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韵斌 周智锋 +3 位作者 陈强 李洁羽 陈夏 黄伟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ICA(sMI-CA)表达情况,探讨s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sMICA的分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ICA及白细胞介素15(IL-15)对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的影响。MTT法检...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ICA(sMI-CA)表达情况,探讨s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sMICA的分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ICA及白细胞介素15(IL-15)对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ELISA结果显示,血清sMICA含量在健康成年人血清中为阴性,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为(76.8±22.3)ng/L,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为(205.36±71.27)ng/L,乳腺癌患者中血清s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应用含sMICA的血清与NK细胞共培养可明显下调NK细胞的杀瘤活性[(76.2±6.7)%vs(48.4±4.1)%],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和上清中IFN-γ分泌量也下降。IL-15明显上调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增加培养上清IFN-γ分泌量和增强NK对MCF-7的杀瘤活性。结论:sMICA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正相关,sMICA通过下调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而降低NK细胞杀瘤活性,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IL-15可以上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并增强NK细胞杀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乳腺肿瘤 MICA NK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俊强 潘建基 +6 位作者 刘健 李建成 朱坤寿 陈明强 王捷忠 钱飞宇 郑雄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5-60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65.7%,早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①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骨髓抑制共125例(76.2%),Ⅲ/Ⅳ度骨髓抑制共33例(20.1%);②脱发,Ⅰ/Ⅱ度共147例(89.6%);③肌肉或关节痛,Ⅰ/Ⅱ度共97例(59.1%);④胃肠道反应,Ⅰ/Ⅱ度共32例(19.5%),Ⅲ度6例(3.7%);⑤全组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Ⅰ/Ⅱ度分别为61例(37.2%)和28例(17.1%)。晚期放疗损伤有肺损伤Ⅲ度8例(4.9%),肺损伤Ⅴ度1例(0.6%),吻合口狭窄1例(0.6%)。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肌肉或关节痛以及胃肠道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学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不良反应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及其特异性miRNAs的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秋红 许扬梅 +4 位作者 魏植强 龚福生 杨建伟 谢云青 应敏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分选及鉴定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研究其microRNAs(miRNAs)表达谱。方法:以ABCG2为表面标志,免疫磁珠法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观察ABCG2+与ABCG2-PLC/PRF-5细胞的琼脂克隆形成能力... 目的:分选及鉴定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研究其microRNAs(miRNAs)表达谱。方法:以ABCG2为表面标志,免疫磁珠法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观察ABCG2+与ABCG2-PLC/PRF-5细胞的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和接种NOD/SCID小鼠的成瘤能力。应用miRNA芯片筛选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real-time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结果:免疫磁珠分选的ABCG2+PLC/PRF-5细胞纯度可达(84.20±4.52)%。ABCG2+PLC/PRF-5细胞比ABCG2-PLC/PRF-5细胞形成更多、更大的克隆集落(47.17±10.50 vs23.33±7.31,P<0.05);NOD/SCID小鼠接种1×104个ABCG2+PLC/PRF-5细胞即可成瘤,而ABCG2-PLC/PRF-5细胞至少需要5×105个才可成瘤;5×105个细胞时,ABCG2+PLC/PRF-5细胞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ABCG2-PLC/PRF-5细胞组[(3.73±1.19)cm3 vs(0.72±0.57)cm3,P<0.01]。ABCG2+PLC/PRF-5细胞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有20个:上调的13个,下调的7个;real-time PCR验证其中的hsa-miR-30a和hsa-miR-630的差异表达,其结果与miRNA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中ABCG2+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有20个,它们在肝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干细胞 microRNA 表达谱 免疫磁珠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