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1
作者 侯慧敏 马海华 +1 位作者 王鹏全 王万祯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石羊河流域WFEE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20—2030年石羊河流域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负增长;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耦合度等级为高水平耦合;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共6个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流域耦合协调度在预测期内处于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渡阶段。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 CRITIC赋权法 综合发展指数 耦合协调度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评价
2
作者 侯慧敏 王辉 +1 位作者 王鹏全 曹进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为流域尺度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203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InVEST模型模拟产水量,评价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为流域尺度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203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InVEST模型模拟产水量,评价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关系。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整体呈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基尼系数介于0.2~0.3之间,未来表现出略微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比较均衡状态。石羊河流域2035年不同情景下平均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797 m^(3)/hm^(2),2020年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640 m^(3)/hm^(2),整体趋势向好。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均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匹配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基尼系数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贾玉博 杨宏伟 +2 位作者 粟晓玲 褚江东 徐吉海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157,共10页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斯混合回归模型和3种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量化了各评价指标对承载力的影响,从全局和局部尺度探究了其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202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动向好态势,但仍处于濒临超载的状态,评分值由2011年的3.79增长到2013年的4.18,之后下降到2020年的3.23;高斯混合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高维、小样本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单位面积农业灌溉用水量、污水处理回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产水模数和地下水开采率是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全局看,水资源承载力与主要影响因素呈非线性关系,并随其非单调变化,从局部看,2011—2015年主要影响因素多表现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抑制作用,2016—2020年逐步转为促进作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虽有提高,但仍需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降低地下水开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集 高斯混合回归模型 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磊 符向前 +2 位作者 何玉江 杨锦 王晓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97,共4页
由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的水资源总量有限,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在时空方面的不均匀,导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着供需矛盾,且日益尖锐。针对流域这种供需矛盾,首先对现有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计算流域水资源总量,并分析流域... 由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的水资源总量有限,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在时空方面的不均匀,导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着供需矛盾,且日益尖锐。针对流域这种供需矛盾,首先对现有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计算流域水资源总量,并分析流域水资源配置现状,然后进行模型优化,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为解决流域上下游矛盾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水资源模拟 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缑天宇 佟玲 +4 位作者 康德奎 何玉江 王万祯 康绍忠 付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84,共11页
2007年中国启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旨在提高用水效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面准确地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应对于当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析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项指标... 2007年中国启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旨在提高用水效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面准确地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应对于当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析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项指标的时空变化,并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候呈现暖湿化的趋势,蔡旗断面年径流量提升至4.01×108 m3。流域下游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改善,中游地下水埋深持续下降。流域耕地扩张与林地缩减趋势得到缓解。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数呈波动增加趋势,金昌市评价指数增长幅度略高于武威市,分别达到Ⅳ级0.353、Ⅲ级0.413,治理均取得积极效果。在重点治理的后续规划中,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与农业灌溉用水规模控制是流域管理机构需要重点关注与推进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 地下水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生态修复 跨流域调水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最严格地下水管理中地下水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康德奎 王万祯 +2 位作者 符向前 张丽霞 徐保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3,共4页
石羊河流域是国内存在严重供需矛盾的一个水资源地区。自从20世纪50年代后,在实际工程中,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多次监测到,这主要是因为流域地下水被大量地开采和水资源被过度地开发。为落实最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2011年... 石羊河流域是国内存在严重供需矛盾的一个水资源地区。自从20世纪50年代后,在实际工程中,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多次监测到,这主要是因为流域地下水被大量地开采和水资源被过度地开发。为落实最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2011年开始实施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了地下水监测系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测,并对机井用水量实行实时监控,为实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手段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水资源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地下水 监测系统 水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综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德奎 谷丰佑 周伟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69,共5页
为客观评价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分析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以2011—2016年的地下水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从管理措施、措施执行和管理成果3个方面,优选出全面反映地下水管理水平的10... 为客观评价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分析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以2011—2016年的地下水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从管理措施、措施执行和管理成果3个方面,优选出全面反映地下水管理水平的10个指标,将地下水管理水平分为Ⅰ~Ⅴ级,以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采用传统评分体系和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相结合的双重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6年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管理得分为74.72分,管理水平为Ⅲ级;石羊河流域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健全且实施到位,地下水有效监测率高但监测井密度过低;流域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虽略有减小,但地下水供水占比持续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属一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管理 综合评价 组合赋权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万祯 康德奎 王晓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石羊河流域因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推进流域治理工作,提升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石羊河流域不断推进水资源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有力支撑了各项水利业务,提高了水利工作效率和管... 石羊河流域因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推进流域治理工作,提升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石羊河流域不断推进水资源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有力支撑了各项水利业务,提高了水利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积极推动新阶段流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路线、建设布局等,为石羊河流域对表对标现有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现代水治理体系,建设石羊河数字孪生流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建设 探讨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HP的石羊河流域水质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万祯 王鑫 +4 位作者 王燕 刘子金 赵志宏 连海东 胡小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准确描述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态,明晰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典型断面水质数据的分析结果,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5项污染因子作为水质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CM-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综... 为准确描述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态,明晰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典型断面水质数据的分析结果,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5项污染因子作为水质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CM-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对石羊河流域主要污染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磷、氨氮污染组合权重占比最大,分别为0.438、0.296,是石羊河流域主要污染因子;石羊河流域从上游至中下游,水质逐步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HP 模糊评价法 云模型 组合赋权 水质评价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宏博 蒋亚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79-82,共4页
为深入分析石羊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通过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当量浓度比值等方法对研究区60个国家地下水监测井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单因子法... 为深入分析石羊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通过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当量浓度比值等方法对研究区60个国家地下水监测井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单因子法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上呈中性或弱碱性水,高TDS特征;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Na·Mg型及Cl·SO_(4)-Na·Mg型;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岩盐(NaCl)、碳酸盐矿物及硫酸盐岩的风化溶解蒸发浓缩和Na^(+)-Ca^(2+)阳离子的交换作用。水质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总体水质较差,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生态构建研究及流域生态健康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世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7期26-28,共3页
石羊河生态流域在我国甘肃省境内,是我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的流域之一。石羊河生态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干旱以及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石羊河源头冰川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给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社会... 石羊河生态流域在我国甘肃省境内,是我国人口密集度最高的流域之一。石羊河生态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干旱以及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石羊河源头冰川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给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恶劣影响,不利于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石羊河生态构建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对该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评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生态构建 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16年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7期87-88,90,共3页
利用1992年TM、2000年TM、2008年ETM、2016年OLI遥感影像提取的绿洲信息,从面积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绿洲变化率和时空变化驱动机制,比较分析近30年来石羊河下游绿洲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民勤绿洲面积经历了先回升后缩小... 利用1992年TM、2000年TM、2008年ETM、2016年OLI遥感影像提取的绿洲信息,从面积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绿洲变化率和时空变化驱动机制,比较分析近30年来石羊河下游绿洲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民勤绿洲面积经历了先回升后缩小再回升的变化过程,绿洲质量明显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民勤绿洲 绿洲变化率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土壤保持能力评估与情景预测
13
作者 王万祯 王辉 +2 位作者 郭凤 徐吉海 何世民 《节水灌溉》 2025年第7期15-22,30,共9页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能力分布空间状况,为流域尺度可持续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模型预测2035年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自然发展情景下的石羊河流域土地...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能力分布空间状况,为流域尺度可持续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模型预测2035年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自然发展情景下的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模拟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能力,定量评价石羊河流域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剖析土壤保持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2020年石羊河流域土壤保持量为3.37亿t,三种情景下的土壤保持量与2020年相比,表现出良好上升态势。从县级行政区尺度来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山丹县为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区。从植被类型来看,土壤保持能力最大的是灌木,土壤保持能力为448.43 t/(hm^(2)∙a),草地是石羊河流域保持土壤总量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石羊河流域土壤保持能力变化受到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坡度、降水量、高程是驱动研究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时空演变的主导因素,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交互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Invest模型 FLUS模型 地理探测器 石羊河流域 情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宏伟 李思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85,共7页
通过农田定位试验,研究常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下,农田水盐动态变化特征、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主要影响棉花耕作层土壤水分,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各年份不同生育... 通过农田定位试验,研究常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下,农田水盐动态变化特征、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主要影响棉花耕作层土壤水分,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各年份不同生育期滴头间和滴灌带间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变化趋势,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达25.16%。随着耕种年份增加,0~100 cm土层含盐量呈增加趋势,滴灌带带间盐分含量累积较滴头间显著,2021年收获后滴灌带间0~10 cm土层盐分含量达1.63 g/kg,从第四茬棉花种植开始,耕作层(0~40 cm)土壤盐分含量较第一茬增加117%,籽棉产量较第一茬降低8.1%,水分利用效率较第一茬降低6.3%。随年份增加籽棉产量呈下降趋势,籽棉产量介于4398.3~4970.1 kg/hm^(2)之间,同一耕地连续在膜下滴灌灌溉处理下,棉花种植从第四茬起进行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膜下滴灌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棉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西北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玉米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宣毅 佟玲 +4 位作者 康德奎 王磊 马冬青 杨其锟 郭晓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9-67,共9页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调亏灌溉对玉米蒸发蒸腾和产量的影响,该研究2017—2019年连续3 a设置2个种植密度(常规低密度、高密度)和不同灌溉处理开展田间试验。2017年设当地灌溉(W1)、充分灌溉(W2)、全生育期轻度亏缺(W3)、抽穗期充分灌溉其余...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调亏灌溉对玉米蒸发蒸腾和产量的影响,该研究2017—2019年连续3 a设置2个种植密度(常规低密度、高密度)和不同灌溉处理开展田间试验。2017年设当地灌溉(W1)、充分灌溉(W2)、全生育期轻度亏缺(W3)、抽穗期充分灌溉其余生育期轻度亏缺(W4)4个水分处理;在2017年试验结果基础上,2018年调整了试验设计,设充分灌溉(W2)、营养生长阶段(苗期末、拔节期)轻度亏缺(W5)、营养生长阶段中度亏缺(W6)3个水分处理;2019年设充分灌溉(W2)、营养生长阶段和灌浆末期轻度亏缺(W7)、营养生长阶段和灌浆末期中度亏缺(W8)3个水分处理。测定和计算了玉米植株茎流、棵间蒸发、冠层覆盖度、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单株茎流速率受种植密度和水分亏缺的影响明显,复水可以缓解水分亏缺造成的茎流速率降低。高种植密度下,玉米植株对水分胁迫的反映更为敏感,相同水分亏缺程度会造成更严重的减产。相较于低种植密度(当地密度),充分灌溉下(W2)增大种植密度使2017、2018、2019年玉米产量分别提升15.82%、34.89%、22.64%;高密度处理下,相较于当地的经验灌水模式,在作物营养生长阶段后期及灌浆后期进行轻度亏水处理可在产量下降不显著的情况下节水约23.14%。因此,增大种植密度并在作物营养生长阶段后期及灌浆后期进行轻度亏水,可在显著增大产量的同时大幅减少耗水,结果为西北地区玉米节水增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 蒸发 灌溉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