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大雾发生的环流形势及其气象要素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赖绍钧 何芬 +2 位作者 吴毅伟 蒋文欣 龚振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063-8065,共3页
利用1981年~2005年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统计和分析了福州大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雾主要发生于12月~次年6月,并集中发生在2~5月的春季;年平均大雾日数无明显的变化周期;850hPa的切... 利用1981年~2005年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统计和分析了福州大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雾主要发生于12月~次年6月,并集中发生在2~5月的春季;年平均大雾日数无明显的变化周期;850hPa的切变位于南昌和福州之间,气压场呈均压场分布是福州大雾发生的有利形势;大雾发生时,地面处于暖区当中,近地面层大气达到饱和。统计和天气形势分析结果,为大雾天气做了基础研究工作,为实现大雾的客观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统计 天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福州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振蕊 姚林塔 +1 位作者 张明俊 高筱英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统计1998—2017年福州市气象灾害历史数据,分析近20年福州市气象灾害主要灾种及其灾次、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灾度指标综合评价福州市气象灾害损失特征。
关键词 福州市 灾害特征 灾害影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气象条件与空气污染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农技服务》 2015年第4期134-134,133,共2页
依据福州市2009-2013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了福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规律,探讨SO2、NO2和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以优、良和轻微污染天气状况为主... 依据福州市2009-2013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了福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规律,探讨SO2、NO2和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以优、良和轻微污染天气状况为主,空气污染状况呈现冬季加重夏季减轻的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空气污染 关系分析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春 陈宇生 叶洛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从资本主义视角和路径提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之下,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独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兼顾生态文明这一自然要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农业思想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要素变化对福建省连江县西瓜生育进程及糖分积累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彭旻芬 张明俊 滕彤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74-75,共2页
福建省连江县西瓜生长发育受到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要素显著影响。采用历史气象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发现,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时数对西瓜生长发育和糖分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降水过多则会对糖分积累产生不利影响,温度过高... 福建省连江县西瓜生长发育受到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要素显著影响。采用历史气象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发现,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时数对西瓜生长发育和糖分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降水过多则会对糖分积累产生不利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时数不足均可能降低西瓜甜度。针对气候变化趋势,通过模型预测了未来连江县西瓜生育期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日照 降水 西瓜 生长发育 糖分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融媒体”新模式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焦颖慧 薛乔菀 江颖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314-316,共3页
融媒体时代,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迎来新机遇。我国各级政务部门更加注重在新媒体平台、政府官网、微信微博平台等媒体阵地发布优质内容,占领舆论高地,引导舆情正向发展。基于此,阐述了融媒体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气象+融媒体”新模式在... 融媒体时代,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迎来新机遇。我国各级政务部门更加注重在新媒体平台、政府官网、微信微博平台等媒体阵地发布优质内容,占领舆论高地,引导舆情正向发展。基于此,阐述了融媒体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气象+融媒体”新模式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总结了“气象+融媒体”服务应用经验,展望了“气象+融媒体”服务模式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公共气象服务 信息传播 传统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枇杷低温害预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仁烨 陈家豪 +5 位作者 吴振海 赵汝汀 黄国荣 黄岩彬 林燕金 杨晓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谐波分析原理对福州市及其闽清、连江和长乐44年(1960-2003年)中历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进行数学模拟,建立福州市枇杷低温灾害的预警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报。分析福州市枇杷低温灾害的发生规律,探讨福州市防御枇杷低温灾害的措施。
关键词 枇杷 低温灾害 预警模型 谐波分析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1-2012年福州市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郑东旗 祁旭 +1 位作者 刘增基 李岩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采用现代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1901-2012年福州市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等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01-2012年福州市气温变化呈三峰二谷起伏形态,1981-2010年年平均... 采用现代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1901-2012年福州市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等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01-2012年福州市气温变化呈三峰二谷起伏形态,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比1901-1930年年平均气温高1.2℃;(2)年极端最高气温演变趋势总体上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小波分析结果表明,≥35℃年高温日数和年平均气温均存在较稳定的准50 a和准25 a的振荡周期;(3)福州市1901-2012年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年际分布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4)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1990年后福州地区显著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气温变化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高温形势下福州市臭氧浓度异常升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昕 段焜瑀 +3 位作者 郭弘 蒋冬升 纪晓婷 王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0-330,共11页
2022年7月中下旬,福建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过程,24日福州市日最高气温达41.9℃,打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与此同时,福建省沿海地区出现了2次臭氧(O_(3))污染过程(7月11—17日和7月22—31日),省会福州市在第1个污染过程中... 2022年7月中下旬,福建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过程,24日福州市日最高气温达41.9℃,打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与此同时,福建省沿海地区出现了2次臭氧(O_(3))污染过程(7月11—17日和7月22—31日),省会福州市在第1个污染过程中出现4 d O_(3)超标,在第2个过程中因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期间实施了2 d二级和3 d一级的管控措施,但O_(3)质量浓度仍维持在高位并出现1 d超标。利用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及气象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对比、天气学诊断、相关分析、后向轨迹模拟等方法,详细分析了2022年7月中下旬福州市O_(3)质量浓度异常升高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夏季O_(3)污染防治、预警预报及与周边地区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2022年7月中下旬福州市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异常升高达到141.2μg·m^(−3)是多年平均值(84.8μg·m^(−3))的1.7倍。O_(3)质量浓度小时值较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且在12—17时出现了一段“峰顶平直”现象,并在17时前后达到第2个峰值(“翘尾”现象);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时段的影响气流主要来自福建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外来输送的O_(3)及其前体物叠加本地O_(3)的累积是“翘尾”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O_(3)污染过程持续发展的最直接原因是在中部型拉尼娜(La Niña)事件的气候背景下,副热带高压面积持续偏大、强度偏强导致极端高温长时间维持,这有利于O_(3)的本地生成;副热带高压热穹顶和边界层O_(3)垂直下沉动力输送、上游区域午后O_(3)水平输送、不利的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都对O_(3)污染的发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天气形势 垂直输送 O3超标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大气污染日与气象条件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岩 郑东旗 +1 位作者 龚振斌 吴启树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利用2008-2012年福州市大气污染逐日监测资料确定福州市大气污染日,并分析了其天气形势、地面气象资料及高空探测资料。结果表明,易产生大气污染日的气象特征包括:500 hPa高度场关键区被弱暖平流控制或冷空气势力较弱;850 hPa高度场关... 利用2008-2012年福州市大气污染逐日监测资料确定福州市大气污染日,并分析了其天气形势、地面气象资料及高空探测资料。结果表明,易产生大气污染日的气象特征包括:500 hPa高度场关键区被弱暖平流控制或冷空气势力较弱;850 hPa高度场关键区等高线稀疏,没有明显的天气系统;850 hPa以下大气一般存在逆温层、湿层与风向突变层,大气水平、垂直交流不畅,属静稳大气,易造成大气污染物堆积。大气污染日出现频率较高的海平面气压场类型有:大陆高压脊型、变性冷高压前部型、变性冷高压底部型或后部型、锋前暖区型、均压场型、地面倒槽暖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日 天气形势 垂直结构 静稳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福州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降雨量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开甲 林瑞坤 曾昊川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本文利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了2013年福州市土壤水分的主--素,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而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外界环境对表层土壤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土壤受... 本文利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了2013年福州市土壤水分的主--素,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而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外界环境对表层土壤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土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耕作层的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和降水量变化较为一致;在高温季节,台风所带来的降水对土壤湿度的改善极为显著,耕作层(10~20cm)土壤含水量受降雨的影响响应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量 变化规律 福州市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福州市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彦 李欢欢 +2 位作者 郑秀丽 郑荣玉 苏荣瑞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5期27-28,30,共3页
以2017—2020福州市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依据马铃薯生长周期、最适温度等特点,采用7—8月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等气候要素为区划因子,运用GIS技术和小网格推算模型推算各气候要素,建立基于地理关系的马铃薯种... 以2017—2020福州市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依据马铃薯生长周期、最适温度等特点,采用7—8月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等气候要素为区划因子,运用GIS技术和小网格推算模型推算各气候要素,建立基于地理关系的马铃薯种植气候因子空间分析模型,推算各气候要素,订正气候区划指标残差,参照适宜指数区划福州市马铃薯农业气候,为福州市各区县春季马铃薯种植生产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气候区划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8a福州市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及重现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丹 陈彦 李汉菁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3期41-42,共2页
利用福州市(乌山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通过阈值法提取出极端温度资料序列,再根据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建立极端气温重现期泊松—韦伯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福州市极端高低温的重现期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年高温天... 利用福州市(乌山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通过阈值法提取出极端温度资料序列,再根据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建立极端气温重现期泊松—韦伯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福州市极端高低温的重现期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年高温天数和高、低温极端值均呈上升趋势,而年低温天数则呈下降趋势;高、低温天数多年发生频次符合泊松分布,气温极端值遵循韦伯分布,两者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K-S统计检验;福州市50 a一遇极端高低温分别为41.6℃和-1.4℃,100 a一遇极端高低温分别为42.1℃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低温 极值分布模型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气象主播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14
作者 薛乔菀 焦颖慧 柯琳琳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在视频直播形式迅速发展和AI主播崛起的背景下,气象主播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围绕明确发展目标、增强直播业务本领、主播人格化塑造与能力重塑3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气象主播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气象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 在视频直播形式迅速发展和AI主播崛起的背景下,气象主播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围绕明确发展目标、增强直播业务本领、主播人格化塑造与能力重塑3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气象主播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气象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气象主播 直播业务 主播人格化 气象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某次暴雨成因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5
作者 陈彦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0期64-66,共3页
2020年3月12日福建福州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基于此,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垂直风廓线等多种资料重点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事件中,大气层结稳定性显著,垂直风切变弱,对流性活动... 2020年3月12日福建福州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基于此,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垂直风廓线等多种资料重点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事件中,大气层结稳定性显著,垂直风切变弱,对流性活动不活跃,降水以稳定形式为主。暴雨前,福州及其周边大气可降水量增加,显示水气条件充足且持续。垂直风廓线低层扰动与低空急流持续发展,但是其高度呈下降趋势,降水滞后2~3 h。为应对暴雨对农业的影响,建议提前预防、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并确保灾后处置及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雷达 水汽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市云量与福州探空层温度露点差关系研究
16
作者 吴扬春 姚林塔 +2 位作者 张俊杰 付泽宇 王雪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121-123,共3页
利用2001—2011年福清测站人工观测的云量和福州探空层的温度露点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云量和各探空层温度露点差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云量增加,探空层温度露点差呈减少趋势,温度露点差平均值925 hPa从9.7℃(20:00)降到2.5℃(08:00),500 ... 利用2001—2011年福清测站人工观测的云量和福州探空层的温度露点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云量和各探空层温度露点差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云量增加,探空层温度露点差呈减少趋势,温度露点差平均值925 hPa从9.7℃(20:00)降到2.5℃(08:00),500 hPa从25.1℃(08:00)降到13.8℃(08:00);低云量则是925 hPa从8.6℃(20:00)降到1.8℃(08:00),500 hPa从22.4℃(08:00)降到13.0℃(08:00)。在信度5%情况下,总云量和低云量与温度露点差均能通过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探空层 温度露点差 福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南湖山观星气象指数预报的研究和应用
17
作者 吴扬春 付泽宇 +1 位作者 张俊杰 林梦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星空旅游快速成长,看星星、拍星星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与露营、摄影等活动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兴起了一波“观星热”。南湖山位于戴云山脉的东张镇境内,远离闹区,能见度高,环境优美,灯光污染少。平均海拔816 m... 近年来,随着星空旅游快速成长,看星星、拍星星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与露营、摄影等活动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兴起了一波“观星热”。南湖山位于戴云山脉的东张镇境内,远离闹区,能见度高,环境优美,灯光污染少。平均海拔816 m,夏季清爽如秋,周边景色秀美,有“世外桃源”的美称。山顶已建有烧烤、露营敞篷等旅游设施,距离市区又不远,发展乡村旅游和观星旅游相结合,并带动制茶产业有较好的条件。因此,做好观星气象条件的分析和预报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与观星气象条件有关的气象因素,如天气、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云量、大气稳定度、空气清新度和夜明度(月亮亮度和城市光源),开展观星气象指数等级客观预报。根据观星气象指数等级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星空旅游服务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星指数预报 观测点和配套设施 星空露营及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维修测试平台设计
18
作者 曾昊川 陈清华 于悦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113-115,共3页
随着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的成熟与普及,观测设备得到及时、正确的维修检测和保障成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维修测试平台的开发,实现了对主要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保障和性能测试,包括自动气象站、自动土壤... 随着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的成熟与普及,观测设备得到及时、正确的维修检测和保障成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维修测试平台的开发,实现了对主要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保障和性能测试,包括自动气象站、自动土壤水分站等。结合万用表等通用设备对被测采集器接口板及主板的元件级关键点进行测试,完成电路板具体故障的查找,从而分析采集器、传感器等存在的故障。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的组成,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维修测试平台结构,探讨了平台硬件设计和平台软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传感器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枇杷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家金 李丽纯 +3 位作者 林晶 王加义 郑东旗 黄川容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通过辨识影响福建省枇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致灾因子,分析枇杷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和暴露性,考虑种植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出枇杷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枇杷种植区1971—2011年气象资料,1992—2011年枇杷种植面积、产量... 通过辨识影响福建省枇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致灾因子,分析枇杷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和暴露性,考虑种植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出枇杷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枇杷种植区1971—2011年气象资料,1992—2011年枇杷种植面积、产量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融合方法计算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及各评估单元的风险指数,进而构建枇杷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应用GIS技术制作出风险精细区划图,评估枇杷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结果表明:致灾危险性对综合风险的影响最大,起主要作用;重度以上的综合风险主要分布在福建省5个主要山脉的中高海拔山区以及枇杷种植面积大的莆田市、福清市、云霄县,轻度综合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沿海县市的低海拔种植区(除种植大县和东山县外),其余种植区的综合风险属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在城市热岛界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振蓝 龚振彬 +2 位作者 潘辉 张宝玉 王婷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为探讨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在城市热岛界定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运用目前常用的6种算法对福州市Landsat8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利用Moran’s I指数(local Moran’s I index)和G系数(Getis-Ord local... 为探讨空间自相关局部指标在城市热岛界定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运用目前常用的6种算法对福州市Landsat8热红外数据进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利用Moran’s I指数(local Moran’s I index)和G系数(Getis-Ord local G)法界定福州的热岛范围;比较基于不同LST反演算法的界定结果,并将结果与等间距法、均值标准差法和区域均值分级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ran’s I指数法和G系数法均能较准确地确定热岛范围,但G系数法界定的热岛范围较Moran’s I指数法更符合实际,对不同LST反演算法的依赖性较小,并与目前常用的热岛界定方法更具可比性,更适合应用于城市热岛界定; G系数法兼顾了LST的高低及其空间相关关系,其界定的城市热岛范围具有明确的统计学意义,而且阈值无需人为干涉,结果更为客观和准确,可在城市热岛定量研究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热岛界定 Moran’s I指数 G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