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牧草种类及调制方法对牧草干燥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慧 鲁为华 +1 位作者 于磊 张仁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用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单播草地牧草和多年生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的混播草地牧草,研究牧草种类及调制方法对牧草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接晾晒,喷洒2%碳酸钾,压扁茎秆晾晒和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4种调制方法中,后3种处理都能... 用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单播草地牧草和多年生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的混播草地牧草,研究牧草种类及调制方法对牧草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接晾晒,喷洒2%碳酸钾,压扁茎秆晾晒和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4种调制方法中,后3种处理都能加快干燥,以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效果最好。单播苜蓿和混播草地的牧草中,混播草地牧草干燥速度较单播快,即混播牧草直接晾晒也比单播苜蓿压扁茎秆后再喷洒碳酸钾晾晒处理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类 调制方法 干燥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新疆南疆野毒株E2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庆玲 陈创夫 +4 位作者 高丰 田晶华 张高轩 柳建新 岳占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2-305,共4页
应用RT—PCR技术对新疆南疆两地的猪瘟阳性病料进行了扩增 ,并对扩增的产物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扩增的两株野毒的E2基因序列相同 ,与已知的中国C株E2基因相应序列比较 ,其同源性为 82 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88 3%。用这两株... 应用RT—PCR技术对新疆南疆两地的猪瘟阳性病料进行了扩增 ,并对扩增的产物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扩增的两株野毒的E2基因序列相同 ,与已知的中国C株E2基因相应序列比较 ,其同源性为 82 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88 3%。用这两株野毒人工感染健康易感仔猪 ,观察其致病性 ,结果两株野毒引起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相似 ,均呈现比较典型的猪瘟病变。免疫酶组化显示 ,猪瘟病毒主要攻击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 ,其次为肾脏、脑等器官。结果表明 ,NJKS、NJAKS两株野毒为中等毒力或偏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序列分析 致病性 E2基因序列 新疆南疆野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添加剂预混料对育肥牛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君亮 陈宁 +5 位作者 李国庆 杨玉福 孟季蒙 王斌 付雪红 王雅静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将45头供试牛按体重大小排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两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营养调控预混料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对照组胴体重210.6kg、营养调控组为245.0kg;中草药组为249.6kg;其... 将45头供试牛按体重大小排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两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营养调控预混料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对照组胴体重210.6kg、营养调控组为245.0kg;中草药组为249.6kg;其屠宰率分别为51.18%、55.75%、58.05%;两组试验牛在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优质肉块数量等性状方面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控预混料 中草药添加剂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对不同品种断奶仔猪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正萍 潘晓亮 +2 位作者 徐奇 关正君 周恩库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斯格猪原产于比利时,是专门化品系杂交育成的超级瘦肉型猪。该品种早在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北京、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市区。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极快,饲料报酬高,但容易产生应激综合... 斯格猪原产于比利时,是专门化品系杂交育成的超级瘦肉型猪。该品种早在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北京、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市区。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极快,饲料报酬高,但容易产生应激综合症。斯格猪外貌相似于长白猪,其后腿和臀部十分发达,四肢比长白猪粗短,嘴筒亦比长白猪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猪血清 激素含量 纳米微粒 品种 硅酸盐 断奶 载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添加剂预混料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宁 李国庆 +4 位作者 尹君亮 杨玉福 宋志强 王斌 付雪红 《草食家畜》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选用45头试验牛按体重大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两个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研制的营养调控剂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营养调控组的牛平均日增重1.308kg,比对照组的增重提高34.4%,增重差异显著(P&... 选用45头试验牛按体重大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两个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研制的营养调控剂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营养调控组的牛平均日增重1.308kg,比对照组的增重提高34.4%,增重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组的牛在试验后期表现出强劲的生长优势。每增重1kg活重,营养调控组比对照组少消耗饲料干物质2.25kg和少消耗精饲料1.39kg,饲料报酬提高36.4%,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控预混料 中草药添加剂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对不同品种断奶仔猪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正萍 潘晓亮 +3 位作者 徐奇 杨武 孙敬礼 孙雪雪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0期41-43,共3页
仔猪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白痢及早期断奶腹泻综合症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病原性细菌感染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腹泻影... 仔猪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白痢及早期断奶腹泻综合症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病原性细菌感染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腹泻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肠道菌群异常也容易引起腹泻。众所周知。抗生素是治疗腹泻的有力武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肠道有益菌和有害菌不加区别的施加影响。肠道内的有益菌也可遭到破坏,导致微生态失衡:而长期使用会导致某些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以及耐药性传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微生物菌群 纳米微粒 猪粪便 硅酸盐 仔猪腹泻 肠道有益菌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7
作者 剡根强 马勋 +1 位作者 杨永军 刘振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92-193,共2页
石河子某羊场 2~ 3月龄羔羊爆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死亡羔羊 70余只 ,经病原学与病理学诊断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感染 ,经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控制了病情。
关键词 羔羊 李氏杆菌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对“杜大”猪和“杜斯”猪断奶后0~3周和4~6周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关正萍 潘晓亮 +3 位作者 徐奇 杨武 孙敬礼 孙雪雪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0期43-46,共4页
试验选择(35±2)日龄的断奶"杜大"和"杜斯"两个品种猪共48头,每一品种24头,公母各半,研究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简称纳米铜)对仔猪断奶后0~3周和4~6周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杜大"猪断奶后0~3... 试验选择(35±2)日龄的断奶"杜大"和"杜斯"两个品种猪共48头,每一品种24头,公母各半,研究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简称纳米铜)对仔猪断奶后0~3周和4~6周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杜大"猪断奶后0~3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降低了16.36%,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3.6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增加了19.64%,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杜斯"猪断奶后0~3周,高铜组与纳米铜组相比,终重提高了14.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16%,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3.78%,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杜大"猪断奶后4~6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3.24%,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11.88%,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杜斯"猪断奶后4~6周;纳米铜组与高铜组相比,终重提高了6.1%,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74%,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了2.33%,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斯”猪 “杜大”猪 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 高铜 断奶后0~3周 断奶后4~6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调控剂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陈宁 尹君亮 +4 位作者 李国庆 杨玉福 宋志强 王斌 付雪红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选用45头试验牛按体重大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2个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研制的营养调控剂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营养调控组的牛平均日增重1308g,比对照组的增重提高34.4%,增重差异显著(P<... 选用45头试验牛按体重大小,平均分成对照组、营养调控组和中草药组3个组。后2个组作为试验组,分别饲喂课题研制的营养调控剂和中草药添加剂预混料。结果表明:营养调控组的牛平均日增重1308g,比对照组的增重提高34.4%,增重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组的牛在试验后期表现出强劲的生长优势。每增重1kg活重,营养调控组比对照组少消耗饲料干物质2.25kg和少消耗精饲料1.39kg,饲料报酬提高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控剂 中草药添加荆 生产性能 育肥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邹阿玲 孙国军 +1 位作者 李明强 付丰收 《中国奶牛》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2头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过瘤胃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g,试验1组20g,试验2组40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 本试验研究了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2头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过瘤胃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g,试验1组20g,试验2组40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都提高了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肪含量,乳蛋白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泌乳早期 试验 奶牛生产 瘤胃保护 日粮 乳蛋白 对照组 含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绵羊肝包虫病的B超图像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布威麦尔耶姆·阿卜来提 赵博 +5 位作者 惠文巧 刘贤侠 杜鑫立 高树 申红 贾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59-465,共7页
为提高绵羊肝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了解包虫病转归过程和各个包囊类型的发展状况,探讨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B超技术对塔城地区新疆兵团农九师165团的206只哈萨克绵羊进行... 为提高绵羊肝包虫病诊断的准确率,了解包虫病转归过程和各个包囊类型的发展状况,探讨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B超技术对塔城地区新疆兵团农九师165团的206只哈萨克绵羊进行肝包虫病的群体检查,参考WHO-IWGE提出的囊型包虫病B超影像学分型标准进行B超图像分析,并对部分可疑囊型病灶和将犬小肠中收集分离得到的细粒棘球绦虫口服进行人工感染的7只哈萨克绵羊,结合ELISA和DIGFA辅助方法进一步进行诊断。结果发现,该绵羊群体患有肝包虫病羊58例,阳性率28.16%。阳性绵羊进行B超图像分型,其中CL型19例(占32.75%)、CE1型21例(占36.20%)、CE2型2例(占3.44%)、CE3型7例(占12.06%)、CE4型1例(占1.72%)、CE5型8例(占13.79%)。在7只羊的辅助检测中ELISA在包囊CE3型期出现阳性;DIGFA在包囊CE1型期出现阳性。结果表明,绵羊肝包虫诊断首选方法为B超,B超声像图分型分析可以参考WHO-IWGE提出的人囊型包虫病B超影像学分型标准,辅助诊断方法中DIGFA在早期诊断上比ELISA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绵羊 肝包虫病 B超 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及周转计划 被引量:5
12
作者 廉德平 黄兰兰 +2 位作者 杨景丽 黄林林 葛玉华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5年第5期55-56,共2页
结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提出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及牛群周转计划的建议,希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找到一个适合目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业实际的合理牛群结构,充分挖掘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潜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场 牛群结构 周转计划 规模化 奶牛场 周转 奶牛养殖业 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 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瓣胃阻塞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辉 黄新 +1 位作者 张志新 周自栋 《新疆农垦科技》 2006年第6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瓣胃阻塞 奶牛 防治 诊断 前胃驰缓 消化不良 内容物 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区繁殖季节进行绵羊同期发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红卫 张居农 李宏健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165-166,共2页
  绵羊的繁殖效率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新疆的农区由于无法放牧,必须进行全舍饲,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生产效益低下,使许多农场职工不愿养羊,不愿在养羊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影响了养羊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兵团工...   绵羊的繁殖效率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新疆的农区由于无法放牧,必须进行全舍饲,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生产效益低下,使许多农场职工不愿养羊,不愿在养羊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影响了养羊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兵团工厂化高效养羊科技示范建设项目》办公室把母羊高频高效繁殖作为重点来抓,试图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母羊的繁殖率,从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验证和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依据农区团场特点,于2004年7月在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七师、农九师的三个团场进行了本次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