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的比较 |
杨玉盛
郭剑芬
陈银秀
陈光水
郑燕明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1
|
|
2
|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的比较 |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杨玉盛
蒋宗垲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3
|
|
3
|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
杨玉盛
陈银秀
何宗明
郭剑芬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3
|
|
4
|
福建青冈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 |
刘爱琴
吴鹏飞
刘春华
|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
2006 |
13
|
|
5
|
福建青冈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研究 |
刘爱琴
刘春华
马祥庆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6
|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
刘春华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7
|
福建柏人工林栽培技术 |
陈德叶
|
《广东林业科技》
|
2008 |
24
|
|
8
|
修枝对杉木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 |
陈明旭
吴雅琳
刘雨晖
李明
吴鹏飞
马祥庆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林德喜
樊后保
苏兵强
刘春华
蒋宗垲
沈宝贵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0
|
|
10
|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Ⅲ.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含量 |
樊后保
苏素霞
卢小兰
李丽红
王巧珍
刘春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1
|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Ⅰ.凋落物量及其动态 |
樊后保
林德喜
苏兵强
刘春华
蒋宗垲
沈宝贵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0
|
|
12
|
马尾松林混交阔叶树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 |
李燕燕
樊后保
林德喜
苏兵强
刘春华
孙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13
|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Ⅱ.凋落物养分归还动态 |
樊后保
苏兵强
刘春华
林德喜
蒋宗垲
沈宝贵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4
|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类群特征 |
魏志超
黄娟
刘雨晖
贾代东
李惠通
吴鹏飞
刘爱琴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5
|
香叶树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比较 |
刘春华
|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
2006 |
9
|
|
16
|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生物产量结构特征 |
李丽红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7
|
香叶树人工林生长及生物生产力 |
蒋宗垲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8
|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比较 |
陈辉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引进杉木无性系的生长效果及其初步选择 |
陈德叶
|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
2008 |
3
|
|
20
|
35年生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
沈宝贵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