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nta胆管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芳 陈丽红 +3 位作者 黄丽云 吴丽霞 林秋香 王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Lenta胆管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Lenta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对12例Lenta胆管炎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Lenta胆管炎患者均有急性发病史和肝功能指标异常,9例(75.0%... 目的探讨Lenta胆管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例Lenta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对12例Lenta胆管炎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Lenta胆管炎患者均有急性发病史和肝功能指标异常,9例(75.0%)白细胞计数异常,11例(91.7%)有腹腔感染,8例(66.7%)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8例(66.7%)确诊为脓毒症。常见病理学表现包括点状坏死(100%)、碎屑样坏死(100%)、融合性坏死(75.0%)、桥接坏死(66.7%)、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75.0%)、汇管区轻微水肿(33.3%),12例均有汇管区周围细胆管增生,扩张细胆管内见浓缩胆汁,均无小叶间胆管淤胆。12例均有原发肝病基础。2例(16.7%)患者转院治疗后死亡,10例(83.3%)患者存活,随访时间7~55个月。结论Lenta胆管炎表现出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形态学特征,常在基础疾病上伴发;肝活检组织中出现Lenta胆管炎,常提示患者可能有脓毒症和(或)腹腔感染,诊断时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ta胆管炎 脓毒症 腹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庆丰 柳硕岩 +10 位作者 王海燕 王枫 王镇 陈啸风 王健键 应敏刚 郑雄伟 林贤东 周智锋 龚福生 谢云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食管组织中EphB4、EphrinB2和VEGF mRNA的相对含量,并分析EphB4、EphrinB2和VEGF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 mRNA和EphrinB2 mRNA表达正相关(r=0.541,P<0.05),EphB4 mRNA、EphrinB2 mRNA均和VEGF mRNA表达正相关(r=0.642,r=0.582;P均<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4 EPHRINB2 食管 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度值、光学密度值与免疫组化片阳性表达强弱的关系 被引量:44
3
作者 郑伟 汪宝军 叶立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灰度值 光学密度值 免疫 组织化学 片阳性表达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9例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真真 张声 +2 位作者 陈林莺 王行富 陈淑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2013版WHO新分类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9例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临床、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单独或混... 目的:探讨2013版WHO新分类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9例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临床、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单独或混合存在,梭形细胞区呈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Desmin、Myo D1、Myogenin、CD56强表达,SMA、CD34、S-100弱表达;硬化区以玻璃样变的硬化基质为特点,可呈现小圆或梭形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多样,核分裂数和KI-67阳性指数高于梭形细胞区。浅表部位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预后最好,硬化性横纹肌肉瘤易复发或转移,核分裂计数及KI-67免疫组化对二者预后评估有帮助。结论:形态学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可混合存在,均表达横纹肌肉瘤特异性标记物,但硬化可能提示肿瘤侵袭性增强,预后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细胞 硬化 横纹肌肉瘤 临床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卓丽娟 施作霖 +1 位作者 李燕辉 高凌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phosphorylase ,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 2 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 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phosphorylase ,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 2 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 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 ;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 :结直肠癌细胞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 (P <0 0 1) ;TP阳性组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P阴性组 ;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 ;它们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高、中、低分化癌组之间的T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癌细胞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OS G894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淑勤 洪斌斌 +3 位作者 林贤东 朱进伟 唐阳 林建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6-18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福建地区汉族324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e,NOS...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福建地区汉族324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e,NOS G894T SNP基因型频率G/G分别为76.5%(248/324)和73.0%(146/200),G/T+T/T分别为23.5%(76/324)和27.0%(54/200),等位基因频率G分别为88.0%(570/648)和86.3%(345/400),T分别为12.0%(78/648)和13.7%(55/400)。eNOS G894T 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弥漫型胃癌和肠型胃癌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任一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亦未增加患癌风险(均P>0.05)。(2)eNOS G894T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福建地区汉族人群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e NOS G894T基因多态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原纤维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裕庆 刘文文 +2 位作者 高美钦 吴敏霞 张文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肌病(myofibrillar myopathy,MFMs)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肌原纤维肌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结果本例为散发病例,青年女性患者,病程较短,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伴轻度肌萎缩,骨骼肌病理活检示...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肌病(myofibrillar myopathy,MFMs)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肌原纤维肌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结果本例为散发病例,青年女性患者,病程较短,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伴轻度肌萎缩,骨骼肌病理活检示病变肌纤维内出现空泡,内有紫红色颗粒状或团块状物质沉积,结蛋白、dysferlin及a1-抗胰蛋白酶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电镜示部分肌原纤维破坏,Z线消失,可见肌原纤维降解产物堆积;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随访1年未再发肌无力等临床表现。结论肌原纤维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进展缓慢,确诊有赖于骨骼肌病理活检,光镜见肌纤维内结蛋白等多种蛋白质异常沉积,电镜见肌原纤维破坏、Z线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肌病 结蛋白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H1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美佳 雷宇清 +3 位作者 叶洲杰 朱丽萍 王心睿 黄雄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CCT1^(WT))细胞和HuCCT1^(IDH1-/-)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述两种HuCCT1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结果,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录组信息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uCCT1细胞比较,HuCCT1^(IDH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阻滞在G_(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迁移细胞数目(P<0.001)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明显减少;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IDH1、Vimentin、MMP-9和调控G_(2)/M期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A2、Cyclin B1及CD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编码E-cadherin的CDH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Vimentin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HuCCT1^(WT)与HuCCT1^(IDH1-/-)存在147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Wnt、MAPK、Rap1、Hippo、TNF等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与HuCCT1^(WT)比较,HuCCT1^(IDH1-/-)细胞Wnt信号通路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DH1基因参与调控iCCA细胞HuCCT1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异柠檬酸脱氢酶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焦海霞 刘庆 +3 位作者 陈瑜 黄扬 高凌云 林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检测电针对慢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内脏痛模型组和模型加电针组,每组6只。慢性内脏痛模型采用新生幼鼠结直肠刺激方法制... 目的:检测电针对慢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内脏痛模型组和模型加电针组,每组6只。慢性内脏痛模型采用新生幼鼠结直肠刺激方法制备;模型加电针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疏密波,强度1mA,持续30min,隔日一次,持续四次。记录结直肠扩张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电针能够显著降低内脏痛大鼠结直肠扩张刺激诱导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CGRP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在模型组大鼠的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均显著升高(P<0.01),而模型加电针组的胸腰段、腰骶段脊髓背角内CGRP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降低慢性内脏痛敏反应的镇痛机制与减少脊髓背角内CGRP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脊髓 慢性内脏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Y-ESO-1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对肝癌细胞株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文敏 陈裕庆 +2 位作者 张萌 凌航 文剑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NY-ESO-1(New York-esophageal-1)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GEX-ESO1经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GST-ESO1融合蛋白肽。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NY-ESO-1(New York-esophageal-1)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GEX-ESO1经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GST-ESO1融合蛋白肽。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经GST-ESO1融合蛋白肽致敏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以此CTL为效应细胞,分别以NY-ESO-1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和不表达NY-ESO-1的肝癌细胞株H2P为靶细胞,MTT法检测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pGEX-ESO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6 000的GST-ESO1融合蛋白肽,纯化后的质量浓度为50μg/ml;经rhGM-CSF和rhIL-4联合诱导成功培养人外周血DCs,其表型分子HLA-DR为91.4%、CD86为70.5%、CD83为71.2%、CD80为55.3%。NY-ESO-1致敏的DCs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高于GST刺激组、未致敏DC组和无DC刺激组(均P<0.05),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53.23±3.78)%,P<0.01];相同条件下CTL对H2P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NY-ESO-1抗原致敏的DCs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NY-ESO-1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NY-ESO-1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0
11
作者 郑国华 张贺英 钟秀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9-745,共7页
以盆栽"解放钟"嫁接的枇杷结果小苗(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2℃低温处理时,枇杷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 以盆栽"解放钟"嫁接的枇杷结果小苗(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2℃低温处理时,枇杷叶片大多数细胞器基本无损,排列有序,PMP、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保护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表明枇杷小苗对7℃、2℃低温逆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2℃低温胁迫叶绿体双层膜结构破坏严重,类囊体垛叠程度很低,形不成典型的基粒,还可见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但己经没有明显的内脊,内部呈小泡化,PMP、MDA含量呈一直上升的趋势,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表明枇杷结果小苗已经受到冻害;-7℃低温胁迫细胞质膜已经破裂,原生质体浓缩,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液泡破裂,线粒体膜结构受损,脊消失,PMP、MDA含量大幅度增加,保护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表明枇杷营养生长已经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由此可见,枇杷结果小苗在0℃以下受冻严重,营养生长受阻,从而影响枇杷正常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枇杷 叶片 细胞超微结构 膜透性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cystatin基因转染抗人胃腺癌细胞体外侵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万榕 郑海音 +2 位作者 宋军 林旭 林建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拼接方法合成蛇毒cystatincDNA,构建pcDNA3.1/sv-cystatin真核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将pcDNA3.1/sv-cystatin质粒和pcDNA3.1质...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拼接方法合成蛇毒cystatincDNA,构建pcDNA3.1/sv-cystatin真核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将pcDNA3.1/sv-cystatin质粒和pcDNA3.1质粒分别导入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SGC7901细胞中sv-cystatin基因的表达;应用细胞-基质粘附实验、细胞运动实验及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分析sv-cystatin表达对SGC7901细胞粘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v-cystatin基因后,SGC/sv-cystatin细胞克隆中可检测到sv-cystatin的明显表达,SGC/sv-cystatin细胞的运动能力和体外穿越重建基底膜的能力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细胞和未转染的SGC7901细胞,但其体外粘附能力未见明显变化。结论:sv-cystatin基因的表达可使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运动能力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提示sv-cystatin具有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染 蛇毒cystatin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NR2B亚单位在慢性内脏痛觉敏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春 林国威 +2 位作者 郑伟 陈爱琴 俞昌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与脊髓NMDA受体NR2B亚单位在慢性内脏痛觉敏化中的作用。方法模型组大鼠出生后d8~15,每天接受一次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8wk龄后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估大鼠肠道敏感性。对腰骶背根神经节及胸腰与腰骶脊髓背角神经元进行... 目的探讨外周与脊髓NMDA受体NR2B亚单位在慢性内脏痛觉敏化中的作用。方法模型组大鼠出生后d8~15,每天接受一次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8wk龄后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估大鼠肠道敏感性。对腰骶背根神经节及胸腰与腰骶脊髓背角神经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对照与模型大鼠NR2B的表达。并比较对照与模型两组大鼠腹腔注射AP-7(NMDA受体拮抗剂)前后原发传入神经对结直肠扩张刺激的反应。结果①模型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增高。②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NR2B亚单位表达增强。③模型大鼠脊髓内脏相关神经元NR2B亚单位表达增强。④AP-7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腰骶传入神经纤维对结直肠刺激的反应。结论NMDA受体NR2B亚单位可能参与慢性内脏痛外周与脊髓痛觉敏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内脏痛 AP-7 NR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国威 林春 +3 位作者 叶榕 郑伟 黄仁杰 林志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研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出生后8~14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一次60mm Hg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对照大鼠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外,其他情况同模型大鼠。实验分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出生后8~14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一次60mm Hg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对照大鼠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外,其他情况同模型大鼠。实验分组:对照组、对照空白小球组、对照蝎毒小球组、模型组、模型空白小球组、模型蝎毒小球低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中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高剂量组。大鼠第28天开始胃肠给药,连续给予蝎毒靶向制剂14d后,采用腹外斜肌放电来评估肠道痛觉的敏感性;进而采用离体脑片场电位的记录方法,观察慢性内脏痛幼鼠海马CAl区场电位LTP的变化。结果:模型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明显增强,服用蝎毒靶向小球后,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显著减少(P<0.05);记录离体海马场电位LTP显示,模型幼鼠场电位LTP较对照幼鼠的幅值显著增加(P<0.05),同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显著降低模型幼鼠海马场电位LTP的幅值(P<0.05),而对对照幼鼠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抑制幼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靶向小球 长时程增强 海马 腹外斜肌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织芯片研究COX-2和mPGES-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臧盛兵 黄爱民 +2 位作者 高凌云 刘景丰 陈水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05-908,共4页
目的:检测COX-2和mPGES-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构建含HCC、癌旁肝硬化、癌旁慢性肝炎及正常肝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OX-2和mPGES-1蛋... 目的:检测COX-2和mPGES-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构建含HCC、癌旁肝硬化、癌旁慢性肝炎及正常肝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OX-2和mPGES-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OX-2和mPGES-1在HCC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随着病理学分级的升高,COX-2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但mPGES-1表达量逐渐增高,包膜侵犯组中mPGES-1表达量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0.01),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在HCC组织中,COX-2与mPGES-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0.13,P>0.05)。结论:COX-2和mPGES-1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mPGES-1可能在HCC进展期发挥重要作用,选择性抑制mPGES-1有可能成为治疗HCC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OX-2 MPGES-1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临床误诊的肌糖原累积病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文敏 陈振斌 +3 位作者 王柠 黄炼红 高美钦 郑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1,i008,共3页
目的探讨肌糖原累积病的鉴别诊断与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分析4例临床误诊病例的症状和光镜、电镜下的改变, 提出诊断肌糖原累积病的注意事项。结果肌糖原累积病常表现为肌无力、运动后肌肉疼痛,有的伴有肌肥大,CPK增高,可被误诊为肌营养... 目的探讨肌糖原累积病的鉴别诊断与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分析4例临床误诊病例的症状和光镜、电镜下的改变, 提出诊断肌糖原累积病的注意事项。结果肌糖原累积病常表现为肌无力、运动后肌肉疼痛,有的伴有肌肥大,CPK增高,可被误诊为肌营养不良和多发性肌炎;光镜见4例病例肌纤维内均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电镜下见大量糖原聚积,部分病例还可见肌纤维坏死、吞噬及再生等现象,个别出现大量脂质沉积或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结论肌肉活检观察肌纤维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改变对于确诊肌糖原累积病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肌肉 超微结构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Y-ESO-1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文敏 肖刚 +3 位作者 张萌 谢丹 郭爱林 文剑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1-634,共4页
目的:克隆人NY-ESO-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初步应用于肝癌患者血清NY-ESO-1抗体的检测。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中扩增NY-ESO-1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ESO1,导入大肠杆菌BL21... 目的:克隆人NY-ESO-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初步应用于肝癌患者血清NY-ESO-1抗体的检测。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中扩增NY-ESO-1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ESO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经包涵体透析复性和GSTrap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blot鉴定。应用间接ELISA方法初步检测50例肝癌患者血清和20例正常人血清NY-ESO-1抗体的表达。结果:扩增得到NY-ESO-1基因3'端276bp片段,与GeneBank公布序列一致,构建的pGEX/ESO1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子量约36kD的GST-ESO1融合蛋白,纯化后蛋白纯度为90%。50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4例检测到NY-ESO-1抗体(8%),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结论:成功构建pGEX/ESO1重组表达质粒,得到有活性的NY-ESO-1融合蛋白,对肝癌患者血清NY-ESO-1抗体的检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Y-ESO-1 原核表达 纯化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dR诱导肿瘤细胞NY-ESO-1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裕庆 黄丽 +1 位作者 汪晓军 张文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肿瘤细胞中NY-ESO-1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2P和MHCC97-H、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及人脑胶质瘤细...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肿瘤细胞中NY-ESO-1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2P和MHCC97-H、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及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5-Aza-CdR作用前后肿瘤细胞中NY-ES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仅见胃癌SGC-7901细胞阳性表达NY-ESO-1,其余5株肿瘤细胞不表达NY-ESO-1。NY-ESO-1阴性的肝癌细胞株H2P、结肠癌细胞株LoVo及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经5-Aza-CdR(终浓度分别为1、5和10μmol/L)处理6 d后,细胞形态和生长速度均无明显改变,而NY-ESO-1 mRNA和蛋白均被诱导为阳性表达,并随5-Aza-CdR浓度增加而阳性表达逐渐增强。结论:5-Aza-CdR能诱导肝癌、结肠癌、脑胶质瘤等肿瘤细胞中NY-ESO-1抗原的表达,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营 NY-ESO-1 肝癌 结肠癌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hepsin B反义RNA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海燕 张和军 +3 位作者 葛爱敏 黄扬 陈水平 万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人cathepsin B(CatB)反义RNA在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携CatB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udCE4.1-antiCatB,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CatB蛋... 目的:探讨人cathepsin B(CatB)反义RNA在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携CatB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udCE4.1-antiCatB,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CatB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反义CatB对MDA-MB-231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体外侵袭、迁移实验分析反义CatB表达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BudCE4.1-antiCatB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未转染组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组细胞相比,转染组MDA-MB-231细胞的Cat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96±0.02)vs(1.98±0.23),(1.84±0.08),P<0.05];转染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0.255±0.017)vs(0.458±0.033),(0.421±0.022),P<0.01];转染组细胞的黏附(基质胶或纤维黏连蛋白)能力明显下降[(0.054±0.017)vs(0.111±0.018),(0.107±0.017),P<0.01;或(0.052±0.008)vs(0.120±0.014),(0.113±0.009),P<0.01];转染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也明显降低[(52.80±7.76)vs(124.00±44.54),(116.80±32.87),P<0.01;(60.25±8.73)vs(132.50±12.15),(119.20±25.13),P<0.01]。结论:CatB反义RNA可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ATHEPSIN B基因 反义RNA 转染 黏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RNA干扰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晋雯 李赞 +1 位作者 黄智勇 高美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4-581,共8页
研究下调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胶质瘤生长、侵袭的可能机制.应用RNA干扰技术,将OPN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LV-OPNshRNA感染U251细胞.将对照和试验组U251细胞分别接种裸鼠,建立裸鼠... 研究下调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胶质瘤生长、侵袭的可能机制.应用RNA干扰技术,将OPN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LV-OPNshRNA感染U251细胞.将对照和试验组U251细胞分别接种裸鼠,建立裸鼠荷瘤模型.3周后测量肿瘤的体积、瘤重并做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OPN、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经OPN的RNA干扰后,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OPN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uPA、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肿瘤组织的MVD值和VE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抑制OPN的表达能明显抑制人U251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和侵袭,OPN可能通过激活uPA、MMP-2和MMP-9等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胶质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骨桥蛋白 RNA干扰 胶质瘤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