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教兴农是振兴福建农业的百年大计
1
作者 林俊扬 林俊芳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0-70,共1页
从科技和教育与农业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方面阐述了我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伟大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 科教兴农战略 福建农业 战略决策 福建农业大学 科教人员 政策引导 领导重视 百年大计 莆田市 深远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甘蔗钙调蛋白基因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林俊芳 陈如凯 +1 位作者 金志强 郑学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3,共6页
从甘蔗茎顶端分生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以此为模板,参考大麦钙调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5′端和3′端引物,PCR扩增甘蔗钙调蛋白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3Zf(十)重组,转化E.coli HB101得到重组克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从甘蔗茎顶端分生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以此为模板,参考大麦钙调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5′端和3′端引物,PCR扩增甘蔗钙调蛋白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3Zf(十)重组,转化E.coli HB101得到重组克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甘蔗钙调蛋白基因由450个核甘酸组成,编码148个氨基酸;在核甘酸序列上与迄今知道的几种植物的钙调蛋白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率在80%以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更高,同源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钙调蛋白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力分析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如凯 林彦铨 +4 位作者 薛其清 邓祖湖 曾献军 何启钧 王建南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总结了以往10a所开展的9次不完全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侧重分析了甘蔗有性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常用或新引进亲本农艺性状和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及较好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认为,甘蔗育种上应用不完全双列杂... 本文总结了以往10a所开展的9次不完全双列杂交的试验结果,侧重分析了甘蔗有性世代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常用或新引进亲本农艺性状和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及较好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认为,甘蔗育种上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技术和配合力分析方法,有助于甘蔗育种者合理评价亲本的遗传特点和育种潜力,提高组合选配的预见性和后代选择的效率.文章还简要讨论了甘蔗更多性状的配合力分析、配合力与环境互作以及亲本创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育种 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菌根菌对甘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元贞 张木清 +1 位作者 柯玉琴 潘廷国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通过水分胁迫盆栽试验,采用预接种育苗移栽的方法,探讨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和固氮菌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菌单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了蔗株N、P、K的吸收和脯氨酸的积累,提... 通过水分胁迫盆栽试验,采用预接种育苗移栽的方法,探讨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和固氮菌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菌单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了蔗株N、P、K的吸收和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以外生菌根菌A1单接种处理,甘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学产量也都比不接种的有所提高.若以VA菌根菌、外生菌根菌A1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叶片中N、P、K、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生物学产量均明显超过VA菌根单接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旱性 菌根菌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外源DNA导入甘蔗变异后代的抗氧化代谢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木清 陈如凯 +1 位作者 余松烈 李耀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5,共8页
应用愈伤组织浸渍处理将甘蔗近缘植物竹、芒和割手密的DNA导入甘蔗栽培种中,结果在不同组合出现了许多甘蔗常规组培过程中未曾发现的变异。从5个组合中选育出11个稳定遗传的变异系,其叶圆片经PEG渗透胁迫后的抗氧化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外... 应用愈伤组织浸渍处理将甘蔗近缘植物竹、芒和割手密的DNA导入甘蔗栽培种中,结果在不同组合出现了许多甘蔗常规组培过程中未曾发现的变异。从5个组合中选育出11个稳定遗传的变异系,其叶圆片经PEG渗透胁迫后的抗氧化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外源DNA导入甘蔗变异系的抗氧化代谢反应基本介于DNA供体和受体之间,竹、芒、割手密DNA处理选育的变异系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抗渗透胁迫能力,尤其是芒DNA处理效果优于割手密和竹,表现为较高的SOD、CAT活性和GSH含量以及较低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最后还对DNA导入后代产生变异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外源DNA 抗氧化代谢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菌接种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元贞 张木清 +2 位作者 柯玉琴 潘廷国 郑伸坤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以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固氮菌作不同组合接种甘蔗幼苗,半灭菌盆栽管理.结果表明.以内生菌根菌接种处理的VA菌根菌侵染率最高;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处理,促进甘蔗根点发生,根系发达,植株生长良好.切... 以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固氮菌作不同组合接种甘蔗幼苗,半灭菌盆栽管理.结果表明.以内生菌根菌接种处理的VA菌根菌侵染率最高;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处理,促进甘蔗根点发生,根系发达,植株生长良好.切片观察到甘蔗菌根内除了受到内生菌根菌侵染外,也有一定程度的外生菌根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菌根菌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耐盐生理研究 IV.NaCl胁迫对甘蔗多胺代谢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如凯 张木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9-484,共6页
应用盆栽试验详细研究了NaCl胁迫下甘蔗叶片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ADC、ODC和PAO活性以及多胺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而且它们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NaCl胁迫下诱发的多胺含量提高与ADC、ODC和PAO关系密切... 应用盆栽试验详细研究了NaCl胁迫下甘蔗叶片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ADC、ODC和PAO活性以及多胺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而且它们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NaCl胁迫下诱发的多胺含量提高与ADC、ODC和PAO关系密切.而且ADC、PAO活性和多胺相对值的增加与品种耐盐性表现一致,耐盐性强的品种桂糖11和NCo310 ADC活性提高幅度高于不耐盐品种粤糖57—423,导致多胺含量提高;而PAO活性不耐盐品种增加高于耐盐品种.然而ODC活性变化似乎与品种耐盐性关系不甚密切,仅为NaCl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最后本文提出了NaCl胁迫下甘蔗的多胺代谢及其可能的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耐盐性 多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亲本组合的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曾献军 林彦铨 +1 位作者 邓祖湖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6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母本对除茎径外...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6个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母本对除茎径外的3个性状的方差贡献较大,而丛重和锤重的遗传主要是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的结果.根据gca效应和sca方差评价亲本.认为Co1001、CP67-412、崖71-374、CP72-1210和新台糖1号是大多数性状的优良配合者,可作为生产性亲本用于甘蔗杂交育种计划.从性状平均值和sca效应值分析,Co1001×崖71-374、CP65—357×崖71-374、CP67-412×崖71-374、CP72—1210×崖82—96、新台精1号×崖84-153和新台糖10号×崖82-96是同母异父半同胞家系中的优良组合,要继续选配以扩大实生苗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组合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去除甘蔗花叶病毒 被引量:45
9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李跃平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价,作为选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愈伤组织 茎尖培养 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育种发展和今后研究方向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彦铨 陈如凯 《亚热带农业研究》 1999年第4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甘蔗育种 甘蔗种质资源 甘蔗品种 育种材料 抗性鉴定 生理指标 生物技术 割手密 能源甘蔗 花粉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陈双龙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在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遗传力 通径分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对锈病的抗性遗传与育种策略Ⅱ.亲本组合抗锈病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王建南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对甘蔗9个亲本品种及其选配的20个杂交组合抗锈病的配合力分析表明,甘蔗对锈病的抗性遗传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母本对后代抗性的影响较大.发现抗锈gca效应高的亲本为CP72-1210、新台糖1号、川57-416... 对甘蔗9个亲本品种及其选配的20个杂交组合抗锈病的配合力分析表明,甘蔗对锈病的抗性遗传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母本对后代抗性的影响较大.发现抗锈gca效应高的亲本为CP72-1210、新台糖1号、川57-416、崖84-153和CP57-614,可作为抗源亲本利用.根据配合力总效应评价组合,认为CP72-1210×川57-416、新台糖1号×崖84-153、CP72-1210×崖73-512、C57-614×川57-416和CP72-1210×崖71-374是抗锈病强的亲本组合,可以用于甘蔗的抗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锈病 配合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对锈病的抗性遗传与育种策略──Ⅰ.F_1群体对锈病抗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南 林彦铨 +1 位作者 邓祖湖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诱发条件下,按0-9级抗感分级标准分析了甘蔗F1群体对锈病的抗性.结果表明:20个家系实生苗对锈病抗性分离较大,普遍呈现偏向抗锈级别的偏态分布.根据χ2测验所显示的4...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诱发条件下,按0-9级抗感分级标准分析了甘蔗F1群体对锈病的抗性.结果表明:20个家系实生苗对锈病抗性分离较大,普遍呈现偏向抗锈级别的偏态分布.根据χ2测验所显示的4种抗锈频次分布型,提出了选择抗锈单株的相应策略.从后代群体的抗病表现评价亲本组合,初步认为新台糖1号×崖84—153、CP72/1210×崖71-374、CP72/1210×川57—416和CP57—614×川57—416为抗锈性强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锈病 抗病性 F1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黑穗病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彦铨 陈如凯 龚得明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通过黑穗病菌的人工接种,分析了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按NCⅡ遗传设计交配的16个组合新植和宿根蔗抗病性的主要遗传参数.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均方都显著,揭示出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基因的加性效... 通过黑穗病菌的人工接种,分析了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按NCⅡ遗传设计交配的16个组合新植和宿根蔗抗病性的主要遗传参数.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均方都显著,揭示出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但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说明抗病亲本的评价和选配在甘蔗抗黑穗病育种计划中的重要性.以三种方法估算的甘蔗抗黑穗病狭义遗传力(h2N)为0.39-0.57,以二种方法计算的新植—宿根蔗的抗黑穗病重复力为0.47-0.61,意味着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是中度可遗传和可重复的,可以在育种早期选择阶段优选抗病株系.遗传相关分析则表明,甘蔗感病性与产量、品质组分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配合力 遗传力 重复力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锈病抗性指标及甘蔗无性系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在种植高感锈病的甘蔗品种作为诱发行的条件下,应用锈病严重度级别、TVD+1受侵染面积的百分率及TVD+1的孢子堆数量等3个指标,衡量供试材料对锈病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这3种评价方法结果相似,而第1种指标便于操作,切... 在种植高感锈病的甘蔗品种作为诱发行的条件下,应用锈病严重度级别、TVD+1受侵染面积的百分率及TVD+1的孢子堆数量等3个指标,衡量供试材料对锈病的抗性程度.结果表明,这3种评价方法结果相似,而第1种指标便于操作,切实可行.供试的15份材料中,福农85/2108高感,福蔗87/12感病,福蔗87/10和F134为中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锈病 抗性指标 无性系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F1代光合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建林 陈如凯 +2 位作者 张木清 廖建峰 李才明 《甘蔗(福建)》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10个甘蔗组合F1代的光合特征及其与叶绿素、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F1代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等光合参数组合间和组合内都是高度分离的,从而证明了甘蔗F1代进行高光效筛选是可行的。而甘蔗... 本文分析比较了10个甘蔗组合F1代的光合特征及其与叶绿素、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F1代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等光合参数组合间和组合内都是高度分离的,从而证明了甘蔗F1代进行高光效筛选是可行的。而甘蔗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与净光合速率(Pn)的显著正相关性,说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作为光合筛选的辅助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F1代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糖1号甘蔗新品种第13轮国家联合区试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甘仪梅 蔡文伟 +4 位作者 徐良年 曹峥英 武媛丽 彭李顺 杨本鹏 《中国糖料》 2023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正确鉴定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品质、抗性等特性,参加了全国甘蔗新品种第13轮联合区域试验。在2018—2020年的第13轮联合区试中,以全国18个区试点的数据结果统计,‘中糖1号’(全国甘蔗联合区试试验中代号... 为正确鉴定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品质、抗性等特性,参加了全国甘蔗新品种第13轮联合区域试验。在2018—2020年的第13轮联合区试中,以全国18个区试点的数据结果统计,‘中糖1号’(全国甘蔗联合区试试验中代号为‘中糖1202’)在14个参试品种中表现为出苗率最高、宿根发株率最好,株高最高,公顷有效茎数最多,一年新植两年宿根平均蔗产量113925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5.37%,与对照‘新台糖22号’比,18点次增产;平均含糖量16590 kg/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3.99%,与对照‘新台糖22号’比,17点次增产;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3.83%,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4.92%,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45%,比‘新台糖22号’低0.27个百分点。人工接种鉴定对黑穗病的抗性级别为5级,抗性反应型为中抗。对花叶病的抗性级别为3级,抗性反应型为中抗。根据区域试验糖产量结果表明,‘中糖1号’适宜种植区域有河池、北海、来宾、崇左、龙州、桂林、保山、柳州、福建漳州、百色、柳城、海南临高、云南开远、临沧、广东遂溪、湛江,为‘中糖1号’在全国各地的种植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品种伸长期光合特性及冠层光合量的估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建林 张木清 +3 位作者 陈如凯 高三基 徐良年 方辉 《甘蔗(福建)》 1998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在活体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7个甘蔗示范品种和对照种闽糖70-611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1叶的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强度(ε)、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情况,并对冠层总的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 本文在活体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7个甘蔗示范品种和对照种闽糖70-611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1叶的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强度(ε)、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情况,并对冠层总的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甘蔗不同品种+1叶的Pn随PAR变化较大,但冠层总的同化量与单叶的Pn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各品种的光呼吸强度不大,变化在2.2×10-2-2.5×10-2μmmol·m-2·s-1之间;WUE除福农89-209、福蔗87-10与对照品种相当外,其余均比对照种高,且这种差异与Pn无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光合特性 冠层光合量 水分利用率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黑穗病育种技术的研究──Ⅰ.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建南 薛其清 +2 位作者 陈如凯 许莉萍 陈云水 《甘蔗(福建)》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针刺接种或催芽接种可越过形态学障碍而直接检查品种生理生化的抗性反应。(2)采用浸渍接种法测定8个甘蔗品种在整个发病生长季产生黑穗病株的发展动态,从累积的丛感染率和感染率的发展曲线分析表明:黑穗病鞭子在整个生长季的发生,明显有3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丛感染率虽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初侵染,而茎感染率则更适于检测再侵染的状况,更加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病性;茎感染率的发展曲线采用模拟是适宜的,其中K值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以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是可行的;采用病情流行总量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比其他流行学参数(如Ymax.Yo.P.r)可能会更合理些,与K值的评价效果取得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品种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甘蔗生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陈如凯 张木清 陆裔波 《甘蔗(福建)》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在大田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水分状况恶化,自由水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含量提高。耐旱性弱的品种Co6304和Y.T.57—423水分恶化严重,在7—8月和10—11月连续干旱30和50天后,高旱区分别达到中度胁... 在大田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水分状况恶化,自由水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含量提高。耐旱性弱的品种Co6304和Y.T.57—423水分恶化严重,在7—8月和10—11月连续干旱30和50天后,高旱区分别达到中度胁迫或严重胁迫程度,而在同等胁迫条件下耐旱品种G.T.11和NCo310仅为轻度胁迫。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增加,耐旱性弱的品种变化尤为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变化作为甘蔗耐旱的鉴定指标。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变化,认为可以利用其变化的相对值作为种质耐旱鉴定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脯氨酸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