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弟子规》对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梁飞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4期498-499,共2页
立足于医患关系的解决,分析《弟子规》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价值判断鲜明、明确了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了主体的道德认同,道德行为规范操作性强、养成主体的道德行为。建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弟子规... 立足于医患关系的解决,分析《弟子规》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价值判断鲜明、明确了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了主体的道德认同,道德行为规范操作性强、养成主体的道德行为。建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弟子规》纳入到医德教育内容、使学做人内化于心,结合《弟子规》内容评议医患矛盾、培养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利用《弟子规》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体验式教学使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例Ⅲ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梁毅 林少俊 +4 位作者 潘建基 韩露 宗井凤 邱素芳 林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肿瘤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鼻咽癌分期不同,疗效不同,同一分期各亚组间疗效有无差别,尚有待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Ⅲ期鼻咽癌各亚组间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3例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AJCC 2002分期,其中T3N07例(5.3%),T3N139例(29.3%),T2N248例(36.1%),T3N239例(29.3%)。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124例患者行诱导化疗,其中24例患者行同期化疗,3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结果: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9%、89.9%、82.5%和83.4%。T2、T3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1%、89.4%(χ2=0.407,P=0.52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2%、89.3%(χ2=0.152,P=0.69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5%、80.0%(χ2=0.899,P=0.343),总生存率分别为81.1%、84.7%(χ2=0.311,P=0.577)。N0-1、N2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1%、90.9%(χ2=0.007,P=0.93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8%、85.8%(χ2=4.69,P=0.03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79.2%(χ2=1.746,P=0.183 6),总生存率分别为93.5%、78.1%(χ2=5.052,P=0.025)。辅助化疗对IMRTⅢ期鼻咽癌未能获益,但3、4级毒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48%vs 27.6%,P<0.005)。结论:对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IMRT联合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N0-1期较N2期患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一步提高IMRTⅢ期鼻咽癌疗效还需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更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临床Ⅲ期 调强放疗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颜建英 徐霞 +3 位作者 徐榕莉 黄晓燕 刘青闽 林顺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理15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比较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产后30分钟、产后30分钟~1小时、产后1~2小时、产后2~4小时、产后4~6小时、产后6~24小时8个时段的出血量,多元线性...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理15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比较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产后30分钟、产后30分钟~1小时、产后1~2小时、产后2~4小时、产后4~6小时、产后6~24小时8个时段的出血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相关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①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最多(均P<0.05);产后30分钟次之(均P<0.05);余时段出血量渐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入院时体重指数(BMI)、宫高分别与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出血量呈明显正相关(B=0.341和0.345,均P<0.05);入院时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分别与胎盘娩出时、产后30分钟出血量呈明显负相关(B=-0.354、-0.751和-0.237,均P<0.05);有异常妊娠史胎盘娩出前出血量明显升高(P<0.05);剖宫产或胎盘娩出异常者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明显升高(均P<0.05);并发羊水过多、宫高≥40cm、双胎或巨大儿之一产后2小时内各时段出血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产后30分钟内出血最显著,产后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祥锦 张茂泉 +3 位作者 张惠灏 朱有志 吴坤琳 张德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TNBC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3组,各38例)和管腔型乳腺癌组织(40例)中CCR4和CCR7的表达。结果在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和50%(19/38),与非TN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CCR4表达与TNBC肿瘤直径(P=0.023)、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6)、肿瘤分期(P=0.016)和远处转移(P=0.028)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R4表达与TNB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18)。CCR7表达和TN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而与TNBC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survival,DFS)和O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5),而CCR4是TNB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结论 TNBC中CCR4和CCR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CCR4可作为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TNBC) 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 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表达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颜建英 陈爱月 +1 位作者 黄科华 刘青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采用...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病例组,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Ser15位点磷酸化的Hsp27(p-Hsp2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Hsp27水平。结果:①病例组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p-Hsp27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Hsp2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mRNA、Hsp27、p-Hsp27蛋白表达水平均与子宫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力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p-Hsp27水平降低可能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非综合征耳聋家系中检出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的新变异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奇才 陈静 +4 位作者 郜峰 杨滨 商红艳 陈添彬 欧启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报道4个疑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非综合征耳聋家系的线粒体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在2个非综合征耳聋家系的先证者中发现线粒... 目的报道4个疑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非综合征耳聋家系的线粒体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在2个非综合征耳聋家系的先证者中发现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上两个新变异形式(7250A>G和7774G>A)均为沉默突变(Thr→Thr和Thr→Thr),而位于COⅠ基因上的7196C>A(Leu→Leu)、7319T>C(Ile→Ile)和COⅡ基因上的7660A>G(Asp→Asp)为国外及汉族群体中已报道的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COⅠ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为首次在畲族耳聋遗传家系中报道。这些突变或多态没有产生错义氨基酸,可能通过基因调控机制使tRNA代谢或线粒体功能产生缺陷,或者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易感而致聋。同时,在家系中未发现GJB2、MTO1基因及其他线粒体基因突变。结论 mtDNA7250A>G和7774G>A为汉族耳聋家系中新发现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形式,而mtDNA7196C>A和7319T>C是首次在畲族耳聋遗传家系中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COⅠ基因 COⅡ基因 突变 氨基糖甙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射野方向对急性放疗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昊 胡彩容 +4 位作者 林少俊 潘建基 韩露 林锦 张秀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13-2017,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射野方案的鼻咽癌调强计划及其导致的急性放疗反应,确定出一种合理的射野方案。方法:随机选2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飞利浦Pinnacle 8.0计划系统进行设计。其中10例患者采用IMRT-7P方案进行治疗,即调强放疗(IMRT)7野后半...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射野方案的鼻咽癌调强计划及其导致的急性放疗反应,确定出一种合理的射野方案。方法:随机选2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飞利浦Pinnacle 8.0计划系统进行设计。其中10例患者采用IMRT-7P方案进行治疗,即调强放疗(IMRT)7野后半平面的均分布野方案;另10例患者采用IMRT-7A方案,即IMRT7野均分的布野方案。再分别模拟出对应的后半平面野和均分野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比较参数为计划靶区的覆盖、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以及危及器官(OAR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疗反应。结果:两组计划具有相似的靶区覆盖、HI和CI,IMRT-7P对保护脑干、脊髓、腮腺和颌下腺,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特别是保护了口腔。口腔的D_(MEAN):(29.3±1.3)Gy,(35.7±2.3)Gy,P<0.01;V_(30):(36.2±5.4)%,(73.1±10.9)%,P<0.01;V_(40):(13.3±3.8)%,(29.0±9.7)%,P<0.01。IMRT-7P所治疗的患者在口干、口腔黏膜炎、皮肤损伤和体质量下降上急性放疗反应更轻(P<0.05)。结论:鼻咽癌IMRT-7P治疗方案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危及器官的剂量,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减轻了急性放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射野方向 剂量学 急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