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拟青霉(CN80-2)的药理研究续报
1
作者 李常春 林其祥 +3 位作者 邱淑玉 刘必雄 林菁 林建忠 《中国食用菌》 1991年第2期16-17,共2页
曾报告过中国拟青霉(CN80—2)的药理作用,本文仅报告它与生育调节有关的实验结果:1.雄性小鼠以CN80—21.08g/kg×14d灌胃(PO)后,再与雌性小鼠合笼交配,结果怀孕率与胎仔数均低于对照组;2.小鼠妊娠第1天起给药(PO)CN80—2 20/kg×... 曾报告过中国拟青霉(CN80—2)的药理作用,本文仅报告它与生育调节有关的实验结果:1.雄性小鼠以CN80—21.08g/kg×14d灌胃(PO)后,再与雌性小鼠合笼交配,结果怀孕率与胎仔数均低于对照组;2.小鼠妊娠第1天起给药(PO)CN80—2 20/kg×7d,有显著的抗着床作用(P<0.01);3.实验证明CN80—2有极显著的抗雌激素活性(P<0.001);4.大鼠给予CN80—2(剂量方法同小鼠)后,其血将雌二醇浓度明显降低而血浆孕酮浓度仅轻度下降;5.小鼠给予CN80—2 80g/kg一次灌胃,无明显毒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拟青霉 药理 研究 菌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毒素的分离及其某些性质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德如 黄东宏 +3 位作者 郭似旋 潘克桢 黄自强 林建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用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硫酸铵盐析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后,从麻疯树种子分离出三个蛋白组分。其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4000、27000和9500道尔顿;等电点分别为8.1、8.8和8.8.它们在紫外区呈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组分Ⅰ毒性最大,小鼠腹... 用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硫酸铵盐析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后,从麻疯树种子分离出三个蛋白组分。其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4000、27000和9500道尔顿;等电点分别为8.1、8.8和8.8.它们在紫外区呈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组分Ⅰ毒性最大,小鼠腹腔注射半致死量(LD_(50))为6.39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素毒 植物毒蛋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洋红霉素对生物大分子DNA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江华 李常春 黄自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45-448,共4页
~3H前体掺入实验表明国产洋红霉素对L121l细胞DNA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一小时,IC_(50)为2.47μg/ml。小牛胸腺DNA溶液碱变性、热变性和粘度实验表明洋红霉素可以和DNA结合;紫外光谱位移实验和荧光淬实验进一步证明这种结合... ~3H前体掺入实验表明国产洋红霉素对L121l细胞DNA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一小时,IC_(50)为2.47μg/ml。小牛胸腺DNA溶液碱变性、热变性和粘度实验表明洋红霉素可以和DNA结合;紫外光谱位移实验和荧光淬实验进一步证明这种结合。提示国产洋红霉素的抗肿瘤机理可能与药物和DNA结合后,引起DNA分子模板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红霉素 抗瘤机理 抗肿瘤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丁美酮代谢物MNAA对人尿褪黑素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陈崇宏 张运芳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exλ=295um,emλ=340nm)同步检测人尿中萘丁美酮(NAB)的主要代谢物6-甲氧基-2-萘乙酸(MNAA)及褪黑素(MT)。5名男性志愿者于18点口服500mgNAB后,尿中MT累积量... 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exλ=295um,emλ=340nm)同步检测人尿中萘丁美酮(NAB)的主要代谢物6-甲氧基-2-萘乙酸(MNAA)及褪黑素(MT)。5名男性志愿者于18点口服500mgNAB后,尿中MT累积量仍呈昼夜变化节律,其累积量分别从未服药前的每12小时274.0±58pmol(夜晚)和77.6±25pmol(白天)减少至145.6±32pmol(夜晚)和50.3±12pmol(白天)(P值均小于0.01)。依照尿中的MNAA消除速率对中点时间作曲线,求得MNAAT为22.5h,TPK为14.2h,与已知报告的血浆中数值相近。相关分析证明,MT累积量抑制与MNAA消除速率相关(r=0.9644,P<0.05)。MNAA在尿中96h的累积量仅占口服500mgNAB的3.5%,高于HaddockRE采用同位素得出1%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丁美酮 褪黑素 高效液相色谱 M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23-21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和诱导分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菁 李常春 黄自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放线菌素23-21(Act23-21)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具有杀伤和诱导分化双重作用,其效应的强度和性质对剂量变化较敏感。采用Act23-21 5-50ng/ml处理24~72h,HL-60细胞的PC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低于10%,以集落形成法测得剂量—细胞... 放线菌素23-21(Act23-21)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具有杀伤和诱导分化双重作用,其效应的强度和性质对剂量变化较敏感。采用Act23-21 5-50ng/ml处理24~72h,HL-60细胞的PC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低于10%,以集落形成法测得剂量—细胞存活率曲线为阈值指数型,杀伤指数达2以上。Act23-21在低浓度下(1.0~4.0ng/ml)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形态学和功能学分化,成熟细胞可达49%,细胞的分化性状能持续表达。Act23-21的诱导作用比放线菌素D(Act D)稍强,逊于二甲基亚砜(DMSO),而其诱导细胞分化性状持续表达的能力强于DM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HL-60细胞 NBT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王浆851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报告
6
作者 陈萍 潘炳芳 黄自强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6期22-23,共2页
含王浆851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报告陈萍潘炳芳,黄自强(福建农业大学851口服液厂350002)(福建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一、试验目的通过大鼠连续口服含王浆R型和Y型851口服液4个月,观察积蓄作用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 含王浆851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报告陈萍潘炳芳,黄自强(福建农业大学851口服液厂350002)(福建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一、试验目的通过大鼠连续口服含王浆R型和Y型851口服液4个月,观察积蓄作用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浆R型 851口服液 毒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23—21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毅生 黄培根 +1 位作者 莫梅英 李常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采用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了放线菌素23-21的抗瘤作用。结果表明放线菌素23-21的50μg/kg(LD_(50) 1/10)抑瘤率为58%(p<0.05)。光电镜检查,给药组瘤细胞严重变性坏死,且引起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的超微结构变... 采用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了放线菌素23-21的抗瘤作用。结果表明放线菌素23-21的50μg/kg(LD_(50) 1/10)抑瘤率为58%(p<0.05)。光电镜检查,给药组瘤细胞严重变性坏死,且引起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的超微结构变化。说明放线菌素23-21能抑制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放线菌素23-21可能有抑制核仁rRNA合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鼻咽癌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melittin)的心血管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游青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蜂毒素(melittin)的心血管作用游青红综述黄自强审校(福建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福州350004)自1837年Brant和Ralzburg从蜜蜂中发现蜂毒至今,人类对蜂毒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近30年来,随着生化和分... 蜂毒素(melittin)的心血管作用游青红综述黄自强审校(福建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福州350004)自1837年Brant和Ralzburg从蜜蜂中发现蜂毒至今,人类对蜂毒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近30年来,随着生化和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蜂毒才逐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蜂 蜂毒 心脏 血管 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23-21对裸小鼠人鼻咽癌细胞系移植瘤和人胃癌细胞系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潘毅生 黄培根 +1 位作者 莫梅英 李常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4-377,共4页
放线菌素23-21属放线菌素类抗癌抗生素,由浅黄色链霉菌产生,该菌从中国福州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采用裸小鼠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两种移植模型观察了放线菌素23-21的作用。放线菌素23—21 50μg/kg,对CNE-27... 放线菌素23-21属放线菌素类抗癌抗生素,由浅黄色链霉菌产生,该菌从中国福州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采用裸小鼠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两种移植模型观察了放线菌素23-21的作用。放线菌素23—21 50μg/kg,对CNE-27移植瘤和MGc803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8.4%(P<0.05)和68.7%(P<0.05)。肿瘤生长曲线显示,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电镜检查,治疗组瘤细胞可见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提示放线菌素23-21可能有抑制核仁rRNA合成的作用。在有效剂量下,未见重要脏器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裸小鼠 鼻咽肿瘤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