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配校外导师,推进切合社会需求之茶学本科人才培养——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水练 林爱惠 林金科 《福建茶叶》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选配校外导师,加强对茶学本科生的实践指导,对于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福建省茶学人才需求调查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校外导师队... 选配校外导师,加强对茶学本科生的实践指导,对于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福建省茶学人才需求调查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校外导师队伍管理、建立学生常态化实践机制、严格实践内容设计与实施、完善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安全保障制度等措施完善茶学本科校外导师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导师 茶学 本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扶贫思想的高校精准资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付信彬 章桂芝 黄成茂 《广东蚕业》 2017年第10期83-84,共2页
文章从精准扶贫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基于精准扶贫的思想,提出了开展高校精准资助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高校 精准资助 大学生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不同产地红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春燕 李晶 +5 位作者 王治会 何碧云 黄维 林馥茗 陈林海 孙威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66,共12页
为进一步探究福建不同地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5个不同产地共30份红茶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感官评估、生化成分和香气物质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红茶以薯香... 为进一步探究福建不同地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5个不同产地共30份红茶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感官评估、生化成分和香气物质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红茶以薯香、花香和甜香为主,滋味上以醇、甜为主,不同产地红茶风味品质成分有较大差异,武夷红茶茶多酚(17.65%)和茶褐素(7.57%)含量最高,福安红茶可溶性糖(16.45 mg/g)、总黄酮(12.81 mg/g)及茶黄素(0.43%)含量高于其他产地,政和红茶的总儿茶素(21.56 mg/g)及游离氨基酸含量(6.66%)高于其他地区,尤溪红茶茶黄素含量(0.19%)最低。样品中共鉴定出81种香气物质,醇类和酯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其中芳樟醇、苯乙醇、橙花醇、香叶醇、β-紫罗兰酮、棕榈酸甲酯、香叶基丙酮、水杨酸甲酯和(3E)-3,7-二甲基辛-1,3,6-三烯等9种成分是武夷红茶花果香的关键物质,茉莉酮酸甲酯和α-紫罗兰酮是福安红茶浓郁花香和甜香的赋香成分,正癸醛是福鼎红茶的特征性香气物质,苯甲醛是政和红茶特征性赋香物质。本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差异成分,进一步丰富了福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的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红茶 风味品质 香气特征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气味活性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铁观音衍生品种遗传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艳宇 于文涛 +6 位作者 高水练 吕水源 王攀 靳宛旻 贵文静 林浥 叶乃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1601,共11页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构建了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计算了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共筛选出53个适用于鉴定安溪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分型的高多态性位点,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22,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81,说明安溪茶树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安溪4个乡镇产区茶树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68~0.269。供试样品可分为2个组,组Ⅰ主要包括西坪、虎邱和湖上等产区的茶树种质,种质间交流频繁;组Ⅱ主要由福田乡产区的野生型地方茶树种质组成,福田乡茶树种质资源相对集中且独立。DNA指纹图谱可以精准鉴定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铁观音衍生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铁观音与金牡丹、紫玫瑰、新选211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大。综上,安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在铁观音衍生品种中,金牡丹、紫玫瑰和新选211与铁观音的遗传相似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 铁观音衍生品种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福建安溪茶叶对外贸易探究
5
作者 张玥 罗文远 +4 位作者 罗淦 唐俊 王佳林 徐筱妍 胡雲飞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福建省安溪县是铁观音茶的发源地。研究以民国时期安溪茶叶贸易出口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依据安溪茶叶的生产贸易数据将民国时期的安溪茶叶外销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衰落阶段、发展扶持阶段、衰败破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个阶段的历史... 福建省安溪县是铁观音茶的发源地。研究以民国时期安溪茶叶贸易出口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依据安溪茶叶的生产贸易数据将民国时期的安溪茶叶外销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衰落阶段、发展扶持阶段、衰败破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探讨民国时期各阶段安溪茶叶种植生产、经济贸易、政府措施政策、运输等方面发展情况,总结民国时期安溪茶叶贸易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安溪 茶叶生产 茶叶贸易 侨销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福建省灰茶尺蠖遗传分化分析
6
作者 陈钰洁 史凡 +4 位作者 江晨楠 高晓寒 林伊缤 李文韬 陈李林 《茶叶学报》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作为茶园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产茶区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开发并设计关于灰茶尺蠖微卫星位点的引物,以及对福建省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种群发生规律...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作为茶园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产茶区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开发并设计关于灰茶尺蠖微卫星位点的引物,以及对福建省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种群发生规律,为其可持续防控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ISA软件检索灰茶尺蠖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并对位点分布规律进行整理描述。再通过Primer 3和TBtools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模拟扩增,最终使用3种引物荧光标记法得到5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对福建省4个灰茶尺蠖地理种群的分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灰茶尺蠖SSR位点数量巨大,重复类型较多,重复基元均呈现明显的AT偏向性。4个地理种群在5个位点中均有部分位点存在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现象。【结论】4个地理种群中,泉州种群分化差异最大,宁德种群有明显分化,三明种群与南平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地理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茶叶种植影响下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1 位作者 苏正安 范水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11-3326,共16页
饮茶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与时尚,不断扩大的茶叶需求正不断刺激茶叶的增产,茶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但关于规模化、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为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的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饮茶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与时尚,不断扩大的茶叶需求正不断刺激茶叶的增产,茶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但关于规模化、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为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的专业化茶叶种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专业化茶叶种植大县安溪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由供给、调节和支持正、负服务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能值法,从不同专业化茶叶种植水平、不同农业种植结构、不同地貌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安溪县以专业化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中供给、调节和支持三大服务功能的正服务价值都大于负服务价值,系统以提供正服务为主;(2)专业化茶叶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气体、气候调节能力,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供给与调节功能具有正效应;(3)但专业化种植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对农业生态系统支持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大;(4)"茶-蔬"、"茶-果"等复合生态茶树种植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茶叶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茶叶种植专业化 能值 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的专业化茶叶种植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1 位作者 苏正安 范水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3-1713,共11页
世界饮茶热潮不断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茶叶经济发展不断受到关注,然而茶叶种植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却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专业化茶叶种植县——福建省安溪县为对象,通过综合各乡镇茶叶种植面积、茶叶种植区位... 世界饮茶热潮不断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茶叶经济发展不断受到关注,然而茶叶种植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却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专业化茶叶种植县——福建省安溪县为对象,通过综合各乡镇茶叶种植面积、茶叶种植区位商和集中系数3种方法,将安溪县各乡镇茶叶种植专业化情况划分为高度专业化、较高专业化、中等专业化、较低专业化和无茶叶种植5个等级,基于能值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安溪县农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建立能值投入密度、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8个能值评价指标,进行不同专业化茶叶种植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安溪县专业化茶叶种植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以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为主,不同专业化茶叶种植间环境贡献率高达0.96-0.99,而能值投资率仅有0.01-0.04;(2)茶叶种植专业化等级与产出能值密度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随着专业化等级的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总体上不断提高,高度专业化等级茶叶种植的产出能值密度达到4.15E+11 sej·m-2,是无茶叶种植的1.32倍;(3)专业化茶叶种植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专业化茶叶种植等级与净能值产出率之间呈正相关,高度专业化茶叶种植的净能值产出率为1.29,是无茶叶种植的2.86倍,且环境负载率为0.05,具有环境友好性;(4)专业化茶叶种植降低了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系统稳定性指数与茶叶种植专业化等级间呈负相关,无茶叶种植等级系统稳定性指数为1.12,是高度专业化等级的1.56倍。因而在茶叶专业化种植过程中,应注重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提高专业化茶叶种植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并加大科技管理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系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专业化种植水平 农业生态系统 能值 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与分子对接技术的3种香型红茶挥发性成分研究
9
作者 张鹏 黄艳 +7 位作者 魏成江 郑志强 吴伟伟 郑昌坤 申卫伟 于英杰 林馥茗 孙威江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32,共15页
近年来,蜜香型、果香型和草本薄荷香型红茶深受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但其香气特征的成因亟需深入研究与解析。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IP... 近年来,蜜香型、果香型和草本薄荷香型红茶深受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但其香气特征的成因亟需深入研究与解析。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IP)和相对香气活性值(ROAV),确认了3种香型红茶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最终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关键挥发性化合物与嗅感受体的结合位点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香型红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共有13种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为导致这些香型差异的关键因素。在蜜香型红茶中,大马士酮、苯甲醛和芳樟醇氧化物Ⅰ是主要贡献挥发性化合物;在果香型红茶中,庚醛、3,6-亚壬基-1-醇、2-庚酮、(E)-柠檬醛和6-甲基-5-庚烯-2-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草本薄荷香型红茶中的清凉感与水杨酸甲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红茶关键挥发性化合物能自发与OR1A1、OR1G1、OR2W1、OR5M3、OR7D4和OR8D1嗅感受体结合,其中OR1A1是感知3种香型特征的关键受体,关键挥发性化合物主要通过激活OR1A1的3个氨基酸残基(TYR258、PHE206和VAL254)而发生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从而促进3种香气的展现。本研究揭示了3种香型红茶特征香气形成的原因,为提升红茶风味品质和实现定向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独特香型 挥发性成分 分子对接 相对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渣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优化及风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10
作者 林东艺 黄冲 +2 位作者 王未名 黄艳 冯新凯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茶渣基摩擦纳米发电机(Tea residue powder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RP-TENG),并以其为基础开发了智慧风力监测装置。以不同发酵程度的茶渣超微粉末作为摩擦膜材料,制备了不同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水平往复... 研制了一种新型茶渣基摩擦纳米发电机(Tea residue powder 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RP-TENG),并以其为基础开发了智慧风力监测装置。以不同发酵程度的茶渣超微粉末作为摩擦膜材料,制备了不同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水平往复冲压平台测试比较其电输出性能差异,寻找TRP-TENG的最佳材料并进行器件的优化。进一步对优化后的TRP-TENG进行频率响应、负载特性、可持续性和供电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评估其在风力监测装置中的应用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白茶茶渣作为材料开发的TRP-TENG电输出性能最优,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可达9.1 V和4.4μA,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白茶茶渣的茶多酚、儿茶素组分含量较高,茶色素含量较低,对应的TRP膜具有疏松多孔的凹凸表面微结构,能够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TENG的电输出性能。该TRP-TENG可以适应多种振动频率工作环境,并且在外接电阻为50 MΩ时,电输出功率达108.0μW;在驱动频率为3 Hz时,可同时点亮5颗串联的商业LED灯,在10μF的电容充电5 min后,能使电子计时器连续工作15 s。以4个串联的TRP-TENG为基础部件开发的自供能风力监测装置对风速具有较明显的响应灵敏度,可适用于智慧农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摩擦纳米发电机 能源收集 自供能传感器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小桦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5期130-131,135,共3页
铁观音茶产业化的经营更多被称为"茶业一体化"的过程。其农业产业化旨在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人为原因而断裂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重新连接组合,并且再优化形成扩大再生产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铁观音茶叶产业... 铁观音茶产业化的经营更多被称为"茶业一体化"的过程。其农业产业化旨在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人为原因而断裂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重新连接组合,并且再优化形成扩大再生产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铁观音茶叶产业是以产业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创新经营模式。本论文在对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其产业化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安溪县 铁观音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茶感官审评方法的建立及其主要呈香物质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元朝 黎勤吉 +2 位作者 郭玉琼 郝志龙 金珊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1,共12页
为了建立枸杞芽、叶茶感官审评方法,以盖碗和柱形杯两种冲泡方式,开展冲泡时间和投茶量为变量的感官审评实验。通过理化指标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测定,分析枸杞芽、叶茶主要滋味物质和... 为了建立枸杞芽、叶茶感官审评方法,以盖碗和柱形杯两种冲泡方式,开展冲泡时间和投茶量为变量的感官审评实验。通过理化指标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测定,分析枸杞芽、叶茶主要滋味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差异,并明确枸杞茶的主要呈香物质。结果表明,4 g、2 min的柱形杯冲泡方式更适用于枸杞茶的审评,咸香(熟菜香)和甜香是枸杞茶的主要香气特征;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得到苯甲醛、3,5-辛二烯-2-酮、2,4-二叔丁基酚、甲基庚烯酮、正己醛、顺-2-戊烯-1-醇、松香芹醇、2,4-二甲基苯甲醛和苯乙烯9种香气成分为枸杞茶的主要呈香物质,根据它们的香型特征,推断这9种呈香物质可能是咸香(熟菜香)的主要贡献物。本研究可为枸杞茶感官审评体系的建立和等级划分提供参考,并对枸杞茶的香气品质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茶 感官审评 品质 香气成分 咸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安溪茶庄园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纪锋 冼静怡 马永强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茶叶产业链延伸的新兴形式,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产区乡村振兴和推动茶叶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安溪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产茶示范县,也是全国最先开始践行庄园经济的地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安溪茶庄园已经初见成效... 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茶叶产业链延伸的新兴形式,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产区乡村振兴和推动茶叶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安溪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产茶示范县,也是全国最先开始践行庄园经济的地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安溪茶庄园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方面需要改进。文章通过对安溪茶庄园现状和优势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交通不便利,客源受到限制;统筹规划弱,信息获取难度大;管理水平低,缺乏高素质人才;同质化严重,特色难以呈现等问题,并从完善配套设施,降低出行难度;细分产品项目,拓宽宣传途径;产业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引进;加强品牌建设,明确主题形象四方面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安溪茶庄园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庄园 文旅融合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慧琪 陈佑成 《农业展望》 2019年第4期128-132,138,共6页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对茶产业成功转型和带动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剖析了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了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多种模式,指出品...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对茶产业成功转型和带动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剖析了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了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多种模式,指出品牌文化力度不佳、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是影响茶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完善产品体系、整合文化资源、提升茶园生态可持续、延伸茶园产业链、构建茶旅融合信息化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安溪县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饮料泡沫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珊由美 林东艺 +3 位作者 马成英 荣杰峰 孙威江 黄艳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茶饮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及外观等,了解并掌握泡沫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技术,对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性阐述了泡沫生成的基本理论,并分析泡沫生成过程中不同因素(如茶叶成分、温度和pH等)的影响... 茶饮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及外观等,了解并掌握泡沫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技术,对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性阐述了泡沫生成的基本理论,并分析泡沫生成过程中不同因素(如茶叶成分、温度和pH等)的影响,概述了消除泡沫的不同方法、消泡原理,以及在食品领域中常用消泡剂的类别,为茶饮料加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泡沫 消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小桦 雷国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4-38,共5页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集群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建安溪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优势包括区域资源禀赋、产业链迂回、龙头企业推动等,外部力量主要是市场催生、政策拉动以及独特的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等。建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在...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集群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建安溪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优势包括区域资源禀赋、产业链迂回、龙头企业推动等,外部力量主要是市场催生、政策拉动以及独特的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等。建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在农户层面、企业层面和产业集群层面做好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游县茶文化历史及遗存
17
作者 方佳欣 周承哲 +1 位作者 张成 郭玉琼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94-198,共5页
仙游茶文化作为福建茶文化的重要分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地域特色。本文通过深入考证历史文献,系统阐述仙游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现仙游茶在历代贡茶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本文还通过梳理仙游茶文化的历史价值,为该区域茶... 仙游茶文化作为福建茶文化的重要分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地域特色。本文通过深入考证历史文献,系统阐述仙游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现仙游茶在历代贡茶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本文还通过梳理仙游茶文化的历史价值,为该区域茶文化研究提供坚定的理论基石,帮助茶文化爱好者深入了解仙游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游县 贡茶 郑宅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烘焙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蒙天娇 龙霞 +2 位作者 吴杏仙 林嘉青 林馥茗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探究不同烘焙工艺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不同处理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烘焙能够除去陈年红茶因多年贮藏而导致的陈味和苦涩感,明显改善香气与滋味品质,其中变温处理(75℃/... 为探究不同烘焙工艺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不同处理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烘焙能够除去陈年红茶因多年贮藏而导致的陈味和苦涩感,明显改善香气与滋味品质,其中变温处理(75℃/60min→105℃/60min)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茶黄素、茶红素含量较高,咖啡碱、茶褐素含量较低;经烘焙处理后,样品中的咖啡碱、茶黄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其余成分呈波动式变化。掌握适当的烘焙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陈年红茶生化成分含量,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 陈年红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做青对闽南本山乌龙茶的品质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陈水吉 林毅芳 +2 位作者 苏培凌 张炳铃 林东艺 《中国茶叶》 2025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探索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闽南乌龙茶最优做青工艺参数,以本山品种茶树为材料,研究水筛式旋转摇青与传统滚筒摇青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筛式旋转摇青机6次摇青工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在感官得分和生化成分含量上均优于传... 为探索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闽南乌龙茶最优做青工艺参数,以本山品种茶树为材料,研究水筛式旋转摇青与传统滚筒摇青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筛式旋转摇青机6次摇青工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在感官得分和生化成分含量上均优于传统闽南滚筒式摇青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研究表明用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本山乌龙茶,有助于提高闽南乌龙茶(本山)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筛式旋转摇青机 乌龙茶 做青参数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黄世旺 王志超 邱文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该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机制时,发现其推进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数字普... 该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机制时,发现其推进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加速农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农业技术的利用效率,进而可有效地推动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中,城镇化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然而,种植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TFP DEA-MALMQUIST指数 分解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