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邱素芳 林少俊 +2 位作者 陆军 周衍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1-70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复发鼻咽癌再次放疗的方式很多,但常规放疗后良反应大,目前关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治疗复发鼻咽癌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3D-CRT对14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的疗效... 背景与目的:局部复发鼻咽癌再次放疗的方式很多,但常规放疗后良反应大,目前关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治疗复发鼻咽癌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3D-CRT对14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本院于1997年5月—2009年6月对140例经病理活检和(或)通过CT/MRI证实颅底病变或颅神经症状进展而确诊为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采用3D-CRT治疗。患者中位复发时间为27.5个月(1~156个月),50.7%患者的复发为T3-4期,患者3D-CRT治疗的最小计划放疗剂量是GTV-P为DT 59.4 Gy/1.8~2 Gy(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结果:复发后中位照射剂量是62 Gy(39~82 Gy);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3~135个月),随访率100%。3、5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局部控制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RFS)分别为44.53%vs 31%,42.82%vs 29.13%,44.19%vs 30.76%。48例患者(34.3%)出现中重度并发症,其中鼻咽溃疡13例(9.29%),颅神经损伤21例(15%),张口困难20例(14.3%),听力下降16例(11.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采用3D-CRT对局部复发鼻咽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局部复发 再照射 3D-C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钡剂造影在评价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冯杰 徐鹭英 +5 位作者 陈惠琴 李华圣 邱素芳 林少俊 胡彩容 陆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1-3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方法多为主观的问卷调查,缺乏有效的客观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0月—2...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方法多为主观的问卷调查,缺乏有效的客观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0月—2013年12月门诊复查的128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其中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组患者89例,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RT)组患者39例。采用食道钡剂造影方法,评价吞咽功能障碍情况。每位患者吞食3种不同浓度的钡剂,并在X线透视下动态观察不同浓度钡剂在通过口腔、咽部和食道时是否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口腔受阻无法下咽;②分流至声门或气管;③潴留在梨状窝和舌会厌隙;④舌骨、会厌活动受限;⑤通过咽部不畅,时间延长;⑥通过食道入口处速度减慢。结果:在128例患者中,食道钡剂造影检测出吞咽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60.2%,调强组和常规组分别为52.8%和76.9%(P=0.018);放疗后1年内、1~2年和2年后发病率分别为63.1%、33.3%和69.0%(P=0.019)。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较多见,采用IMRT的患者其发生率较低。食道钡剂造影可以客观的评价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吞咽功能障碍 食道钡剂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复发鼻咽癌近距离超分割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天兰 徐鹭英 +8 位作者 潘建基 邱素芳 陈传本 林少俊 张春 杨凌 倪晓雷 杨百华 吴君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复发鼻咽癌再治疗有放疗、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放疗是最主要的方法。再放疗有多种方式,包括常规外照射、近距离治疗、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局部复发再... 背景与目的: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复发鼻咽癌再治疗有放疗、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放疗是最主要的方法。再放疗有多种方式,包括常规外照射、近距离治疗、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局部复发再分期为早期的鼻咽癌采用单纯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或联合常规外照射的远期疗效及晚期放射性损伤,评估近距离超分割放疗在复发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再分期为T1和T2的69例患者,其中rT1 51例,rT2 18例。20例接受单纯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每次2.5~3.0 Gy,每天2次,间隔超过6 h,连续治疗5 d,休息1周后再连续治疗5 d。照射剂量为40~50 Gy,中位剂量50 Gy。49例在常规外照射剂量达30~65 Gy,中位剂量50 Gy,休息1~4 d后加用腔内近距离推量8~48 Gy,中位剂量20 Gy,近距离照射方式同前。结果:全组再程放疗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6%和39.66%;3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3%和77.2%;晚期并发症中鼻咽溃疡发生率26.1%;张口受限39.1%;后组颅神经损伤30.4%;放射性脑病13.0%。再放疗后单纯近距离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张口受限分别为4例和23例(P=0.038),鼻咽溃疡分别为6例和12例(P=0.636)。结论:鼻咽癌复发再分期为早期者采用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临床实施可行,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复发 近距离超分割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与放疗间断对鼻咽癌总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鹭英 潘建基 +9 位作者 吴君心 潘才住 林色南 张瑜 林少俊 杨凌 陈传本 张春 郑葳 倪晓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探讨较强烈的新辅助化疗和放疗间断对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1706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或不接受新辅助化疗,1081例患者单纯放疗,而625例接受1个疗程较强烈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以DD... 目的:探讨较强烈的新辅助化疗和放疗间断对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1706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或不接受新辅助化疗,1081例患者单纯放疗,而625例接受1个疗程较强烈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以DDP为基础,每14天为1个周期,多为2~3个周期,放疗在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后2~5天开始。化疗包括:DDP80mg/m^2分3天(d1~d3)静脉推注;5-FU 750mg/(m^2·d),连续5天(d1~d5)静脉滴注。1706例患者中有177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放疗间断1周以上。分析患者、肿瘤和治疗等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和放疗间断对生存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6~126个月),失访162例,随访率为90.50%。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和67.6%。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治疗前贫血、肿瘤分期、是否采用新辅助化疗以及放疗是否间断等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9%、66.5%和49.3%(P<0.05)。Ⅲ/Ⅳ期患者中接受与不接受辅助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3%(95%CI:0.796~0.869)和60.5%(95%CI:0.755~0.824)(P=0.041)。放疗间断与放疗不间断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69%(95%CI:0.449~0.584)和69.45%(95%CI:0.672~0.717)(P<0.001)。结论:较强烈的新辅助化疗和放疗过程的不间断是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放疗间断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鼻咽癌多学科治疗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建基 宗井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989-199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首选的放射治疗已由常规适形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影像指导放射治疗、同时,放化综合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介入,奠定了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鼻咽癌的疗效和患者的生...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首选的放射治疗已由常规适形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影像指导放射治疗、同时,放化综合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介入,奠定了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鼻咽癌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治疗失败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针对新形势下学术发展趋势的研究热点,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建基 林色南 宗井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55-660,共6页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能早期诊断,检测病灶的残留、复发、远处转移,评价放化疗敏感性,判断预后。本文探讨了近年来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研究状况,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相关进展。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标志物 EB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9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47
7
作者 陈奇松 林少俊 +5 位作者 潘建基 张瑜 林锦 陈英 宗井凤 卢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仅影响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779例经病理证实的首诊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均行MRI规范扫描,并根据...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仅影响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779例经病理证实的首诊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均行MRI规范扫描,并根据影像学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RTOG2006版N+为基础)确定淋巴结位置。MRI资料分析由放疗科与影像科医师共同完成。以卡方检验分析不同T分期各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别及淋巴结不同直径之间包膜受侵的差别,同时分析淋巴结在各区分布特点及跳跃性转移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92例(76.0%)出现转移淋巴结,各区分布如下:Ⅰ区1例(0.2%),Ⅱa区384例(64.9%),Ⅱb区499例(84.3%),Ⅲ区184例(31.1%),Ⅳ区33例(5.6%),Ⅴa区67例(11.3%),Ⅴb区21例(3.5%),咽后597例(76.6%)。本组各区最多转移淋巴结共1479个,其中包膜外侵973个(65.79%),包膜外侵比例随淋巴结直径增大而增大(P=0.000)。各区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跳跃性转移率为1.0%。结论:鼻咽癌Ⅱ区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均为前哨淋巴结。Ⅰ区转移率极低。淋巴结包膜外侵比例与最大径正相关。淋巴结很少跳跃性转移,T分期和各区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进展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林少俊 宗井凤 +3 位作者 廖希一 韩露 黄朝斌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2例。西妥昔单抗与放疗或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同时使用,用法:西妥昔单抗第1周初始剂量为400mg/m2,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250mg/m2,共8周。初诊或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给予鼻咽部GTV处方剂量DT6975cGy/31次,6.2周完成。对鼻咽癌转移灶姑息放疗,予转移灶外照射DT3000cGy/10次,2周完成。结果:2例放疗后多脏器转移患者因病情进展而停用西妥昔单抗,2例初诊鼻咽癌因西妥昔单抗引起的Ⅲ级舌黏膜反应而停药,2例因Ⅲ级皮疹延迟用药1周,余6例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西妥昔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黏膜反应、疲乏等。10例鼻咽部调强放疗同时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中,5例出现Ⅲ级口咽黏膜反应,其中4例同时出现Ⅲ级舌黏膜反应。全组完全缓解7例(58.3%),部分缓解3例(25.0%),疾病稳定2例(16.7%)。中位随访14个月,2例死亡,10例存活且肿瘤无进展。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但联合鼻咽部调强放疗时少部分患者出现较重的舌黏膜反应,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俊强 李建成 +4 位作者 朱坤寿 王捷忠 钱飞宇 陈明强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9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治疗手段之一,选择低毒有效的化疗方案是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的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4月15日至2011年5月之间,共收治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129例,其中初治患者35例,根治术后患者94...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治疗手段之一,选择低毒有效的化疗方案是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的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4月15日至2011年5月之间,共收治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129例,其中初治患者35例,根治术后患者94例,化疗方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洛铂35 mg/m2,第2天,重复3周。共化疗289个周期,平均每例2.2个周期。结果:在35例初治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20.0%)、部分缓解(PR)21例(60.0%)、无变化(SD)7例(20.0%),总有效率RR(CR+PR)为80.0%;术后辅助治疗有10例(10.6%)出现复发或转移。与化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①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下降Ⅰ、Ⅱ度59例(45.7%),Ⅲ、Ⅳ度16例(12.4%),血小板下降Ⅰ、Ⅱ度27例(20.9%),Ⅲ、Ⅳ度2例(1.6%),血红蛋白下降Ⅰ、Ⅱ度62例(48.1%),Ⅲ、Ⅳ度7例(5.4%);②脱发112例(86.8%);③肌肉或关节痛69例(53.5%);④肝功能损伤Ⅰ、Ⅱ度15例(11.6%);⑤胃肠道反应Ⅰ、Ⅱ度16例(12.4%);⑥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的不良反应轻,患者能够耐受,近期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药物疗法 外科学 洛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拉曼光谱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潘建基 陈奇松 +5 位作者 黄伟 林少俊 苏颖 力超 冯尚源 陈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8-71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高发,其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早期筛查诊断的主要方法是EB病毒血清学检查,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欠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拉曼光谱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 背景与目的: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高发,其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早期筛查诊断的主要方法是EB病毒血清学检查,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欠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拉曼光谱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29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诊患者(鼻咽癌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2~4 mL,经离心后获得血清样品。采用inVia型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测量,每个样品测5个点。将同一样品所测量的5条光谱进行平均,以此代表该样品的血清拉曼光谱信号,最后将两组的拉曼光谱信号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ROC曲线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900~1 000 cm-1及1 600~1 700 cm-1波段,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拉曼光谱的谱峰强度高于鼻咽癌组,而在1 200~1 400 cm-1波段,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拉曼光谱的谱峰强度低于鼻咽癌组。进一步采用主成分降维处理后,发现血清光谱的第一、二、三主成分对两组血清具有较好的聚类作用。判别分析及交叉检验显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鼻咽癌组血清的判别灵敏度为89.7%(26/29),对健康对照组的特异度为91.7%(33/36)。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结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很好地区分鼻咽癌及健康人血清,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光谱 鼻咽癌 血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昀 林锦 +6 位作者 韩露 郭巧娟 张伟 黄贺 李睿 林少俊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9-9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但收效甚微。本文旨在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7l例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进展期患者,放化疗前行PEG术,放化疗期间行胃造瘘饮食及相关护理,检测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及体重、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情况。结果:71例患者行PEG术68例成功,3例失败。剩下的64例患者中51例顺利完成3周方案的同步化疗,同步化疗完成率为79.69%,4例因肝转移或肝功能损害未行同步化疗。所有68例患者体重变化在一11.86%~0.83%内,平均一5.32%±2.99%,前后血清白蛋白配对t检验提示放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742)。60.29%(41/68)患者发生II度放射性口腔炎,22.06%(15/68)患者发生III度放射性口腔炎。结论:对初诊进展期鼻咽癌患者行预防性PEG术提高了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引起的放疗中断时间,提高了同步化疗的完成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且简单、经济、易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俊强 潘建基 +6 位作者 刘健 李建成 朱坤寿 陈明强 王捷忠 钱飞宇 郑雄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5-60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65.7%,早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①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骨髓抑制共125例(76.2%),Ⅲ/Ⅳ度骨髓抑制共33例(20.1%);②脱发,Ⅰ/Ⅱ度共147例(89.6%);③肌肉或关节痛,Ⅰ/Ⅱ度共97例(59.1%);④胃肠道反应,Ⅰ/Ⅱ度共32例(19.5%),Ⅲ度6例(3.7%);⑤全组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Ⅰ/Ⅱ度分别为61例(37.2%)和28例(17.1%)。晚期放疗损伤有肺损伤Ⅲ度8例(4.9%),肺损伤Ⅴ度1例(0.6%),吻合口狭窄1例(0.6%)。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肌肉或关节痛以及胃肠道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学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不良反应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俊强 郑雄伟 +4 位作者 朱坤寿 李建成 林宇 潘才住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分析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1 131例,对术后病理证...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分析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1 131例,对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76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3.2%,其中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33.0%和16.0%。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病变X线长度、pT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只与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数占该段淋巴结总转移数的比率分别为57.7%、32.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食管癌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于左颈部。结论:影响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独立因素是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数 淋巴结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筛选鼻咽癌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少俊 郭巧娟 +3 位作者 林锦 宗井凤 韩露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5-4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诊断鼻咽癌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而目前临床上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指标存在灵敏度及特异度不理想的问题,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是目前被证实的具有转化功能的蛋白质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LMP-1作为鼻咽癌筛选指标的价值... 背景与目的:早期诊断鼻咽癌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而目前临床上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指标存在灵敏度及特异度不理想的问题,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是目前被证实的具有转化功能的蛋白质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LMP-1作为鼻咽癌筛选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2008年期间以耳鼻咽喉症状到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就诊并同意参加本试验的患者300例,利用鼻咽拭子法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法)检测LMP-1基因的表达,所有入组患者均行鼻咽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结果:300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了有效DNA样本数243份,合格率81%。非鼻咽癌的患者及健康者中,LMP-1的阳性表达率为3.70%(4/108),明显低于鼻咽癌患者(P<0.05)。LMP-1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88.15%(119/135),特异度为96.30%(104/108),阳性预测值为96.75%(119/123),阴性预测值为86.67%(104/120),正确率为91.77%,Youden指数为84.45%。结论:利用PCR法检测鼻咽拭子中鼻咽黏膜脱落细胞EB病毒膜潜伏蛋白LMP-1的表达作为鼻咽癌筛选的指标可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膜潜伏蛋白LMP-1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临床靶区定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少俊 潘建基 郭巧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3-919,共7页
鼻咽癌为放射剂量相关性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调强放射治疗作为精确的放疗技术为提高剂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供了可能,国内外多家放疗中心的研究结果已证实调强放疗可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然而,当前对鼻咽癌... 鼻咽癌为放射剂量相关性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调强放射治疗作为精确的放疗技术为提高剂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供了可能,国内外多家放疗中心的研究结果已证实调强放疗可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然而,当前对鼻咽癌的亚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鼻咽癌CTV定义的发展过程,探讨未来缩小鼻咽癌靶区定义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期鼻咽癌的再程治疗: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实施及展望 被引量:8
16
作者 邱素芳 陆嘉德 Ivan Weng-Keong Tham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8-943,共6页
外放射治疗是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再程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的放疗技术,如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近距离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各有其特点。调强适形放疗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既能提高... 外放射治疗是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再程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的放疗技术,如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近距离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各有其特点。调强适形放疗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既能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同时又能减少鼻咽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从而提高治疗增益比,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程放疗技术 鼻咽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分期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1-905,共5页
目前,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主要有两个,国内采用2008分期标准,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地区使用UICC/AJCC分期第七版。本文通过回顾最近的鼻咽癌分期相关文献,总结两种分期系统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当前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状况... 目前,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主要有两个,国内采用2008分期标准,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地区使用UICC/AJCC分期第七版。本文通过回顾最近的鼻咽癌分期相关文献,总结两种分期系统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当前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状况,以便进一步探讨分期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少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993-1996,共4页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是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并评估治疗疗效的重要标准,同时保证鼻咽癌相关研究持续性进行。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UICC/AJCC鼻咽癌分期系统,2009年更新为第七版。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宗井凤 潘建基 +4 位作者 贾静 苏颖 陈增 邹长棪 陈传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探讨XRCC4基因突变与鼻咽癌分期及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鼻咽肿瘤活检新鲜组织标本,变性高效液相色法检测XRCC4基因突变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生存等临床资料,分析XRCC... 目的:探讨XRCC4基因突变与鼻咽癌分期及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鼻咽肿瘤活检新鲜组织标本,变性高效液相色法检测XRCC4基因突变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生存等临床资料,分析XRCC4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疾病相关死亡等关系。结果:27例标本检出XRCC4基因存在第8外显子突变,突变率39.7%(27/68)。全组中位随访98(6~106)个月,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T分期有关,局部晚期患者(T3~T4)的突变率高于早期(T1~T2)(x2=4.686,P=0.03),突变与N分期、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疾病相关死亡均无相关性。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分别是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疾病相关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而XRCC4基因突变对生存无影响。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这种突变与鼻咽癌的放疗疗效无关,但与T分期有关,考虑XRCC4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肿瘤发展的某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XRCC4基因 突变 预后分析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