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分析的农林院校师资建设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莉萍 陈文盛 毛丽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695-4697,4700,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从各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SO策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WO策略:利用机会,改变劣势;ST策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WT策略:... 运用SWOT分析法从各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SO策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WO策略:利用机会,改变劣势;ST策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WT策略:克服劣势,规避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师资队伍 SWOT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朝枝 曾芳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4期92-93,共2页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提出搭建专业教材建设框架、组建教材建设团队、构建多维立体教材建设体系等方面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面向 独立学院 农林类 教材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贾琪 吴名耀 +2 位作者 梁康迳 孙新立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生态学领域的问题。基因组学按其研究内容分为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本文从这3方面分别阐述了作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总结了基因组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手段,特别是基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二代深度测序所带来的一系列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与结果。①功能基因组学包含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蛋白组学、相互作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型组学,本文侧重从植物抗逆的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研究展开,重点探讨了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在植物抗逆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一些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RNA测序技术、SAGE、cDNA-AFLP、SSH、亚硫酸盐法、ChIP-Chip、ChIP-seq等;例举了一些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总结其作用共性,结果表明不少抗逆基因受到胁迫后基因转录激活上有一定相关性,大多受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所调控,很多抗逆途径最终都涉及到ABA信号传导通路并与衰老相关;植物的抗逆性受多个信号通路调控,对同一逆境响应常常需要不同的转录因子共同参与,而同一转录因子也有可能参与2个以上的不同抗逆反应;表观遗传学则指在不改变基因序列前提下,对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小RNA介导的信号传导等,有证据表明其存在遗传印记作用。②结构基因组学主要利用QTL定位和DNA测序技术,确定植物基因组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二代深度测序平台的建立使许多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迄今为止,已有超过40种植物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越来越多的植物全基因组计划正在实施中或预计实施。③比较基因组学是基于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进而比较不同物种或不同群体间的基因组差异和相关性的研究,可分析逆境响应相关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及在地理位置分布中的作用和意义,也同时为QTL定位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丰富信息。此外,还简要介绍并列举了一些网络共享作物抗逆的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虽然基因组学在如何正确处理海量数据等问题上还存在瓶颈,但它提供的大量作物抗逆方面的基因组信息已为植物抗逆研究提供了众多线索与依据,为今后改良作物抗逆性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作物 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福建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莉娜 林祖斌 +3 位作者 谢凤标 陈顺辉 田卫霞 黄锦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生育期分别缩短了2 d和12 d。不同处理之间除淀粉外,其余化学成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移栽期推迟,烟叶淀粉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之间上中部烟叶感官评吸风格和质量特征差异明显,且烟叶风格与质量特征变化趋势一致,随播栽期推迟,上中部烟叶香型从"清香型"向"浓透清"、"浓香"转变。在本试验条件下,早10 d移栽的大田气候条件最有利于彰显烟叶清香风格特色,烟叶感官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大田期 气候条件 质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3
5
作者 董章杭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作物 化感作用物质 作用机制 种质资源 生物检测方法 遗传特性 农业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华勤 肖知亮 +2 位作者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简述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并分析了该省实施的“畜 沼 果 渔”、“果 草 牧 菌 沼”、“南方庭院经济”、“有机食品开发生态工程”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5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 ,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福建 生态农业 典型模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基于自适应调整的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7
作者 江敏 金之庆 +1 位作者 石春林 林文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6-2257,共12页
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共选取17个样点和9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首先,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B2、A1B三种方案和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1961—1990年,2021—2050年)的气候变... 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共选取17个样点和9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首先,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B2、A1B三种方案和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1961—1990年,2021—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然后,采用经验证的CERES-Rice模型,模拟分析了福建省各稻区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可能的稻作制度、品种搭配及水稻播期,并认为这是水稻生产自适应调整后的结果;接着,以调整后的稻作制度、品种搭配及水稻播期作为CERES-Rice模型新的输入,在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再次进行模拟试验,最后得出未来经过自适应调整后的水稻产量、稳产性以及全省水稻总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2、B2、A1B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闽东南双季稻区的早稻模拟产量经自适应调整后,较之不考虑这种调整依次提高了15.9%、18.0%和19.2%,后季稻依次提高了9.2%、7.4%和7.4%;闽西北双季稻区的早稻模拟产量依次提高了21.2%、20.5%和18.9%,后季稻依次提高了14.7%、14.8%和7.2%。考虑自适应调整后,闽西北山地单季稻区的水稻模拟产量在A2、B2、A1B情景下,较之不考虑这种调整依次增产4.9%、5.0%和2.9%,其中长汀在A2与B2情景下可改种双季稻。在综合考虑水稻生产自适应调整后,福建省水稻模拟总产表现为增产,在A2、B2与A1B情景下较之当前依次增加5.9%、5.2%和5.1%。因此,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中,将水稻生产的自适应能力考虑在内,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可以得到较为乐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排放情景 区域气候模式 福建省 水稻生产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及主导类型划定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文盛 范水生 +1 位作者 邱生荣 郑金贵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构建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县域层面测度并划定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及主导类型。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发展增长趋势显著,闽南地区、北部地区... 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构建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县域层面测度并划定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及主导类型。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发展增长趋势显著,闽南地区、北部地区、闽西小部分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内乡村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2福建省乡村发展受地理、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痕迹明显,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是主要驱动因素;3将福建省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工商业导向型(Ⅰ)、农工业导向型(Ⅱ)、农工商导向型(Ⅲ)、农业主导型(Ⅳ)4个基本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区的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进行政策导向分析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主导类型 评价指标 美丽乡村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华树妹 涂前程 雷伏贵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对山药引种育种、资源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RAPD-PCR技术对来自福建不同地区的34份山药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0多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 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对山药引种育种、资源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RAPD-PCR技术对来自福建不同地区的34份山药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0多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4条引物,共扩增出18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61,多态性比例为88.5%。应用DPS统计数据软件进行差异条带的遗传距离系数分析,构建遗传距离系数矩阵,然后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分析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将34份资源分成4类:普通山药、田薯、扁山药和福建大薯。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将普通山药分为长山药和棒山药2个亚类,这与经典的园艺学分类相符,在分子水平上支持了按园艺学薯块类型对山药资源进行分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麻类作物的ITS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力岚 王俊 +5 位作者 万雪贝 徐益 张列梅 方平平 祁建民 张立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74,共13页
比较主要麻类作物和测序植物间的ITS序列,可明确它们间系统位置和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搜索Gen Bank数据库,获得32份麻类作物和11份测序作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利用MEGE软件分析ITS... 比较主要麻类作物和测序植物间的ITS序列,可明确它们间系统位置和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搜索Gen Bank数据库,获得32份麻类作物和11份测序作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利用MEGE软件分析ITS长度、G+C含量与同源性百分比差异。结果表明,黄麻属、红麻属、苎麻属和亚麻属的ITS基本序列全长分别为963、939、658和686 bp;G+C含量分别为57.87%、58.03%、59.05%和53.75%。黄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20~386 bp间,红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个区段(206~347 bp,599~713 bp),苎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4个区段(158~163 bp、193~199 bp、288~333 bp和681~688 bp),亚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5个区段(219~229bp、235~240 bp、427~432 bp、468~484 bp和588~594 bp)。系统位置分析表明,红麻属与棉花亲缘关系最近,黄麻与棉花亲缘关系较近;亚麻与苎麻各为一小支。系统位置分析与传统的植物分类结果较一致。研究主要麻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时,红麻、黄麻可参考棉花,苎麻可参考杨树或蓖麻。推测红麻属的进化时间约为33.7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MYA),黄麻属约为65.3MYA,苎麻属约为67.5MYA,亚麻属约为90.5MYA。主要麻类作物进化时间越久,同属不同种之间ITS变异区段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ITS 系统位置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邹娜 陈璋 +1 位作者 林思祖 林庆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7-1423,共7页
为了建立福建山樱花植株再生体系,本文分别以福建山樱花外植体茎段和由茎段诱导出的腋芽的小叶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福建山樱花愈... 为了建立福建山樱花植株再生体系,本文分别以福建山樱花外植体茎段和由茎段诱导出的腋芽的小叶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茎段和小叶分别接种于MS+2,4-D2.Omg·L^-1和MS+2,4一D2.Omg·L^-1和BA0.5mg·L^-1,相应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3.75%和91.30%。小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MS+2,4一D0.5mg·L^-1+BA2.0mg·L^-1,不定芽分化率为60.7%。将不定芽转接入1/2MS+BA0.5mg·L。+IBA0.1mg·L^-1进行伸长培养,并在1/2MS+IBA0.6mg·L^-1培养基中生根形成完整植株。此外,福建山樱花小叶愈伤组织接种于MS+2,4一D0.1~0.5mg·L^-1+BA1.0mg·L^-1,还可诱导出体细胞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体细胞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药资源形态标记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华树妹 周以飞 +5 位作者 潘大仁 涂前程 雷伏贵 陈建秋 曹奕鸯 向海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用系统聚类法对1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遗传距离树状图,发现当绝对值距离在13~26时,34份山药资源根据地上部长势的强弱划分成2个大类;当绝对值距离在9~13时,生长势较弱的一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一类为有分枝具黄褐皮色的长状山药... 用系统聚类法对1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遗传距离树状图,发现当绝对值距离在13~26时,34份山药资源根据地上部长势的强弱划分成2个大类;当绝对值距离在9~13时,生长势较弱的一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一类为有分枝具黄褐皮色的长状山药,另一类为棒状山药及参薯;绝对距离在8左右时,又可将棒状山药和参薯分开。综合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可知,两种方法均能将参薯和普通山药分开,且说明薯块类型可以作为山药分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筛选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鸿 官德义 +1 位作者 杨军 蔡来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1-386,共6页
为探索福建省近年引进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汕油71为对照,间比法设计,对其中142份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植物学性状、抗逆性等进行较全面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有27份种质的产量达到3 750.2kg.hm-2,其中高于对照汕油71的有28份,产... 为探索福建省近年引进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汕油71为对照,间比法设计,对其中142份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植物学性状、抗逆性等进行较全面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有27份种质的产量达到3 750.2kg.hm-2,其中高于对照汕油71的有28份,产量高出对照10%的有10份,有27份种质单株结果数达到18个,有11份种质的单株生产力达到20 g,有28份种质的百果重高于200 g,有42份种质的百仁重高于80 g,有35份种质的出仁率高于75%。小区产量高于900 g的种质普遍具有单株结果数多,百果重、出仁率高,抗旱性中抗的特点。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出15份有希望的材料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经花20号、选33、梧油6号与标准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可供作杂交亲本和进一步试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种质资源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杏春 林文雄 +1 位作者 郭玉春 梁义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分析大气 CO2 、N2 O、氟氯烃类等温室气体增加对福建农业气候资源影响的基础上 ,从 CO2 含量增加、紫外辐射增强、气温升高等角度阐述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水稻生产的影响 ,建立了温、光、水等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对福建水稻产量影响的预... 在分析大气 CO2 、N2 O、氟氯烃类等温室气体增加对福建农业气候资源影响的基础上 ,从 CO2 含量增加、紫外辐射增强、气温升高等角度阐述未来气候变化对福建水稻生产的影响 ,建立了温、光、水等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对福建水稻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水稻生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福建农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与污染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康智明 张荣霞 +2 位作者 叶玉珍 吴仁烨 王松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87-1897,共11页
为了掌握福建省农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特征,以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为研究边界,通过对其辖区1985—2016年间农田氮、磷化肥施用量的调查,计算农田化肥氮磷的地表径流流失量,并在耦合农田化肥地表径流流失量、降雨和河网密度3个因素的基础上... 为了掌握福建省农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特征,以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为研究边界,通过对其辖区1985—2016年间农田氮、磷化肥施用量的调查,计算农田化肥氮磷的地表径流流失量,并在耦合农田化肥地表径流流失量、降雨和河网密度3个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各地级行政区域农田化肥氮磷的污染风险等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其氮、磷污染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32年间福建省化肥施用量由4.911×105 t增加到1.239×106t,年均增长3.03%;漳州市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强度最大,分别达880.40 kg×hm^(-2)和429.21 kg×hm^(-2);氮磷地表流失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漳州市,其氮、磷地表流失强度分别达8.71kg×hm^(-2)和1.99kg×hm^(-2)。从氮、磷污染风险等级看,南平市氮、磷肥的流失风险值均最高,分别达63.19%和63.37%,属于高氮磷污染风险区域;厦门市氮、磷肥的流失风险值均最低,分别为0.53%和0.53%,属于低污染风险区域;其他市处于两者之间。可见,漳州市农业发展中应注重氮、磷肥的减量化;南平市则注重对农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的风险防范;全省应加大力度发展生态农业,以助力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氮磷化肥施用量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地表径流 氮磷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斑茅核型分析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艺民 卢川北 +1 位作者 林江波 林彦铨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应用染色体图像分析系统对福建斑茅的根尖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斑茅染色体数目为 2 n=6 0 ,30对染色体全部为中部着丝点 ,臂比均在 1.70以下 ,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之比小于 2 ,属原始的 1A型染色体。
关键词 染色体玻片 体细胞 图像分析 福建斑茅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达彪 陈美容 +8 位作者 周卫营 白玉洁 杨小飞 蔡华镇 张敏 曹榕平 许镜炜 李毓 王乃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146个杂交稻组合使用了55个不育系,其中三系法不育系47个,占85.5%,二系法不育系8个,占14.5%;有Ⅱ-32A、龙特甫A、冈46A、D62A、谷丰A、天丰A、金23A、和SE21S等8个不育系配组5个杂交稻组合以上,是目前福建省杂交稻育种的主要不育系。稻谷单产比对照增产6%以上(含6%)、中感稻瘟病以上(含中感)、米质达三等部颁食用籼米标准以上(含三等)和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之间等4项品种性状,其中3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Ⅱ优沈98,乐优94,eⅡ优315,Ⅱ优039,闽丰优3301,秋优125、玉优一号,江优明62、两优航2号和金农2优3号等10个品种;4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金农2优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麻纤维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富成 祁建民 +3 位作者 陶爱芬 徐建堂 陈涛 林荔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棉麻是我国重要天然纤维作物。本文对我国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的类型、雄性不育的选育及雄性不育的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研究发展方向与杂种优势利用有关问题,同时提出了雄性不育系选育的思路。
关键词 棉麻作物 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春播覆膜花生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9
19
作者 庄伟建 官德义 +3 位作者 蔡来龙 赵朝武 单世华 刘思衡 《花生学报》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用白皮 1号和泉花 10号分别在红黄壤旱地的中低肥力和中等肥力水平土壤进行覆膜栽培试验 ,并对其整个生长发育进程进行观察和取样分析 ,最后进行考种和测产。试验表明 ,花生覆膜栽培出苗早、生长快、出苗率高 ,明显促进前期茎枝和叶片生... 用白皮 1号和泉花 10号分别在红黄壤旱地的中低肥力和中等肥力水平土壤进行覆膜栽培试验 ,并对其整个生长发育进程进行观察和取样分析 ,最后进行考种和测产。试验表明 ,花生覆膜栽培出苗早、生长快、出苗率高 ,明显促进前期茎枝和叶片生长 ,使分枝数增多 ,叶面积系数和净同化率提高 ,提早开花 ,增加开花量 ,并使花生的整个生育期提前。覆膜花生果多果重 ,增产显著 (达 2 4 .1%~ 34.1% ) ,表明覆膜栽培适合南方普及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标记分析福建漳浦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书柯 江川 王金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85,共6页
应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1对SSR引物,对福建漳浦野生稻、海南野生稻共计62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浦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1个位点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3.5238,有效等位变异数Ae=2.0629,... 应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1对SSR引物,对福建漳浦野生稻、海南野生稻共计62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浦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1个位点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3.5238,有效等位变异数Ae=2.0629,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635,实际观察杂合度Ho=0.2465,香农指数I=0.8286;根据固定指数(F=0.3887)估算的异交率t=0.4308,说明漳浦野生稻的繁育系统属于一种自交率较高的混合交配类型;分化程度石潭湖群体高于古塘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SSR 遗传多样性 漳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