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参皂苷对卵清白蛋白免疫小鼠肠道应答的影响
1
作者 陈颖清 曾丽 +8 位作者 赵佳梅 杜蓥蓥 曾靖棋 周梦圆 秦凤远 江珊 李健 潘慧青 马玉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太子参皂苷(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saponins,PHS)对模式抗原卵清白蛋白(OVA)免疫小鼠肠道免疫应答的影响,将7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CK组)、OVA免疫对照组(OVA组)、铝佐剂对照组(OVA+Al组)、PHS低剂量组(OV... 为研究太子参皂苷(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saponins,PHS)对模式抗原卵清白蛋白(OVA)免疫小鼠肠道免疫应答的影响,将7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CK组)、OVA免疫对照组(OVA组)、铝佐剂对照组(OVA+Al组)、PHS低剂量组(OVA+PHS-L,50 mg/kg)、PHS中剂量组(OVA+PHS-M,100 mg/kg)、PHS高剂量组(OVA+PHS-H,200 mg/kg)(在第1~5天和第16~20天,除PHS各剂量组按体重灌胃相应剂量PHS外,其余各组灌胃相应体积的双蒸水;在第6天和第21天,于腹股沟处对CK组每只小鼠进行皮下注射0.2 mL/只的无菌PBS,对OVA+Al组注射含100μg OVA和200μg Alum的PBS混合液,对PHS各剂量组小鼠注射含100μg OVA的PBS溶液)。第36天处死小鼠,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OVA组相比,OVA+PHS-L组可显著提高回肠绒隐比和十二指肠单位长度内淋巴细胞个数(P<0.05),显著提升十二指肠中IL-6、空肠中sIgA和回肠中TNF-α含量(P<0.05);OVA+PHS-M组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隐比以及单位长度内淋巴细胞个数(P<0.05),显著提升空肠和回肠中TNF-α含量(P<0.05);OVA+PHS-H组可显著提升空肠中sIgA含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PHS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肠道组织形态,调节相关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提高小鼠对OVA的免疫应答,具有成为佐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皂苷 卵清白蛋白 佐剂 肠道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性肠球菌耐药性与抗锌性的相关性
2
作者 宋辉辉 孙志华 +5 位作者 洪娟 赖华敏 任子宁 易灵娴 林欣 俞道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肠球菌对重金属锌抗性的现状,探究耐药基因和锌抗性基因的流行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后期养殖临床上抗菌药物和ZnO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395份猪粪便样品,使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分离肠球菌... 【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肠球菌对重金属锌抗性的现状,探究耐药基因和锌抗性基因的流行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后期养殖临床上抗菌药物和ZnO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395份猪粪便样品,使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分离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肠球菌分离株对9种抗菌药物和ZnSO4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和锌抗性基因。【结果】共分离出348株肠球菌,分离率为88.10%。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96.81%,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仅为0.71%。对锌敏感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对ZnSO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2 mmol·L^(-1)的肠球菌占52.13%。多重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肠球菌四重耐药占比最高,为31.91%。PCR检测结果显示,锌抗性基因zntA的检出率为37.93%,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的检出率为92.79%,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mefA的检出率仅为0.31%。相关性分析显示,锌抗性基因与核糖体保护蛋白编码基因tetS、四环素外排基因tetL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四环素外排基因tetG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gyrA、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B呈负相关。【结论】重金属锌可能诱导猪肠道肠球菌的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表型的出现,且抗菌药物可能会影响猪粪便中肠球菌的抗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肠球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抗锌性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沈雪 甘德浩 +3 位作者 陈璐 郑婷婷 范克伟 邓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3,共9页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了解中药单体影响质粒接合转移效率,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膜接合转移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在亚抑菌浓度芦荟大黄素、姜黄素作...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了解中药单体影响质粒接合转移效率,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膜接合转移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在亚抑菌浓度芦荟大黄素、姜黄素作用下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接合转移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测定中药单体作用下耐药株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分析两种中药单体影响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相关机制。【结果】在亚抑菌浓度下,芦荟大黄素、姜黄素能抑制质粒pSD11的接合转移。在抑制接合转移有效浓度下,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均能上调质粒Ⅳ型分泌系统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芦荟大黄素可抑制染色体上接合转移相关基因h-ns、cpxR、pilT的表达量,而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ns、cpxR、pilT的表达量存在多重效应。芦荟大黄素能抑制耐药菌MG1655/pSD11生物膜的形成,而姜黄素对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总体呈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特点。【结论】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并不是通过抑制Ⅳ型分泌系统关键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质粒pSD11的接合转移。芦荟大黄素抑制质粒接合转移的机制包括下调pilT的表达量以及抑制耐药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不同浓度姜黄素通过影响cpxR、pilT的表达以及生物膜形成抑制质粒接合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IncX4型质粒 接合转移 细菌生物膜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太子参皂苷对鸡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廖丽华 郑娱 +3 位作者 许高琳 陈沛予 马玉芳 王全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0-990,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口服太子参皂苷(RP)对鸡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使用RP作为免疫增强剂提供科学依据,对家禽养殖业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试验以鸡毒支原体(MG)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30日龄健康河田鸡为研... 【目的】旨在研究口服太子参皂苷(RP)对鸡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使用RP作为免疫增强剂提供科学依据,对家禽养殖业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试验以鸡毒支原体(MG)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30日龄健康河田鸡为研究对象,根据初始体质量平均分为5组,空白组不给药及疫苗,疫苗对照组口服灭菌生理盐水7 d后免疫MG弱毒疫苗,100,20,5 mg/kg RP试验组分别连续口服RP 7 d后免疫MG弱毒疫苗,一免后28 d进行二免,试验期49 d。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MG特异性抗体消长规律及抗体阳性率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5、IL-1α、CCL4、IL-17A、IL-6)含量。【结果】(1)RP组与疫苗对照组相比,口服RP能有效提高一免及二免后7 d的MG特异性抗体滴度及抗体阳性率(P<0.05),其中以RP高剂量(100 mg/kg)效果最佳。(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中,与疫苗对照组相比,RP高剂量(100 mg/kg)和中剂量(20 mg/kg)组血清中免疫因子(IFN-γ、IL-4、IL-5)的含量在一免后3 d呈现显著上升(P<0.05),一免后7 d无明显差异;(3)与疫苗对照组相比,RP组炎症细胞因子(IL-1α、CCL4、IL-17A、IL-6)血清中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100 mg/kg)下降最为显著。【结论】首免前口服太子参皂苷(RP)能够提高河田鸡的免疫功能,并降低由MG弱毒疫苗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中100 mg/kg RP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皂苷 鸡毒支原体弱毒疫苗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