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伴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血清白介素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余丽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65-2267,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的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无贫血组、缺铁性贫血(IDA)组及ACD组各20例患者血清中IL-1及Epo水平,并与30例...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的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无贫血组、缺铁性贫血(IDA)组及ACD组各20例患者血清中IL-1及Epo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组受检者IL-1、Epo、血红蛋白(Hb)、血浆铁蛋白(SF)、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贫血组、对照组分别与ACD组、IDA组比较IL-1、Epo、ESR明显降低,Hb、S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较ACD组IL-1、SF、ESR明显降低,Ep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与ESR呈正相关(r=0.64,P<0.05);与SF呈负相关(r=-0.52,P<0.05);与ACD组的Hb呈负相关(r=-0.41,P<0.05);与Epo无直线相关(r=-0.15,P>0.05)。结论 IL-1在RA伴AC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A伴ACD患者体内Epo水平相对不足,IL-1可能与影响铁代谢和Epo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贫血 缺铁性 白细胞介素1 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红霞 吴广胜 郭蔚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24-1026,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7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n=21)和慢性组(n=66),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7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n=21)和慢性组(n=66),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h1/Th2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失衡以及Th1偏移在A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且能一定程度反映疾病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H1/TH2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孟腾腾 魏虹 +3 位作者 管东方 吴广胜 张志威 齐新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00-2804,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L-60细胞设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姜黄素(0、2.5、5.0、10.0、20.0、40.0μmol/L)单独亚组和姜黄素(0、5.0、10.0、20.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L-60细胞设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姜黄素(0、2.5、5.0、10.0、20.0、40.0μmol/L)单独亚组和姜黄素(0、5.0、10.0、20.0μmol/L+30μmol/L GANT61)联合亚组,于作用24、48 h时观察。采用CCK-8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评价体外联合应用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单独亚组和姜黄素联合亚组在24、48 h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分别与5.0、10.0、20.0μmol/L单独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与0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 h时,5.0μmol/L姜黄素与30μmol/L GANT61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拮抗作用,培养至48 h时,呈单纯相加作用;24、48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与30μmol/L 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呈增强作用。培养至24、48 h时,姜黄素、GANT61和姜黄素+GANT61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培养至24 h时,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10.0、20.0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48 h时,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5.0、10.0、20.0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与GANT61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和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显著促进HL-60细胞凋亡,而且与浓度和时间有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姜黄素 GANT61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GANT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农卫霞 王奎 +2 位作者 龙珍珠玛 王新华 王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10-1713,1719,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1例DLBCL患者的淋巴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60例健康淋巴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1例DLBCL患者的淋巴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60例健康淋巴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在DLBCL组织和健康淋巴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NC-shRNA和MALAT-1-shRNA慢病毒稳定细胞系,CCK-8法检测MALAT-1下调对DLBCL细胞增殖的影响;在耐药性分析中,NC-shRNA和MALAT-1-shRNA细胞用200 ng/ml阿霉素分别处理48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C-shRNA和MALAT-1-shRNA细胞耐药基因MDR1和MR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LBCL组织中MALAT-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淋巴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0.11 vs 0.41±0.08,P<0.05);CCK-8结果显示,与NC-shRNA组相比,MALAT-1-shRNA组细胞在24 h、36 h、48 h、72 h时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与NC-shRNA组、MALAT-1-shRNA组和NC-shRNA+Adriamycin组比较,MALAT-1-shRNA+Adriamycin组增殖曲线的平均斜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shRNA组比较,MALAT-1-shRNA组细胞中MDR1和M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LncRNA MALAT-1在DLBCL组织中呈高表达,下调MALAT-1的表达可显著抑制DLBC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ALAT-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增殖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rrestin1激活STAT3信号通路影响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迁移侵袭能力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红霞 吴广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特异性的β-Arrestin1-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K562细胞,形成β-Arrestin1-siRNA组、阴性对照siRNA组和空白组对照组。以此为实验分组,应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特异性的β-Arrestin1-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K562细胞,形成β-Arrestin1-siRNA组、阴性对照siRNA组和空白组对照组。以此为实验分组,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 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β-Arrestin1-siRNA处理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分别下降43%及52%(P<0.05);且p STAT3蛋白表达减少;STAT3抑制剂能抑制K562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结论:白血病细胞K562中β-arrestin1蛋白高表达激活STAT3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rrestin1 STAT3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调控Hedgehog/GLI信号通路抑制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腾腾 魏虹 +2 位作者 管东方 马翠 吴广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8-54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是造血微环境的核心组成成分。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BMSC能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增殖、存活及耐药。因此,除了直接针对AML的治疗外,阻断白血病... 背景与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是造血微环境的核心组成成分。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BMSC能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增殖、存活及耐药。因此,除了直接针对AML的治疗外,阻断白血病与BMSC的相互作用将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Hedgehog(Hh)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家族,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等多个物种中,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形成、器官成熟、血管生成、干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及胚胎发育。Hh信号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来创造适合肿瘤生存的微环境,进而为肿瘤发展和转移创造环境。然而,骨髓造血微环境能否通过Hh信号影响HL-60细胞的存活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究BMSC诱导的Hh信号对HL-60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实验组间HL-60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各组HL-60细胞凋亡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QRT-PCR)等方法检测各实验组Hh信号通路组成成分GLI1基因及凋亡基因BCL-2、BCL-XL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GLI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BMSC对HL-60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以GLI为靶点的Hh信号通路抑制剂GANT6110μmol/L可以逆转BMSC的这些作用。共培养体系中HL-60细胞GLI1蛋白及m RNA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m RNA表达上调。结论:BMSC对AML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BMSC激活AML细胞中的Hh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下游靶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GANT61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全程自动化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玉娟 李智伟 +7 位作者 芮东升 雷伟 摆文丽 陈鉴 李敏 农卫霞 张向辉 王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1-437,共7页
目的为解决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诊断时遇到的技术门槛和分析效率问题,研究实用的自动化AML诊断分析技术,推动流式实验室AML全程自动化分析技术的发展。方法本文开发ArcDia(Automated Registra... 目的为解决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诊断时遇到的技术门槛和分析效率问题,研究实用的自动化AML诊断分析技术,推动流式实验室AML全程自动化分析技术的发展。方法本文开发ArcDia(Automated Registration of Cell populations and Diagnosis and Immunophenotyping of AML)方法,对来源于公共数据库的AML基准数据(数据1),和来源于流式实验室的AML检测数据(数据2)进行细胞聚类分析,采用有监督分类模型对亚群中心即宏细胞进行二级分类并标注,最后提取亚群特征并进行AML诊断。结果聚类方法为正态混合模型时,数据1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F-measure为1、0.99、0.99、0.99,数据2为0.91、0.95、0.94、0.94;使用FlowSOM时,相应诊断结果的4个指标,数据1为1、0.98、0.98、0.98,数据2为0.88、0.95、0.93、0.93。结论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自动化过程完整且贴近临床分析,这展示了该自动化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可以在临床流式检验室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聚类分析 亚群标注 自动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HS-5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红霞 孟腾腾 +3 位作者 管东方 吴广胜 农卫霞 魏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88-592,共5页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凋亡的影响,本实验分两组:HS-5与HL-60(HS-5:HL-60=1×105/m L:1×106/m L)接触共培养组(实验组)和HL-60(1×106/m L)单独培养组(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凋亡的影响,本实验分两组:HS-5与HL-60(HS-5:HL-60=1×105/m L:1×106/m L)接触共培养组(实验组)和HL-60(1×106/m L)单独培养组(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60细胞在24、48、72 h的早期凋亡率;瑞氏染色观察HL-60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HL-60细胞的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M测得在24、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HL-60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8 h时实验组较对照组HL-60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此时瑞氏染色见对照组比实验组细胞变的更不规则,同时有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上调(P<0.05)。由此可知,HS-5与HL-60细胞接触培养能保护HL-60细胞免于快速凋亡,部分原因是通过上调HL-60细胞的抗凋亡基因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5 HL-60 共培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