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青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204-205,共2页
综述了农业有害生物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以及在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策略要求下 ,植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坚持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进行区域性持续调控 ,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
关键词 持续农业 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区域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精油对9种水产病原菌抑制效果
2
作者 蔡鸿娇 田厚军 +4 位作者 黄昊 邹文政 林茂 冯少贻 李忠琴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4种植物精油对9种水产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芳樟醇、顺式-茉莉酮、3-蒈烯、α-水芹烯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9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3-蒈烯浓度为100.00 mL/L时,对爱德华氏菌、V.antiq... 试验旨在探究4种植物精油对9种水产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芳樟醇、顺式-茉莉酮、3-蒈烯、α-水芹烯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9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3-蒈烯浓度为100.00 mL/L时,对爱德华氏菌、V.antiquarius、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50、25和50 mL/L,抑菌圈直径>20.00 mm,属于极度敏感。α-水芹烯浓度为100.00 mL/L时,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V.antiquarius抑菌圈直径>20.00 mm,属于极度敏感。芳樟醇对副溶血弧菌和河流弧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均为3.125 mL/L,抑菌圈直径>20.00 mm,属于极度敏感。顺式-茉莉酮对河流弧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30 mm和30.67 mm,属于极度敏感。研究表明,3-蒈烯和α-水芹烯具有广谱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 顺式-茉莉酮 3-蒈烯 α-水芹烯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3
作者 邱良妙 陈秀琴 +2 位作者 卢学松 刘必炮 刘其全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179,共8页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及其在福建省的抗药性水平,并评价其低龄幼虫对这些药剂的敏感性。【方法】以浸叶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相对敏感种群1、2龄幼虫的毒力,监测福建省3个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田...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及其在福建省的抗药性水平,并评价其低龄幼虫对这些药剂的敏感性。【方法】以浸叶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相对敏感种群1、2龄幼虫的毒力,监测福建省3个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以LC _(50)的95%置信限不重叠作为标准,判断不同种群的同一龄期幼虫或同一种群的1、2龄幼虫对同一种药剂敏感性差异显著性。【结果】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相对敏感种群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茚虫威,同一药剂对1龄幼虫的毒力大于2龄,其中,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和虱螨脲对1龄幼虫毒力测试的χ^(2)值小于2龄,P值更大,虽然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1龄幼虫毒力测试的χ^(2)值略大于2龄,但P值均大于0.9190;福建3个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甲维盐和茚虫威的抗性水平处于敏感性下降至低水平抗性之间,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乙基多杀菌素属于敏感性水平下降阶段,而对虱螨脲仍属于敏感水平。【结论】福建省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虱螨脲保持敏感水平,对其他4种常用药剂总体上处于敏感性下降至低水平抗性阶段;1、2龄幼虫均适合作为草地贪夜蛾毒力测定的靶标试虫,但相较于2龄幼虫,12 h内孵化且未喂食物的1龄幼虫适合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浸叶法 敏感基线 毒力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害研究中可培养性病原菌的常用保存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汪进仕 兰成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154-155,共2页
介绍了植物可培养性病原菌的几种常用保存方法,如甘油冷冻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滤纸保藏法、沙土保藏法、斜面低温保藏法、液氮冷冻保藏法和液体石蜡保藏法。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害研究 可培养性病原菌 保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庆河 翁启勇 +1 位作者 何玉仙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tesht.)、立枯...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tes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终极腐霉(Pythium ultinum Trow.)、根腐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和一种未鉴定镰刀菌(Fusarium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茄镰刀菌和根腐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豌豆 根腐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茄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 终极腐霉 根腐丝囊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诱集植物防治烟粉虱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雪玲 赵建伟 +2 位作者 姚凤銮 郑宇 何玉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08,共5页
通过选择性试验,研究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差异,进而开展诱集植物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诱集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明显嗜好黄瓜,然后依次为甘蓝、番茄、茄子、豇豆、四季豆、西葫芦、丝瓜,对毛豆、苘麻和辣椒的嗜好性较差;毛豆田间... 通过选择性试验,研究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差异,进而开展诱集植物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诱集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明显嗜好黄瓜,然后依次为甘蓝、番茄、茄子、豇豆、四季豆、西葫芦、丝瓜,对毛豆、苘麻和辣椒的嗜好性较差;毛豆田间作黄瓜作为诱集植物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达90.2%,防治效果为82.83%。配套施药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联苯菊酯乳油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能有效控制诱集植物黄瓜上的烟粉虱成虫,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达82.72%、78.71%、67.39%和7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寄主选择性 诱集植物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稻水象甲分布与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邱良妙 魏辉 +3 位作者 傅建炜 吴玮 李建宇 占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稻水象甲在福建省年发生1代。我省福鼎市和霞浦县是稻水象甲发生的疫区,2004年,两地分别有11个和10个乡镇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累计发生面积1 597.6 hm2;稻水象甲发生和为害受作物品种和生境条件等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糯稻受害程度大于杂交... 稻水象甲在福建省年发生1代。我省福鼎市和霞浦县是稻水象甲发生的疫区,2004年,两地分别有11个和10个乡镇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累计发生面积1 597.6 hm2;稻水象甲发生和为害受作物品种和生境条件等因子的影响较为明显,糯稻受害程度大于杂交稻,秧田水稻的株被害率和成虫密度大于移栽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发生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入侵动态监测与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邱良妙 黄晓燕 +5 位作者 杨秀娟 关瑞峰 刘其全 卢学松 刘必炮 何玉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6-1432,共7页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发生为害,随后全省多地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侵入为害,截至11月4日,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寄主范围仅限于为害玉米,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达646.23 hm2;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药后3 d、10 d的防效分别为88.08%~91.46%和91.41%~94.01%,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结论】草地贪夜蛾已侵入福建省并在玉米上发生为害;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入侵 动态 监测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9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杜宜新 李科 +4 位作者 石妞妞 阮宏椿 甘林 杨秀娟 陈福如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75-279,共5页
采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CO39-NILs鉴别品种和LTH-NILs鉴别品种鉴定2007-2009年从福建省各地采集分离的223株单孢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组成。结果表明,223株稻瘟病菌被鉴定出20个生理小种,其中ZB13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 采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CO39-NILs鉴别品种和LTH-NILs鉴别品种鉴定2007-2009年从福建省各地采集分离的223株单孢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组成。结果表明,223株稻瘟病菌被鉴定出20个生理小种,其中ZB13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6.91%;CO39-NILs鉴别品种鉴定出18个致病型,其中I34.1为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为47.09%;LTH-NILs鉴别品种鉴定出23个致病型,其中J76.2为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为41.26%,从而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的优势生理小种组成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别体系 鉴别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建宇 史梦竹 +3 位作者 郭燕青 郑丽祯 吴梅香 傅建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7-556,共10页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植物30科65属共79种;其中以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为22种,占总种数的27.85%,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有7种,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各有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86.08%;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0.24%;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物种有10科22种,严重入侵(2级)有13科22种,局部入侵(3级)、一般入侵(4级)和有待观察类(5级)分别有9、18和8种;恶性入侵和严重入侵的植物种类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5.70%。从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来看,以福州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最多,为52种;不同农田类型中,以旱地中的入侵植物种数最多,有74种;按分布区域划分的全域分布种共13种,按农田类型划分的全域分布种有11种。因此,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原产地多元化,且恶性和严重入侵植物占比较高,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控与防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原产地 分布 入侵等级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通讯的移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邱荣洲 翁启勇 +2 位作者 池美香 陈宏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81-1085,共5页
基于3G通信的移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DepAes是在新型的信息技术与通信环境下,以产生式规则为推理机原理,将推理树结构分枝结点的搜索过程与计算机数据结构中树的递归算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个自主构建专家系统的软件工具。该平台具... 基于3G通信的移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DepAes是在新型的信息技术与通信环境下,以产生式规则为推理机原理,将推理树结构分枝结点的搜索过程与计算机数据结构中树的递归算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个自主构建专家系统的软件工具。该平台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开放共享等特点。用户可通过平台自助编写"知识库"与"规则库",生成发布支持Windows OS、MAC OS、Windows Mobile、Google Android等多种操作系统的农业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通讯 农业专家系统 开发工具 De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转基因抗虫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奇勇 郑宇 +3 位作者 张晓俊 胡习斌 李本金 李玥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节肢动物的物种数为CK>MH86CpTI>MH86CpTI+Bt,个体数量大小为CK>MH86CpTI>MH86CpTI+Bt,总体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为CK>MH86CpTI>MH86CpTI+Bt;转基因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常规稻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在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转基因抗虫水稻田害虫优势度最高的分别为电光叶蝉和褐飞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水稻 节肢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香气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玉清 陈艺欣 田厚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5-247,共3页
总结了当前植物香气提取技术的研究概况,主要对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空吸附法(HAS)、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过柱吸附法(TCA)、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MRIE)等提取方法进行了介绍。这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茉... 总结了当前植物香气提取技术的研究概况,主要对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空吸附法(HAS)、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过柱吸附法(TCA)、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MRIE)等提取方法进行了介绍。这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茉莉花香气的提取,不同方法的结合能更好地反映植物的香气特征;简要叙述了茉莉花香气的不同提取方法和香气成分的差异,旨在为香气提取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香气 提取方法 茉莉花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种群密度及耐寒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凤銮 郑宇 +3 位作者 丁雪玲 卢学松 何玉仙 翁启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5-835,共11页
2017年1月9—12日和2月21—24日,在南平建瓯、三明将乐、三明三元、福州闽侯、龙岩新罗以及漳州龙海等6个地区,调查了大棚和露地烟粉虱越冬寄主及种群密度,以期明确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规律,为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1月9—12日和2月21—24日,在南平建瓯、三明将乐、三明三元、福州闽侯、龙岩新罗以及漳州龙海等6个地区,调查了大棚和露地烟粉虱越冬寄主及种群密度,以期明确福建省露地及设施蔬菜烟粉虱越冬规律,为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共记录烟粉虱越冬寄主6科16种,主要包括栽培蔬菜花椰菜、番茄、茄子以及阔叶类杂草龙葵、小飞蓬、辣子草和胜红蓟。在露地花椰菜上,烟粉虱越冬虫口密度1月份显著高于2月份;花椰菜采后残株上的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莲座期和花球形成期。在温室大棚中,休耕大棚中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生产大棚。无论是蔬菜还是杂草,温室大棚中的越冬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露地。烟粉虱各虫态均可在各地温室大棚和漳州露地越冬,而在南平和三明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卵和伪蛹在露地越冬。在蔬菜上发现越冬烟粉虱有MEAM1隐种和MED隐种,温室大棚中两隐种数量分别为57只和111只,温室大棚可能有助于MED隐种定殖。室内耐寒性测定证实卵和高龄若虫比低龄若虫以及成虫更耐寒,烟粉虱在花椰菜、龙葵和辣子草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83.7%、79.3%和81.6%,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8.9d^-16.7d^-18.8d,龙葵和辣子草是烟粉虱适宜的越冬杂草寄主。综上,烟粉虱可在福建省露地越冬,温室大棚加重了烟粉虱的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越冬寄主 种群密度 蔬菜 耐寒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茶叶质量溯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荣洲 郑诚勇 +2 位作者 林九生 陈宏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4-350,共7页
针对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在探讨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茶叶GAP关键控制点和生产过程条码化管理方法,利用Visual C#.NET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二维码(QR code)标识方法,开发了茶叶质量溯源... 针对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在探讨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茶叶GAP关键控制点和生产过程条码化管理方法,利用Visual C#.NET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二维码(QR code)标识方法,开发了茶叶质量溯源管理客户端软件和茶叶二维码溯源查询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茶叶企业根据GAP种植规程指导茶农进行规范化生产,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为政府监管提供溯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良好农业规范 溯源体系 二维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褐稻虱生物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宪森 傅丽辉 +1 位作者 周文通 吴望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11,共6页
采用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 5个水稻鉴别品种 ,把从宁化、诏安、建阳、平和、莆田县黄石和笏石、德化县上涌和城关、周宁、武平等县田间采集的褐稻虱分别接在 5个鉴别稻种上进行福建省不同地区褐稻虱生物型的测定 ,结果表明 ,TN1受害比其... 采用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 5个水稻鉴别品种 ,把从宁化、诏安、建阳、平和、莆田县黄石和笏石、德化县上涌和城关、周宁、武平等县田间采集的褐稻虱分别接在 5个鉴别稻种上进行福建省不同地区褐稻虱生物型的测定 ,结果表明 ,TN1受害比其他 4个稻种严重 ;不同地区褐稻虱在 TN1上的生存率、群体数量、蜜露排泄量均多于其他 4个品种 ,表明 8个县 10个点褐稻虱属生物型 1。文章根据生物型测定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生物型 水稻害虫 抗虫育种 抗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本金 王荣波 +4 位作者 刘裴清 邓丽霞 石茗月 李慧斌 陈庆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9,115,共7页
为明确福建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2017年-2019年在龙海市、福安市、霞浦县共分离获得96株马铃薯晚疫病菌。采用对峙培养法、鉴别寄主法和PCR-RFLP法对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交配型... 为明确福建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2017年-2019年在龙海市、福安市、霞浦县共分离获得96株马铃薯晚疫病菌。采用对峙培养法、鉴别寄主法和PCR-RFLP法对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除了福建省福安市有5株(5.21%)为A1交配型外,其余91株(94.79%)均为自育型,未发现A2交配型及A1A2型菌株。从96个菌株中检测出16个生理小种类型,龙海市和福安市的优势生理小种均是可克服11个显性抗病单基因的1.2.3.4.5.6.7.8.9.10.11,霞浦县的优势生理小种为1.2.3.4.5.6.7.8.10。供试菌株均至少含有6个毒性基因。mtDNA单倍型共检测出3种类型,其中55个菌株(龙海市22株、福安市8株、霞浦县25株)为Ⅰa型,占57.29%,32个菌株(龙海市2株、福安市25株、霞浦县5株)为Ⅱa型,占33.33%,9个菌株(福安市7株、霞浦县2株)为Ⅱb型,占9.37%。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日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mtDNA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福建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习斌 占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72-74,共3页
从加入 WTO对福建省农业的冲击和影响分析入手 ,指出受冲击最大的是粮、油生产 ,前景相对看好的是畜禽、水产、食用菌、水果等生产。提出加强对 WTO条款及相应对策的研究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投入 ;建... 从加入 WTO对福建省农业的冲击和影响分析入手 ,指出受冲击最大的是粮、油生产 ,前景相对看好的是畜禽、水产、食用菌、水果等生产。提出加强对 WTO条款及相应对策的研究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投入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农业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龙眼园天敌资源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良妙 占志雄 +2 位作者 林仁魁 吴玮 陈元洪 《农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福建省龙眼园天敌144种,隶属于2个纲12目54科,包括昆虫纲10目43科100种,蛛形纲2目11科44种;其中以蛛形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的种类数较多,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的29.17%、24.31%、18.75%和9.03%;按作用方式...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福建省龙眼园天敌144种,隶属于2个纲12目54科,包括昆虫纲10目43科100种,蛛形纲2目11科44种;其中以蛛形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的种类数较多,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的29.17%、24.31%、18.75%和9.03%;按作用方式分为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其中属捕食性天敌的种类有119种,寄生性天敌的有25种,分别占全部天敌种类数的82.64%和1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园 天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毒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赖荣泉 侯有明 +2 位作者 魏辉 刘长明 尤民生 《华东昆虫学报》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黄曲条跳甲 成虫 毒杀活性 十字花科蔬菜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