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状态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6
1
作者 林双妹 林佳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7-281,290,共6页
分析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30多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历经两次增长高峰期且总数量不断增加,证实了中心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仔细研究,高校中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能,第一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 分析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30多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历经两次增长高峰期且总数量不断增加,证实了中心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仔细研究,高校中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能,第一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其次中心必须能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才能不断引进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优秀的人才;第三,需要采用优质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制度建设保障中心的服务功能;第四,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加入区域共享,提高仪器利用率;最后通过实验室资质认证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整个实验室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 可持续发展 对策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电沉积Au的机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汤儆 田晓春 +2 位作者 周富庆 刘跃强 林建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1-646,共6页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u在ITO表面的沉积过程经历[AuCl4]-→[AuCl2]-→Au两步进行;当扫描速率较慢时,受歧化反应作用影响而只表现为一步沉积[AuCl4]-→Au.通过电位阶跃实验,验证了Au的两步沉积过程,并求得[AuCl4]-的扩散系数为1.3×10-5cm2·s-1.将成核曲线与理论曲线对照,得出Au在ITO表面的沉积符合瞬时成核理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Au核形貌进行分析,根据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到阶跃时间和阶跃电位对电沉积Au的形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导电玻璃 金纳米粒子 电沉积 成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松 程辉 +3 位作者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王颖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钴铬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钴铬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熔铸次数的钴铬烤瓷合金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维氏硬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铬烤瓷合金至少可以反复熔铸3次而不引起力学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Sn-3.8Ag-0.7Cu/Cu焊料接头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延 杨晓华 +2 位作者 兑卫真 吴本生 严永长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研究Sn-3.8Ag-0.7Cu/Cu焊料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在150℃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演变过程,对时效不同时间的试样进行抗拉强度测定,并在扫描电镜下进行动态拉伸原位观察和拉伸断口的形貌观察。结果表明,Sn-3.8Ag-0.7Cu/Cu焊料接头试样在焊后的界... 研究Sn-3.8Ag-0.7Cu/Cu焊料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在150℃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演变过程,对时效不同时间的试样进行抗拉强度测定,并在扫描电镜下进行动态拉伸原位观察和拉伸断口的形貌观察。结果表明,Sn-3.8Ag-0.7Cu/Cu焊料接头试样在焊后的界面上形成扇贝状的Cu6Sn5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层,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界面IMC的厚度增加,Cu6Sn5扇柱变长变粗,最后离开界面层进入焊料,时效480 h后在焊料和Cu6Sn5界面析出Ag3Sn相。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焊料接头的强度在时效初期略有增加,时效48 h后强度逐渐下降;动态拉伸结果表明,时效初期断裂发生在焊料基体内部,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断裂发生的位置逐渐向界面转移,在时效480 h后断裂完全发生在界面化合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时效拉伸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g及SnAgCu无铅焊料接头中金属间化合物在时效中的演变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延 杨晓华 +1 位作者 吴本生 严永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SnAg共晶合金及SnAgCu共晶合金无铅焊料与Cu或Ni/Cu或Au/Ni/Cu衬底经钎焊方法焊接后,在焊接界面和焊料内部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类型、形貌和分布形式,以及焊接接头在随后时效过程中IMC的类型、成分和形貌的演变规律进行综述... 对SnAg共晶合金及SnAgCu共晶合金无铅焊料与Cu或Ni/Cu或Au/Ni/Cu衬底经钎焊方法焊接后,在焊接界面和焊料内部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类型、形貌和分布形式,以及焊接接头在随后时效过程中IMC的类型、成分和形貌的演变规律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在钎焊过程中,IMC的类型与焊料成分有关,与衬底金属在焊料合金中的溶解度及扩散速度有关;IMC的形貌与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焊接界面的温度梯度有关;IMC的分布与焊料成分及接头中金属元素的扩散能力有关;焊料接头的断裂机理与接头合金成分、时效温度、时效时间、载荷方式有关;在时效过程中,焊料共晶组织粗化,焊料强度下降,断裂会在焊料内部发生;当IMC厚度增大到临界尺寸时,应力集中严重,多层IMC形成,空穴形成及长大,在IMC界面层断裂;若两者强度接近,则断裂部分发生在焊料,部分发生在界面IMC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金属间化合物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接触印刷技术在ITO基底上快速转移Au纳米粒子图案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儆 庞文辉 +3 位作者 任禾 陈巧兰 宋子旺 林建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2-618,共7页
采用无氰化学镀金法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印章表面镀金,通过微接触印刷技术将PDMS印章上的Au纳米粒子(AuNPs)分别转移到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修饰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的ITO基底(MPTMS/ITO)和表面电镀了铜膜的IT... 采用无氰化学镀金法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印章表面镀金,通过微接触印刷技术将PDMS印章上的Au纳米粒子(AuNPs)分别转移到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修饰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的ITO基底(MPTMS/ITO)和表面电镀了铜膜的ITO(Cu/ITO)表面上,同时形成有序的结构或者图案.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转移AuNPs的方法对基底表面特性并无特殊要求,是一种简单、快速、无污染、低成本的AuNPs转移技术,而且转移了AuNPs的ITO基底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活性,有望在SERS中有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接触印刷技术 金纳米粒子 转移 聚二甲基硅氧烷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剑东 刘尔生 +4 位作者 杨素苓 吴德凤 陈耐生 黄金陵 欧阳瑞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研究了在甲醇—吡啶体系中,一系列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它们产生1O2能力的顺序如下:ZnPc>AlPcCl≥CrPc>TNCoPc>TNNiPc>MnPc>CoPc>NiPc>Mn(O... 研究了在甲醇—吡啶体系中,一系列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它们产生1O2能力的顺序如下:ZnPc>AlPcCl≥CrPc>TNCoPc>TNNiPc>MnPc>CoPc>NiPc>Mn(OH)Pc>FeClPc>FePc.并着重讨论了中心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酞菁配合物 单线态氧 光化学反应 激发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型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用于利尿剂的分离与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卢明华 李鑫 +2 位作者 冯强 陈国南 张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9,共7页
采用自制的新型有机聚1-十六碳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6种利尿剂(氯噻酮、氢氯噻嗪、美托拉宗、吲哒帕胺、坎利酮和螺内酯)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新方法,并成功应用... 采用自制的新型有机聚1-十六碳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6种利尿剂(氯噻酮、氢氯噻嗪、美托拉宗、吲哒帕胺、坎利酮和螺内酯)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志愿者实际尿样的分析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6种利尿剂包含2种中性物质(坎利酮和螺内酯)和2种同分异构体(美托拉宗和吲哒帕胺)在11.0min内得到基线分离,柱效分别达到218000、176000、143000、121000、108000、103000塔板/m。6种利尿剂在1.15~8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08,检出限(LOD)在0.35~0.65μg/mL范围内,回收率为81.9%~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7%。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基于poly(1-hexadecene-co-TMPTMA)整体柱的CEC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对多种利尿剂的同时分离检测。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来自志愿者实际尿样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用于利尿剂类药物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整体柱 制备 色谱分离 利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连颂峰 程辉 +5 位作者 马守治 郑明 李秀容 胡志刚 吴维青 林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弯曲试件由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次、2次、3次、4次以及5次熔铸后,再经万能工具磨床研磨而成。根据ISO7438标准,对所有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加载直至试件断裂,测试所有非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弯曲试件由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次、2次、3次、4次以及5次熔铸后,再经万能工具磨床研磨而成。根据ISO7438标准,对所有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加载直至试件断裂,测试所有非贵金属烤瓷合金试件的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结果:经过不同铸造次数的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2次、4次铸造的合金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之间的弯曲强度无显著差异,而经过3次、5次铸造的合金在弯曲强度上显著高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P<0.05);经过2次、5次铸造的合金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之间的弯曲模量无显著差异,而经过3次、4次铸造的合金在弯曲模量上则显著高于经过1次铸造的合金(P<0.05)。结论:非贵金属烤瓷合金至少可以重复铸造5次而不引起弯曲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件数控火焰切割割炬轨迹建模 被引量:10
10
作者 聂晓根 刘艳斌 曾露莎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5-150,共6页
在对管件数控切割原理和割炬路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满足多种类型管件加工要求的五联动数控火焰机床运动方案。用参数方程描述切割相贯曲面的空间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提出解决焊接坡口的方法,并推导出切割过程中各运动分量的求... 在对管件数控切割原理和割炬路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满足多种类型管件加工要求的五联动数控火焰机床运动方案。用参数方程描述切割相贯曲面的空间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提出解决焊接坡口的方法,并推导出切割过程中各运动分量的求解公式。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五轴数控火焰机床数控系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火焰切管 割炬轨迹 管件相贯 焊接坡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辉 杨松 +3 位作者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王颖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金铂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金铂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金铂烤瓷合金经过单纯反复熔铸3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熔铸次数的金铂烤瓷合金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强度及维氏硬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代、Ⅲ代试件的弯曲模量与Ⅰ代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金铂烤瓷合金至少可以反复熔铸3次而不引起力学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尿中11种蛋白同化激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卓旻 上官良敏 +1 位作者 刘薇 张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0-814,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尿样中11种蛋白同化激素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美雄酮(MADE)阳性尿的分析。尿样前处理采用含500mg填料的C_(18) SPE柱净化浓缩,然后进行酶解,最后由液-液萃取获得待测样品。...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尿样中11种蛋白同化激素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美雄酮(MADE)阳性尿的分析。尿样前处理采用含500mg填料的C_(18) SPE柱净化浓缩,然后进行酶解,最后由液-液萃取获得待测样品。为了提高灵敏度,待测样品采用硅烷化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采用甲睾酮(MT)为内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1~2.0μg·L^(-1);分析加标实际样品,回收率在70.5%~121%,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固相萃取 蛋白同化激素 人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上电沉积Pd的成核机理及电催化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儆 田晓春 +1 位作者 刘跃强 林建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1016,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ITO上电沉积Pd的过程,发现Pd在ITO表面的电沉积是过电位成核且为不可逆的扩散控制过程;根据Cottrell方程计算得到[PdCl4]2-的扩散系数为2.19×10-5cm2/s;根据Scharifker的理论模型,归一化处... 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ITO上电沉积Pd的过程,发现Pd在ITO表面的电沉积是过电位成核且为不可逆的扩散控制过程;根据Cottrell方程计算得到[PdCl4]2-的扩散系数为2.19×10-5cm2/s;根据Scharifker的理论模型,归一化处理电流-时间曲线,与理论成核曲线对照,判断Pd的成核机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Pd的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对Pd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Pd纳米粒子进行结构分析,并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及在碱性条件下乙醇分子的电催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 钯纳米粒子 成核机理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C_7H_(18)N)(Ag_2I_3)]_n的合成、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浩宏 陈之荣 +3 位作者 黄长沧 肖光参 李俊篯 张文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3-937,F012,共6页
A one 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C7H18N)(Ag2I3)]n((C7H18N)+=Methyltriethylammonium)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tha... A one 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C7H18N)(Ag2I3)]n((C7H18N)+=Methyltriethylammonium)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ound consists of organic cations(Methyltriethylammonium) and inorganic anion chains (Ag2I3)n-. The inorganic moiety consists of AgI4 tetrahedron, which shares the same edges with adjacent AgI4 tetrahedrons to form one-dimensional infinite double chains along a-axis. There exists weak interaction among Ag…Ag atoms in the crystal. Anion chains are surrounded by Methyltriethylammonium cations. Anion chains and cations are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by static attracting forces in the crystal to form so-call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crystal structure data,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with DFT on B3LYP level was used to reveal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itle compound. CCDC: 254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 模板合成 碘化银 量子化学计算 晶体结构 银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铝厂废渣合成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巧琴 阮玉忠 于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1-724,共4页
用铝型材厂废渣,高岭土和TiO2为主要原料固相烧结合成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 用铝型材厂废渣,高岭土和TiO2为主要原料固相烧结合成钛酸铝-莫来石复相材料。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复相材料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结果确定最佳的原料配比为:铝型材厂废渣∶高岭土∶TiO2(质量比,下同)为:68∶13∶19,此时复相材料的主要相组成为钛酸铝(Al2TiO5):60.8%,莫来石固溶体(Al4.544Si1.456O9.368):22.7%,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l2TiO5晶体呈自形状,而莫来石固溶体主要以柱状和针状产出,材料体积密度达到3.53g/cm3,气孔率为9.8%,抗折强度为34.1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厂废渣 钛酸铝 莫来石 复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滞扩散模型估算柴油脱硫吸附剂的适宜孔径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承志 郑美琴 +2 位作者 熊莹 黄清明 陈晓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11-3617,共7页
通过GC-PFPD色谱分析国Ⅱ、国Ⅲ、国Ⅳ标准0^#柴油中的主要含硫组分,发现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是0^#柴油中的主要含硫化合物,C2-DBT、C3-DBT是国Ⅳ柴油中的主要含硫化合物。以BT、DBT、4,6-DMDBT为模型... 通过GC-PFPD色谱分析国Ⅱ、国Ⅲ、国Ⅳ标准0^#柴油中的主要含硫组分,发现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是0^#柴油中的主要含硫化合物,C2-DBT、C3-DBT是国Ⅳ柴油中的主要含硫化合物。以BT、DBT、4,6-DMDBT为模型化合物,计算含硫化合物在不同大小孔道内的扩散阻滞因子,结合氧化铝堆积孔模型,估算氧化铝基柴油脱硫吸附剂的适宜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当氧化铝的平均孔径为4~10 nm时,含硫化合物的扩散阻滞因子为0.24~0.65,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100~250 m^2·g^-1,可同时满足较低的扩散阻力和足够大的比表面积。对比分析不同氧化铝的孔分布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铝中4~10 nm范围内的孔面积占总孔面积的百分比与其吸附脱硫性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初步推测氧化铝基脱硫吸附剂的适宜孔径分布范围为4~1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吸附脱硫 估算 多孔介质 扩散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颖卉 杨松 +3 位作者 程辉 李秀容 吴维青 郑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钯基烤瓷合金在不添加新合金的情况下,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 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钯基烤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钯基烤瓷合金在不添加新合金的情况下,经过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进行比较;用弯曲实验对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进行比较;用硬度实验对各代试件的维氏硬度值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次数熔铸的钯基烤瓷合金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代试件的弯曲强度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钯基烤瓷合金经1~3次单纯反复熔铸后,拉伸性能、显微硬度未发生下降,但弯曲性能发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基烤瓷合金 反复熔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gCu/Cu钎焊接头等温时效下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思佳 杨晓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6,117,共4页
Sn3.0Ag0.5Cu/Cu钎焊接头在125,150,175℃三种温度下分别进行了36,72,216,360,720 h等温时效,对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在横截面上呈细小锯齿状,随着时效温度升高... Sn3.0Ag0.5Cu/Cu钎焊接头在125,150,175℃三种温度下分别进行了36,72,216,360,720 h等温时效,对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在横截面上呈细小锯齿状,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及时间延长,界面IMC的尺寸不断增加,增长速度随时效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时效时间延长而减小.界面IMC齿数不断减少、齿径变大、齿高变长、齿距变宽.分析得出一种科学的表征界面IMC尺寸的方法.计算时效后界面IMC层等效厚度,发现界面IMC层的等效厚度与时效时间及温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数学关系,同时可计算出界面IMC的生长激活能为88 kJ/mol.此外研究了时效对钎焊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随时效时间增加接头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与接头残余应力释放及界面IMC的演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等温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b共晶焊料接头中IMC的形成及时效演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晓华 李晓延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2,共6页
综述在微电子行业使用最多的SnPb共晶合金焊料与Cu或Ni/Cu或Au/Ni/Cu金属结合层经再流焊方法焊接后,在焊接界面和焊料内部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类型、形貌及分布形式,分析焊接接头在随后150℃左右时效不同时间后,IMC的类型、成分... 综述在微电子行业使用最多的SnPb共晶合金焊料与Cu或Ni/Cu或Au/Ni/Cu金属结合层经再流焊方法焊接后,在焊接界面和焊料内部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类型、形貌及分布形式,分析焊接接头在随后150℃左右时效不同时间后,IMC的类型、成分和形貌的演变规律,讨论IMC对焊料接头的断裂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SnPb共晶焊料合金 综述 金属间化合物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接及间距变化对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颖卉 彭佳梅 +3 位作者 潘宇 李秀容 吴维青 程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齿科合金铸造及距离变化对磁性附着体磁极和衔铁间磁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对磁性附着体的衔铁进行铸接加工,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磁极与衔铁间的磁力,并绘制磁力随二者距离变化的力值... 目的:探讨不同齿科合金铸造及距离变化对磁性附着体磁极和衔铁间磁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对磁性附着体的衔铁进行铸接加工,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磁极与衔铁间的磁力,并绘制磁力随二者距离变化的力值-位移曲线图。分析曲线图,计算经过不同齿科合金铸接加工后的衔铁与磁极间的最大磁力,以及不同距离时二者间的磁力。结果:经过钴铬、纯钛、钯铜镓、金铂合金铸接加工的衔铁与磁极之间磁力值相互没有统计学差异;当二者间距在0~0.1 mm时,随间距增大,磁力值急剧下降。结论:不同种类齿科合金铸接加工对衔铁和磁极间磁力值无显著性影响;磁极与衔铁之间的缓冲间隙应小于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科合金 磁性附着体 距离 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