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麸膳食纤维对乳化型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晓光 冯随 +4 位作者 杨涛 刘爽 张星 何菲 郭旭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154,1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麦麸在乳化型香肠中的应用特性及不同添加比例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经正交实验得出麦麸膳食纤维在乳化型香肠中最佳应用条件:麦麸添加量为6%,斩拌速度为高速斩拌(1000、3000、3000 r/min三阶段斩拌),肥瘦肉比为10∶90。以此条... 本文研究了麦麸在乳化型香肠中的应用特性及不同添加比例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经正交实验得出麦麸膳食纤维在乳化型香肠中最佳应用条件:麦麸添加量为6%,斩拌速度为高速斩拌(1000、3000、3000 r/min三阶段斩拌),肥瘦肉比为10∶90。以此条件制成的香肠口感良好,且色泽等参数优异,在感官特性和营养特性方面均有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膳食纤维 乳化型香肠 质构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烤鸭的加工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海洲 冯改霞 +1 位作者 何孟晓 马子岩 《肉类研究》 2001年第4期32-32,15,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烤鸭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 烤鸭 加工方法 工艺流程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加工特性及在乳化香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白一凡 王辉 +1 位作者 杨震 贡慧 《肉类研究》 2014年第12期14-16,共3页
研究豌豆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凝胶性等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考察添加豌豆蛋白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的加工性能不及大豆分离蛋白,但4%以下的添加量可以对乳化香肠的品质产生较好的影响。从营养角度和特... 研究豌豆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凝胶性等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考察添加豌豆蛋白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的加工性能不及大豆分离蛋白,但4%以下的添加量可以对乳化香肠的品质产生较好的影响。从营养角度和特色产品出发,豌豆蛋白仍可以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乳化香肠 加工性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对酱牛肉煮制过程中老汤风味的检测 被引量:9
4
作者 白一凡 贡慧 +2 位作者 张睿梅 杨震 乔晓玲 《肉类研究》 2014年第11期27-29,共3页
利用电子鼻对酱牛肉煮制过程中的老汤进行风味分析,煮制时间4 h,每1 h取样1次,进行电子鼻风味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煮制时间增加,老汤中的醇、醛、酮类及氮氧化物、硫化物成分升高,这些成分也是酱牛肉的主要风味物质来源。后将其数据分... 利用电子鼻对酱牛肉煮制过程中的老汤进行风味分析,煮制时间4 h,每1 h取样1次,进行电子鼻风味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煮制时间增加,老汤中的醇、醛、酮类及氮氧化物、硫化物成分升高,这些成分也是酱牛肉的主要风味物质来源。后将其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发现LDA分析效果优于PCA。采用负荷加载分析判别不同传感器对于第一、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相关性,R2、R6、R7、R8、R9等可作为优选传感器应用于分析老汤风味变化。因此电子鼻系统用于监控酱牛肉加工过程中老汤的风味变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老汤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式分析 负荷加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猪皮的保健作用及利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俊学 《肉类研究》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猪皮 保健作用 利用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改霞 《肉类研究》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主要讨论了肉食加工中常用的几种增稠剂,并就其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增稠剂 肉制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类在冻结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田雪 《肉类研究》 2003年第2期38-38,22,共2页
肉类在冻结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冻结后肉的质量。因此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 ,可以运用于生产实践。
关键词 肉类 冻结过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香肠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海洲 《肉类研究》 2001年第2期29-52,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鸡肉香肠的生产工艺及原理 。
关键词 鸡肉香肠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的白肌病与白肌肉的鉴别
9
作者 田雪 《肉类研究》 2001年第3期39-39,共1页
介绍白肌病与白肌肉的病变部位、产生的原因及病变肉的特征,以便于将二者与正常肉区别开来。
关键词 白肌病 白肌肉 鉴别 病变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肚加工新工艺
10
作者 张淑珍 《肉类研究》 2000年第1期37-37,32,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鲜 (冻 )猪瘦肉为原料 ,采用中西式相结合的工艺 ,精制而成的小肚制品。
关键词 猪瘦肉 小肚制品 加工工艺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猪分割肉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作者 田雪 《肉类研究》 2001年第1期39-39,共1页
将冻猪分割肉的质量问题分为外在质量问题和内在质量问题二部分进行讨论 。
关键词 冻猪分割肉 鉴别方法 外在质量 内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肉鸽生产工艺
12
作者 张俊学 魏亚 《肉类研究》 2001年第2期35-15,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中西式工艺相结合的方法 。
关键词 低温肉鸽 配方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猪业丰收之年
13
作者 曹凯云 李彦利 化世鹏 《北方牧业》 2016年第3期8-8,共1页
编者按:前所未有。这是一个被变化加速快进的中国。过去一年,无论城市中产还是小镇青年,无论社会精英还是草根平民,无不深处这一变局。对于畜牧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5并不是令人意气风发、硕果累累的一年,环保政策频出、互联网电商... 编者按:前所未有。这是一个被变化加速快进的中国。过去一年,无论城市中产还是小镇青年,无论社会精英还是草根平民,无不深处这一变局。对于畜牧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5并不是令人意气风发、硕果累累的一年,环保政策频出、互联网电商冲击、市场行情低迷……艰难、迷茫、转型、突破的难题摆在每一个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发展 畜禽 畜牧行业 环保政策 市场行情 互联网 草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策划:养猪行情低迷怎么办
14
作者 杨旭 化世鹏 《今日畜牧兽医》 2013年第5期15-16,共2页
当前,由于猪肉价格低迷,猪粮比价临近盈亏点,很多小型养殖场因为缺乏规模效益,加之资.金紧张.正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同时,人工价格一路看涨,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发育有待成熟,行业协会技术指导力不从心,加上人们对肉类食品... 当前,由于猪肉价格低迷,猪粮比价临近盈亏点,很多小型养殖场因为缺乏规模效益,加之资.金紧张.正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同时,人工价格一路看涨,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发育有待成熟,行业协会技术指导力不从心,加上人们对肉类食品质量的期望值增高,导致养殖风险趋高,又限制了。新的资本进入养殖业,养猪业的下一轮高峰预期不明。如何合理安排生产,加强猪场管理,在猪价低迷的年份也有微利的可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业 行情 策划 规模效益 行业协会 食品质量 养殖风险 猪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制
15
作者 杨旭 化世鹏 《今日畜牧兽医》 2006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防制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诊断 呼吸困难 急性死亡 剖检变化 药物预防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综合技术提高种母猪年生产力
16
作者 杨旭 化世鹏 《河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母猪年生产力 综合技术 应用 充分利用 品质优良 种猪场 种母猪 机器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动植物灌肠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瑛 《肉类研究》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复合动植物灌肠的加工技术及产品特性
关键词 复合动植物灌肠 加工技术 产品特性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粉肠的家庭制作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柏林 《肉类研究》 1998年第4期33-33,36,共2页
粉肠是我国北方较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熟肉制品,价廉物美,制成工艺较为简单、快捷。有一台小型绞肉机或者用刀剁制肉馅,再加上一口大锅,自做烤炉,就能生产粉肠。利用本法不仅可生产粉肠,也可制作其它各类中国香肠。同时,也为广大家... 粉肠是我国北方较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熟肉制品,价廉物美,制成工艺较为简单、快捷。有一台小型绞肉机或者用刀剁制肉馅,再加上一口大锅,自做烤炉,就能生产粉肠。利用本法不仅可生产粉肠,也可制作其它各类中国香肠。同时,也为广大家庭作坊、个体企业、下岗职工开辟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肠 香肠 手工制作 家庭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肠的特点和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柏林 《肉类研究》 1999年第2期8-8,30,共2页
说明了中国香肠的五大特点。
关键词 腊肠 中国香肠 特点 影响 香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亚美 化世鹏 杨旭 《今日畜牧兽医》 2007年第10期7-8,共2页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所产仔猪A组5窝作为试验组仔猪,B组5窝作为对照组仔猪。A组仔猪于出生后1~7天,每天灌服益生菌制剂5毫升,8日龄至断奶转保育,仔猪料中按5~10毫升/头·天拌入乳酸益生菌制剂,B组仔猪不灌服益生菌制剂。A、B两组母猪、仔猪其他日常管理、防疫完全相同。试验结果:①A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均重比B组高0.23千克,泌乳良好,母猪便秘现象少,母猪药费约降低4.5元/头;②A组仔猪断奶重比B组高1.08千克,35日龄转保育比B组高2.15千克,成活率高2%,仔猪药费降低0.9元/头,腹泻率降低0.99%;③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确实能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A组仔猪比B组仔猪每头多赢利41.9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仔猪初生重 仔猪断奶重 成活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