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循环经济与农村全面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以福建省为例,阐述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农村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促进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城镇化、城乡协调、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并在分析农村循环经济体系特点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福建 农村发展 循环经济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福建农户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35
2
作者 苏时鹏 马梅芸 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为揭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率变动规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以福建省71个样本农户为决策单元,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分析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09年间,主... 为揭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率变动规律,从微观主体的角度,以福建省71个样本农户为决策单元,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分析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09年间,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增长带动的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较大,为7.4%,但各分量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虽然科技水平、林地规模、耕作方式和经营类型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很大,但由于林改以来林业科技进步不大,林地规模偏离适度规模的程度更大,所以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动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很小。因而,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强化林业技术培训、促进林地流转、加强农户林业合作经营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体系建设、促进林业生产力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苏时鹏 黄森慰 +1 位作者 孙小霞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9,共7页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问题,高效、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了通过省域之间的相互比较来提高我国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国土面积和Ⅲ类以下水资源量...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问题,高效、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了通过省域之间的相互比较来提高我国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本文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出发,以国土面积和Ⅲ类以下水资源量为投入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为产出变量,应用DEA(BCC)-Tobit两步法测算了中国26个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对效率,分析了影响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规模偏大与不合理用水导致我国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总体较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303,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92,规模效率均值为0.51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很大,综合效率值的变异系数达1.010,效率提升的潜力很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国土面积环保投资额和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是影响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的3个关键因素,影响系数依次为0.015 7、0.014 2和0.004 9。综合分析可知,在充分保护和持续利用耕地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大环保投资有利于提高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效率 Ⅲ类以下水资源量 地区生产总值 人口 DEA(BCC)-Tobit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TOBIT水环境管理效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森慰 张春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
有效的水环境管理是解决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了中国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域为单位,以环保部设在全国13大流域,26个省(市)、自治区,共103个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DEA-Tobit两步法,研究了中国当前水环境省域管理... 有效的水环境管理是解决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了中国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域为单位,以环保部设在全国13大流域,26个省(市)、自治区,共103个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DEA-Tobit两步法,研究了中国当前水环境省域管理效率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力图为进一步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4,共6页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循环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技支...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循环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技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提出以循环经济网络体系为切入点,促进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协同共进的观点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循环经济 经济模式 网络体系 协同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卞莉莉 黄森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1-205,共5页
为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的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统计与比较分析,提炼总结出福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主要体现为企业解决产品研发问题、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三个方面。通过对福建省所有49家省级重点实验... 为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的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统计与比较分析,提炼总结出福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主要体现为企业解决产品研发问题、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三个方面。通过对福建省所有4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问卷调查,分析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的的现状与问题,指出科技供给的对接度处于较低水平、重点实验室经费总体一直呈紧张状态、仪器设备损耗补助缺乏、重点实验室服务企业不够深化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促进重点实验室开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服务企业 开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发展与体制资源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7-101,共5页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和重化工业化使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协调环境与发展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环境的复杂性与外在性决定了其的不可控性,因此,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实质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与调节人的行为,关键是协调人与人之间...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和重化工业化使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协调环境与发展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环境的复杂性与外在性决定了其的不可控性,因此,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实质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与调节人的行为,关键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的体制可以引导科技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降低协调的社会成本与矛盾,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生态体制资源,开发利用此类资源是促进环境与发展协同共进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 协调 体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视阈下的敏感区养殖污染治理分析——以福建省南平市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焱强 孙小霞 +1 位作者 许佳贤 苏时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6-874,共9页
为提高生态敏感区养殖污染治理成效和公众参与度,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地区的养猪污染治理为例,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探讨治理新思路。应用Mitchell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和分类,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探讨利益相关者生... 为提高生态敏感区养殖污染治理成效和公众参与度,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地区的养猪污染治理为例,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探讨治理新思路。应用Mitchell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和分类,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探讨利益相关者生态经济需求差异及"养殖户-公众-村委"关系网络对污染治理的影响,进而以13个村委和11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驻村观察数据为基础,比较各利益相关者态度和行为差异,应用Tobit回归分析显著影响态度的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参与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经济、生态利益需求和"上下游公众-养殖户-上下游村委"社会网络是水源地周边地区养殖污染治理决策的重要出发点。利益相关者对养猪污染治理的态度组间差异较大:养殖户、上游公众及村委倾向于经济发展,下游公众及村委热衷于环境保护,村委支持养猪污染治理的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养殖户与公众。性别、利益需求类型、教育程度和年龄对个体支持养猪污染治理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女性较男性更支持污染治理,利益需求越弱、受教育程度越高和年龄越大的个体更支持养猪污染治理。利益需求类型和关系程度对个体参与治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利益需求越强、与养殖户关系越密切的社会个体参与治理的可能性越低,而态度对行为并无显著影响。利益需求未能得到重视和当地社会关系网的阻碍使得积极参与治理的公众较少,影响了治理效果。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经济、社会利益需求及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协调不同主体的关键利益需求矛盾,分析利用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由政府主导治理转向多元利益主体网络治理是促进生态敏感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区 水源地 养猪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 态度与行为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黄山 陈淑凤 +1 位作者 孙小霞 苏时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1-1089,共9页
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个村117个养猪户的第... 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个村117个养猪户的第三方治理费用支付行为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支付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探讨"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的原因。结果表明:(1)"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难以执行,养猪户缴费比例较低,严重影响了第三方治理的正常运转。虽然73.50%的养猪户认为应该交费,但只有61.54%的养猪户交纳了治理费。其主要原因是农户以自身对生活环境要求作为判断依据,忽视本地养殖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养猪户没有真正理解"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农村熟人社会中从众、攀比和法不责众心理;养猪户对第三治理成效的感知与其预期相差较大;基层政府缺乏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手段和机制。(2)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对养猪户交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经营类型>平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养殖资金的外来比例>养殖场面积>养殖净收入。(3)由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差异不大,对养猪户交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因而,需要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并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基层落实机制,进而促进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污染 污染者付费原则 第三方治理 付费行为 养殖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长期多维贫困影响研究——来自2010~2014年CFPS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左孝凡 王翊嘉 +1 位作者 苏时鹏 黄森慰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6期59-68,共10页
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3期数据,文章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分类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并采用代理变量、工具变量等方法,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 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3期数据,文章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分类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并采用代理变量、工具变量等方法,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长期多维贫困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采用礼金收入、礼金支出和礼金收支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并基于不同估计方法建立不同模型的检验证实社会资本确实具有减贫作用;社会资本通过对居民收入的正向影响进而缓解农村居民长期多维贫困。为此,提出优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精准度及提高居民公平感和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长期多维贫困 农村居民 影响 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目标下的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安胜 刘振滨 +4 位作者 许佳贤 林群 兰晔 苏时鹏 张春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5,共9页
【目的】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下,测算并分析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量,深化对林业生产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为判断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制定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 【目的】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下,测算并分析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量,深化对林业生产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为判断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制定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森林面积、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为投入指标,以林业第一产业产值、森林蓄积量和木材产量为产出指标,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借鉴Fre等(1992;1994)的思路,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使用DEAP2.1软件运算)并分析中国及四大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量——技术进步变动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其中,各指数减去1,就是各相应指标的增长率,且所有均值均为几何均值。【结果】2004—2012年,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6%,14.1%,1.3%,1.6%和-0.2%;四大地区依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21.8%)、中部地区(18.4%)、西部地区(10.7%)和东北地区(10.1%);依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21.2%)、中部地区(17.8%)、东北地区(9.0%)和西部地区(7.9%);依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2.5%)、东北地区(0.9%)、中部地区(0.6%)和东部地区(0.4%);依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2.7%)、中部地区(1.3%)、东北地区(1.2%)和东部地区(0.5%);依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0%)、西部地区(-0.2%)、东北地区(-0.2%)和中部地区(-0.7%)。【结论】从2004—2012年各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因受限于规模效率未能同步增长,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所产生的贡献较为有限;虽然四大地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但各区域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增长源泉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推动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促进林业技术进步,又要提高林业技术效率,还要依据区域特征实行因地制宜的林业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大效益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时空差异 DEA-MALMQUIST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农业经营规模效率测算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许佳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3-217,共5页
经营规模效率是衡量农业经营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基于DEA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和CCR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农业经营规模效率及生产要素配置情况进行测算与分析,发现省域间的农业经营规模效率差异较大,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 经营规模效率是衡量农业经营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基于DEA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和CCR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农业经营规模效率及生产要素配置情况进行测算与分析,发现省域间的农业经营规模效率差异较大,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普遍存在。提出引导农业适度化规模经营、促使农业由传统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 经营规模效率 生产要素配置 BCC模型 C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丹 黄森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7-52,共6页
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置对农村生态破坏影响较大,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论文基于福建省37个县(区)177份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性别、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农... 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置对农村生态破坏影响较大,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论文基于福建省37个县(区)177份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性别、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农村环境的关注度、注重环保情况、废弃物利用价值认知、所在村庄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情况、获取有关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的相关信息情况与农户对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年龄与农户对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对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资源化利用意愿 LOGISTIC模型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阳 苏时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122,共7页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在资金、技术、管理等层面存在较大障碍,PPP(public-private partershi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困境提供了可能。文章从海绵城市项目的特点与建设难点入手,结合PPP模...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在资金、技术、管理等层面存在较大障碍,PPP(public-private partershi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困境提供了可能。文章从海绵城市项目的特点与建设难点入手,结合PPP模式的优势与应用现状,指出利用PPP机制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公私合作关系中亟待解决的困局,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PPP模式 应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怡慧 苏时鹏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6,53,共8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对于其所产生的政策成效及环境影响评价仍是学术界上一大亟待探讨的领域,尤其是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更是一项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对于其所产生的政策成效及环境影响评价仍是学术界上一大亟待探讨的领域,尤其是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更是一项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对象,分别以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为主线深入探索关于林改环评工作的实施思路和程序,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林业政策环评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农用地猪粪负荷强度时空演变分析
16
作者 余文梦 孙小霞 苏时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4-506,共13页
种养循环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化肥减量化以及种植业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测算并合理利用农用地粪便承载力是促进区域种养业循环的基础。为了通过种养业循环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本文运用排放系数法测算2007—2016年中国3... 种养循环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化肥减量化以及种植业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测算并合理利用农用地粪便承载力是促进区域种养业循环的基础。为了通过种养业循环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本文运用排放系数法测算2007—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用地猪粪负荷强度和承载潜力,并利用ArcGIS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农用地猪粪负荷强度时空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6年中国农用地猪粪负荷强度总体上并不高,平均值为4.148 t·hm?2,但省际差异较大。2)负荷强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降特征,其中,青海和西藏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新疆呈现"降-升-升"态势,宁川黔冀4个省域呈现持续降低态势,上海等12个省域呈现"升-升-降",重庆等6个省市呈"升-降-降"态势,内蒙古等6个省域呈现"降-升-降"态势。负荷强度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变动态势。热点区域呈向北部、西部转移趋势。3)城乡收入比、上一年成本利润率、人均猪肉消费量、人口密度、区位、人均农作物面积、河网密度和河流截面水质优良比例等因素对农用地猪粪负荷强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主要通过市场规律、供给-需求关系、环境承载力、养殖规制和政府政策影响负荷强度变化。4)提出根据省域负荷强度热点北移西进的态势以及各地承载潜力,制定生猪养殖业区域规划和负面清单政策,引导种养业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循环耦合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猪粪 负荷强度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