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DGGE法研究福建省稻田土壤微生物地区多态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青 宋亚娜 郑伟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69-674,共6页
运用细菌16S rDNA基因和固氮细菌nifH基因的特异引物对,将稻田土壤中提取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DGG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以揭示福建省稻田微生物地区多态性。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中,细菌与固氮细菌的组成都有较大... 运用细菌16S rDNA基因和固氮细菌nifH基因的特异引物对,将稻田土壤中提取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DGG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以揭示福建省稻田微生物地区多态性。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中,细菌与固氮细菌的组成都有较大差异,且固氮细菌的地区多态性更为明显;同一地区表土与根际土中细菌和固氮细菌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固氮细菌组成在不同地区的表土和根际土间的差异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根际土壤 多态性 16S RDNA NIFH基因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2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系统的建立
3
作者 郑斯平 陈彬 +2 位作者 宋亚娜 关雄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A序列等生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微生物 基因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养殖与肠道有益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晨宇 柯翎 +1 位作者 叶祖云 李兆龙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55-59,65,共6页
本文聚焦于鲍鱼养殖与肠道有益菌相关性研究,总结近些年两者相关性研究进展,阐明微生物在解决鲍鱼养殖痛点上的效果,以期为鲍鱼肠道有益微生物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免疫 抗病 促生长 鲍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伪康纤虫PpCaMK1基因克隆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吕艳红 曾红 +1 位作者 林童 林能锋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aMKs)是钙离子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能成为治疗盾纤虫病的药物靶点。本研究试图克隆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的钙调素依赖蛋... 【目的】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aMKs)是钙离子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能成为治疗盾纤虫病的药物靶点。本研究试图克隆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的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分析其蛋白结构、功能,并基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相关纤毛虫的系统进化树,以阐明水滴伪康纤虫CaMK的进化特征及与相关纤毛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参考水滴伪康纤虫RNA-seq测序结果,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获得水滴伪康纤虫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PpCaMK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基因结构进行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及蛋白结构等,并构建其与相关纤毛虫CaMK的系统发育树。【结果】PpCaMK1基因包含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其cDNA全长为1737 bp(GenBank序列号:PQ278249),其5′-UTR长度为56 bp,3′-UTR长度为307 bp,ORF总长度为1374 bp,编码457个氨基酸残基。PpCaMK1总亲水性平均值为-0.802,不稳定指数为54.78,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PpCaMK1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中。该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的无规卷曲占比达50.33%。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水滴伪康纤虫PpCaMK1与寡膜纲纤毛虫同源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本研究克隆了水滴伪康纤虫PpCaMK1基因的全长cDNA,阐明该基因的结构,并初步分析PpCaMK1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PpCaMK1功能的基础,并为深入探究水滴伪康纤虫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家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滴伪康纤虫 CAMK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光唇鱼亲鱼人工繁殖与培育研究
6
作者 张勇 陈永聪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1-12,共2页
采取营养强化和理化条件控制水流刺激等综合措施,对温州光唇鱼亲鱼人工繁殖与培育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亲鱼催熟良好和培育效果,亲鱼成活率达98.02%。亲鱼成熟率达67.1%,受精卵孵化率达88.5%。
关键词 温州光唇鱼 亲鱼 人工繁殖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试管鳞茎诱导及膨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洁 蔡宣梅 +2 位作者 林真 郭文杰 方少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28-331,共4页
以东方百合"Sorbonne"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蔗糖浓度、大量元素、培养基状态、多效唑和水杨酸浓度对百合试管鳞茎诱导及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60 g.L-1时新增鳞茎数最多,鳞茎形成率达75%,蔗糖浓度120g.L-1处理最有... 以东方百合"Sorbonne"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蔗糖浓度、大量元素、培养基状态、多效唑和水杨酸浓度对百合试管鳞茎诱导及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60 g.L-1时新增鳞茎数最多,鳞茎形成率达75%,蔗糖浓度120g.L-1处理最有利于鳞茎膨大;高浓度的大量元素有利于鳞茎的膨大,而不利于鳞茎的诱导,3MS时形成的鳞茎最大,但鳞茎形成率则下降到14.6%;液体培养基对鳞茎鲜重影响显著;多效唑浓度10mg.L-1处理能促进鳞茎的诱导和膨大;水杨酸处理则能显著提高试管鳞茎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试管鳞茎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油桐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炳耀 林丛发 +2 位作者 杨志敏 庄志鸿 陈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931-12932,共2页
[目的]提供优质的小油桐种苗。[方法]用高锰酸钾处理种子,对种子直播和芽苗移栽2种育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处理为最佳,其发芽时间提早24~36h,发芽率提高14.7个百分点,成苗率提高11.2个百分点;苗期高... [目的]提供优质的小油桐种苗。[方法]用高锰酸钾处理种子,对种子直播和芽苗移栽2种育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处理为最佳,其发芽时间提早24~36h,发芽率提高14.7个百分点,成苗率提高11.2个百分点;苗期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增加18.1%和50.0%。种子直播和芽苗移栽试验表明,半年生苗芽苗移栽比直播苗高15.0%,地径大41.2%,分枝明显增多,平均侧根数比种子直播苗多64.2%,定植后成活率比直播苗提高10.0个百分点,当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增加20.0%和23.6%。[结论]用高锰酸钾浸种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和成苗率;在种子出苗后,芽苗移栽的苗木明显优于种子直播培育的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桐 高锰酸钾浸种 不同育苗方法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建民 周军爱 +3 位作者 罗炜强 温怀常 顾建强 王锋 《中国稻米》 2020年第1期96-99,共4页
以谷丰A和闽恢3301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育系谷丰A在直播和育秧移栽两种制种方式下生育期、育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较移栽生育期缩短3 d左右,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均显著提升,最高... 以谷丰A和闽恢3301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育系谷丰A在直播和育秧移栽两种制种方式下生育期、育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较移栽生育期缩短3 d左右,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均显著提升,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等农业性状也得到较大提升,制种产量表现突出,与育秧移栽制种方式相比增产达5.76%。谷丰A直播制种可节约成本,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每hm2增收达6786元,增收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谷优3301 母本直播 制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迟钝爱德华氏菌细胞生物量的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颖 邱宏端 +3 位作者 龚晖 谢航 许斌福 刘晓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41-547,共7页
以胰大豆蛋白胨培养基(TSB)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提高鳗源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细胞生物量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通过试验,获得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1 000mL水加入葡萄糖3.0g、胰蛋白胨10.0g、鱼粉蛋白... 以胰大豆蛋白胨培养基(TSB)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提高鳗源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细胞生物量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通过试验,获得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1 000mL水加入葡萄糖3.0g、胰蛋白胨10.0g、鱼粉蛋白胨10.0g、磷酸氢二钾2.5g、氯化钠5.0g;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接种量8%、温度25℃、pH 7.5、转速200r.min-1。迟钝爱德华氏菌ETY在此条件下培养20h,细胞生物量达1.575×1010 cfu.mL-1,较优化前培养的细胞生物量5.200×109 cfu.mL-1提高3倍。每吨液体培养基的成本较优化前下降4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爱德华氏菌 提高 细胞生物量 发酵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三尖杉活性成分研究 Ⅰ.三尖杉酯碱的提取与光谱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文杰 方少忠 +2 位作者 蔡宣梅 林真 鲁雪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108-110,共3页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得到三尖杉药用成分的粗提物,然后利用有机物梯度萃取、逆流分布法分离,结合氧化铝柱和薄层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提纯,最后利用四大光谱: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核磁共振光谱(NMR)对提纯的化合物...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得到三尖杉药用成分的粗提物,然后利用有机物梯度萃取、逆流分布法分离,结合氧化铝柱和薄层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提纯,最后利用四大光谱: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核磁共振光谱(NMR)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三尖杉体内含有抗癌活性成分三尖杉酯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杉 提取 三尖杉酯碱 光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细菌与福建苏铁(Cycad revoluta)的侵染性重组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彬 郑斯平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将苏铁珊瑚状根及根周围的土壤中分离的蓝细菌分离物与福建苏铁(Cycas revoluta)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重组前后蓝细菌分离物的STRR指纹图谱和16S rRNA的序列得蓝细菌分离物RZHA4能重新侵染苏铁的珊瑚状根。通过NCBI比对,蓝... 将苏铁珊瑚状根及根周围的土壤中分离的蓝细菌分离物与福建苏铁(Cycas revoluta)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重组前后蓝细菌分离物的STRR指纹图谱和16S rRNA的序列得蓝细菌分离物RZHA4能重新侵染苏铁的珊瑚状根。通过NCBI比对,蓝细菌分离物RZHA4的16S rRNA序列与蓝细菌NostocaceaeIL13-1的相似性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根 蓝细菌 STRR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多态性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青 宋亚娜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B12期149-153,共5页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为生物固氮在农业实践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实验室中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分类方法,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基因信息上有很大的局限,因此目前逐渐地被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替代。PCR(聚...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为生物固氮在农业实践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实验室中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分类方法,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基因信息上有很大的局限,因此目前逐渐地被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替代。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能够很好地分离PCR产物中的具体基因,为在时间与空间上追踪优势菌株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文以PCR-DGGE技术为主,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固氮微生物 多态性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简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曦 陈秀霞 +1 位作者 陈强 林能峰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海洋生物已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可提取分离到具有各种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开发成新药的潜力。该文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种类、研究方法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向及前景... 海洋生物已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可提取分离到具有各种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开发成新药的潜力。该文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种类、研究方法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活性物质 抗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海兰 郑梅霞 +4 位作者 方少忠 陈宏 单寄坪 肖凤友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62-65,共4页
为研究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的影响因子,通过2年田间重复试验,探究七叶一枝花根茎不同部位切段、不同刻痕数、不同种植时间和不同药剂处理对母株第1年的出苗率、种子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顶芽根茎繁殖的出苗率达... 为研究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的影响因子,通过2年田间重复试验,探究七叶一枝花根茎不同部位切段、不同刻痕数、不同种植时间和不同药剂处理对母株第1年的出苗率、种子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顶芽根茎繁殖的出苗率达到(90.3±3.6)%,而无顶芽根茎繁殖的第1年出苗率为0。刻痕数对根茎出苗率影响不大,但对种子产量影响显著,7、8和9个刻痕数的根茎繁殖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刻痕数小的根茎繁殖。种植时间方面,11月份繁殖的母株出苗率和种子产量明显优于3月份。根茎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10 min,母株发病率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综合分析表明,七叶一枝花母株繁殖技术要点为:秋季采用刻痕数7个以上带顶芽的根茎,经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10 min后种植,并于次年采收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采种 母株 根茎 出苗率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亚娜 陈在杰 +3 位作者 林艳 胡太蛟 吴明基 王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MFB’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与非转基因常规水稻‘闽恢3301’及杂交水稻‘天优华占’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差异,并得出以下结果。首先,与两个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相比,抗虫转基因水稻及转基因杂交水稻均能显著增产(P<0.05)。同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除水稻成熟期的土壤真菌群落外,与‘闽恢3301’相比‘MFB’的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Chao1、Observed_species和Shannon均有所提高,且分别在水稻成熟期或分蘖期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水稻齐穗期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田间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土壤细菌或真菌的群落组成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与‘闽恢3301’相比,稻田土壤细菌中丰度最高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增加,且在水稻分蘖期及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而土壤真菌中丰度最高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减少,且在水稻分蘖期及齐穗期差异显著(P<0.05);水稻齐穗期‘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变形菌门或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此外,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组成预测可见,随水稻生长,‘MFB’与‘闽恢3301’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间差异存在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主要细菌或真菌种类的相对丰度,但对细菌或真菌的群落及功能组成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水稻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小彤 郭文杰 朱炳耀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3期81-83,共3页
设计不同状态下的温室大棚,研究连续2a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以及不同重茬年限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对草莓种植产量、品质以及发病率的影响。选择福建省某县草莓大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窄畦宽垄双行种植方式,进行不同重茬年限的草莓... 设计不同状态下的温室大棚,研究连续2a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以及不同重茬年限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对草莓种植产量、品质以及发病率的影响。选择福建省某县草莓大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窄畦宽垄双行种植方式,进行不同重茬年限的草莓种植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可知,针对重茬1a、2a、3a草莓大棚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均体现出良好的种植效果。与正茬以及熏蒸处理方式相比,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重茬1a草莓种植产量分别高出77kg·hm^(-2)、567kg·hm^(-2),重茬3a后,使用生物复合草莓抗重茬剂草莓发病率1.48%,比正茬处理草莓发病率高1.48%,比熏蒸处理草莓发病率高1.18%。但是若草莓重茬年份不断增加,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种植的草莓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针对此项研究结果建议,若草莓种植中重茬年份增加则适当增加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使用量,以此保证草莓种植效果,对重茬1a草莓连续2a使用复合草莓抗重茬剂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显著提升草莓种植的品质与产量,更好地发挥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在促进草莓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 熏蒸处理 发病率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淹水及排干期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睿 廖雯萍 +3 位作者 凌波 赵小莲 林雅容 陈建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6-1337,共12页
为揭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不同水分管理时期对稻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比较分析单季稻不施肥、单季稻单施化肥、烟稻轮作3种种植模式和淹水期、排干期2种水分管理条件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为揭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不同水分管理时期对稻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比较分析单季稻不施肥、单季稻单施化肥、烟稻轮作3种种植模式和淹水期、排干期2种水分管理条件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分别比单季稻模式提高了32.88%~34.79%和38.22%~44.39%。淹水期稻田土壤可溶性总氮以可溶性有机氮为主,占56.06%~62.54%;排干期以硝态氮为主,占62.34%~74.05%。烟稻轮作模式可显著提高淹水和排干条件下稻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和铵态氮质量分数,但对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明显。相较单季稻处理,烟稻轮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细菌Sobs、Shannon和Ace指数。好氧或兼性厌氧的酸杆菌属、黄色杆菌属均是3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优势菌属。3种种植模式淹水条件下稻田脱硫弧菌属、互营杆菌属等硫酸盐还原菌类存在显著差异,排干条件下硝化螺旋菌属也存在显著差异。淹水条件下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相关的甲烷氧化单加氧酶基因α-亚基(pomA)的绝对丰度比单季稻处理降低了18.45%~18.54%。可见,水稻种植的淹水期和排干期的土壤可溶性氮组成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烟稻轮作模式较单季稻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硫酸盐还原菌类细菌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关的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水分管理 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郑斯平 陈彬 周莉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B12期130-133,共4页
生物信息学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的海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一门科学,其重点是DNA和蛋白质序列的比对和分析。本文阐述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学,包括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表达谱、生物芯片、靶基因研究等相关... 生物信息学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的海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一门科学,其重点是DNA和蛋白质序列的比对和分析。本文阐述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学,包括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表达谱、生物芯片、靶基因研究等相关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 蛋白质组 药用植物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铁皮石斛的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宣梅 《福建热作科技》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以福建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试验,开展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分化和壮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试验研究,建立一套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MS0为培养基,种子萌芽快,萌芽率高;100天进行初代转接,诱导... 以福建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试验,开展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分化和壮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试验研究,建立一套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MS0为培养基,种子萌芽快,萌芽率高;100天进行初代转接,诱导的原球茎多,分化形成的植株多,长势好。添加香蕉提取物有助于分化成苗,添加马铃薯提取物有助于原球茎增殖。BA0.5 mg·L^-1+NAA0.5 mg·L^-1+IBA0.1 mg·L^-1+香蕉提取物100 g·L^-1培养基是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原球茎 组培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