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胃左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在左叶肝癌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升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 姚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胃左动脉造影 动脉栓塞 左叶肝癌 介入治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1
2
作者 申权 郑曲彬 +3 位作者 杨维竹 林俊清 池桢 郑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VADA患者(43枚动脉瘤)。其中10例(10枚)动脉瘤破裂出血,对6枚采用动脉瘤填塞及载瘤动脉闭塞术,4枚以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未破裂33枚动脉瘤均行... 目的观察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VADA患者(43枚动脉瘤)。其中10例(10枚)动脉瘤破裂出血,对6枚采用动脉瘤填塞及载瘤动脉闭塞术,4枚以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未破裂33枚动脉瘤均行载瘤动脉重建术,以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枚,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5枚,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枚。结果血管内介入治疗所有43枚VADA均获成功,对28枚实现完全及次全栓塞、15枚实现部分栓塞。术后随访12个月,34例(38枚动脉瘤)接受全程复查,其中21枚治愈、11枚改善、6枚稳定,未见复发,无新发脑出血或脑缺血症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30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VADA安全、有效,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夹层 动脉瘤 夹层 血管造影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疾病的门静脉介入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维竹 申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96-699,共4页
经门静脉系统的介入治疗在一些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瘤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以及选择性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些介入疗法的途径、方法及疗效等情况。
关键词 门静脉 介入治疗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肝囊肿的介入治疗
4
作者 杨升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86-486,共1页
关键词 肝囊肿 介入治疗 CT引导 经皮穿刺肝囊肿抽吸术 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实开展经门静脉途径介入诊疗工作
5
作者 杨维竹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随着介入器材发展和操作技术的熟练,肝脏门脉系统介入诊疗工作有很大发展。欲进一步发挥介入诊疗的优点,必须认真复习门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正常变异,熟悉门脉的病理解剖,发掘介入器械、栓塞剂的新用途,扎实开拓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 介入诊疗 介入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开 江娜 +3 位作者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杨维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VAA)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介入治疗VAA患者(41个瘤灶),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12个肾动脉瘤、8个脾动脉瘤行动脉瘤填塞术,其中5个脾动脉瘤、5个肾动脉瘤采用...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VAA)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介入治疗VAA患者(41个瘤灶),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12个肾动脉瘤、8个脾动脉瘤行动脉瘤填塞术,其中5个脾动脉瘤、5个肾动脉瘤采用裸支架辅助填塞;对13个脾动脉瘤、1个肝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对4个肾动脉瘤行载瘤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3个采用多层裸支架植入术、1个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对2个肾动脉瘤、1个腹腔干动脉瘤行保守治疗;均获得成功。1个脾动脉瘤栓塞术后出现部分脾梗死,1个左肾多发动脉瘤植入支架后瘤腔小部分显影。术后随访12-55个月,平均(23.44±12.48)个月,期间脾梗死者梗死面积未增大、未见脓肿形成,瘤腔部分显影病变显影面积未增大。30例患者中,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余均存活,无VAA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VAA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动脉瘤 预后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被引量:1
7
作者 申权 郑曲彬 +2 位作者 谢杭 池桢 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覆膜支架植入,6例行支架辅助...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覆膜支架植入,6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直接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分析手术策略、治疗结果以及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止血效果均良好,瘤颈残留2例,瘤体残留1例。术后出血复发5例,其中4例再次行载瘤动脉闭塞后出血停止,1例为覆膜支架植入后发生内漏,予球囊扩张后血止,但1个月后不明原因死亡;1例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出现昏迷,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治疗后未好转自动出院;3例在随访中发现颈内动脉闭塞;2例术后未随访。随访的19例患者中mRS评分0分9例,1分6例,2分2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 针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血管内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覆膜支架短期疗效好,但也存在着动脉瘤复发、内漏等问题,载瘤动脉闭塞可能远期疗效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1
8
作者 翁志成 杨维竹 +6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申权 吴正忠 谢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碘放射性核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 被引量:16
9
作者 申权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7期487-489,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42例肝癌患者(34例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病灶直径3.0~10.5cm)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1次或多次TACE治疗。于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均接受CT、MR等影像学检查...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42例肝癌患者(34例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病灶直径3.0~10.5cm)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1次或多次TACE治疗。于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均接受CT、MR等影像学检查,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8例(8/42,19.05%)肿瘤完全缓解,25例(25/42,59.52%)部分缓解,5例(5/42,11.90%)病变稳定,4例(4/42,9.52%)病变进展,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配合TACE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碘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 粒子条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38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兢姚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宁 谢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引流术(PTCD)术;将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10 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露出体外部分或者包埋于皮下。结果38例胆道恶性梗阻的患者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植入术,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观察发现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 125I粒子 内放射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郑晖 黄宁 +5 位作者 黄兢姚 郑曲彬 江娜 吴正忠 申权 杨维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单独接受TIPS治疗(非栓塞组),55例患者接受TIPS联...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单独接受TIPS治疗(非栓塞组),55例患者接受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栓塞组),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TIPS手术操作均成功完成。栓塞组和非栓塞组患者术后12个月累积无消化道再出血率分别为77.33%和86.67%(P=0.30),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分别为74.10%和83.33%(P=0.30);栓塞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38%和82.85%,而非栓塞组分别为93.33%和82.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栓塞组和非栓塞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8.18%(10/55)和40.00%(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与单独TIPS相比,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并未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门静脉瘤栓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宁 杨维竹 +2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门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肝癌伴门静脉瘤栓患者,进行CT引导下门静脉瘤栓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每周1~2次,1~3次为一疗程,每例1~2个疗程,疗程间隔1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20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门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肝癌伴门静脉瘤栓患者,进行CT引导下门静脉瘤栓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每周1~2次,1~3次为一疗程,每例1~2个疗程,疗程间隔1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20例中,17例(85%)瘤栓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例(10%)瘤栓消失,15例(75%)瘤栓缩小或无进展,3例(15%)无效。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门静脉瘤栓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治疗病例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瘤栓 无水乙醇 介入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假性动脉瘤出血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宁军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假性动脉瘤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以不同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盆腔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原因为假性动脉瘤及其部位后行栓塞治疗。结果7例中,肝动脉瘤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子... 目的探讨内脏假性动脉瘤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以不同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盆腔相关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原因为假性动脉瘤及其部位后行栓塞治疗。结果7例中,肝动脉瘤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子宫动脉瘤2例。动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和供养血管。DSA造影动脉瘤呈现类圆形囊状突起,栓塞后再次造影见动脉瘤及其供血动脉消失,7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术后出血均停止。结论DSA造影能明确假性动脉瘤的部位,经导管栓塞治疗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假性动脉瘤 血管造影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肝癌 被引量:18
14
作者 申权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共48个病灶行CT引导下RFA治疗,病灶直径1.50~9.50cm。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一次或多次TACE或TAE治疗,治疗术前术后均行CT、MRI等影像学...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共48个病灶行CT引导下RFA治疗,病灶直径1.50~9.50cm。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一次或多次TACE或TAE治疗,治疗术前术后均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肿瘤完全损毁率为64.58%(31/48),部分损毁率为22.92%(11/48),复发率为12.50%(6/48)。术后相关肿瘤指标AFP和CE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 RFA是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手段,与TACE联合应用更有助于提高对肝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肝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维竹 江娜 +2 位作者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56-659,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O)在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PTO治疗,其中35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症止血治疗,10例为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择期栓塞,11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O)在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PTO治疗,其中35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症止血治疗,10例为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择期栓塞,11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行预防性PTO治疗。结果56例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插管、栓塞成功率达100%。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症栓塞术后均止血成功;11例行预防性PTO治疗病例,术后复查食管静脉曲张7例接近正常,4例静脉曲张程度由重度降为轻度。47例接受2~60个月随访,再出血5例,死亡4例,原因分别为再发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1例),合并肝癌(2例)。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PT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晖 杨维竹 +6 位作者 黄宁 黄兢姚 郑曲彬 江娜 吴正忠 申权 柯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直径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因EGVB接受TIPS治疗的6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使用直径7 mm覆膜支架... 目的评价不同直径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因EGVB接受TIPS治疗的6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使用直径7 mm覆膜支架(小支架组),38例使用直径8 mm覆膜支架(大支架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累积无消化道再出血率、分流道通畅率和生存率,进一步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1~52.3个月,平均(19.4±16.0)个月。术后3、6、12个月累积无消化道再出血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86.54%、79.30%、74.90%,大支架组分别为91.87%、85.93%、81.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3);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95.00%、80.19%、70.17%,大支架组分别为96.15%、91.97%、81.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53);术后3、12、24、48个月累积生存率,在小支架组分别为93.33%、86.67%、75.11%、64.38%,大支架组分别为97.37%、94.23%、88.68%、76.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14);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5例(15/68,22.06%),小支架组、大支架组发生率分别为20.00%(6/30)、23.68%(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2)。结论与直径7 mm覆膜支架相比,采用直径8 mm覆膜支架行TIPS术治疗EGVB并未提高疗效及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支架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兢姚 杨维竹 +2 位作者 江娜 李建军 郑曲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门静脉右支栓塞(PV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电视透视引导下经导管行经皮穿肝或穿脾行PVE。栓塞前、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并测量栓塞前后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结...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门静脉右支栓塞(PV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电视透视引导下经导管行经皮穿肝或穿脾行PVE。栓塞前、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并测量栓塞前后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PVE,栓塞术后左肝叶代偿增生明显,其中3例PVE后顺利实行右肝切除术。PVE后未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轻,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皮选择性PVE能诱导非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及栓塞侧肝叶萎缩,增加肿瘤手术切除机会,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重新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栓塞 介入治疗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俊清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47例HCC合并PVTT患者于TACE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癌栓处方剂量100~120 Gy,对比治...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47例HCC合并PVTT患者于TACE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癌栓处方剂量100~120 Gy,对比治疗前后癌栓长径、肝功能、AFP的变化。结果完全缓解无,部分缓解29例,总有效率为61.70%(29/47);术后癌栓长径明显小于术前(P<0.05)。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47例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36.75%,平均生存期为(14±2)个月。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HCC伴PVTT可明显提高疗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碘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维竹 江娜 +3 位作者 黄宁 黄兢姚 郑曲彬 申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 cm)接受TACE,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 cm)接受TACE,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正常肝实质约3~5 mm完整环状坏死,7个病灶周边正常肝实质环状坏死不完整。25例AFP升高,治疗后10天内降至正常水平。随访6~31个月,1例于不同的肝段见复发病灶,另1例原病灶附近复发。随访期内患者均存活。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疗效好、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凝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兢姚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杨升 黄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肝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 ,并与同期 5 3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 (对照组 )比较疗效。结...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肝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 ,并与同期 5 3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 (对照组 )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缩小率 ,AFP下降 ,累计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无水乙醇 TACE 肝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