤瓷合金经过1~5次熔铸后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熔铸 Ni-Cr烤瓷合金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连颂峰 程辉 +5 位作者 马守治 郑明 李秀容 胡志刚 吴维青 林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弯曲试件由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次、2次、3次、4次以及5次熔铸后,再经万能工具磨床研磨而成。根据ISO7438标准,对所有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加载直至试件断裂,测试所有非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弯曲试件由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次、2次、3次、4次以及5次熔铸后,再经万能工具磨床研磨而成。根据ISO7438标准,对所有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加载直至试件断裂,测试所有非贵金属烤瓷合金试件的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结果:经过不同铸造次数的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2次、4次铸造的合金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之间的弯曲强度无显著差异,而经过3次、5次铸造的合金在弯曲强度上显著高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P<0.05);经过2次、5次铸造的合金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之间的弯曲模量无显著差异,而经过3次、4次铸造的合金在弯曲模量上则显著高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P<0.05)。结论:非贵金属烤瓷合金至少可以重复铸造5次而不引起弯曲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辉 杨松 +3 位作者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王颖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金铂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金铂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熔铸次数的金铂烤瓷合金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强度及维氏硬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代、Ⅲ代试件的弯曲模量与Ⅰ代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金铂烤瓷合金至少可以反复熔铸3次而不引起力学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冠边缘间隙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少萍 马守治 +3 位作者 陈熙 童新文 李秀容 张维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因素对粘固后全冠边缘间隙(marginal discrepancies of crowns after cementation,MDAC)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预备体完成线形态(finish line of preparation,FLP)、预备体轴壁倾斜角(taper angle of axial wall of preparat... 目的:评价多种因素对粘固后全冠边缘间隙(marginal discrepancies of crowns after cementation,MDAC)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预备体完成线形态(finish line of preparation,FLP)、预备体轴壁倾斜角(taper angle of axial wall of preparation,TAAWP)、预备体高度(height from occlusal surface to ends of preparation,HP)、粘固前的全冠边缘间隙(marginal discrepancies of crowns before cementation,MDBC)以及粘固剂的粉液比例(powder/liquid ra-tios of cement,PLRC)。方法:制作24种不同设计形式的预备体不锈钢代型,每种形式制作10个,总共制作240个金属代型。在每个代型上制作一个金属冠。在同一种代型上制作的10个金属冠中的5个采用粉液比2g∶1g调和的玻璃离子粘固,另5个用3g∶1g比例调和的玻璃离子进行粘固。测量粘固前后的全冠边缘间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前面提到的多个变量是否会对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产生影响。结果:粘固后全冠边缘间隙显著提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FLP、TAAWP、HP、MDBC以及PLRC共同影响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结论:同FLP和MDBC相比,TAAWP、HP和PLRC对粘固后的全冠边缘间隙的影响则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 边缘适合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聚合纳米填料对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永锦 程辉 +2 位作者 李秀容 吴维青 赵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考察经硅烷化处理及MMA(甲基丙烯酸酯)预聚合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 目的:考察经硅烷化处理及MMA(甲基丙烯酸酯)预聚合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考察其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MMA悬浮液中的分散情况,并考察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的变化。结果:预聚合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2%添加浓度时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95.992±3.947)MPa、(2.195±0.223)GPa和(4.048±0.290)J/cm2。结论:预聚合处理的纳米TiO2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能,纳米T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预聚合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颖卉 杨松 +3 位作者 程辉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钯基烤瓷合金在不添加新合金的情况下,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钯基烤瓷合金在不添加新合金的情况下,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次数熔铸的钯基烤瓷合金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钯基烤瓷合金经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拉伸性能、显微硬度未发生下降,但弯曲性能发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基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牙齿比色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皓 张栋 +1 位作者 程少龙 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运用机器学习领域相关算法和计算机选色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牙齿比色方法。方法:招募123名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本科生作为志愿者,平均年龄(22.48±1.77)岁,男64人,女59人。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志愿者... 目的:运用机器学习领域相关算法和计算机选色技术,建立一种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牙齿比色方法。方法:招募123名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本科生作为志愿者,平均年龄(22.48±1.77)岁,男64人,女59人。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志愿者上颌牙(15-25)的色度值(CIE L*、a*、b*值),测量部位为牙冠唇侧中1/3,每颗牙测量5次取平均值。根据所测数据首先确定色度值的特征值的矩阵X和线性回归系数的矩阵θ,接着构建评价函数并用协同过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最后建立预测缺失牙色度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选取24名同龄志愿者,利用该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得到24名志愿者240颗牙每颗牙的L*、a*和b*值的预测值,并分析其与分光光度计所测实际值的接近程度。结果:94.17%的志愿者牙齿L*值的预测准确度超过80%,100%的志愿者牙齿a*值和b*值的预测准确度都超过了80%。L*值预测准确率的95%置信区间(79.00%-100%),a*值预测准确率的95%置信区间(94.44%-100%),b*值预测准确率的95%置信区间(86.67%-100%)。结论:本文所用线型回归模型对于牙齿色度值的预测是可行并且有参考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 预测 色度值 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接及间距变化对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颖卉 彭佳梅 +3 位作者 潘宇 李秀容 吴维青 程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齿科合金铸造及距离变化对磁性附着体磁极和衔铁间磁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对磁性附着体的衔铁进行铸接加工,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磁极与衔铁间的磁力,并绘制磁力随二者距离变化的力值... 目的:探讨不同齿科合金铸造及距离变化对磁性附着体磁极和衔铁间磁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对磁性附着体的衔铁进行铸接加工,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磁极与衔铁间的磁力,并绘制磁力随二者距离变化的力值-位移曲线图。分析曲线图,计算经过不同齿科合金铸接加工后的衔铁与磁极间的最大磁力,以及不同距离时二者间的磁力。结果:经过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铸接加工的衔铁与磁极之间磁力值相互没有统计学差异;当二者间距在0~0.1 mm时,随间距增大,磁力值急剧下降。结论:不同种类齿科合金铸接加工对衔铁和磁极间磁力值无显著性影响;磁极与衔铁之间的缓冲间隙应小于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科合金 磁性附着体 距离 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的全冠边缘对Beagle犬牙周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常伟 马守治 +3 位作者 闫福华 程辉 石晓玉 赵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全冠边缘对Beagle犬牙周环境的影响。方法:用手用洁治器对4只Beagle犬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3周后,对49颗犬牙行瓷熔附金属(porcelain fused m etal,PFM)冠修复术。于牙体预备前和PFM粘固后4周,分别记录实验牙...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全冠边缘对Beagle犬牙周环境的影响。方法:用手用洁治器对4只Beagle犬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3周后,对49颗犬牙行瓷熔附金属(porcelain fused m etal,PFM)冠修复术。于牙体预备前和PFM粘固后4周,分别记录实验牙菌斑指数(p la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 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 lcus b leed ing index,SB I),测量龈沟液量(gingival crevicu lar flu id,GCF),并检测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 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周给予旋转刷牙法刷牙1次。结果:结果表明,PFM冠粘固后第4周,舌侧牙龈的PD、PLI≥1的频率、GCF量、SB I≥2频率、AST活性明显增加(P<0.01);颊侧牙龈的PD、PLI≥1的频率、GCF量均无明显变化,SB I≥2的频率、AST活性明显增加(P<0.05);两组GCF量、SB I≥2频率、AST活性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每周给Beagle犬刷牙1次,PFM冠粘固后第4周,烤瓷边缘和金属边缘对应的牙周组织炎症均明显加重,金属边缘对应的牙周组织尤为明显。可能是由于金属表面和烤瓷表面容易形成菌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边缘 牙周环境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冠牙预备体表面涂布极固宁^(TM)后对其固位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明 程辉 +3 位作者 陈文多 马守治 郑志强 胡志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01,共5页
目的探讨涂布极固宁TM后对全冠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制作面聚合度(TOC)为10°和20°的全冠牙预备体各10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TOC10°和20°的全冠牙预备体各5个。制作铸造全冠20个。实验组涂布极固宁TM后玻璃... 目的探讨涂布极固宁TM后对全冠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制作面聚合度(TOC)为10°和20°的全冠牙预备体各10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TOC10°和20°的全冠牙预备体各5个。制作铸造全冠20个。实验组涂布极固宁TM后玻璃离子黏固剂黏固全冠,对照组直接玻璃离子黏固剂黏固全冠。材料实验机上测两组全冠拉脱时的最大拉力值。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并能谱仪分析。结果TOC为10°的实验组全冠和对照组全冠拉脱时的最大拉力值分别为(443.59±74.20)N和(509.07±69.05)N,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TOC为20°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全冠拉脱时最大拉力值分别为(291.57±49.27)N和(390.82±91.44)N,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TOC为10°的牙预备体表面经极固宁TM处理后对玻璃离子黏固剂黏固的全冠的固位力没有影响;而TOC为20°时牙预备体表面经极固宁TM处理后的固位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固宁^TM 全冠 牙预备体 固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充氩反复熔铸对烤瓷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颖卉 邱芬芳 +1 位作者 吴维青福州大学测试中心 程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研究真空加氩气环境中反复熔铸对4种常用非镍基烤瓷合金(钴铬、纯钛、钯基和金铂烤瓷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真空加氩气保护环境下反复熔铸钴铬、纯钛、钯基和金铂烤瓷合金1~3次,每次再熔铸前对废旧合金均经过相应的再熔铸前处理... 目的研究真空加氩气环境中反复熔铸对4种常用非镍基烤瓷合金(钴铬、纯钛、钯基和金铂烤瓷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真空加氩气保护环境下反复熔铸钴铬、纯钛、钯基和金铂烤瓷合金1~3次,每次再熔铸前对废旧合金均经过相应的再熔铸前处理,打磨抛光后,采用能谱仪检测4种烤瓷合金1~3次熔铸后的化学成分。结果 4种合金反复熔铸1~3次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空加氩气环境中反复熔铸对钴铬、纯钛、钯基和金铂烤瓷合金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染色剂对树脂水门汀颜色、透明度和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程少龙 于皓 +2 位作者 陈唯然 郑海燕 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评价外源性染色剂对6种树脂水门汀颜色、透明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每种树脂水门汀试样随机分为4组,分别染色于去离子水、可乐、咖啡和红酒。使用色度计和表面粗糙度仪分别测量各组试样染色前及染色48、96、144、192、240... 目的:评价外源性染色剂对6种树脂水门汀颜色、透明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每种树脂水门汀试样随机分为4组,分别染色于去离子水、可乐、咖啡和红酒。使用色度计和表面粗糙度仪分别测量各组试样染色前及染色48、96、144、192、240和288h后的色度值(CIE L*、a*、b*)和表面粗糙度值(Ra),据测得色度值计算色差值(ΔE)和透明度参数(TP),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染色时间、染色液和材料对色差值、透明度参数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结果:随染色时间增加,所有材料出现色差值增加、透明度参数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没有显著性变化。在咖啡和红酒中染色288h后所有材料染色均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ΔE〉3.3),其中红酒染色最明显(ΔE为7.89~12.25)。RelyX U200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和透明度稳定性。结论:外源性染色剂对树脂水门汀颜色和透明度的影响具有材料依赖性。288h后6种树脂水门汀均出现肉眼可察觉的变色(Δ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染色剂 树脂水门汀 颜色 透明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tic制作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玮玮 程辉 +3 位作者 李秀容 郑明 郭永锦 陈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检测Pontic制作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Pontic制作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Instron-8841万能实验机上用三点弯曲的方法,在Pontic制作的纤维桩的中央加载,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载荷值。同时用玻璃纤维预成根... 目的:检测Pontic制作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Pontic制作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Instron-8841万能实验机上用三点弯曲的方法,在Pontic制作的纤维桩的中央加载,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载荷值。同时用玻璃纤维预成根管桩、氧化锆预成根管桩、Ni-Cr合金铸造根管桩、不锈钢预成根管桩和钛合金预成根管桩进行对比实验。结果:Pontic制作的纤维桩的弯曲强度为(600±10)MPa,弯曲模量为(18±1.2)Gpa;Pontic制作纤维桩的弯曲强度与玻璃纤维预成桩的弯曲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ontic制作的纤维桩弯曲强度能够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TIC 纤维桩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