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新疆原棉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永迪 李培松 +7 位作者 郭郁 张启鹏 刘韬奋 王天合 杨明凤 向导 田景山 张旺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新疆原棉品质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温、光等气候因素与其密切相关且影响较大,为明确气象因子与原棉品质的关系及科学预测原棉品质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本文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新疆原棉品质预测模型研究,寻求适宜原棉品质指标与气象... 新疆原棉品质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温、光等气候因素与其密切相关且影响较大,为明确气象因子与原棉品质的关系及科学预测原棉品质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本文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新疆原棉品质预测模型研究,寻求适宜原棉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的最优预测模型,对新疆棉花生产管理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5—2022年新疆各植棉县(市)原棉品质公证检验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气象因素对纤维品质的相对贡献率及其关系;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 2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气象因子与纤维品质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气象特征变量与原棉品质存在多重共线性,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不同气象特征变量组合对原棉品质指标的方差解释率,选择方差解释率较高的气象特征变量组合作为模型输入变量,得到相应的原棉品质指标预测结果。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原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指数,预测精度均在88.59%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为0.082 6~0.319 2。因此,随机森林算法能更好的随机选择最优样本训练集,在解决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随机森林算法对自变量进行特征选择会明显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用以预测原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棉品质 预测模型 温度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碱地冬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2
作者 李刚 李诚 李春艳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新疆是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布最广的地区,盐渍化土壤给小麦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出苗困难、弱苗、早衰等,抑制小麦幼苗生长或造成麦苗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本文针对新疆盐渍化土壤的特点,总结冬小麦在盐渍化土壤上的优质高效生... 新疆是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布最广的地区,盐渍化土壤给小麦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出苗困难、弱苗、早衰等,抑制小麦幼苗生长或造成麦苗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本文针对新疆盐渍化土壤的特点,总结冬小麦在盐渍化土壤上的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为新疆盐渍化土壤分布区优质小麦生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渍化土壤 高效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新疆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旭梅 刘娟 +3 位作者 张前兵 罗宏海 谷天佐 张旺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探明新疆棉花长期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演变趋势,明确不同耕作措施的调节效应,采用空间替代法,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基础呼吸的变化及其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0... 为探明新疆棉花长期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演变趋势,明确不同耕作措施的调节效应,采用空间替代法,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基础呼吸的变化及其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0~60 cm土层中土壤pH值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土壤细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真菌数量不断增加,放线菌数量呈波动状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及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均呈增加趋势,而磷酸酶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基础呼吸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代谢熵(qCO2)呈减小趋势。对长期连作的障碍棉田采取深度翻耕和水旱轮作均能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并能有效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能增加0~60 cm土层中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0~20 cm土层中真菌数量;深度翻耕既增加了20~40cm土层中的Cmic和Nmic,又增加了0~60 cm土层中的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水旱轮作仅增加了0~20 cm土层中的Cmic,并使该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土壤深度翻耕可提高棉田0~60 cm土层中的基础呼吸速率,使土壤表层的qCO2增高,而降低深层土壤qCO2。因此,土壤深度翻耕和水旱轮作等措施均可用于改善棉田土壤微生物环境,并有效缓解棉花长期连作引发的不利影响,是克服连作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棉田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基础呼吸 耕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董天宇 王海江 +2 位作者 John AYunger 李亚莉 任少亭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3-857,共5页
采用分步取样法验证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实用性,以ICP-AES法为基准,对土壤重金属Cr、Cu、As、Pb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中选用70%土壤样品建立一元线性校准模型,30%土壤样品进行校准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便携式X射... 采用分步取样法验证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实用性,以ICP-AES法为基准,对土壤重金属Cr、Cu、As、Pb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中选用70%土壤样品建立一元线性校准模型,30%土壤样品进行校准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实验室异位检测法的检出限分别为Cr 17.7 mg/kg,Cu 10.4 mg/kg,As 5.4 mg/kg,Pb 6.2 mg/kg,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对国内外标准物质进行多次重复测定,RPD在–8.9%~7.9%,说明仪器在异位测定重金属含量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分析PXRF法与传统方法测定建立的拟合方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17 3、0.787 0、0.673 3和0.722 1,表明PXRF室内异位法可用于土壤重金属Cr、Cu、As、Pb的快速测定;二次采样建立的验证模型R2分别为0.912 4、0.897 9、0.772 3、0.872 9,逐渐靠近理想模型,充分验证PXRF异位法的实用性和校准曲线的准确性,可适用于农田土壤Cr、Cu、As、Pb的快速测定、污染筛查,为土壤重金属速效测定提供有力依据;但仪器在异位测定As元素时准确性降低,建议异位测定时需进行数据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异位 土壤重金属 快速检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娟 韩春丽 +1 位作者 高旭梅 张旺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研究了新疆典型植棉区不同耕作措施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揭示连作棉田耕地质量的变化,以及为新疆棉区维持棉田高产、高效的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田长期连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 研究了新疆典型植棉区不同耕作措施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揭示连作棉田耕地质量的变化,以及为新疆棉区维持棉田高产、高效的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田长期连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长期连作的棉田经过水旱轮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又能明显升高;而经深翻的处理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酶活性在表层0~20cm土层有所下降,而在20—40cm土层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连作棉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稳定发展新疆啤酒大麦生产的几点看法
6
作者 艾尼瓦尔 曹连莆 +2 位作者 齐军仓 靳正忠 石培春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啤酒大麦 生产经营 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 水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新 陈家杰 褚贵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通过野外取样实测和基于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分析空间插值方法对石河子垦区18个农牧团场(莫索湾、下野地、安集海、石河子)土壤有效硅(SiO2)及其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等理化指... 通过野外取样实测和基于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分析空间插值方法对石河子垦区18个农牧团场(莫索湾、下野地、安集海、石河子)土壤有效硅(SiO2)及其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等理化指标对土壤有效硅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耕层0-20cm土壤有效硅处于较丰富水平,平均质量分数为313.3mg·kg^-1。受"高山-绿洲-沙漠"山盆结构地形地貌影响,石河子垦区有效硅空间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南高而西北较低的特点。4个灌区土壤有效硅平均质量分数顺序为:石河子〉安集海〉莫索湾〉下野地。垦区土壤pH为7.58-9.11,在此范围内有效硅随pH增加而明显降低。垦区土壤有效硅显著受土壤粘粒影响,并随土壤粘粒的增加而升高(r=0.291,P〈0.01)。土壤有效硅与土壤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氮相关性不明显。可见,土壤有效硅与土壤pH、粘粒、有机质、全磷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石河子垦区 空间分布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连作棉田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子玉 张小均 +1 位作者 刘慧 刘建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了研究棉花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变化,探讨棉田土壤活性氮库对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秸秆还田下连作8、13、18、23、28年和秸秆不还田下连作8、18年共计7个... 为了研究棉花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变化,探讨棉田土壤活性氮库对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秸秆还田下连作8、13、18、23、28年和秸秆不还田下连作8、18年共计7个处理土壤中的全氮及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中全氮、POM-N(颗粒有机氮)、SMBN(微生物量氮)、DON(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LFOM-N(轻组有机氮)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无秸秆还田的处理中,连作8~18年,土壤中全氮和活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无秸秆还田连作8年和18年相比,在0~20 cm土层,秸秆还田下连作8年和18年的全氮、POM-N、DON、SMBN、LFOM-N含量分别增加了55.75%、84.53%,24.31%、124.40%,16.27%、131.67%,34.72%、93.39%和48.36%、104.09%。活性有机氮各组分在连作28年时含量达到最高,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耕层中活性有机氮组分的分布趋势为LFOM-N>POM-N>SMBN>DON。连作棉田土壤中活性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受到秸秆还田的影响,长期的秸秆还田可以增加连作棉田土壤中活性有机氮各组分和全氮的含量,增强了土壤的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连作 秸秆还田 有机氮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对14个新疆陆地棉萌发期耐碱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燕 孙鲁鹏 +3 位作者 刘家洛 于泽 张凤华 王卫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63,73,共11页
为了解新疆陆地棉品种萌发期的耐碱性差异,本研究采用沙培法对14个新疆陆地棉品种萌发期进行不同浓度(0(ck)、25 mmol/L、50 mmol/L、75 mmol/L、100 mmol/L)Na_(2)CO_(3)胁迫处理,测定了与棉花耐碱性相关的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隶... 为了解新疆陆地棉品种萌发期的耐碱性差异,本研究采用沙培法对14个新疆陆地棉品种萌发期进行不同浓度(0(ck)、25 mmol/L、50 mmol/L、75 mmol/L、100 mmol/L)Na_(2)CO_(3)胁迫处理,测定了与棉花耐碱性相关的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和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萌发期耐碱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各品种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株高、根长、干质量、鲜质量、相对含水量均随着碱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利用隶属函数和权重系数方法对14个新疆陆地棉花品种萌发期的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基于D值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14个棉花品种划分为四类:第Ⅰ类有2个棉花品种,D值为0.296,属于碱敏感型材料;第Ⅱ类有3个棉花品种,D值为0.535,属于弱耐碱型材料;第Ⅲ类有5个棉花品种,D值为0.684,属于中度耐碱型材料;第Ⅳ类有4个棉花品种,D值为0.788,属于强耐碱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萌发期 耐碱性 综合评价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早熟棉花不同水分下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张雨鑫 吕宁 +3 位作者 高志建 李全胜 张亚黎 王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1-744,共14页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早熟品种‘新石K-18’。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4个灌溉水量(W):中度亏缺(W1,3000 m^(3)/hm^(2))、轻度亏缺(W2,3750 m^(3)/hm^(2))、正常水分(W3,4500 m^(3)/hm^(2))、水分盈余(W4,5250 m^(3)/hm^(2));5个氮素(N)水平:0、225、262.5、300、337.5 kg/hm^(2),记为N0、N1、N2、N3和N4,共20个处理。出苗后第60、75、90、105、120天,取棉株样品,分为茎、叶和铃,吐絮后棉铃又分为铃壳、棉籽、皮棉,测定干物质量和氮浓度。在吐絮期调查棉花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以及皮棉产量和衣分。以植株干重与含氮量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Nc),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Nc,建立棉株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累积氮亏缺量模型,用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棉花氮素最佳用量推荐。[结果]棉花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棉花产量、氮含量均随灌水与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棉与皮棉产量均以W3N3处理最高,分别为5892与2747 kg/hm^(2)。W1~W4各水分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R~2分别为0.999、0.912、0.952、0.974,RMSE分别为0.284、0.280、0.243和0.26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c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与累积氮亏缺量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滴灌棉花氮营养状况的诊断结果均表明N3 (300 kg/hm^(2))为最适施氮水平。综合棉花产量与氮含量,中度水分亏缺条件(W1)下的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hm^(2),轻度亏缺、正常水分和水分盈余(W2、W3和W4)条件下均为300 kg/hm^(2)。[结论]建立的滴灌棉花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基于该模型建立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和累积氮亏缺量模型,能够精准预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滴灌棉花的氮素营养状况,为棉花氮营养诊断和高效施氮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滴灌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筛选与评价
11
作者 曾天云 付凯勇 +2 位作者 李俊华 李春艳 李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目的】探索建立新疆冬小麦氮素品种筛选评价指标,在生产上筛选推荐耐低氮品种,为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选育提供方法和材料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度分别对新疆成功培育的21份冬小麦品种应用“饿氮法”进行耐低氮种质筛选,并应用... 【目的】探索建立新疆冬小麦氮素品种筛选评价指标,在生产上筛选推荐耐低氮品种,为新疆冬小麦耐低氮品种选育提供方法和材料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度分别对新疆成功培育的21份冬小麦品种应用“饿氮法”进行耐低氮种质筛选,并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冬小麦品种耐低氮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两年度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施氮肥和正常施氮的对比下,株高、蛋白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蛋白含量敏感度为最高;主成分分析提出3个主要成分,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9.63%、19.22%、18.21%,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7.06%。【结论】低氮胁迫对冬小麦的产量与相关性状有较大影响,并根据冬小麦种质资源间耐氮程度的不同,结合以上分析方法,能准确评估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耐低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主成分分析 耐低氮品种 筛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新疆高产冬小麦群体特征及抗倒性的影响
12
作者 罗霄 康文婧 +4 位作者 刘琪 甘长波 何绍冬 聂迎彬 孔广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2,共13页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新冬52号’为材料,分别采用4500、5250、6750、9000 mL·hm^(-2)浓度矮壮素及225、375、525 g·hm^(-2)浓度麦搏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探究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及用量对小麦群体茎蘖数、株高、...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新冬52号’为材料,分别采用4500、5250、6750、9000 mL·hm^(-2)浓度矮壮素及225、375、525 g·hm^(-2)浓度麦搏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探究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及用量对小麦群体茎蘖数、株高、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干物质积累量、茎秆抗倒相关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250 mL·hm^(-2)矮壮素、225 g·hm^(-2)与525 g·hm^(-2)麦搏的小麦有效穗数均值为645.12万株·hm^(-2)、穗粒数均值为45.76粒、千粒重均值为56.37 g,较对照分别提高3.34%、4.03%和13.48%;其茎蘖成穗率介于49.57%~52.16%,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值为36555.08 kg·hm^(-2),单株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期平均持续天数为39.6 d,生育期最大叶面积指数介于8.8~9.6;粒数叶比及粒重叶比均值分别为0.41粒·cm^(-2)和23.27 mg·cm^(-2),较对照分别提高1.28%和16.13%;三个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8.38%、22.24%和24.03%。此外,9000 mL·hm^(-2)矮壮素和525 g·hm^(-2)麦搏喷施处理均能降低小麦株高并促使整株重心下移,小麦花后20 d时茎秆倒伏指数及基部节间占比均值分别较对照降低36.74%和22.01%,同时增强茎粗和茎秆充实度,改善了茎秆形态,提高了植株抗倒伏能力及群体通风透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矮壮素 麦搏 群体特征 抗倒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利 刘广周 +7 位作者 张华 卢庭启 卿春燕 杨云山 郭晓霞 胡单 李少昆 侯鹏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1004,共13页
土壤微生物参与碳氮循环,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地区夏玉米产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设置传统水肥(F)和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H)2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通过测定16S rRNA基因,研... 土壤微生物参与碳氮循环,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地区夏玉米产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设置传统水肥(F)和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H)2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通过测定16S rRNA基因,研究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F相比,H处理的产量与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30.92%与56.03%。对2022年土壤中细菌微生物进行分析发现,H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且处理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对细菌群落组成分析可知,H处理提高了部分门(髌骨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和属(黄单胞杆菌属、鞘氨醇单细胞菌属、Jatrophihabitans和黄杆菌属)分类水平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吐丝期F处理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产量相关,H处理中鞘氨醇单细胞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生物量相关;成熟期H处理的3门(粘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2属(Ellin6067、芽单胞菌属)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与生物量及产量相关,而F处理的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与生物量及产量无关。利用PICRUSt2对细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可知,H处理提高了多种细菌的代谢能力,如氨基酸代谢、外来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与代谢、糖类生物合成与代谢等。综上,与传统水肥管理相比,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不仅提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和代谢能力,还提高了3门(髌骨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和4属(黄单胞杆菌属、鞘氨醇单细胞菌属、Jatrophihabitans和黄杆菌属)的群落相对丰度,并通过降低有害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提高有益菌属(鞘氨醇单细胞菌属)的群落相对丰度来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植 滴灌水肥一体化 夏玉米 产量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滴灌棉花花铃期干旱复水对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罗宏海 张亚黎 +4 位作者 张旺锋 白慧东 何在菊 杜明伟 张宏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植棉技术,控制花铃期0-60cm土壤滴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中度干旱)、60%(轻度干旱)和75%(正常供水,对照),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复水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植棉技术,控制花铃期0-60cm土壤滴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中度干旱)、60%(轻度干旱)和75%(正常供水,对照),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复水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中度干旱下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Ⅱ)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复水后3d内Pn和Gs恢复,以轻度干旱恢复最快;φpsⅡ和qP与Pn的变化相似:NPQ复水后1-2d显著降低。从初花期至盛铃前期,轻度干旱复水后光合物质累积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盛铃后期至吐絮期低于对照,籽棉产量较低;中度干旱复水后光合物质累积量及籽棉产量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旱 复水 光合特性 新疆 膜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标杂A1和石杂2号超高产冠层特性及其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杜明伟 冯国艺 +4 位作者 姚炎帝 罗宏海 张亚黎 夏东利 张旺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8-1077,共10页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标杂A1、石杂2号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3500kghm-2以上)杂交棉冠层的叶面积配置、叶倾角和光分布等冠层特性的变化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杂交棉叶面积指数高且持续期长,群体叶面积配置与光...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标杂A1、石杂2号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3500kghm-2以上)杂交棉冠层的叶面积配置、叶倾角和光分布等冠层特性的变化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杂交棉叶面积指数高且持续期长,群体叶面积配置与光分布较均匀,花铃期冠层中部有较好的透光性,吐絮期底部漏光损失较小,整个冠层仍保持较高的光吸收率。超高产杂交棉不仅群体光合速率峰值高,而且高值持续时间长,生育后期非叶器官仍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特别是茎的光合贡献率为常规高产棉花的1.6~4.9倍,这是杂交棉在生育后期能保证群体光合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超高产杂交棉的棉铃干物质空间分布与叶分布、光分布和冠层光合分布的比例吻合程度较高,保证了光能的有效利用,促进同化物及时向棉铃转运,有利于挖掘杂交棉品种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特性 光分布 群体光合 杂交棉 超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机采棉花实现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田景山 张煦怡 +7 位作者 张丽娜 徐守振 祁炳琴 随龙龙 张鹏鹏 杨延龙 张旺锋 勾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620,共8页
随着机采棉的快速推进,籽棉含杂率过高导致清理工序过多及纤维不必要的损伤。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喷施脱叶催熟剂是改善原棉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研究采用分期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方式,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棉花叶... 随着机采棉的快速推进,籽棉含杂率过高导致清理工序过多及纤维不必要的损伤。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喷施脱叶催熟剂是改善原棉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研究采用分期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方式,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棉花叶片脱落率的影响及实现棉花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结果表明,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d内,棉花叶片脱落率最高,达55%~79%,且与最高温度和每日≥12°C有效积温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若要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d内实现>55%的叶片脱落率,则应满足该时间段最高温度大于27.2°C、每日≥12°C有效积温大于7.0°C·日的要求。因此,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 d内是实现良好脱叶效果的关键时间段,期间的最高温度和每日≥12°C有效积温则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脱叶催熟 叶片脱落 最高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能力的差异及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亚黎 冯国艺 +2 位作者 胡渊渊 姚炎帝 张旺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1-708,共8页
在田间条件下,以3个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石杂2号和新陆早43)和2个常规棉花品种(新陆早13和新陆早33)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冠层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苞叶、铃壳和茎秆)的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 在田间条件下,以3个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石杂2号和新陆早43)和2个常规棉花品种(新陆早13和新陆早33)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冠层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苞叶、铃壳和茎秆)的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特性,及其与光合物质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石杂2号和新陆早43非叶绿色器官的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其中果实(铃壳和苞叶)和茎秆的群体光合速率分别比2个常规棉平均高85.1%和197.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铃壳次之,苞叶和茎秆最小;与常规棉品种相比,杂交棉品种叶片和苞叶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无显著差异,但铃壳和茎秆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显著较高;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与其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叶绿色器官 叶绿素荧光 杂交棉 光合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DPC)对干旱区杂交棉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调节 被引量:33
18
作者 冯国艺 姚炎帝 +4 位作者 杜明伟 田景山 罗宏海 张亚黎 张旺锋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干旱气候生态条件下,设置常规化调和轻量化调2种方式,以常规棉品种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剂量缩节胺(DPC)对杂交棉品种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量化调下,杂交种标杂A1和石杂2号棉株主茎第6及以上节间长度明显增加,叶面... 在干旱气候生态条件下,设置常规化调和轻量化调2种方式,以常规棉品种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剂量缩节胺(DPC)对杂交棉品种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量化调下,杂交种标杂A1和石杂2号棉株主茎第6及以上节间长度明显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且生育后期下降较缓,光截获量增加;植株叶倾角增大,叶片较直立,冠层开度较大,透光良好,群体光合速率峰值高且高值持续期较长,光合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皮棉产量显著提高。常规棉花品种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36号第6及以上节间长度变化不大,叶面积指数峰值高但生育后期下降较快,生育后期漏光损失严重,群体光合速率下降,产量显著降低。因此,采用轻量化调,有助于杂交种形成高光效冠层结构,增强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发挥其生长优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调控 缩节胺 冠层结构 群体光合 杂交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GhSHA1基因的特征分析及其功能验证
19
作者 李虎情 邵冬南 +6 位作者 张翼 刘峰 张新宇 李艳军 孙杰 杨永林 薛飞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06,共7页
【目的】分析陆地棉GhSHA1基因的特征并验证其功能,为棉花理想株型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以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为材料,以拟南芥SHA1基因为探针通过BLAST对比,得到陆地棉GhSHA1基因,进一步利用VIGS、qRT-PCR和过... 【目的】分析陆地棉GhSHA1基因的特征并验证其功能,为棉花理想株型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以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为材料,以拟南芥SHA1基因为探针通过BLAST对比,得到陆地棉GhSHA1基因,进一步利用VIGS、qRT-PCR和过表达技术,探究GhSHA1基因对棉花株高发育的影响。【结果】GhSHA1基因在棉花茎杆中特异性高表达,GhSHA1是一种偏好以A/T密码子结尾的疏水性跨膜蛋白编码基因。利用VIGS技术在陆地棉中沉默GhSHA1基因,沉默植株与注射空载植株相比,株高显著降低(P<0.05)。构建GhSHA1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后发现,过表达株系与野生型相比,株高极显著增高(P<0.01)。同时,拟南芥GhSHA1过表达植株中,株高及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相关基因WUS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CLV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CLV1和CLV2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GhSHA1基因通过增强SAM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棉花株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高 VIGS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北疆绿洲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瑜 褚贵新 +2 位作者 梁永超 李俊华 王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471,共7页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针对北疆绿洲灰漠土几种典型作物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使土壤表层(0~20...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针对北疆绿洲灰漠土几种典型作物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使土壤表层(0~20cm)与亚表层(20~40cm)的土壤肥力性质产生明显分异,表层土壤的肥力水平明显高于亚表层;土壤pH则表层低于亚表层,而不同种植方式对灰漠土pH无显著影响。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主要生物过程关键酶活性、土壤呼吸等土壤生物性状有明显影响,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差异显著,小麦/油葵轮作10年(WSR)方式下上述5种酶活性均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且玉米连作10年(CrM)、小麦连作10年后棉花连作10年(WCtR)、棉花连作15年(CtM)和小麦/油葵轮作10年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分别为6.31、6.02、5.83和3.53。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呼吸在120h内的变化均为先下降后趋于平稳,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WSR呼吸商最高,平均20.54μg(CO2-C)·mg-1(Bc)·h-1,WCtR最低,平均14.01μg(CO2-C)·mg-1(Bc)·h-1。作物长期连作后与绿肥作物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连作 轮作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土壤呼吸 微生物量碳氮 生物学性状 呼吸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