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HLA-DPB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丽君 吴江东 +3 位作者 左维泽 张万江 章乐 吴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5-1228,1249,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汉族肺结核患者与汉族健康对照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肺结核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水平基于测序的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通过病例-对照研究93例新疆石... 目的:探讨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汉族肺结核患者与汉族健康对照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肺结核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水平基于测序的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通过病例-对照研究93例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肺结核患者与96例同一地区的汉族随机健康对照者的HLA-DPB1位点的多态性,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筛选出易感和保护性基因。结果:在健康对照组中,共筛选出16个等位基因,其中HLA-DPB1*0501(28.1%)和HLA-DPB1*0201(27.6%)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位点,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病例组与对照组研究发现,HLADPB1*0201在对照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病例组(P<0.05)。而HLA-DPB1*0501在病例组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HLA-DPB1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北方汉族人群大体一致;同时本研究提示HLADPB1*0501可能为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肺结核的易感性基因,而HLA-DPB1*0201则可能为其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HLA-DPB1等位基因 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及其代谢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芳 蔡伟娟 +3 位作者 胡娜 宋雪 王绍亮 程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9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汉族...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200例EH患者(EH组)和200例对照者(NT组)Hcy代谢酶MTHFR C677T基因位点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Hcy水平在EH组和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的Hcy水平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NT组中CC、CT、TT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5%、49.5%、31.0%和30.5%、44.5%、25.0%,其中以CT基因型突变频率最高;EH组中C和T等位基因为44.25%和55.75%,NT组中为52.75%和47.25%。两组中3种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36);两组中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5,P=0.016)。在EH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型中CT型及TT型的Hcy水平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能是新疆汉族EH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对EH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Hcy代谢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H的发生发展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人群EH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MTHFR C677T基因 基因表达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新疆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宇 吴芳 +1 位作者 章乐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MB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引物序列特异性PCR扩增(PCR-SSP)技术对新疆地区的231例肺结核患者和226例健康志愿者的MBL基因H/L、P/Q和A/B 3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及单倍体分型,... 目的探讨MB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引物序列特异性PCR扩增(PCR-SSP)技术对新疆地区的231例肺结核患者和226例健康志愿者的MBL基因H/L、P/Q和A/B 3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及单倍体分型,比较各等位基因及单倍体型的频率(f),并计算优势比(OR)。结果对照组MBL基因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肺结核病例组(χ2=4.576,OR=0.613,P<0.05);而肺结核病例组MBL基因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4.821,OR=1.673,P<0.05)。结论 MBL基因AA基因型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负相关,其可能为当地汉族人群结核病的抵抗基因;而MBL基因AB基因型与新疆汉族人群结核病相关,其可能是当地汉族人群结核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L基因 结核病 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喜 贺鹏 +4 位作者 刘玉彩 吴芳 王萍 章乐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当地同族231人健康者进行...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当地同族231人健康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4.53%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8,χ2=9.872,Pc=0.026<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04基因频率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分别为12.77%和8.36%,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 HLA-DRB1*1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结核病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基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喜 杨跃进 +2 位作者 吴芳 章乐 张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研究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l)基因3′端非编码区(3′UTR)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TaqI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NRAMPl基因和VDR基因交互作用对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影响。方... 目的研究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l)基因3′端非编码区(3′UTR)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TaqI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NRAMPl基因和VDR基因交互作用对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新疆哈萨克族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213例,同地区同种族健康者211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NRAMP1基因3′UTR、VDR基因FokI和TaqI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采用2χ检验分析3个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相乘模型分析NRAMPl基因和VDR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1.NRAMPl基因3′UTR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TGTG/TGTG、TGTG/del和TGT-Gdel/del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8%、29.6%、5.6%和79.1%、19.5%、1.4%。TGTGdel等位基因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7,P<0.01)。2.VDR基因FokI位点在病例组和在对照组中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8%、45.1%、21.1%和47.9%、41.7%、10.4%。f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8,P<0.01);TaqI位点TT、Tt和tt基因型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T和t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1.267,P>0.05);D'=0.477,r2=0.01,两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3.NRAMP1基因和VDR基因存在正交互作用,ORint=1.62。结论 1.TGTG/del和TGTGdel/del基因型、TGTG缺失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易感基因。2.VDR基因中FokI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有关联,等位基因f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基因。3.NRAMP1和VDR基因间交互作用可能增加新疆哈萨克族人群结核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NRAMP1基因 VDR基因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上调miR-155表达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于秀石 朱佳 +6 位作者 魏丽丽 马克涛 司军强 张忠双 田俊杰 罗淑 鲁广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8,共8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上调miR-155表达在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PH模型,将30只新生Wistar大鼠依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上调miR-155表达在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PH模型,将30只新生Wistar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给药组,健康新生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组。所有组别大鼠于缺氧第2、4、8和12天分别取其新生大鼠,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取缺氧第12天肺部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iR-155、HIF-1α和ET-1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同法操作。结果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虚弱,体毛暗淡,蜷缩少动,精神萎靡,食量减少和体重下降等,空白对照组大鼠反应敏捷,体毛光泽,饮食和体重正常,给药组大鼠的反应、体毛、饮食和体重介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缺氧2、4、8和12 d的mPAP、HIF-1α和ET-1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给药组大鼠缺氧2、4、8和12 d的mPAP、HIF-1α和ET-1显著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晰可见,间质无渗出,肺泡壁完整,模型组肺微血管扩张充血,双肺体积增大,明显肺水肿,可见浸润的炎症细胞,偶然形成透明膜,大小各异的肺泡,肺泡间隔明显增厚,给药组大鼠其肺组织肺泡腔渗出、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开并充血,较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缺氧12 d肺组织的HIF-1α和ET-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iR-155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给药组大鼠缺氧12 d肺组织的HIF-1α和ET-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miR-155表达显著增高(P<0.05)。miR-155的靶基因与HIF-1α的5’UTR配对互补,miR-155可能通过靶向结合HIF-1α3’UTR调控miR-155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新生大鼠HPH的发病过程中低氧作为诱导HIF-1α及ET-1的表达增强因素,减弱miR-155对IGF-1R的抑制作用,引发HPH肺组织损伤。IGF-1可通过上调miR-155表达,降低IGF-1R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对肺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大鼠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皮素-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IR-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喜 任玲君 +3 位作者 李秀玲 吴芳 章乐 张万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97-203,共7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 1.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8、95%CI=1.618~11.905、Pc〈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0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12.8%、8.4%,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6、95%CI=1.060~2.684、Pc〉0.05)。2.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2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0.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79、95%CI=2.302~4.960、Pc〈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301/4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6.2%、10.3%,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1、95%CI=0.334~0.941、Pc〉0.05)。结论 HLA-DRB1*11、DQB1*020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强相关,DRB1*11、DQB1*020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LA-DR抗原 HLA-DQ抗原 多态现象 遗传 疾病遗传易感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部分人群HLA-DRB1、HLA-DQB1、HLA-DPB1基因多态性与单倍型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江东 卢丽君 +1 位作者 左维泽 章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8-522,526,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HLA-DQB1、HLA-DPB1高分辨分型基础上的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分布的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基因分型(PCR-SBT)法对新疆地区188例汉族人群与90例...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HLA-DQB1、HLA-DPB1高分辨分型基础上的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分布的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基因分型(PCR-SBT)法对新疆地区188例汉族人群与90例维吾尔族人群进行HLA-DRB1、HLA-DQB1、HLA-DPB1基因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应用Arlequin3.5软件以最大似然法获得单倍型频率。结果汉族人群频率最高的HLA-Ⅱ类基因分别是DRB1*09∶01(12.8%)、DQB1*03∶01(20.3%)和DPB1*05∶01(33.5%);三位点组成的单倍型频率最高的分别是DRB1*09∶01-DQB1*03∶03(8.8%)、DRB1*09∶01-DPB1*05∶01(5.0%)、DQB1*03∶01-DPB1*05∶01(9.6%)和DRB1*09∶01-DQB1*03∶03-DPB1*05∶01(6.3%)。维吾尔族人群频率最高的HLA-Ⅱ类基因分别是DRB1*07∶01(18.3%)、DQB1*03∶01(18.9%)和DPB1*04∶01(30.0%);三位点组成的单倍型频率最高的分别是DRB1*07∶01-DQB1*02∶02(16.1%)、DRB1*07∶01-DPB1*04∶01(5.0%)、DQB1*03∶01-DPB1*04∶01(7.3%)、DRB1*07∶01-DQB1*02∶02-DPB1*04∶01(7.4%)。两组人群中等位基因有显著差异的是∶DRB1*04∶04、DRB1*07∶01、DRB1*08∶03、DRB1*11∶04、DRB1*12∶02、DRB1*13∶01、DRB1*15∶01、DQB1*02∶02、DQB1*06∶01、DPB1*04∶01和DPB1*05∶01。结论中国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HLA-DRB1、HLA-DQB1、HLA-DPB1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分布均有自己的多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化抗原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围在筛查新疆喀什贫困地区维吾尔族妇女肥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燕 阿布都克尤木.赛买提 张文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寻找简便易行的筛查肥胖的新指标。方法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将2 423名新疆喀什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BMI指数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了比较。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描述,用ROC曲... 目的寻找简便易行的筛查肥胖的新指标。方法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将2 423名新疆喀什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BMI指数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了比较。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描述,用ROC曲线寻找筛查肥胖的最佳测量学指标及其切点值。结果 (1)农村维族妇女的BMI为(24.8±3.7)kg/m2,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达31.9%和18.5%,均高于汉族妇女的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P<0.05);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率分别为31.4%、37.9%和57.0%。(2)年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之间的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而臀围与BMI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0.82)。教育程度分别与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BMI呈负相关,与人均日收入呈正相关。(3)臀围预测肥胖的AUC和YI值分别为0.953和0.813,均高于其它预测指标,肥胖者筛查切点值:臀围>101.5 cm。结论臀围、腰围身高比、腰围预测肥胖均有较好的初筛价值;臀围初筛超重、肥胖效果最佳(AUC、YI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超重 臀围 体质指数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A/B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江 张万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相关。方法通过使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SSP-PCR)的方法分别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简称病例组)及231例有结核分枝...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相关。方法通过使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SSP-PCR)的方法分别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简称病例组)及231例有结核分枝杆菌接触史的新疆同民族健康者(简称对照组)进行MBL基因的A/B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研究不同基因型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病例组中,MBL基因A/B位点AA基因型106例(占46.90%),AB基因型106例(占46.90%),BB基因型14例(占6.20%);对照组AA基因型则为146例(占63.20%),AB基因型80例(占34.63%),BB基因型5例(占2.17%)。病例组中MBL-AB突变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为6.20%、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4,Pc<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AA基因型可能为结核病的保护性因素,BB基因型可能为结核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A/B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甘露糖结合外源凝集素 聚合酶链反应 疾病遗传易感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慧丽 马志萍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乳腺癌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1位,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者认为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肥胖以及不恰当的激素治疗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但仍有近50%的乳腺癌的病因无法用目前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解释。近年来许多研究者... 乳腺癌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1位,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者认为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肥胖以及不恰当的激素治疗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但仍有近50%的乳腺癌的病因无法用目前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解释。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乳腺癌中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BV和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提示这些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很多研究者均在乳腺癌中检出上述病毒的存在,由于检出率高、低不等,病毒感染在乳腺癌发病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是颇具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PV EBV MMT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贫困地区维吾尔族农民肥胖与血脂异常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珂 许梦情 +7 位作者 王晓军 曹冲 尹启航 王莉杰 陶林 赵娟 黄瑾 张文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8,共8页
肥胖及血脂异常研究很少涉及低收入地区。本研究分析了新疆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农民体质指数(BMI)、超重及肥胖与多种血脂分子异常的关系,探讨贫困地区筛查高危人群的适宜策略。在新疆喀什农村对3286名年龄≥18岁个体(男1585人,女1701人... 肥胖及血脂异常研究很少涉及低收入地区。本研究分析了新疆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农民体质指数(BMI)、超重及肥胖与多种血脂分子异常的关系,探讨贫困地区筛查高危人群的适宜策略。在新疆喀什农村对3286名年龄≥18岁个体(男1585人,女1701人)进行问卷检查、体格检查及多项血脂分子的检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ROC、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男女性中,随着BMI的增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浓度呈现递增趋势(P<0.01);男/女性TG、LDLC、TC血浓度均与BMI有显著相关性(P<0.01)。单项或多项血脂异常率均随BMI增加而上升;同一个体2个血脂指标同时异常的高危组合分别是TG+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C+TG。Logistic联合多变量ROC曲线分析表明,单项指标HDLC(AUC=0.89)在血脂异常诊断中的权重最高;而组合指标TG+HDLC(AUC=0.95)的权重高于其它任何组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和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相关血脂指标TG、TC和HDLC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南疆农村贫困维吾尔族人群中,男女性超重与肥胖者均与血脂指标异常升高相关;HDLC、TG和TC任意两个指标同时异常,为血脂异常的高危状态。肥胖伴有"TG+HDLC"异常升高可能是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集合危险因素",在贫困地区具有临床筛查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身体质量指数 低收入 肥胖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13
作者 武丹 杨昕 +6 位作者 朱君玲 王红英 李洪涛 潘欢 何鸿昌 任显显 潘泽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8-21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bladder cancer 1,DBC1)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关系及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能否作为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工具用于子宫颈癌筛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3例正常子宫颈组织、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以及54例子宫颈癌组织进行HPV16、HPV18感染的检测;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上述组织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方法检测10例甲基化阴性的正常子宫颈组织和10例甲基化阳性的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18.6%、34.3%和68.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2.3%、8.6%和16.7%;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23.3%、40.0%和87.0%;在79例高级别宫颈损伤及子宫颈癌样本中,其中50例HPV16/18感染阳性,29例HPV16/18感染阴性;阳性组中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88.0%,阴性组甲基化率为55.2%(P<0.05);10例甲基化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甲基化阴性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结论:DBC1基因甲基化可能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结合HPV16/18感染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DBC1基因甲基化 HPV16/18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通过组蛋白修饰酶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表观基因学研究
14
作者 何建伟 晏春艳 +5 位作者 杨宗树 高永昌 蒋雯 方钦正 戴晓琴 曹薇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关性。方法BMSCs成骨诱导培养,用TGF-β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关性。方法BMSCs成骨诱导培养,用TGF-β1、SB431542和TGF-β1+SB431542干预。分为4组:BMSCsCtrl-3d组(A组),BMSCs-Ctrl-ost3d组(B组),BMSCs-TGF-β1-ost3d组(C组),BMSCs-TGF-β1-SB1UMost3d组(D组)。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mRNA表达量。结果(1)与A组比较,B组DM3B、KDM4A、KDM4B、KDM4C、KDM4D、KDM5A、KDM5B、KDM5C、KDM6A、KDM6B、EZH1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2)与B组比较,C组KDM3B、KDM4A、KDM4C、KDM4D、KDM5C、EZH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KDM5B、KDM6A、KDM6B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KDM4B、KDM5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3)与C组比较,D组KDM3B、KDM6A、KDM6B的mRNA表达发生明显改变(P<0.05);KDM4C、KDM4D、KDM5C和EZH1的mRNA改变不显著(P>0.05),KDM4A的mRNA发生非特异性改变(P<0.05)。结论TGF-β1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TGF-β1/非Smad信号调控部分相关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化酶的表达,从而促进了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组蛋白甲基化酶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对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董江涛 徐芳 +6 位作者 田玺择 姚楠 吴芳 章乐 王远志 曹旭东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复制及鉴定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复制及鉴定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获取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各时间点、各组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各组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的时相性变化。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BCG)均被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大量吞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小鼠模型组和卡介苗菌株(BCG)感染小鼠模型组,在小鼠感染模型复制成功后1~9天,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9天时两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均达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小鼠组,感染小鼠的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卡介苗菌株(BCG)感染小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小鼠的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强弱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肺泡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与耐药结核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丽 雷英 +13 位作者 吴芳 章乐 吴江东 曹旭东 朱彬 邬博 李瑞山 张玉清 王钊 庄睿 李文娟 梁晨 樊超 张万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41-1447,1451,共8页
目的:检测不同耐药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原核类泛素蛋白-蛋白酶体系统(以下简称:Pup-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Pup、Dop、PafA、Mp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研究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的相... 目的:检测不同耐药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原核类泛素蛋白-蛋白酶体系统(以下简称:Pup-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Pup、Dop、PafA、Mp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研究结核杆菌Pup-蛋白酶体系统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培养对数生长期的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结核杆菌临床分离的药物敏感菌株、单纯耐异烟肼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INH-MTB)、单纯耐利福平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RFP-MTB)、单纯耐链霉素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SM-MTB)、单纯耐乙胺丁醇的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EB-MTB)、耐多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MDR)等各组菌株的总RNA,经纯度鉴定后,利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结核杆菌菌株的Pup、Dop、PafA、Mpa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Pup-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Pup、Dop、PafA、Mpa基因的表达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与药物敏感菌株相比,Pup、Mpa基因在单一耐药菌株和耐多药菌株中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Dop、PafA基因在单一耐药菌株和耐多药菌株中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相比,Pup、Dop、Mpa基因在单一耐药菌株中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afA基因在单一耐药菌株中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杆菌临床分离的药物敏感菌株、INH-MTB组、RFP-MTB组、SM-MTB组、EB-MTB组和MDR组中,结核杆菌Pup、Dop、PafA、Mpa基因的表达差异,与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耐药性 Pup-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σ~B因子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环境应激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丽红 张再超 +6 位作者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蔡扩军 王为升 王俊伟 陈创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1-446,共6页
为了解σB因子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环境应激反应中的调控作用,笔者用基因重叠延伸PCR(SOE-PCR)和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SigmaB基因缺失株,分析该缺失株在不同温度、pH和高盐压力条件下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应激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为了解σB因子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环境应激反应中的调控作用,笔者用基因重叠延伸PCR(SOE-PCR)和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SigmaB基因缺失株,分析该缺失株在不同温度、pH和高盐压力条件下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应激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野毒株相比,SigmaB基因缺失株在压力条件下的应激能力减弱,rsbV、rsbW、hpt、clpP、ctsR等环境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降低。本研究提示σB因子在LM温度、pH和高盐环境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为揭示LM环境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及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SigmaB基因 环境应激反应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尼丁增强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_(Ca)通道介导的外向电流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洋 马克涛 +3 位作者 张传林 司军强 张雯 李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奎尼丁对SD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单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给予奎尼丁后大鼠软脑膜动脉单个平滑肌细胞(pi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外向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1)奎尼丁呈... 目的研究奎尼丁对SD大鼠软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单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给予奎尼丁后大鼠软脑膜动脉单个平滑肌细胞(pi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外向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1)奎尼丁呈电压依赖性增强PASMC的外向电流(n=6,P<0.01)。(2)奎尼丁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大鼠PASMC的外向电流(n=6,P<0.05)。(3)应用BK C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eriotoxin(IBTX)后,不仅取消了奎尼丁增强外向电流的作用,而且抑制了对照组的外向电流(n=6,P<0.01)。结论奎尼丁通过增强BK Ca通道激活的外向电流,可能参与了舒张大鼠软脑膜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外向电流 平滑肌细胞 软脑膜动脉 大电导 钙激活钾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4a、Notch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万国兴 李锋 +2 位作者 孙建平 李文琴 曹玉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miRNA-34a在众多肿瘤中发挥作用,通过作用靶基因Notch1调控Notch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探讨miRNA-34a-Notch1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乳腺癌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iRNA-34a NOTCH1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和朊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军 徐江 +4 位作者 余芯乐 张杰 杨洋 张凯楠 曾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aa10p和PrPc在OSCC表达最高,白斑次之,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最低。Naa10p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rPc分别在白斑和OSCC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aa10p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rPc表达仅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rPc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升高(P<0.05),而Naa10p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Naa10p和PrPc与OSCC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 朊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