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CTA斑块特征评价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哲 林朝贵 +2 位作者 范林 陈智勇 陈旭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斑块特征评估植入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风险。方法对166例患者于支架植入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并于植入支架后6~18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ISR,将其分为ISR组(n=16)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斑块特征评估植入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风险。方法对166例患者于支架植入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并于植入支架后6~18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ISR,将其分为ISR组(n=16)与无ISR组(n=150),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ISR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各因素诊断ISR的效能。结果 ISR组病变长度,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正性重构比例和正性重构指数均大于无ISR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钙化斑块[回归系数(B)=1.89,优势比(OR)=6.63,P=0.01]、点状钙化(B=1.28,OR=3.59,P=0.01)、正性重构(B=2.17,OR=8.71,P<0.01)、病变长度(B=0.05,OR=1.05,P=0.04)是导致ISR的危险因素。病变长度及正性重构指数诊断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82(P均<0.01),联合上述斑块特征预判ISR的AUC为0.87(P<0.01)。结论病变长度、正性重构、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生ISR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斑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左心功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曾芳 薛蕴菁 +2 位作者 段青 刘元芬 杨哲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09-181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 目的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婴儿 心室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探测器CT 70kV管电压联合前瞻心电门控技术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9
3
作者 曾芳 薛蕴菁 +2 位作者 刘元芬 杨哲婷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技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联合70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45例进行心脏CTA检查,对图... 目的探讨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技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联合70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45例进行心脏CT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脏CTA和心脏超声的诊断效能。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结果 45例患儿共25种独立的心血管畸形,包括6种心内结构异常和19种心外大血管畸形。对于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心脏CTA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99.77%(853/855),97.73%(86/88)]均高于心脏超声[98.71%(844/855),88.64%(78/88);χ~2=6.28、5.72,P均<0.05)]。有效辐射剂量为(0.20±0.05)mSv,碘对比剂用量为(2.06±1.09)g。45例患儿的图像质量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结论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kV管电压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对诊断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侧支循环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崟 陈敬杰 卢简言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903-905,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侧支循环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IVCS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髂静脉DSA资料,依据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是否可见侧支循环...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侧支循环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IVCS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髂静脉DSA资料,依据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是否可见侧支循环分为无侧支循环组和有侧支循环组,对两组的髂静脉狭窄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37例未见侧支循环,128例可见侧支循环,无侧支循环组与有侧支循环组的受压段髂静脉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1,P<0.01)。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评价IVCS病情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侧支循环 髂静脉 静脉造影术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宽体探测器捕捉肺动静脉成像最佳时间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元芬 薛蕴菁 +5 位作者 王莉莉 陈光亮 陈依林 陈旭辉 徐雪 段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运用灌注的多期相CTA扫描和常规单期相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使用宽体探测器采用灌注的扫描方式捕捉肺动脉和肺静脉成像的最佳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因磨玻璃样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拟行右上肺段切... 目的:通过对比运用灌注的多期相CTA扫描和常规单期相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使用宽体探测器采用灌注的扫描方式捕捉肺动脉和肺静脉成像的最佳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因磨玻璃样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拟行右上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行肺部增强检查。运用Revolution CT,将患者分为2组:A组,灌注方式扫描组,54例;B组,增强跟踪自动触发扫描组,54例。A组扫描方式为采用灌注方式扫描,患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肺部CT平扫、CT灌注(CT perfusion,CTP)。造影剂推注后,对感兴趣区160 mm层面内进行CT轴位扫描,扫描时相间隔为2 s,直到肺静脉期结束则停止扫描。B组扫描方式为采用常规增强跟踪自动触发方式。所有病例在肺动脉期和肺静脉期扫描图像中统一选取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上肺尖段动脉和主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为测量对象,测量其CT值和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值且计算4组CT值差,并用积分法评价5、6级肺动脉和肺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除了3级(P=0.010)和4级(P=0.003)的CTPA肺动脉CT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他2组1~4级肺动脉和肺静脉CT值差异均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CTPA中动脉及伴行静脉的CT值差,以及CTPV中肺静脉与伴行动脉的CT值差中,A组在CTPA和CTPV中的差值明显高于B组,均P<0.05。运用积分法来分析5、6级肺动脉及伴行肺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肺动脉显示上均为3分,而2组在肺静脉细小分支上的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3.00(3.00,3.00),B组2.00 (1.75,3.00)(Z=2.814,P=0.005)。同时2组患者的肺动脉主干的SD值为28.45±3.47和29.47±3.80(t=0.627,P=0.539),在CTPV时候右上肺静脉的SD值为27.27±7.56和27.76±6.44(t=0.156,P=0.878),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宽体探测器采用类似灌注的方式既能满足对肺动静脉CT值的要求,又能有效分离肺动静脉,对于临床开展GGO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有明显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肺静脉 磨玻璃样影 灌注 宽体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的CT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詹传银 宋强 +1 位作者 刘晋新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42-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1例均接受CT平扫,17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呈单发结节或肿块17例,多发4例(12个结节或肿块),共计29个病灶,均... 目的探讨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1例均接受CT平扫,17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呈单发结节或肿块17例,多发4例(12个结节或肿块),共计29个病灶,均分布于肺叶外周带;24个病灶(24/29,82.76%)与胸膜紧密相邻,其中11个(11/29,37.93%)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病灶呈软组织密度,1个病灶内部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影,空洞、空气新月征各见于1个病灶,未见钙化、脂肪及空气支气管征。20个病灶边缘模糊,3个见分叶,16个见毛刺征,11个伴卫星灶。17例增强扫描中,6例病灶呈明显强化,其余为轻-中度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排除其他病变,可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肉芽肿 原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对mr T_3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不同浸润深度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智勇 林维文 +5 位作者 官国先 蒋伟忠 刘星 陈致奋 柯海林 段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对c T3期低位直肠癌及其各亚分期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是否所有T3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应行CRT。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对c T3期低位直肠癌及其各亚分期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是否所有T3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应行CRT。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223例c T3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北美放射协会(RSNA)影像学分期标准回顾性进行亚分期,即根据高分辨率MRI测量下肿瘤浸润直肠系膜的深度(depth of mesorectal invasion,DMI)分为mr T3a期(DMI〈5 mm),mr T3b期(DMI为5~10 mm)和mr T3c期(DMI〉10 mm),并根据是否行CRT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CRT组,115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n CRT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各亚分期(mr T3a、mr T3b、mr T3c)之间预后的差异。结果:对于整体mr T3期,CRT组和n CRT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78.2%vs.71.9%,P=0.608)和局部复发率(4.4%vs.8.5%,P=0.12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mr T3各亚分期,CRT组和n CRT组预后分别为:mr T3a:3年无病生存率82.4%vs.81.8%(P=0.837)、局部复发率5.8%vs.5.9%(P=0.658);mr T3b:3年无病生存率84.4%vs.42.4%(P=0.032)、局部复发率0 vs.18.2%(P=0.014);mr T3b、mr T3c:3年无病生存率72.8%vs.42.4%(P=0.060)、局部复发率2.4%vs.18.2%(P=0.021)。单因素分析提示DMI和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是mr T3期直肠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CRM是独立影响因素(OR=2.249,CI:1.067~4.742,P=0.033)。结论:CRT能改善mr T3b、mr T3c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可能无法改善mr T3a且CRM阴性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对这部分患者可直接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3亚分期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出DR胸部正位片中的骨折 被引量:9
8
作者 吴育鑫 薛蕴菁 +3 位作者 段青 孙斌 刘柏韵 陈玉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DL-CAD)检出DR胸部正位片中骨折的效能及其对低年资放射科医师的辅助作用。方法①试验1:回顾性收集547例DR胸部正位片,其中361例存在胸部骨折(共983处骨折)、186例无胸部骨折,评估DL-CAD对骨... 目的观察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DL-CAD)检出DR胸部正位片中骨折的效能及其对低年资放射科医师的辅助作用。方法①试验1:回顾性收集547例DR胸部正位片,其中361例存在胸部骨折(共983处骨折)、186例无胸部骨折,评估DL-CAD对骨折的预测性能。②试验2:随机选取试验1中的397例DR胸片,其中211例存在胸部骨折(共604处骨折)、186例无胸部骨折,记录并比较单独DL-CAD(1组)、单独低年资医师(2组)、DL-CAD辅助低年资医师(3组)、单独高年资医师(4组)的检出结果。结果①试验1:983处骨折中,DL-CAD识别出672处,正确识别641处,误诊31处,敏感度65.21%(641/983),F值为77.46%;361例骨折患者中,DL-CAD识别出320例,正确识别314例,误诊6例,敏感度86.98%(314/361),F值92.22%。②试验2:1、2、3、4组观察者检出骨折的敏感度分别为62.09%(375/604)、61.59%(372/604)、86.75%(524/604)和83.44%(504/604),F值分别为75.38%、74.62%、90.74%及89.84%;3、4组检测效能均高于1、2组(P均<0.001),而1组与2组间、3组与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L-CAD对DR胸部正位片中骨折的检出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对胸部骨折的检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放射摄影术 胸部 X线透视检查 深度学习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T成像参数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软件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邓莎莎 薛蕴菁 +4 位作者 刘琦 王友森 徐雪 赵锡海 刘柏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3-1006,10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CT成像参数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软件(DL-CAD)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效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成像参数。资料与方法收集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肺结节患者共169个肺结节,包括良性35个、恶性134个,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CT成像参数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辅助软件(DL-CAD)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效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成像参数。资料与方法收集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肺结节患者共169个肺结节,包括良性35个、恶性134个,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不同的图像算法(bone算法和standard算法)和后置迭代重建算法(ASIR-V)(30%ASIR-V和50%ASIR-V)重建图像,并导入DL-CAD进行分析,同时记录肺结节恶性概率值及良恶性诊断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CT成像参数下的DL-CAD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诊断效能。结果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在CT增强模式下优于平扫模式(AUC:P<0.001;整体效能:P=0.064),bone算法的诊断效能优于standard算法(AUC:P=0.045;整体效能:P=0.013)。结论CT增强扫描及重建算法会影响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在CT增强模式下,使用bone算法,并应用30%ASIR-V或50%ASIR-V,DL-CAD对肺结节良恶性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联合TOF-MRA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幸章力 曾芳 +4 位作者 孙斌 佘李岚 郑恩双 段青 薛蕴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12-617,共6页
目的:以多时相CTA为标准,联合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t-ASL)与TOF-MR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探讨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例。以多时相CTA为标准,联合t-ASL与TOF-MRA评估卒... 目的:以多时相CTA为标准,联合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t-ASL)与TOF-MR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探讨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例。以多时相CTA为标准,联合t-ASL与TOF-MRA评估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并计算Cohen’s Kappa系数值。记录卒中患者出院1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t-ASL联合TOF-MRA评估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6例同时行MR和CTA扫描的患者中,联合t-ASL与TOF-MRA对侧支开放的评估与多时相CTA的一致性中等(Cohen’s Kappa:0.667,95%CI:0.261~1.073,P<0.05)。在伴有大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的19例卒中患者中,经校正干扰因素后,Logistic回归显示侧支循环不是患者出院1月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OR:0.018;95%CI:0~1.295;P=0.063)。结论:t-ASL联合TOF-MRA能较好地对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进行评估,经t-ASL联合TOF-MRA评估的二级侧支循环不能独立预测患者的1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彦权 胡晓梅 +4 位作者 殷悦 林霖 沈建箴 陈玉婷 唐焕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0-656,共7页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一类临床罕见、缘于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长期接受免...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一类临床罕见、缘于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而诱发的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发病部位不定,常为结外部位,且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PTLD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器官移植 结外淋巴瘤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M三维直方图分析评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IDH基因型及肿瘤增殖活性
12
作者 孙祎繁 杨哲婷 +3 位作者 邓凯吉 耿莹茜 胡晓梅 蒋日烽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磁敏感图(QSM)提取的直方图特征在评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型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磁敏感图(QSM)提取的直方图特征在评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型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QSM扫描数据。其中,IDH突变型20例,IDH野生型27例。采用ImageJ软件,于肿瘤实体区域逐层勾画ROI后生成三维容积ROI(VOI),提取每个VOI在QSM上的12个直方图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之间各直方图特征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直方图特征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直方图特征与Ki-67标记指数(Ki-67 LI)的相关性。结果:7个QSM直方图参数,包括第10百分位数(P10)、P90、四分位数间距(IQR)、最大值(Max)、平均绝对偏差(MAD)、均方根(RMS)及方差(Var),在不同IDH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QR的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774,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81.5%。8个QSM特征与Ki-67 LI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以IQR的相关性最高(r=0.531,P<0.001)。结论:QSM三维直方图分析在评估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IDH基因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敏感图 胶质瘤 脑肿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