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稻米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量:24
1
作者 涂杰峰 刘兰英 +6 位作者 罗钦 陈涵贞 伍云卿 陈卫伟 宋永康 黄薇 姚清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5-701,共7页
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 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稻米的重金属镉含量为0.001~1.158 mg·kg-1,仅有5%左右的样品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 mg·kg-1);稻米中镉的风险熵(HQ)在95%、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1.34、1.87和3.56,均大于1,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晚稻对镉的吸收能力高于中稻和早稻。表明通过食用稻米途径,福建部分地区居民存在重金属镉过量积累的风险,应引起重视并对稻米中的镉含量进行追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污染分布 健康风险评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转基因抗虫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奇勇 郑宇 +3 位作者 张晓俊 胡习斌 李本金 李玥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节肢动物的物种数为CK>MH86CpTI>MH86CpTI+Bt,个体数量大小为CK>MH86CpTI>MH86CpTI+Bt,总体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为CK>MH86CpTI>MH86CpTI+Bt;转基因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常规稻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在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转基因抗虫水稻田害虫优势度最高的分别为电光叶蝉和褐飞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水稻 节肢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业与低碳经济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丽花 翁伯琦 王义祥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40-44,共5页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论述了我国旱作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低碳经济的形势下旱作农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旱作农业 低碳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常见的渔用中草药植物资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根和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54-55,共2页
我省植被繁茂,药用植物品种繁多,采用中草药防治人、畜、鱼类疾病历史悠久,全省的药用植物多达246科,共计1873种.
关键词 中草药 水产养殖 鱼病防治 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及其示范推广
5
作者 罗钦 罗土炎 +2 位作者 潘葳 饶秋华 涂杰峰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2011年利用永安天宝岩高海拔低水温的自然环境首次在福建省内实现史氏鲟人工繁殖,2011~2012年在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示范推广本土史氏鲟鱼苗100万尾,面积1 hm2,增收节支370万元。该文总结了史氏鲟鱼在福建省内的人工繁殖技术,并对本土... 2011年利用永安天宝岩高海拔低水温的自然环境首次在福建省内实现史氏鲟人工繁殖,2011~2012年在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示范推广本土史氏鲟鱼苗100万尾,面积1 hm2,增收节支370万元。该文总结了史氏鲟鱼在福建省内的人工繁殖技术,并对本土史氏鲟鱼苗示范推广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人工繁殖技术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类中四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 被引量:35
6
作者 郭根和 潘葳 +1 位作者 苏德森 陈涵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1-403,共3页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鱼类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FQS)的残留.检测条件为:采用Waters μBondapakTM C18柱,以11 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乙腈(体积比为94∶6)为流动相(用冰乙酸调pH为3.0,流速1.0 mL/min),柱温40 ℃;采用荧...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鱼类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FQS)的残留.检测条件为:采用Waters μBondapakTM C18柱,以11 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乙腈(体积比为94∶6)为流动相(用冰乙酸调pH为3.0,流速1.0 mL/min),柱温40 ℃;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60 nm.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对FQS的最低检测限为1 μg/kg,在6~100 μg/kg线性范围内,溶液含量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999 5以上.在高、中、低3种含量水平下对所测鱼组织中4种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为76% ~100%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符合痕量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畜禽粪便生物炭产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煌平 张青 +5 位作者 李昱 任丽花 栗方亮 罗涛 翁伯琦 王秋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08-2214,共7页
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室内密闭低氧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畜禽粪便生物炭的产率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p H、电导率、盐分、全P和全K含量逐渐增加,... 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室内密闭低氧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畜禽粪便生物炭的产率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p H、电导率、盐分、全P和全K含量逐渐增加,而炭化产率、挥发分含量、固定碳产率、全N含量逐渐降低,同时生物炭表面超微结构粗糙程度加剧。综合分析确定,获得高炭化产率和低氮损失的适宜热解温度为450℃,该温度下生物炭品质优劣依次为牛粪、猪粪渣、鸡粪。畜禽粪便生物炭具有较高p H和总养分含量,可作为酸性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生产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畜禽粪便 生物炭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营养成分与口感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文静 余华 +2 位作者 任丽花 潘葳 郭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5,共5页
通过检测不同甘薯品种蒸煮前后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总糖、蛋白质、粗纤维、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薯块食用口感品质进行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2-158综合总分、粉香味、甜味、肉质细腻度均是品种中最好;而福薯13的... 通过检测不同甘薯品种蒸煮前后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总糖、蛋白质、粗纤维、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薯块食用口感品质进行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2-158综合总分、粉香味、甜味、肉质细腻度均是品种中最好;而福薯13的各项评分为品种间最差;不同甘薯品种蒸煮后淀粉减少含量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综合口感、粉香味呈显著正相关;蒸煮前甘薯总糖含量与各项口感指标呈负相关,但总糖增加量与各项口感指标正相关;甘薯蒸煮前后粗纤维含量与4项指标均负相关,其中蒸煮前粗纤维含量与综合口感、粉香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甜味呈显著负相关;蒸煮后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与4项口感指标均为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营养成分 口感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和变化 被引量:34
9
作者 苏德森 陈涵贞 林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 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热时的2倍以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均是影响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因素;而反式脂肪酸受影响的程度因其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反式脂肪酸 形成与变化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鱼中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被引量:12
10
作者 潘葳 饶秋华 苏德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鳗鱼 磺胺类药物 药物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分步水解法制备棉籽多肽的蛋白酶筛选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虬 黄薇 +2 位作者 宋永康 姚清华 苏德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86,共6页
本研究利用6种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组合水解,测定水解过程中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同时对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为了高效制备棉籽多肽,可先用Alacalase水解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水解,再利用Flavourzyme风... 本研究利用6种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组合水解,测定水解过程中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同时对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为了高效制备棉籽多肽,可先用Alacalase水解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水解,再利用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继续酶解,最终产物的水解度可达到36.58%,多肽得率达到71.32%,相比单独应用Alcalase水解蛋白酶,水解度提高了91.32%,多肽得率提高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蛋白 双酶分步酶解 水解度 多肽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的过程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薇 宋永康 +2 位作者 林虬 姚清华 林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25,共4页
选择6种蛋白酶(Alcalase、胰蛋白酶、Protex.7L、Protamex、Flavourzyme和木瓜蛋白酶),对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过程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得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及游离氨基酸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 选择6种蛋白酶(Alcalase、胰蛋白酶、Protex.7L、Protamex、Flavourzyme和木瓜蛋白酶),对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过程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得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及游离氨基酸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的能力最强,生成的多肽、寡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量最多;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偏大;Flavourzyme水解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占可溶性蛋白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酶解 水解度 游离氨基酸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对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苏德森 林虬 陈涵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6,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200、260、300℃)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来分析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导致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和种...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200、260、300℃)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来分析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导致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还受未加热油茶籽油中顺式脂肪酸的影响。因此,在油茶籽油烹饪过程中,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形成反式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反式脂肪酸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羽毛肽粉的制备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清华 宋永康 +3 位作者 林虬 罗钦 林香信 余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39,43,共4页
本试验采用碱解法制备羽毛肽粉,旨在建立羽毛肽粉中寡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评测体系,并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该体系能分离出羽毛多肽的分子量。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获得了碱解法制备羽毛肽粉的最优试验条件:水温90℃、处理334min、液固比2... 本试验采用碱解法制备羽毛肽粉,旨在建立羽毛肽粉中寡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评测体系,并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该体系能分离出羽毛多肽的分子量。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获得了碱解法制备羽毛肽粉的最优试验条件:水温90℃、处理334min、液固比2.3%、碱浓度1.8%。本方法制备的羽毛肽粉产品中2kDa以下寡肽含量达87.74%,产品外观类似鱼粉。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本羽毛肽粉角蛋白含量低、氨基酸营养均衡,具有潜在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羽毛 寡肽 鱼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料栽培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翁伯琦 江枝和 +3 位作者 王义祥 涂杰峰 林勇 应朝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料、木屑料、棉籽壳料以及木屑+棉籽壳料栽培虎奶菇,研究不同培养料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牧草作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圆叶决明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多...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料、木屑料、棉籽壳料以及木屑+棉籽壳料栽培虎奶菇,研究不同培养料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牧草作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圆叶决明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3.6%和55.4%,依次比木屑料、木屑+棉籽壳料、棉籽壳料高16.8%、12.6%、55.0%和5.1%、10.8%、4.1%。木屑料、圆叶决明料、木屑+棉籽壳料、棉籽壳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所含3种重金属(Hg、As、Cd)量均达到国家卫生指标要求,其中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Hg、Pb含量最低,仅0.083和0.001mg·kg-1。4种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P、K、Ca、Mg、Na以及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有所不同,但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的位次为:木屑+棉子壳料>圆叶决明料>木屑料>棉子壳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料 虎奶菇 脂肪酸 营养评价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鲟鱼鱼籽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饶秋华 罗土炎 +2 位作者 苏德森 钱爱萍 黄薇 《农学学报》 2011年第5期28-31,共4页
通过研究史氏鲟鱼鱼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蛋白质营养的化学评估,为鲟鱼鱼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为鲟鱼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分析史氏鲟鱼鱼籽中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史氏鲟鱼鱼籽中粗蛋白含量... 通过研究史氏鲟鱼鱼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蛋白质营养的化学评估,为鲟鱼鱼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为鲟鱼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分析史氏鲟鱼鱼籽中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史氏鲟鱼鱼籽中粗蛋白含量为26.00%;18种氨基酸含量为25.21%,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0.16%,占氨基酸总量的40.3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7.5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其氨基酸评分为92;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8%,EPA和DHA共占10.3%;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达22.07mg/kg和18.00mg/kg。因此,史氏鲟鱼鱼籽具有高蛋白、低糖的特点;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研究与推广的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新 陈丽华 +2 位作者 刘兰英 李巍 李玥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40-1346,共7页
以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为对照,采用传统平板计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转品1"和"转品8"生长周期内对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生育期... 以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为对照,采用传统平板计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转品1"和"转品8"生长周期内对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水稻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没有对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产生明显影响;18S rRNA真菌群落DGGE图谱分析显示,相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水稻的根际土壤真菌DGGE条带数量和条带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没有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分析相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水稻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的动态变化,发现两者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导入对水稻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数量和群落结构均没有明显影响。此外,将不同位置的真菌DGGE条带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主要归属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未知真菌(unknown fungi)5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群落结构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制备玉米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薇 宋永康 +1 位作者 田宝玉 余华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9,24,共5页
为了高效制备玉米肽,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超声预处理,以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从Protamex、Alcalase、Flavourzyme、Protex.7 L、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Alcalase为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制备玉米... 为了高效制备玉米肽,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超声预处理,以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从Protamex、Alcalase、Flavourzyme、Protex.7 L、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Alcalase为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制备玉米肽的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0.0 g/(100 ml)、加酶量2 830 U/g、反应pH9.0、反应温度58.0℃、反应时间3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为(46.61±0.3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玉米肽 制备 蛋白酶 筛选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模拟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丽华 吕新 +2 位作者 林碧娇 李巍 李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探讨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田间秸秆还田模拟试验,设不添加秸秆(S)、添加转基因水稻‘转品1’秸秆(S-Z1)、添加转基因水稻‘转品8’秸秆(S-Z8)、添加非转基因水稻‘... 为探讨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田间秸秆还田模拟试验,设不添加秸秆(S)、添加转基因水稻‘转品1’秸秆(S-Z1)、添加转基因水稻‘转品8’秸秆(S-Z8)、添加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秸秆(S-CK)4个土壤处理,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分析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模拟还田过程中土壤可培养真菌数和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情况。平板计数结果表明,在秸秆降解的第40 d,转基因水稻秸秆处理(S-Z1、S-Z8)与非转基因水稻秸秆处理(S-CK)土壤之间的可培养真菌数差异显著,但秸秆降解中后期(50-90 d), S-Z1、S-Z8和S-CK之间土壤可培养真菌数的差异均不显著。真菌18S rRNA的PCR-DGGE图谱显示, S-Z1、S-Z8和 S-CK 在秸秆降解过程中没有显著不同的条带出现,仅有个别条带在亮度上存在差异。DGGE 图谱条带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秸秆降解的个别时间段, S-Z1、S-Z8和S-CK之间在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秸秆降解的整个过程均匀度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对 DGGE 主要条带和差异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后发现,子囊菌占最大比重,其次为担子菌、壶菌,而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土壤处理间亮度上存在差异的条带属于子囊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是短暂的、不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蛋白 转基因水稻 秸秆模拟还田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解法水解豆粕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永康 黄薇 +2 位作者 林虬 姚清华 林香信 《农学学报》 2012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研究不同的酶解方式对豆粕蛋白酶解过程及产物的影响,采用Alcalase蛋白酶、Protex.7L蛋白酶对豆粕蛋白进行单酶、双酶同步和双酶分步水解,以水解度、蛋白质利用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加Alca... 为研究不同的酶解方式对豆粕蛋白酶解过程及产物的影响,采用Alcalase蛋白酶、Protex.7L蛋白酶对豆粕蛋白进行单酶、双酶同步和双酶分步水解,以水解度、蛋白质利用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加Alcalase蛋白酶后加Protex.7L蛋白酶组合水解豆粕蛋白的效果最佳,最终水解液中水解度可达23.5%,蛋白质利用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分别为68.7%、51.0%、21.4%。双酶分步水解的效果优于单酶水解和双酶同步水解;酶的加入顺序对豆粕的酶解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蛋白 酶水解 双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