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与牙髓根尖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昱志 苏旭 +1 位作者 陈晓涛 张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4,共8页
糖尿病不仅对人体多个器官有影响,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容易引起牙髓根尖周炎症的发生与加重。在此背景下,糖尿病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影响机制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糖尿病与牙髓病及根尖... 糖尿病不仅对人体多个器官有影响,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容易引起牙髓根尖周炎症的发生与加重。在此背景下,糖尿病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影响机制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糖尿病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研究和诊治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髓病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Ⅰ型受体抑制与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
2
作者 龙海轮 苏旭 +2 位作者 吾凡别克·巴合提 张勇 陈晓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分析大麻素Ⅰ型受体(CBlR)抑制或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大鼠硬腭部黏膜2 mm创伤造模,腹腔注射选择性拮抗剂Rimonabant Hydrochloride(SR141716A)和选择性激动剂Anandamide(AEA)持续7 d,记录创口平面愈合情况,组织... 目的分析大麻素Ⅰ型受体(CBlR)抑制或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大鼠硬腭部黏膜2 mm创伤造模,腹腔注射选择性拮抗剂Rimonabant Hydrochloride(SR141716A)和选择性激动剂Anandamide(AEA)持续7 d,记录创口平面愈合情况,组织学愈合情况,CB1R的表达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匀浆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CB1R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硬腭黏膜创口的愈合,CB1R抑制的动物伤口出现了明显的愈合延迟,同时伴随着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升高。结论CB1R在大鼠硬腭黏膜创伤过程中表达于周围组织中,降低了局部组织的炎症水平,促进了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大麻素Ⅰ型受体 硬腭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的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菌群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李昱志 苏旭 +2 位作者 陈晓涛 徐洁 赵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9-1674,1687,共7页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比较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差异,了解微生物与牙髓疾病的关系。方法临床采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慢性牙髓炎患牙和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样本。提取样本中的细菌总DNA,...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比较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差异,了解微生物与牙髓疾病的关系。方法临床采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慢性牙髓炎患牙和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样本。提取样本中的细菌总DNA,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上的V3-V4高变区基因片段,经NovaSeq测序后进行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种系发育分析、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总计收集到慢性牙髓炎患牙6颗,慢性根尖周炎7颗,经高通量测序后共得到851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在菌群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及放线菌门在慢性牙髓炎患牙根内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慢性根尖周炎。拟杆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在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中显著增加。结论牙髓疾病患牙根管中感染微生物存在复杂多样性。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上具有一定差异,根管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可能与牙髓疾病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根尖周炎 微生物组 口腔菌群 16S rDNA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工作尖对离体牙根面的影响
4
作者 欧剑秋 陈晓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2-918,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超声工作尖对牙根面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因重度牙周炎无法保留需拔除的前牙27颗,随机分为3组:新型超声工作尖组(n=9)、DENTSPLY超声工作尖组(n=9)、EMS超声工作尖组(n=9)。处理前利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目的:评价新型超声工作尖对牙根面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因重度牙周炎无法保留需拔除的前牙27颗,随机分为3组:新型超声工作尖组(n=9)、DENTSPLY超声工作尖组(n=9)、EMS超声工作尖组(n=9)。处理前利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3组离体牙牙根表面粗糙度。体外模拟牙周基础治疗操作,去净离体牙表面牙结石后再次测量牙根表面粗糙度。制成牙切片通过扫描电镜法观察镜下牙根面形态。3组样本牙根粗糙度的组间对比使用方差分析,事后检验使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面粗糙度检测结果:3组样本的牙根粗糙度变化值有显著差异,EMS超声工作尖组表面粗糙度值较处理前下降最小,其次是DENTSPLY超声工作尖,新型超声工作尖表面粗糙度值较处理前下降最显著(P<0.001)。扫描电镜观察:使用EMS超声工作尖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牙根面形态最不完整,可见细小凹坑状缺损,部分区域有牙骨质剥脱和穿凿孔洞,有较多的玷污层和碎屑残留;使用DENTSPLY超声工作尖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离体牙根面相较于EMS超声工作尖组更光滑,有玷污层和少许碎屑残留,表面可见细小裂纹,牙根面不连续;使用新型超声工作尖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离体牙根面较DENTSPLY超声工作尖组更为平整,牙骨质形态结构清晰、完整、连续,有少量线性划痕,未见明显牙骨质剥脱或凿孔。结论:新型超声工作尖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根表面光滑;新型超声工作尖对牙根面损伤小,是理想的超声工作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表面粗糙度 扫描电镜 新型超声工作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情绪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鲁皓 李金凤 +2 位作者 苏旭 戴江红 陈晓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伊宁霍城县参与“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研究”项目人群共计944人。根据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将研究对象分为牙周健康组、轻度Cp组、中度Cp组和重度Cp组,通过问卷调...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伊宁霍城县参与“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研究”项目人群共计944人。根据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将研究对象分为牙周健康组、轻度Cp组、中度Cp组和重度Cp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组在睡眠时长(包括午睡)、是否每周出现睡眠问题(至少3 d)、睡眠打鼾的频率、心境是否压抑、是否紧张与焦虑、身体状况自我认知程度等共11个变量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变量对Cp严重程度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4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增加的龋齿数量、睡眠打鼾、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境压抑。结论:负性情绪与Cp发病显著相关,提示重视身心健康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负性情绪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习惯影响慢性牙周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鲁皓 李金凤 +2 位作者 孙奇 戴江红 陈晓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探索对慢性牙周炎结局产生影响的膳食类别及饮食方式。方法:膳食数据来自中国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China Northwest Cohort,CNC)项目数据库,选取CP人群1000例。根据美国CDC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将研究人群分为4组:健康、轻、中... 目的:探索对慢性牙周炎结局产生影响的膳食类别及饮食方式。方法:膳食数据来自中国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China Northwest Cohort,CNC)项目数据库,选取CP人群1000例。根据美国CDC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将研究人群分为4组:健康、轻、中和重度CP组。使用lasso回归从47个膳食变量筛选纳入单因素回归分析,再综合单因素回归和lasso回归二次筛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动物内脏每天摄入40~75 g发生CP的风险是摄入量小于40 g的1.70倍(95%CI:1.16~2.48,χ^(2)=7.372,P=0.007)。与不食用葵花籽油相比,食用葵花籽油的OR值是1.58(95%CI:1.12~2.22,χ^(2)=6.809,P=0.009)。以不吃油炸食品为对照,食用频率为1~3次/月的OR值是0.66(95%CI:0.43~1.01,χ^(2)=3.605,P=0.058)。结论:选择以动物内脏为单一肉类食物、葵花籽油过量摄入以及频率为1周1次以上的油炸类食物的摄入可能与CP的进展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慢性牙周炎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对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细菌谱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米热阿依克孜·马木提 江阿力·帕孜力别克 +2 位作者 赵莉 鲁皓 田士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0-834,共5页
目的:分析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前、后牙周微生物的差异,探讨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并发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31例,采集根管... 目的:分析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前、后牙周微生物的差异,探讨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并发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31例,采集根管治疗前、后牙周袋和根管治疗前根管内标本,提取DNA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福赛斯坦纳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消化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牙髓卟啉单胞菌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根管治疗后牙周袋内细菌数量较根管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差异最明显。结论: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以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为主,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根管治疗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霍城地区人群生活方式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金凤 鲁皓 +1 位作者 戴江红 陈晓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新疆霍城地区人群不同生活方式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新疆伊宁霍城县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随机整群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和生活方式情况,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nternati...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新疆霍城地区人群不同生活方式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新疆伊宁霍城县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随机整群抽样。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和生活方式情况,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调查其体力活动情况,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牙周检查。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生活方式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11例研究对象,牙周炎检出率为94.26%;不同程度的牙周炎在年龄、1年内燃煤使用、心理状态、体力活动和一年内体重变化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理状态和体力活动均与慢性牙周炎显著相关。结论:心理状态及体力活动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活动达标可能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生活方式 体力活动 心理状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