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家林 余结根 +4 位作者 夏礼斌 陆美琴 张斌华 陈月平 李朝品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l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两批次75名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l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两批次75名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教学,以问卷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组的课堂满意度明显优于L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显示,PBL组学生对5个测评项目(是否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均明显高于LBL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 PBL教学法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微血管病变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家林 夏礼斌 +10 位作者 王李卓 陆美琴 陈月平 张斌华 张安素 赵咏莉 何春玲 孟祥健 朱玉 胡叶子 余景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 (OR:6.127,P<0.000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 OR:6.299,P<00.00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华强 刘春生 +2 位作者 姚新明 孟祥健 王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评估皖南地区人群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800名。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 目的:评估皖南地区人群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800名。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0名就诊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DM组,分别为400例、150例和250例。按照ROC判断其HbAlc最佳切点。结果:NGT、IGR、DM组的HbAl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FPG、2 hPG均呈正相关。以HbAlc≥6.4%为切点诊断DM的敏感性,与以FPG≥7.0 mmol/L为诊断标准的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其约登指数均高于HbA1c≥6.3%和HbA1c≥6.5%切点的约登指数。结论:HbAlc可用于DM的诊断,HbAlc≥6.4%比较适合皖南地区人群的诊断DM的HbAlc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负荷后2 h血糖 糖尿病 诊断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咏莉 何春玲 +2 位作者 陈月平 陆美琴 叶山东 《安徽医学》 200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1例,根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正常视网膜(NDR)组、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3组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1例,根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正常视网膜(NDR)组、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3组间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NPDR、PDR组年龄、病程、SBP、CHO、LDL和24h尿蛋白排泄量较NDR组明显升高(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病程、SBP、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胆固醇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良和尿蛋白排泄增加是导致DR进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常规眼底检查和积极干预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陆美琴 陈月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柳 谢虹 +1 位作者 费小芸 周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为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250例,自设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为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250例,自设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最为欠缺,其次为食物交换份法方面的知识、总能量控制和营养物质均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全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食知识的影响因素,饮食知识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糖尿病家族史、接受糖尿病教育和接受糖尿病教育次数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的知晓率甚低,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需要把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应用其中。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有糖尿病家族史、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且接受的次数越多,饮食知识越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饮食 血糖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筛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玉娟 周明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571-1573,共3页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功能筛查,探讨T_2DM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监测对象,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功能筛查,探讨T_2DM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监测对象,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ices,ABI)、搏动指数(PI)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总胆固醇(Totle Cholesterol,TC)、血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结果检出PAD患者36例(19.78%)。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病程长,TC、BMI偏高,PCP/FCP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踝肱压指数变小、搏动指数降低及平均血流速度减慢(P<0.05);空腹血总胆固醇明显增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PAD,表现为病程长,TC、BMI增高,PCP/FCP明显减小;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低下,患者糖代谢障碍,导致高血糖,长期血糖增高致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患者脂代谢异常,尤以空腹血总胆固醇增高显著,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外周动脉病变 踝肱压指数 糖尿病足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某高校2004~2009年新生肥胖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储召阳 文育锋 高家林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17-418,425,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新生肥胖的患病情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皖南医学院12 037名新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查,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及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并根据入学时间、性别、生源地以及年龄等因素...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新生肥胖的患病情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皖南医学院12 037名新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查,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及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并根据入学时间、性别、生源地以及年龄等因素对肥胖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该高校新生肥胖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男生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生(P<0.01);不同生源地肥胖患病率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城镇生源患病率高于农村(P<0.01);不同年龄段组肥胖患病率比较未发现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高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学生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月平 赵咏莉 +4 位作者 陆美琴 张斌华 张安素 夏礼斌 华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对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那格列奈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4 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那格列奈组和对照组(瑞格列奈组) ,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测定指标包括空腹指尖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血糖、餐后2h指尖血糖、餐后2h静... 目的 对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那格列奈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4 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那格列奈组和对照组(瑞格列奈组) ,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测定指标包括空腹指尖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血糖、餐后2h指尖血糖、餐后2h静脉血浆血糖和HbA1c等。结果 ①那格列奈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浆血糖、餐后2h血浆血糖及HbA1c均有显著下降,均值分别下降1.6 3mmol/L、4 .4 3mmol/L、1.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浆血糖及餐后2h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治疗前比较,那格列奈治疗后血胆固醇、血压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药物观察期间未发生低血糖及消化道反应等。结论 那格列奈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的作用,副反应发生率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个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那格列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mRNA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普宏 冯钢 +2 位作者 高家林 浦春 章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02-304,31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氧化应激、血糖控制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包括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实时RT-PCR检测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氧化应激、血糖控制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包括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实时RT-PCR检测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 mRN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0.079±0.047 vs.0.041±0.026,P<0.0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和HbA1c浓度(r=0.6395,P<0.05)以及可溶性E选择素(r=0.6580,P<0.05)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146 mRNA水平升高能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并且与患者的氧化应激和血糖控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尿崩症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月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枢性尿崩症 (CDI)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与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 72例CD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磁共振成像 (MRI)可观察到鞍区微小占位性病变及垂体柄的异常改变、垂体后叶信号的变化。 4例口服弥凝片者全部有效 ,62例... 目的 探讨中枢性尿崩症 (CDI)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与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 72例CD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磁共振成像 (MRI)可观察到鞍区微小占位性病变及垂体柄的异常改变、垂体后叶信号的变化。 4例口服弥凝片者全部有效 ,62例采用双氢克尿噻联合卡马西平或安妥明治疗者有效率达 92 %。结论 MRI在CDI病因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尿崩症 磁共振成像 药物治疗 CDI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隐亭治疗泌乳素瘤和高泌乳素血症26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鹿立法 陈月平 +2 位作者 常虹 张斌华 陆美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由于血清泌乳素(PRL)测定的临床应用,发现PRL瘤在垂体瘤中最常见,占机能性腺瘤的首位,约40%~60%。
关键词 溴隐亭 泌乳素瘤 脑肿瘤 泌乳素血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色病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安素 鹿立法 张斌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440-441,共2页
原发性血色病(Primary Hemochromatosis,PH)是一种铁代谢异常的遗传病,发病率在西方国家约3‰~5‰,国内至1996年仅报道20例.我科新近收治一典型病例,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病历简介患者 男,35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痛5年,多饮、多食、多尿... 原发性血色病(Primary Hemochromatosis,PH)是一种铁代谢异常的遗传病,发病率在西方国家约3‰~5‰,国内至1996年仅报道20例.我科新近收治一典型病例,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病历简介患者 男,35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痛5年,多饮、多食、多尿5月入院.近年肤色加深,伴心慌、嗜睡及性欲减退.否认嗜酒、服铁剂及输血史.体检:消瘦,毛发稀疏,全身皮肤呈青铜色.BP12/7kPa,心率70次/分,早搏3~8次/分.肝助下8cm,质中,轻度压病.脾无肿大,腹水征阳性,睾丸及外生殖器轻度萎缩.实验室检查:Hb126g/L,肝功能正常,αFP阴性.血清铁26.8μmol/L,血清铁蛋白8893μg/L.空腹血糖18.4mmol/L,尿糖++++,C肽0.82μg/L.ACTh0.1ng/L,F372nmol/L,LH4.8IU/L,FSHo.3IU/L,T34ng/L.动态心电图:快速房颤,心肌缺血.CT:肝脏明显增大,CT值113Hu.肝穿刺活检:肝细胞内外大量含铁颗粒沉积伴纤维组织增生.皮肤活检:汗腺周围含铁颗粒环状沉积.骨髓细胞学及铁染色正常.诊断:原发性血色病,肝硬化代偿期,继发性心肌病、糖尿病及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给予每周放血400ml治疗40次,饮食控制加胰岛素及性激素替代疗法,目前患者腹痛缓解,肝脏缩至肋下3cm.代谢指标控制良好,房颤转为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病 原发性 发病率 隐性遗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检测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14
作者 陈月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检查 S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拯阳汤对阳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礼斌 董群 +1 位作者 张雷明 吴敏毓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61-163,17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拯阳汤对阳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的活性以及凋亡细胞。结果:拯阳汤对阳虚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红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拯阳汤对阳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的活性以及凋亡细胞。结果:拯阳汤对阳虚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成正相关,与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呈负相关;对胸腺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正比,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结论:拯阳汤能增强阳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对胸腺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药理作用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拯阳汤 阳虚 量效关系 红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液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方五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消渴液 大鼠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可尼综合征误诊为糖尿病1例
17
作者 常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48-348,共1页
范可尼综合征是肾小管多种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结合文献,对其诊断与治疗简要讨论。患者 女,44岁,因烦渴、多饮、多尿、胃痛、肌无力6年,行走困难4个月入院。曾在外院诊断糖尿病,长期饮食控制及口眼降血糖药物治... 范可尼综合征是肾小管多种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结合文献,对其诊断与治疗简要讨论。患者 女,44岁,因烦渴、多饮、多尿、胃痛、肌无力6年,行走困难4个月入院。曾在外院诊断糖尿病,长期饮食控制及口眼降血糖药物治疗,但病情日趋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慢性病容,佝偻病胸,驼背畸形,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其余(-)。多次尿常规:尿pH6.0~8.0,空腹尿糖+~++,尿蛋白±~+。停服降糖药后,血糖一直正常(5.5~6.1mmol/L),血K^+2.8mmol/L,Cl^-124.5mmol/L,P^(3+)0.77mmol/L,Ca^(2+)1.24mmol/L,Na^+正常范围,AKP354U/L,PTH<24ng/L,血常规、BUN、Cr均正常,免疫学检查未见异常。多次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酸中毒。胸片:两侧肋骨明显骨质疏松、多发性骨折。骨盆平片:骨盆畸形改变.甲状旁腺B超、泌尿系B超均未见异常。本例经多方检查,排除了多发性骨髓瘤,于燥综合征,变质四环素,慢性镉、汞、铅中毒等继发因素所致的范可尼综合征。考虑为原发范可尼综合征。本综合征对VitD有抵抗,给予较大剂量VitD,肌注ViD_330万单位/日;补充磷制剂:磷酸二氢钠2.1mg和磷酸氢二钾30g,加水到1000ml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CONI综合征 诊断 误诊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