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安徽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树萍 杨良华 +1 位作者 杨昌玉 雷能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66,共5页
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研究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重要指导。文章收集整理安徽旅游资源最新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安徽区域空间整体上分析各大类旅游资源群的空间结... 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研究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重要指导。文章收集整理安徽旅游资源最新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安徽区域空间整体上分析各大类旅游资源群的空间结构特征,计算其各自的开发潜力,并从区域间和区域内以及类型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安徽区域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是黄山的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其开发潜力为2.787,淮南的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次之,为1.887;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山、池州,开发潜力较大的类型为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资源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群 开发潜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莫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69-171,共3页
对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大别山区域进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巨大潜力,从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着重研究了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区域、政府、旅游... 对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大别山区域进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巨大潜力,从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着重研究了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区域、政府、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宣传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大别山区红色旅游的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红色旅游 资源整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裕安区森林资源评价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升堂 陈传胜 +1 位作者 黄敏 倪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184-186,共3页
以六安市裕安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六安市裕安区林地利用率较高,分布不平衡,单位面积森林蓄积低,林种、龄组结构趋于合理,树种结构有所改善,经济林比重低,生产力不高。... 以六安市裕安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六安市裕安区林地利用率较高,分布不平衡,单位面积森林蓄积低,林种、龄组结构趋于合理,树种结构有所改善,经济林比重低,生产力不高。最后为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评价 裕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旅游生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瓦埠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珍 朱旺生 周忠泽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3期102-104,共3页
为促进寿县湿地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现以瓦埠湖为例,在对其特色植物群落、野生动物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统一规划与主题设计,着力打造特色景点,作好道路绿化和湿地公园入口绿化等方面分析湿地生物景观规划的... 为促进寿县湿地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现以瓦埠湖为例,在对其特色植物群落、野生动物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统一规划与主题设计,着力打造特色景点,作好道路绿化和湿地公园入口绿化等方面分析湿地生物景观规划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湿地 生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潜高速对皖西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5
作者 郝李霞 张广胜 姚家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666-8668,8705,共4页
通过对皖西地区交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对皖西旅游业客流方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六潜高速的投入使用对皖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了皖西旅游业的客源方向,开拓皖西旅游业市场;... 通过对皖西地区交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对皖西旅游业客流方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六潜高速的投入使用对皖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了皖西旅游业的客源方向,开拓皖西旅游业市场;改变了皖西旅游业的客源结构,不断吸引国内高端游客、深度游客来皖西观光旅游;该交通要道提高了皖西客源的通达性,使之成为安徽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纽带,强化了与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在地域上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旅游业 客源方向 交通通达性 驱动力 六潜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教育的城市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探讨
6
作者 李光耀 杨本俊 张家勤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3期58-59,共2页
介绍了城市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贯彻生态安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环境生态学 生态安全教育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五大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润 王升堂 +2 位作者 倪建华 孙贤斌 王笑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70-1274,共5页
根据皖西大别山5大水库水资源特征,将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2大类8个小类,以201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工程法等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对大别山5大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 根据皖西大别山5大水库水资源特征,将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2大类8个小类,以201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工程法等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对大别山5大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5大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60.59亿元,占当年六安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95%,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19.62亿元,占总价值的32.41%;间接使用价值为40.97亿元,占总价值的67.59%。调蓄洪水和水资源蓄积的功能价值构成比例高,分别为34.32%和32.51%,水库在防御洪涝灾害和涵养水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 水库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会经济圈碳排放强度与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贤斌 傅先兰 +1 位作者 倪建华 赵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8,155,共5页
通过对1997年和2007年碳排放强度分析,揭示安徽省会经济圈内各市县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区域差异,根据相关固碳价格计算省会经济圈市县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省会经济圈总体上为碳汇区,1997—2007年间碳排放总量增加1 049.9万t,... 通过对1997年和2007年碳排放强度分析,揭示安徽省会经济圈内各市县对碳排放的影响和区域差异,根据相关固碳价格计算省会经济圈市县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省会经济圈总体上为碳汇区,1997—2007年间碳排放总量增加1 049.9万t,年均增长14.4%,其中,合肥市碳排放量增长最大。(2)2007年经济圈内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和地均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为1997年的2.18,2.41倍。1997—2007年,省会经济圈内的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3)经济圈内各县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强度以合肥市最高(784 t/hm2),其次是霍山县和金寨县,其他区域的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强度相差不大。(4)2007年合肥市提供的生态补偿标准是12.8~105.1亿元,六安市和巢湖市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范围分别为31.9~278.1,0.6~13.8亿元;各县市生态补偿差异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生态补偿 安徽省会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淠史杭灌区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笑梅 黄润 +1 位作者 刘桂建 马晓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实现淠史杭灌区范围内各行政区域初始水权科学合理的分配,构建了基于公平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调控性原则下的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模型确定各地区水权分配比例及其分配量。结果表明:6个较... 为实现淠史杭灌区范围内各行政区域初始水权科学合理的分配,构建了基于公平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调控性原则下的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模型确定各地区水权分配比例及其分配量。结果表明:6个较大权重指标中有3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属于水权分配可持续性原则下的指标,说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初始水权分配的贡献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水权分配 熵权 TOPSIS模型 淠史杭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 被引量:40
10
作者 孙贤斌 李玉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8-1244,共7页
通过对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采样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从平均值来看,大通煤矿废弃地5种重金属超出背景值2.000~36.300倍,以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Hg、cr、Pb,cu,相对较小。... 通过对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采样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从平均值来看,大通煤矿废弃地5种重金属超出背景值2.000~36.300倍,以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Hg、cr、Pb,cu,相对较小。化工厂及周围区域重金属严重污染,煤矸石堆及周围区域为重污染。Hg和Cd来源于化工厂废水和煤矸石,且均在底层土富集;Cr主要来源是化工厂废水,在表层土含量高;Pb和Cu来源于煤矸石和化工厂废水,分别在底层土和表层土富集。煤矸石释放的重金属在土壤底层富集,化工厂废水使表层土含量较高。多数重金属元素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具有同源性;Hg和Cd与营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r和Pb与营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重金属污染存在受自然因素影响存在显著的较大结构性变异,空间变异均是微小尺度,空间变异特征与复杂的地物和人为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变异特征 大通煤矿废弃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淮南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贤斌 李玉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8-352,共5页
为了解淮南大通煤矿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该废弃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比,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合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汞(Hg)、镉(Cd)、铬(Cr... 为了解淮南大通煤矿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该废弃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比,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合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汞(Hg)、镉(Cd)、铬(Cr)、铅(Pb)、铜(Cu)超出土壤背景值1.99~27.2倍,其中以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2)大通煤矿废弃地地表土Hg的单因子风险等级均在强以上,Cd的风险等级为极强和很强,其面积比例为98.79%、1.21%。底层土Hg的单因子风险等级以极强和很强为主,占区域面积比例分别为60.33%、21.86%,Cd的风险等级均为极强。Hg和Cd是煤矿废弃地最主要的综合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主要风险区为煤矸石堆斜坡、塌陷区、化工厂滤池等地;Cr、Pb和Cu单因子风险均为轻微等级。3)大通煤矿废弃地地表土和底层土综合生态风险均为很强和强两个等级,表层土面积比例分别为88.05%和11.95%,底层土面积比例分别为97.81%和2.19%;底层土的风险指数值更大,表层土以原化工厂与煤矸石堆斜坡为中心高值区,底层土的高值中心位于煤矿塌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土壤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GIS 大通煤矿废弃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1982~2000年)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传武 张小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42-1550,共9页
以第3次和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2~2000年近20 a间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20 a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社会区类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198... 以第3次和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2~2000年近20 a间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20 a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社会区类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1982年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简单,主要分布在一环以内,其中环城路(城墙遗址)内老城区的社会区高度同质,环城路与一环路之间的社会区呈扇形分布,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核+扇形"模式;2000年城市社会区分异趋于复杂,社会空间重构显著。老城区的社会区分异显著,多个新的"飞地型"社会区出现,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圈层+扇形+飞地型"模式。最后从合肥省会效应、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工业化与市场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社会区 因子分析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镇地区7Be在黄棕壤坡地中的季节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本俊 杨浩 +3 位作者 陈劲松 陆健 崔文静 黄新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8,43,共6页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宁镇地区黄棕壤坡地7Be的季节性沉降与分布,初步分析了坡地的季节性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该地区背景值剖面中的7Be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8 mm,7Be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深度呈现指数递减...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宁镇地区黄棕壤坡地7Be的季节性沉降与分布,初步分析了坡地的季节性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该地区背景值剖面中的7Be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8 mm,7Be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深度呈现指数递减;背景值点研究时段前后的7Be含量分别为208.35Bq/m2和250.84 Bq/m2。坡地覆盖植物对7Be沉降的拦截吸收以干枯植物最大,人类耕种植物最小;3块坡地中撂荒地的7Be平均含量最大,时空变异却最小;对季节性侵蚀示踪的结果表明,各坡面均在凸地形发生侵蚀,凹地形发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镇地区 7Be 空间分布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7)Cs、^(241)Am和^(210)Pb计年的上级湖沉积速率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兆运 杨浩 +2 位作者 王小雷 张明礼 杨本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137Cs及241 Am测年方法,确定上级湖表层沉积物的年龄、沉积速率及其变化,分析湖泊沉积速率变化与自然环境演化、人类活动(尤其是修筑堤坝等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137Cs及241 Am测年方法,确定上级湖表层沉积物的年龄、沉积速率及其变化,分析湖泊沉积速率变化与自然环境演化、人类活动(尤其是修筑堤坝等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137Cs测年结果表明,沉积柱芯中137 Cs 1964年时标不明显,不存在1975年、1986年时标;利用241 Am及210Pbex辅助计年,确定质量深度6.37g.cm-2处为1964年,至表层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135g.cm-2.a-1。利用210PbexCRS模式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与历史资料较吻合。210PbexCRS计年结果显示,自1859年以来上级湖的沉积速率不稳定,以二级坝建成使用的1960年为界,划分为建坝前平均沉积速率低及建坝后沉积速率上升两个大的时段。上级湖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流域旱、涝变化及人类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241Am、210Pb计年 沉积速率 上级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区域生态补偿优先等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贤斌 黄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5,307,共4页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优先领域确定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2007年遥感图像TM数据,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1)2007年经济圈内六安市所...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优先领域确定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2007年遥感图像TM数据,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1)2007年经济圈内六安市所提供的非市场价值总量最大,为5市之首,生态补偿优先等级为六安市>巢湖市>桐城市>淮南市>合肥市;(2)经济圈的六安市为典型的高"生态输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优先享受区域生态补偿。合肥市为高"生态消费"、经济发展水平高,应优先支付补偿。(3)就各市内部而言,市区的补偿优先等级高于周围县域;各县、市区的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差异显著,其中金寨县和霍山县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生态补偿 优先等级 安徽省会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岳西县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李霞 程先富 张广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ArcView 3.3软件,对岳西县1958年、1983年、1992年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图进行屏幕数字化,得到三期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2004年TM影像,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2004年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时段土壤侵蚀图进... 利用ArcView 3.3软件,对岳西县1958年、1983年、1992年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图进行屏幕数字化,得到三期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2004年TM影像,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2004年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时段土壤侵蚀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段不同土壤侵蚀强度面积数量的相互转化及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运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岳西县土壤侵蚀动态演变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岳西县土壤侵蚀状况1958-2004年经历了急剧恶化到逐渐恢复的过程。1958-1983年土壤侵蚀不断加剧;1983-1992年土壤侵蚀逐渐恢复;1992-2004年土壤侵蚀进入全面恢复期。(2)相邻时段的土壤侵蚀图叠加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土壤侵蚀各等级是相互转化的。(3)1958-2004年岳西县土壤侵蚀程度无变化的面积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土壤侵蚀程度等级增加的面积先显著扩大再逐步下降,而土壤侵蚀程度等级下降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4)马尔柯夫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到2016年微度侵蚀土壤面积增加到64 221hm2,中度侵蚀类型面积明显下降;强烈侵蚀与极强烈侵蚀土壤在局部地区有所增加,但这种变化不明显。堆积类型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水域面积有所减少。从总体趋势看土壤侵蚀状况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演变 马尔柯夫模型 岳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CA模型互花米草扩张影响因素与强度辨识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外来物种扩散过程是生态入侵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江苏盐城海岸带3期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和Markov-CA模型,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扩张进行模拟,辨识互花米草扩张影响因素及其强度。结果显示:... 外来物种扩散过程是生态入侵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江苏盐城海岸带3期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和Markov-CA模型,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扩张进行模拟,辨识互花米草扩张影响因素及其强度。结果显示:(1)1991—1997和1997—2007年2个时段互花米草实际年均扩张率分别为24.39%和7.76%,表明1991—1997年互花米草迅速扩张,2007年之后扩张有减缓趋势。(2)在海岸带互花米草若任其自由生长,扩张率则最大,1997—2007和2007—2017年其年均扩张率(强度)分别为9.40%和6.78%;受植物种群竞争影响,互花米草沼泽年均扩张率分别减小为7.10%和5.49%;受植物种群竞争和人为干扰的影响,互花米草沼泽年均扩张率则分别为7.10%和5.24%。(3)植物种群竞争因素影响使2个时段互花米草年均扩张率分别减少2.30和1.29百分点,人为干扰使2个时段互花米草年均扩张率变化量分别为0和0.25百分点。(4)Markov-CA模型可用以揭示盐城海岸带外来入侵种群扩张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扩张 Markov-CA模型 影响因素 辨识 盐城滨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生态补偿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安徽省会经济圈六安市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贤斌 黄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5-199,205,共6页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额合理分配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影响生态补偿分配因素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确定了影响分配的指标系统,明确了影响分配因素的权重,且通过GIS技术...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额合理分配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影响生态补偿分配因素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确定了影响分配的指标系统,明确了影响分配因素的权重,且通过GIS技术构建分配框架模型,对生态补偿分配结果进行了区域运算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在六安市生态补偿分配中生态环境与资源、经济发展因素权重较大,而社会公平、科技水平与环境治理权重较小。以六安市碳排放和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总量73.38亿元为目标总量,以六安市各行政单元为分配主体,进行了初始分配模型的应用。经计算,六安市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和霍山县的获得生态补偿额分别为4.969,7.705,9.172,9.539,28.325和13.94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分配模型 六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区优质茶园高效高产施肥技术与效益估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典友 李军 +3 位作者 陈良松 马友华 胡宏祥 黄登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6088-6089,6091,共3页
调查总结了皖西大别山优质茶园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茶园高效高产施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把握好施肥的时间、次数以及施肥的种类、数量与配比,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通过估算科学、合理施肥,仅经济效益1年可提高1亿元左右,还能产... 调查总结了皖西大别山优质茶园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茶园高效高产施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把握好施肥的时间、次数以及施肥的种类、数量与配比,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通过估算科学、合理施肥,仅经济效益1年可提高1亿元左右,还能产生相应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 茶园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三峡库区城市扩展及驱动力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本俊 叶宋铃 +3 位作者 况明生 何冬晓 黄新南 张昌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5-2229,共5页
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选取1988年、2000年、2007年3个时相遥感(RS)影像,进行解译处理,结合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区域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主城区面积达28.07 km2,是1988年城区面积的6.64倍;从增长速率来看,2000~... 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选取1988年、2000年、2007年3个时相遥感(RS)影像,进行解译处理,结合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区域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主城区面积达28.07 km2,是1988年城区面积的6.64倍;从增长速率来看,2000~2007年涪陵区的城市发展较迅速,面积年增长率达17.9%。涪陵城市扩展规模、方向及方式受涪陵地形地貌、交通区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扶持等综合因子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为涪陵西向飞地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驱动力 涪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