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2
篇文章
<
1
2
…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省甘蔗(糖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作者
戴艺民
卢川北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63-64,共2页
食糖是人们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医药等两千多个商品的原料.福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甘蔗生产,福建历来是全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单产名列全国部矛.1949~1990年,我省制糖工业累计生产食糖775.9万吨,实现工业总...
食糖是人们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医药等两千多个商品的原料.福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甘蔗生产,福建历来是全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单产名列全国部矛.1949~1990年,我省制糖工业累计生产食糖775.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68.7亿元,税利28.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发展战略
甘蔗生产
福建省农科院
1949~1990年
存在问题
经营机制
甜味剂
承包责任制
战略目标
蔗糖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割手密的搜集、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潘世明
郭陈福
+2 位作者
王子琳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8年第2期6-9,共4页
在福建省境内搜集了78份割手密无性系,并进行性状观察和同工酶、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在性状上可分为闽东南、闽西北、闽北3种类型;酯酶同工酶共呈现8条酶带,19个酶谱类型;染色体数目有2n=72,80,84,8...
在福建省境内搜集了78份割手密无性系,并进行性状观察和同工酶、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在性状上可分为闽东南、闽西北、闽北3种类型;酯酶同工酶共呈现8条酶带,19个酶谱类型;染色体数目有2n=72,80,84,88,92,96,102等7种类型。从同工酶的分析来看,福建割手密可能是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扩展的。综合评价10个优良的无性系进行创新利用,选出闽蔗92/117的高产饲料蔗及一些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同功酶
染色体
开发利用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割手密与竹蔗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子琳
王水琦
+2 位作者
郭陈福
潘世明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分析了49份福建割手密和2份竹蔗样品,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的变异类型丰富,共呈现8条的酯酶同工酶带,它们组成19个酶谱类型。6A是它们的共同酶带,4A,10A为基本酶带。具有(4,6,10)A组成的酶谱是其基本类型。认为福建割手密有相似...
分析了49份福建割手密和2份竹蔗样品,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的变异类型丰富,共呈现8条的酯酶同工酶带,它们组成19个酶谱类型。6A是它们的共同酶带,4A,10A为基本酶带。具有(4,6,10)A组成的酶谱是其基本类型。认为福建割手密有相似的起源或进化过程,并具有类型的多样性。酶谱的出现与其地域分布及海拔位置有关。福建竹蔗均呈现3条酶带并组成(2,4,6)A酶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竹蔗
同功酶
甘蔗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年来甘蔗开花诱导和有性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潘世明
王子琳
+1 位作者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2000年第2期12-15,共4页
经过 8年的不断研究探索 ,掌握了在亚热带地区甘蔗杂交亲本栽培管理技术和光周期诱导技术 ,甘蔗开花诱导率逐年提高 ,一些难开花亲本也开了花 ,实现甘蔗有性杂交 ,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品系和中间材料 ,并开展了远缘杂交工作。最后 。
关键词
甘蔗
杂交亲本
开花诱导
远缘杂交
有性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远缘杂交后代研究初报
被引量:
7
5
作者
洪月云
卢川北
戴艺民
《甘蔗(福建)》
1994年第4期12-14,共3页
用聚丙烯酸胺垂直平板电泳法,以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闽糖81/335×福建斑节第72Ⅱ的远缘杂交后代。供试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正极向电泳结果共出现20条酶带,按迁移率分布特点分为A、B、C、D、E等5...
用聚丙烯酸胺垂直平板电泳法,以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闽糖81/335×福建斑节第72Ⅱ的远缘杂交后代。供试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正极向电泳结果共出现20条酶带,按迁移率分布特点分为A、B、C、D、E等5个大区。在随机抽取的子代中,编号为4、6、8、11、18、22单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特征与亲本有明显的差异,属杂交种,其余均表现同母本一致,为自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过氧化物酶
远缘杂交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西番莲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加协
黄盈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西番莲茎基腐病是西番莲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由尖镰孢内的一个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passiflorae)为害所致。该病在福建3~12月份均可发生,发病与品种、树龄、土壤pH值和搭架形式等有关。防治试验...
西番莲茎基腐病是西番莲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由尖镰孢内的一个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passiflorae)为害所致。该病在福建3~12月份均可发生,发病与品种、树龄、土壤pH值和搭架形式等有关。防治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对病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茎基腐病
专化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栽培甘蔗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陈福
王子琳
+2 位作者
王水琦
潘世明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5年第3期18-21,共4页
自“七五”以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栽培甘蔗的品种和保育自育优良甘蔗品种并264个。在大田栽培过程中,对其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和含糖分的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批可供直接利用的丰产优质品种和具特殊优异性状的,作为创新利用研...
自“七五”以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栽培甘蔗的品种和保育自育优良甘蔗品种并264个。在大田栽培过程中,对其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和含糖分的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批可供直接利用的丰产优质品种和具特殊优异性状的,作为创新利用研究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甘蔗
品种
性状
品种资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甘蔗病害的发生及主要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
8
8
作者
陈庭俊
《亚热带农业研究》
1999年第4期18-22,共5页
根据对福建蔗区已发现甘蔗病害种类、分布和危害的调查及研究结果,提出5 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蔗
病害
种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盐吸水抗旱剂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玉水
《甘蔗(福建)》
1997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化学反应方法合成的耐盐吸水抗旱剂,在无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2405.9g/g,在1%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为134.8g/g。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吸水剂的吸水率急剧下降。在含水量20%的土壤中,吸水剂的吸水率比...
采用化学反应方法合成的耐盐吸水抗旱剂,在无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2405.9g/g,在1%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为134.8g/g。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吸水剂的吸水率急剧下降。在含水量20%的土壤中,吸水剂的吸水率比在渍水土壤中低63.84%。水温从20℃升至30℃,吸水剂的吸水率提高22.36%。每公顷施用15kg和30kg耐盐吸水抗旱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8%和2.96%,甘蔗分蘖率提高0.87%和6.06%,甘蔗茎径增加2.32%和6.07%,增加甘蔗有效茎数12.37%和6.19%,甘蔗增产14.06%和19.73%,甘蔗含糖分提高0.03%和0.36%(绝对值),增加种蔗的经济效益2778.9元/hm2和3646.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吸水抗旱剂
甘蔗
应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福建省甘蔗业的思路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玉水
《中国糖料》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分别对福建省糖蔗、果蔗、牧草蔗、能源蔗以及菜蔗等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的设想,以便根据福建省各地生活需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把甘蔗业扶持壮大,更好地为福建省多行业经济建设做贡献。
关键词
甘蔗业
糖蔗
果蔗
牧草蔗
能源蔗
菜蔗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染我国甘蔗的病毒病种类及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李海明
《中国糖料》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介绍为害我国甘蔗的主要病毒病种类及为害特点,并对甘蔗病毒病的检测技术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提出我省甘蔗病毒病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甘蔗病毒病
病毒检测
病毒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饲料甘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水琦
王子琳
+1 位作者
潘世明
曾东火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及各品种间差异显著比较测验,筛选一个年可收获3~4次,公顷产鲜茎叶267 t的特高生物量的甘蔗新品种——闽蔗92-117。它生长特快,分蘖性特强,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新饲料作物。
关键词
饲料
甘蔗
性状
生物量
闽蔗92-17
饲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种间杂交研究初报
13
作者
王子琳
潘世明
+1 位作者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在亚热带地区采用光周期处理诱导热带种果蔗开花 ,并与野生蔗割手密及斑茅蔗进行种间杂交。获得并入选的杂种后代 98/ 2 5、98/ 2 6- 1、98/ 2 6- 2经叶片酯酶同工酶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初步认定是杂交种 ;而且各具有可利用的优良性状 ...
在亚热带地区采用光周期处理诱导热带种果蔗开花 ,并与野生蔗割手密及斑茅蔗进行种间杂交。获得并入选的杂种后代 98/ 2 5、98/ 2 6- 1、98/ 2 6- 2经叶片酯酶同工酶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初步认定是杂交种 ;而且各具有可利用的优良性状 :98/ 2 5生物产量特高可作为高生物产量品种利用 ,98/ 2 6- 1、98/ 2 6- 2趋向于母本栽培型 ,特别是 98/ 2 6- 1田间锤度已接近母本 ,又兼具父本的有利基因 ,可作为优良新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间杂交
杂种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用途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新思路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玉水
《广西蔗糖》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我省甘蔗糖业出现转机的大好形势下 ,为了促进我省甘蔗种植业稳步发展 ,并早日进入无公害生产阶段 ,我们除了继续开展糖蔗常规育种外 ,建议深入探讨糖蔗转基因抗病虫育种研究、中微量元素营养施肥研究、高长效营养施肥研究以及药肥研...
在我省甘蔗糖业出现转机的大好形势下 ,为了促进我省甘蔗种植业稳步发展 ,并早日进入无公害生产阶段 ,我们除了继续开展糖蔗常规育种外 ,建议深入探讨糖蔗转基因抗病虫育种研究、中微量元素营养施肥研究、高长效营养施肥研究以及药肥研制和应用研究。甘蔗作为一种多用途的高产作物 ,为了适应市场多种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正在利用已有的资源、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展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果蔗新品种选育 ,建议再完善果蔗的栽培技术研究 ,特别是营养施肥和果蔗周年供应栽培技术研究。建议继续开展牧草蔗新品种选育 ,特别是抗寒或耐旱、瘠、盐的牧草蔗品种选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甘蔗
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甘蔗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
15
作者
王水琦
杨坤正
+1 位作者
谢木水
王子琳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法
甘蔗新品种
变异系数
参试品种
回归系数
高产性
标准差
福建省农科院
甘蔗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试(2005)长泰蔗区试验总结
16
作者
潘世明
吴水金
+3 位作者
李瑞美
李海明
林一心
张树河
《广西蔗糖》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在2005年长泰蔗区进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96-1409、闽糖93-730,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
在2005年长泰蔗区进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96-1409、闽糖93-730,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福农98-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LCP85-384和CP88-1762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光与远红光诱导甘蔗开花研究续报
被引量:
6
17
作者
卢州北
戴艺民
+1 位作者
林一心
洪月云
《甘蔗(福建)》
1994年第3期28-31,共4页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开花
诱导
蓝光
远红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最佳模拟配合法研究甘蔗施肥技术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昆正
苏坎坛
+2 位作者
李玉潜
陈伟栋
梁计南
《甘蔗(福建)》
1996年第3期9-13,共5页
参照系统工程中的最佳模拟配合法对甘蔗施肥技术系统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若干组包括高、中、低产量,净产值和产糖量等综合指标要求的相应配套施肥方案,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甘蔗科学施肥提供新的方法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系统优化
模拟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品种闽糖90-55选育研究
19
作者
杨正
林一心
+1 位作者
李瑞美
李海明
《广西蔗糖》
2002年第3期3-6,30,共5页
闽糖90-55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CP57-614为母本 ,崖城84-153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熟抗旱、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闽糖90-55公顷蔗茎产量125 355吨 ,11 -2月...
闽糖90-55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CP57-614为母本 ,崖城84-153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熟抗旱、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闽糖90-55公顷蔗茎产量125 355吨 ,11 -2月份平均蔗糖分14 18%(绝对值) ,公顷含糖量18 074吨 ,分别比福建当前主栽品种闽糖70 -611增加29 0%、0 40个百分点和32 7%。该品种在全国甘蔗品种第二轮区试和省生产示范中 ,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04 954吨 ,11 -2月份平均蔗糖分13 43%(绝对值) ,公顷含糖量14 292吨 ,分别比全国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加39 0 %、低1 0%和增加3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闽糖90-55
选育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
37
20
作者
李瑞美
王果
方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泥炭(LP)、石灰+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泥炭和石灰+猪粪对提高作物产...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泥炭(LP)、石灰+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泥炭和石灰+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Cd、Pb的吸收,糙米中Pb的含量在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有机物料
配合施肥
作物
镉吸收
铅吸收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甘蔗(糖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作者
戴艺民
卢川北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63-64,共2页
文摘
食糖是人们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医药等两千多个商品的原料.福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甘蔗生产,福建历来是全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单产名列全国部矛.1949~1990年,我省制糖工业累计生产食糖775.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68.7亿元,税利28.2亿元.
关键词
持续发展战略
甘蔗生产
福建省农科院
1949~1990年
存在问题
经营机制
甜味剂
承包责任制
战略目标
蔗糖衍生物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割手密的搜集、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潘世明
郭陈福
王子琳
王水琦
曾东火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8年第2期6-9,共4页
文摘
在福建省境内搜集了78份割手密无性系,并进行性状观察和同工酶、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在性状上可分为闽东南、闽西北、闽北3种类型;酯酶同工酶共呈现8条酶带,19个酶谱类型;染色体数目有2n=72,80,84,88,92,96,102等7种类型。从同工酶的分析来看,福建割手密可能是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扩展的。综合评价10个优良的无性系进行创新利用,选出闽蔗92/117的高产饲料蔗及一些中间材料。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同功酶
染色体
开发利用
福建
Keywords
S.spontaneum L.
isozyme
chromosome
innivation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66.1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割手密与竹蔗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子琳
王水琦
郭陈福
潘世明
曾东火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分析了49份福建割手密和2份竹蔗样品,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的变异类型丰富,共呈现8条的酯酶同工酶带,它们组成19个酶谱类型。6A是它们的共同酶带,4A,10A为基本酶带。具有(4,6,10)A组成的酶谱是其基本类型。认为福建割手密有相似的起源或进化过程,并具有类型的多样性。酶谱的出现与其地域分布及海拔位置有关。福建竹蔗均呈现3条酶带并组成(2,4,6)A酶谱。
关键词
割手密
竹蔗
同功酶
甘蔗
福建
Keywords
saccharum spontaneum
bamboocane
isozyme
分类号
S566.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年来甘蔗开花诱导和有性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潘世明
王子琳
王水琦
曾东火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2000年第2期12-15,共4页
文摘
经过 8年的不断研究探索 ,掌握了在亚热带地区甘蔗杂交亲本栽培管理技术和光周期诱导技术 ,甘蔗开花诱导率逐年提高 ,一些难开花亲本也开了花 ,实现甘蔗有性杂交 ,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品系和中间材料 ,并开展了远缘杂交工作。最后 。
关键词
甘蔗
杂交亲本
开花诱导
远缘杂交
有性杂交
Keywords
sugarcane
parent
flower inducement
distant-hybridization
分类号
S566.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远缘杂交后代研究初报
被引量:
7
5
作者
洪月云
卢川北
戴艺民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4年第4期12-14,共3页
文摘
用聚丙烯酸胺垂直平板电泳法,以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闽糖81/335×福建斑节第72Ⅱ的远缘杂交后代。供试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正极向电泳结果共出现20条酶带,按迁移率分布特点分为A、B、C、D、E等5个大区。在随机抽取的子代中,编号为4、6、8、11、18、22单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特征与亲本有明显的差异,属杂交种,其余均表现同母本一致,为自交种。
关键词
甘蔗
过氧化物酶
远缘杂交
同功酶
Keywords
sugarcane, peroxidase, isozyme, distant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S566.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西番莲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郑加协
黄盈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西番莲茎基腐病是西番莲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由尖镰孢内的一个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passiflorae)为害所致。该病在福建3~12月份均可发生,发病与品种、树龄、土壤pH值和搭架形式等有关。防治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对病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西番莲
茎基腐病
专化型
防治
Keywords
Passionfruit
Base rot disease
SPecialized form
Prevention and cure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栽培甘蔗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陈福
王子琳
王水琦
潘世明
曾东火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5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自“七五”以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栽培甘蔗的品种和保育自育优良甘蔗品种并264个。在大田栽培过程中,对其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和含糖分的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批可供直接利用的丰产优质品种和具特殊优异性状的,作为创新利用研究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栽培
甘蔗
品种
性状
品种资源
应用
分类号
S566.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甘蔗病害的发生及主要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
8
8
作者
陈庭俊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1999年第4期18-22,共5页
文摘
根据对福建蔗区已发现甘蔗病害种类、分布和危害的调查及研究结果,提出5 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蔗
病害
种类
防治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盐吸水抗旱剂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玉水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7年第4期11-14,共4页
文摘
采用化学反应方法合成的耐盐吸水抗旱剂,在无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2405.9g/g,在1%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为134.8g/g。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吸水剂的吸水率急剧下降。在含水量20%的土壤中,吸水剂的吸水率比在渍水土壤中低63.84%。水温从20℃升至30℃,吸水剂的吸水率提高22.36%。每公顷施用15kg和30kg耐盐吸水抗旱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8%和2.96%,甘蔗分蘖率提高0.87%和6.06%,甘蔗茎径增加2.32%和6.07%,增加甘蔗有效茎数12.37%和6.19%,甘蔗增产14.06%和19.73%,甘蔗含糖分提高0.03%和0.36%(绝对值),增加种蔗的经济效益2778.9元/hm2和3646.5元/hm2。
关键词
耐盐吸水抗旱剂
甘蔗
应用
效益
Keywords
salt-tolerant
water-absorb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agent
sugarcane
分类号
S566.10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福建省甘蔗业的思路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玉水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糖料》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文摘
分别对福建省糖蔗、果蔗、牧草蔗、能源蔗以及菜蔗等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的设想,以便根据福建省各地生活需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把甘蔗业扶持壮大,更好地为福建省多行业经济建设做贡献。
关键词
甘蔗业
糖蔗
果蔗
牧草蔗
能源蔗
菜蔗
经济建设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染我国甘蔗的病毒病种类及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李海明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糖料》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基金
2009年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
文摘
介绍为害我国甘蔗的主要病毒病种类及为害特点,并对甘蔗病毒病的检测技术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提出我省甘蔗病毒病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甘蔗病毒病
病毒检测
病毒防治
Keywords
Sugarcane virus diseases
Virus detection
Virus control methods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料甘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水琦
王子琳
潘世明
曾东火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文摘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及各品种间差异显著比较测验,筛选一个年可收获3~4次,公顷产鲜茎叶267 t的特高生物量的甘蔗新品种——闽蔗92-117。它生长特快,分蘖性特强,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新饲料作物。
关键词
饲料
甘蔗
性状
生物量
闽蔗92-17
饲料作物
分类号
S5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种间杂交研究初报
13
作者
王子琳
潘世明
王水琦
曾东火
机构
福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在亚热带地区采用光周期处理诱导热带种果蔗开花 ,并与野生蔗割手密及斑茅蔗进行种间杂交。获得并入选的杂种后代 98/ 2 5、98/ 2 6- 1、98/ 2 6- 2经叶片酯酶同工酶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初步认定是杂交种 ;而且各具有可利用的优良性状 :98/ 2 5生物产量特高可作为高生物产量品种利用 ,98/ 2 6- 1、98/ 2 6- 2趋向于母本栽培型 ,特别是 98/ 2 6- 1田间锤度已接近母本 ,又兼具父本的有利基因 ,可作为优良新本。
关键词
甘蔗
种间杂交
杂种后代
Keywords
sugarcane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hybrid progeny
分类号
S566.1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用途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新思路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玉水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蔗糖》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摘
在我省甘蔗糖业出现转机的大好形势下 ,为了促进我省甘蔗种植业稳步发展 ,并早日进入无公害生产阶段 ,我们除了继续开展糖蔗常规育种外 ,建议深入探讨糖蔗转基因抗病虫育种研究、中微量元素营养施肥研究、高长效营养施肥研究以及药肥研制和应用研究。甘蔗作为一种多用途的高产作物 ,为了适应市场多种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正在利用已有的资源、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展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果蔗新品种选育 ,建议再完善果蔗的栽培技术研究 ,特别是营养施肥和果蔗周年供应栽培技术研究。建议继续开展牧草蔗新品种选育 ,特别是抗寒或耐旱、瘠、盐的牧草蔗品种选育 。
关键词
多用途甘蔗
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分类号
S566.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甘蔗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
15
作者
王水琦
杨坤正
谢木水
王子琳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法
甘蔗新品种
变异系数
参试品种
回归系数
高产性
标准差
福建省农科院
甘蔗育种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试(2005)长泰蔗区试验总结
16
作者
潘世明
吴水金
李瑞美
李海明
林一心
张树河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蔗糖》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文摘
在2005年长泰蔗区进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96-1409、闽糖93-730,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福农98-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LCP85-384和CP88-1762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福建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光与远红光诱导甘蔗开花研究续报
被引量:
6
17
作者
卢州北
戴艺民
林一心
洪月云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4年第3期28-31,共4页
文摘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关键词
甘蔗
开花
诱导
蓝光
远红光
Keywords
sugarcane
florescent induction
blue and far-red lights
分类号
S566.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最佳模拟配合法研究甘蔗施肥技术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昆正
苏坎坛
李玉潜
陈伟栋
梁计南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1996年第3期9-13,共5页
文摘
参照系统工程中的最佳模拟配合法对甘蔗施肥技术系统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若干组包括高、中、低产量,净产值和产糖量等综合指标要求的相应配套施肥方案,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甘蔗科学施肥提供新的方法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蔗
施肥
系统优化
模拟配合法
Keywords
sugarcane,applying fertilizer,systematic optimization,the simulating optimum combination
分类号
S566.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品种闽糖90-55选育研究
19
作者
杨正
林一心
李瑞美
李海明
机构
福建
省
农科院
甘蔗
研究所
出处
《广西蔗糖》
2002年第3期3-6,3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96-002 -02-15"资助项目
文摘
闽糖90-55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CP57-614为母本 ,崖城84-153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熟抗旱、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闽糖90-55公顷蔗茎产量125 355吨 ,11 -2月份平均蔗糖分14 18%(绝对值) ,公顷含糖量18 074吨 ,分别比福建当前主栽品种闽糖70 -611增加29 0%、0 40个百分点和32 7%。该品种在全国甘蔗品种第二轮区试和省生产示范中 ,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04 954吨 ,11 -2月份平均蔗糖分13 43%(绝对值) ,公顷含糖量14 292吨 ,分别比全国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加39 0 %、低1 0%和增加30 5 %。
关键词
甘蔗
闽糖90-55
选育
品种特性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
37
20
作者
李瑞美
王果
方玲
机构
福建农科院甘蔗研究所
福建
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文摘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泥炭(LP)、石灰+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泥炭和石灰+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Cd、Pb的吸收,糙米中Pb的含量在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
石灰
有机物料
配合施肥
作物
镉吸收
铅吸收
控制效果
Keywords
Cd- Pb contaminated soil
lime
peat
hog manure
paddy
peanut
organo- neutralizalation
分类号
S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省甘蔗(糖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戴艺民
卢川北
《福建农业科技》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割手密的搜集、研究和利用
潘世明
郭陈福
王子琳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割手密与竹蔗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王子琳
王水琦
郭陈福
潘世明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几年来甘蔗开花诱导和有性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潘世明
王子琳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200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甘蔗远缘杂交后代研究初报
洪月云
卢川北
戴艺民
《甘蔗(福建)》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福建西番莲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
郑加协
黄盈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栽培甘蔗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郭陈福
王子琳
王水琦
潘世明
曾东火
《甘蔗(福建)》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福建省甘蔗病害的发生及主要病害的防治
陈庭俊
《亚热带农业研究》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耐盐吸水抗旱剂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陈玉水
《甘蔗(福建)》
199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发展福建省甘蔗业的思路
陈玉水
《中国糖料》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侵染我国甘蔗的病毒病种类及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李海明
《中国糖料》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饲料甘蔗的初步研究
王水琦
王子琳
潘世明
曾东火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甘蔗种间杂交研究初报
王子琳
潘世明
王水琦
曾东火
《甘蔗(福建)》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多用途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新思路
陈玉水
《广西蔗糖》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甘蔗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
王水琦
杨坤正
谢木水
王子琳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试(2005)长泰蔗区试验总结
潘世明
吴水金
李瑞美
李海明
林一心
张树河
《广西蔗糖》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蓝光与远红光诱导甘蔗开花研究续报
卢州北
戴艺民
林一心
洪月云
《甘蔗(福建)》
199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用最佳模拟配合法研究甘蔗施肥技术
杨昆正
苏坎坛
李玉潜
陈伟栋
梁计南
《甘蔗(福建)》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甘蔗品种闽糖90-55选育研究
杨正
林一心
李瑞美
李海明
《广西蔗糖》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李瑞美
王果
方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