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厂施策、因势利导 石家庄市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
1
作者 郭泽丽 《北方牧业》 2018年第7期21-22,共2页
自2016年,《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实施以来,石家庄市畜禽屠宰管理机构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广泛深入开展了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两年来,石家庄市、县两级管理部门和广大屠宰企业密切配合,通力... 自2016年,《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实施以来,石家庄市畜禽屠宰管理机构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广泛深入开展了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两年来,石家庄市、县两级管理部门和广大屠宰企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定点屠宰 企业标准化 石家庄市 畜牧兽医局 工作部署 管理机构 畜禽屠宰 屠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英散”对鸡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左晓磊 韩爱云 +2 位作者 侯全忠 谢峰 王志永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将300只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每组60只,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喂。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将300只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每组60只,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喂。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为"芪英散"添加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体重的"芪英散"。试验结束后屠宰,分别测定胴体指标、肉质理化指标、肌肉营养成份及风味性能指标。结果显示:添加"芪英散"能有效提高肉鸡屠体品质、肌肉pH值、嫩度,降低肌肉滴水损失,显著提高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肌苷酸含量升高,胆固醇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英散 肉鸡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芪英散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左晓磊 韩爱云 +2 位作者 刘强 廖忠煜 李增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将肉仔鸡3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每组60羽,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喂。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将肉仔鸡3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每组60羽,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进行饲喂。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为中草药饲料添加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体重的中草药制剂。分别在试验的第3周末和第6周末,测定肉鸡体重计各组余料量。计算试鸡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计算养分消化率、屠宰率、全净膛率等。试验结果表明:本中药芪英散能有效提高肉鸡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化率;能够提高肉鸡粗蛋白、钙、磷等表观消化率;能够提高屠宰率及半净膛率,对全净膛率及腹脂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芪英散 肉鸡 生产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执法监管 营造良好市场营商环境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小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阐述了规范执法监管营造公平高效市场营商环境的必要性,从执法体系、执法制度、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石家庄市执法规范化建设概况。建议通过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源头治理,注重问题导向加大侦办力度,强化行业自律诚信... 本文阐述了规范执法监管营造公平高效市场营商环境的必要性,从执法体系、执法制度、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石家庄市执法规范化建设概况。建议通过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源头治理,注重问题导向加大侦办力度,强化行业自律诚信经营等方面的监管,以期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执法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奶牛养殖企业生存之道:做好环保、降低成本、确保不发生资金链的断裂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亚男 《北方牧业》 2018年第2期13-13,共1页
一、过去一年回顾(一)高层肯定奶业进步2017年6月,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发表讲话,认为九年来,中国奶业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养殖水平大幅度提高,生鲜乳质量大幅度提... 一、过去一年回顾(一)高层肯定奶业进步2017年6月,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发表讲话,认为九年来,中国奶业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养殖水平大幅度提高,生鲜乳质量大幅度提高,质量指标不仅高于国家标准,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监管监测水平大幅度提高。当前奶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质量安全问题,而是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存 奶牛养殖 中国奶业协会 低成本 环保 断裂 资金 养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瘟与线虫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郝立宾 《今日畜牧兽医》 2017年第9期63-63,共1页
2017年6月5日,某村办猪场因猪群育肥猪不断出现死亡现象,多方治疗无效后,电话咨询我中心动物医院,经实地查看并结合化验室诊断,确诊为场猪为猪瘟与线虫混合感染。1流行病学调查该猪场2017年5月1日新建猪场,5月7~10日间分三次,50头/次,... 2017年6月5日,某村办猪场因猪群育肥猪不断出现死亡现象,多方治疗无效后,电话咨询我中心动物医院,经实地查看并结合化验室诊断,确诊为场猪为猪瘟与线虫混合感染。1流行病学调查该猪场2017年5月1日新建猪场,5月7~10日间分三次,50头/次,从乡镇农贸集市购进仔猪猪150头。购入3天后就开始发病,发病后采用安痛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猪瘟 诊断 线虫 流行病学调查 死亡现象 动物医院 电话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不确定度测定
7
作者 何立宁 赵兴鑫 +3 位作者 吕洁 赵义良 魏昆鹏 宋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59,共3页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量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建立了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相关规定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各分量进行分析计算与结果的表示。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鲜乳 黄曲霉毒素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筛查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兴鑫 孟令庄 +4 位作者 田梅 张蕾 刘冰 高景报 高庆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11期9-10,共2页
初级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现行有效的国标检测方法都是针对单一类型的农兽药进行检测,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监管的要求,有必要寻找适合于农兽药多项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本文将近几年农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新方法... 初级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现行有效的国标检测方法都是针对单一类型的农兽药进行检测,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监管的要求,有必要寻找适合于农兽药多项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本文将近几年农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新方法进行了概述,希望为农兽药多项残留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农产品 农兽药残留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9
作者 郝立宾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69-69,共1页
2017年7月,石家庄市某养牛场发生一例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经布病联防联控机制通报,我们对该牛奶场实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情况如下:1基本情况该场2014年建场,现存栏奶牛600头,其中产奶牛500头,育成牛100头,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口蹄... 2017年7月,石家庄市某养牛场发生一例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经布病联防联控机制通报,我们对该牛奶场实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情况如下:1基本情况该场2014年建场,现存栏奶牛600头,其中产奶牛500头,育成牛100头,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口蹄疫O-亚I和A型疫苗。奶牛精饲料由收购奶企统一提供。2人感染布氏杆菌病情况2017年7月初,该场一名后勤人员,因反复发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布氏杆菌病 感染 产奶牛 石家庄市 联防联控 牛奶场 养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支气管栓塞案例分享
10
作者 陈巨清 郝立宾 王素军 《北方牧业》 2017年第23期29-29,共1页
近2个月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发生支气管栓塞和气囊炎较多.针对这一疫病流行情况,我们结合临床具体发病特点,整理一案例分享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 案例 栓塞 流行情况 发病特点 气囊炎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问路在何方:活下去是关键——2017年中奶业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刘亚男 《北方牧业》 2017年第14期13-13,共1页
2017年已经走过了半程,奶业的同仁2016年年末没有几个能够预测到目前的惨状。如此,今后的出路在哪里?
关键词 奶业 展望 农业经济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鲜乳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
作者 肖妙 李云 +2 位作者 赵兴鑫 谢峰 魏昆鹏 《中国乳业》 2018年第2期61-63,共3页
通过对我国奶业养殖现状及生鲜乳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对生鲜乳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梳理阐明了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诸多因素,并着重阐述了检测技术发展应用对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鲜乳 检测技术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