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腾腾 魏虹 +3 位作者 管东方 吴广胜 张志威 齐新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00-2804,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L-60细胞设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姜黄素(0、2.5、5.0、10.0、20.0、40.0μmol/L)单独亚组和姜黄素(0、5.0、10.0、20.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L-60细胞设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姜黄素(0、2.5、5.0、10.0、20.0、40.0μmol/L)单独亚组和姜黄素(0、5.0、10.0、20.0μmol/L+30μmol/L GANT61)联合亚组,于作用24、48 h时观察。采用CCK-8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评价体外联合应用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单独亚组和姜黄素联合亚组在24、48 h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分别与5.0、10.0、20.0μmol/L单独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与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 h时,5.0μmol/L姜黄素与30μmol/L GANT61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拮抗作用,培养至48 h时,呈单纯相加作用;24、48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与30μmol/L 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呈增强作用。培养至24、48 h时,姜黄素、GANT61和姜黄素+GANT61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培养至24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10.0、20.0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48 h时,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5.0、10.0、20.0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与GANT61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和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显著促进HL-60细胞凋亡,而且与浓度和时间有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姜黄素 GANT61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GANT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阿糖胞苷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增殖、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马翠 陈雅琳 +1 位作者 白天鸽 魏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6-952,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自噬间的联系。方法 MTT法筛选CUR及Ara-C的最佳联合浓度并检测联合效应,分析CUR和Ara-C对KG1a细胞的增殖、自噬、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估...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自噬间的联系。方法 MTT法筛选CUR及Ara-C的最佳联合浓度并检测联合效应,分析CUR和Ara-C对KG1a细胞的增殖、自噬、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估CUR和Ara-C的联合用药效果。结果 CUR和Ara-C均对KG1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经40μmol·L^(-1)CUR和0.5μmol·L^(-1)Ara-C联合处理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各自剂量的单用组,经3-MA预处理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吖啶橙染色观察到细胞内出现自噬泡,联合用药的表达率高于单用组,且能被3-MA抑制。联合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单用组,经3-MA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各自单用组(P<0.05)。细胞在G_0/G_1期比例明显多于S期。caspase-3、LC3、Beclin-1基因的表达上调,Bcl-2基因则下调(P<0.05)。联合组caspase-3和Beclin-1的蛋白量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LC3-Ⅱ/LC3-Ⅰ的比值升高。3-MA预处理组的Beclin-1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则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诱导KG1a细胞自噬与凋亡,并能提高白血病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自噬抑制剂3-MA不仅能抑制该自噬,而且能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姜黄素 阿糖胞苷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自噬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2 位作者 王维山 王端明 周宗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法观察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在体外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培养细胞的CD29、c-Kit和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诱导10d后的细胞及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出的成骨细胞,AKP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达下调。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Oct-4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出现了甲基化。结论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小鼠BMSCs及小鼠成骨细胞,Oct-4基因可能参与了成体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对姜黄素诱导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马翠 白天鸽 +1 位作者 陈雅琳 魏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观察化疗药物阿糖胞苷作用下姜黄素是否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产生自噬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G1a细胞,透射电镜观察不用药物处理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内酸性自噬泡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 目的:观察化疗药物阿糖胞苷作用下姜黄素是否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产生自噬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G1a细胞,透射电镜观察不用药物处理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内酸性自噬泡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KG1a细胞的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姜黄素联合阿糖胞苷组细胞活力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结果显示姜黄素能诱导细胞自噬小体的产生,阿糖胞苷能使姜黄素诱导的自噬小体增加。吖啶橙染色发现联合用药组能提高姜黄素诱导的细胞自噬,细胞内酸性自噬泡及含有自噬泡的细胞数均增加。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细胞主要被阻滞在G0/G1期。RT-qPCR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beclin-1和LC3的mRNA表达水平均比单药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比单药组beclin-1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LC3-II/LC3-I的比值升高。结论:姜黄素能抑制KG1a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阿糖胞苷能促进姜黄素诱导的细胞自噬,作用优于姜黄素单用组,可能与两药联合上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自噬 阿糖胞苷 KG1a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SB202190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晶 吕海龙 +4 位作者 王成华 孙冯 雷颖 彭心宇 姜玉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0-703,708,共5页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2190体外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别加入12.5、25、50、100μmol/L的SB202190中体外孵育。利用伊红染色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原头节的活力变化。实验重复3次;扫描...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2190体外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别加入12.5、25、50、100μmol/L的SB202190中体外孵育。利用伊红染色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原头节的活力变化。实验重复3次;扫描电子显微镜下(SEM)下观察SB202190作用后原头节表面超微结构改变;不同浓度SB202190作用24h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酶活性。结果 50μmol/L和100μmol/L的SB202190作用1d后,头节活力开始下降。作用14d后,100μmol/LSB202190组无存活的头节,50μmol/L SB202190组的头节活力仅为13.8%。超微结构显示100μmol/LSB202190作用6d后,原头节顶突外翻、变形,顶突界面缺损,吸盘变形,体表出现虫蛀样损害。不同浓度SB202190作用24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B202190高浓度组原头节的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抑制剂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调控Hedgehog/GLI信号通路抑制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腾腾 魏虹 +2 位作者 管东方 马翠 吴广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8-54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是造血微环境的核心组成成分。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BMSC能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增殖、存活及耐药。因此,除了直接针对AML的治疗外,阻断白血病... 背景与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是造血微环境的核心组成成分。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BMSC能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增殖、存活及耐药。因此,除了直接针对AML的治疗外,阻断白血病与BMSC的相互作用将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Hedgehog(Hh)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家族,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等多个物种中,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形成、器官成熟、血管生成、干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及胚胎发育。Hh信号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来创造适合肿瘤生存的微环境,进而为肿瘤发展和转移创造环境。然而,骨髓造血微环境能否通过Hh信号影响HL-60细胞的存活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究BMSC诱导的Hh信号对HL-60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实验组间HL-60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各组HL-60细胞凋亡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QRT-PCR)等方法检测各实验组Hh信号通路组成成分GLI1基因及凋亡基因BCL-2、BCL-XL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GLI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BMSC对HL-60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以GLI为靶点的Hh信号通路抑制剂GANT6110μmol/L可以逆转BMSC的这些作用。共培养体系中HL-60细胞GLI1蛋白及m RNA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m RNA表达上调。结论:BMSC对AML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BMSC激活AML细胞中的Hh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下游靶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GANT61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勃 姜玉峰 +7 位作者 李芳芳 王卓 邢国强 雷颖 史红娟 张示杰 彭心宇 吕海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索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1640培养基组、DMSO组、塞来昔布溶液(50、100、150、200μmol/L)中体外孵育,在倒置焦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变化,同时通过0.1%伊红染色显示原头节活力。... 目的探索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1640培养基组、DMSO组、塞来昔布溶液(50、100、150、200μmol/L)中体外孵育,在倒置焦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变化,同时通过0.1%伊红染色显示原头节活力。运用Western blot检测DMSO、100、150、200μmol/L塞来昔布处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48h后p-ERK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体外孵育7d后,DMSO组及空白1640对照组原头节的活力几乎没有改变。塞来昔布作用1d后,100、150、200μmol/L组原头节的活力均下降;作用3d后,200μmol/L组原头节全部被杀死,150μmol/L组的原头节活力为43.9%。100μmol/L、50μmol/L组对原头节的活力也有明显下降,但不及高浓度组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2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加而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塞来昔布能够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这可能与塞来昔布下调P-ERK2的表达进而抑制ERK2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ERK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细粒棘球蚴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王卓 姜玉峰 +1 位作者 邢国强 吕海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研究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DRB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的影响。方法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中获取新鲜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并于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实验分为DMSO空白对照组,25 g/L、50 g/L、75 g/L DRB处理组。通... 目的研究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DRB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的影响。方法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中获取新鲜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并于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实验分为DMSO空白对照组,25 g/L、50 g/L、75 g/L DRB处理组。通过伊红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活力和形态变化,并绘制生长活力曲线。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25 g/L DRB处理组体外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间原头节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空白对照组=0.542,P>0.05;F25 g/L DRB处理组=0.658,P>0.05)。50 g/L DRB处理组和75 g/L DRB处理组体外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间原头节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 g/L DRB处理组=6.686,P<0.01;F75 g/L DRB处理组=10.756,P<0.01)。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DRB对原头节活力的抑制效果增强,且原头节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高浓度的Nrf2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有抑制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rf2信号通路是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因子,对细粒棘球蚴Nrf2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可能为治疗细粒棘球蚴病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Nrf2信号通路 DRB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HS-5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红霞 孟腾腾 +3 位作者 管东方 吴广胜 农卫霞 魏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88-592,共5页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凋亡的影响,本实验分两组:HS-5与HL-60(HS-5:HL-60=1×105/m L:1×106/m L)接触共培养组(实验组)和HL-60(1×106/m L)单独培养组(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凋亡的影响,本实验分两组:HS-5与HL-60(HS-5:HL-60=1×105/m L:1×106/m L)接触共培养组(实验组)和HL-60(1×106/m L)单独培养组(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60细胞在24、48、72 h的早期凋亡率;瑞氏染色观察HL-60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HL-60细胞的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M测得在24、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HL-60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8 h时实验组较对照组HL-60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此时瑞氏染色见对照组比实验组细胞变的更不规则,同时有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上调(P<0.05)。由此可知,HS-5与HL-60细胞接触培养能保护HL-60细胞免于快速凋亡,部分原因是通过上调HL-60细胞的抗凋亡基因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5 HL-60 共培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F7对食管鳞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晶晶 张志威 慕晓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索Kruppel-like factor 7(KLF7)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KLF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者预后、病理分级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 目的探索Kruppel-like factor 7(KLF7)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KLF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者预后、病理分级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技术研究食管鳞癌细胞中KLF7的表达模式与亚细胞定位。利用KLF7过表达质粒(pcDNA-3.10-KLF7)细胞转染实现KLF7在Eca109食管鳞癌细胞中过表达。采用平板克隆计数和CCK-8检测研究细胞增殖能力,利用Transwell研究细胞迁移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KLF7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和EC9706)中KLF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P<0.05),并且Het-1A细胞中KLF7高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2种食管癌细胞Eca109和EC9706中KLF7仅高表达于细胞核,在Eca109细胞中过表达KLF7后改变细胞周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CCND1和P53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KLF7的过表达可能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Kruppel-like factor 7 增殖 迁移 P53 CC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鹅脱氧胆酸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ROS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光耀 姜玉峰 +8 位作者 吕海龙 李佳洁 杨仁坦 秦文娟 马斌 马容基 王麟尧 陈琳 许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研究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对照组及GCDCA处理组(500、1 500、2 500μmol/L),应用体外培养技... 目的研究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分为对照组及GCDCA处理组(500、1 500、2 500μmol/L),应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伊红染色法每天定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活力并记录存活和死亡数目。使用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GCDCA处理24h后各组原头节体内caspase-3酶活性变化;DCFH-DA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GCDCA作用24h后原头节内ROS水平变化。结果 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处理后均可导致原头节活力减弱,且最高浓度组在第7d时原头节全部死亡。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组作用原头节24h后caspase-3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555.162,P<0.05)。500、1 500、2 500μmol/L GCDCA作用原头节24h后原头节内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F=216.901,P<0.05)。结论 GCDCA能抑制体外原头节生长,促使原头节死亡,可能与活化caspase-3及提高原头节内ROS水平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鹅脱氧胆酸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CASPASE-3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