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义结构起伏性策略的角度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英译
1
作者 余萍萍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4期248-249,共2页
该文将从语义结构起伏性策略的角度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英译问题,并具体将从属部分处理成定语从句、独立主格结构以及各类短语这三类来审视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 语义结构起伏 定语从句 独立主格结构 短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英信仰对比视域下凌云壮族巫调的文化发展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尚凤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7期97-98,101,共3页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凌云巫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现实因素制约,凌云巫调出现老一辈传承人和新一代传承人"交接断层"的现象。壮英信仰对比强调了凌云巫调的传承需要多种传承方式和各界力量的参与,要求巫调的创新使用和...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凌云巫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现实因素制约,凌云巫调出现老一辈传承人和新一代传承人"交接断层"的现象。壮英信仰对比强调了凌云巫调的传承需要多种传承方式和各界力量的参与,要求巫调的创新使用和传承人的潜心奉献。在传承传播方面,包括凌云壮族巫调传承人的培养;文字记载、文物、音像等原始资料的整理、保存和保护,及电影、电视、新闻、广告和艺术展等传播形式在内的宣传。在发展创新方面,包括巫调经济价值的开发,巫调音乐创新使用的艺术价值的开发和巫调研究的学术价值的开发。由此实现凌云壮族巫调新时代的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英信仰 凌云壮族巫调 现状 提示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译者的跨文化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开雨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9期71-72,80,共3页
借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探讨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具备的跨文化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多元文化观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质量,使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走出... 借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探讨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具备的跨文化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多元文化观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质量,使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走出去",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构建多元文化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 译者 跨文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观与主导策略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羽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6期97-108,共12页
翻译系统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推动翻译过程向前发展。本文应用毛泽东的《矛盾论》原理,首先分析文学翻译系统内的种种矛盾和用以平衡矛盾的翻译观念;然后,结合该观念,以麽教史诗《布洛陀》英译本为例,分析译... 翻译系统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推动翻译过程向前发展。本文应用毛泽东的《矛盾论》原理,首先分析文学翻译系统内的种种矛盾和用以平衡矛盾的翻译观念;然后,结合该观念,以麽教史诗《布洛陀》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所选主导翻译策略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应用以《矛盾论》为指导的和谐翻译观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产出功能更完备、可接受性更强、传播效果更高好的译本;《布洛陀》英译中的表演性再现仍须译者深入研究,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模式可能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矛盾 和谐翻译观 宗教文学 主导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汉语法的不同特点及文化内涵 被引量:2
5
作者 言志峰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4期233-234,共2页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哲学思维的载体,也是相互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英汉民族由于民族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对于语法的认识与研究各不相同。当前对英汉之间的词汇差异研究较为广泛,但对英汉语法不同点的研究成...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哲学思维的载体,也是相互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英汉民族由于民族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对于语法的认识与研究各不相同。当前对英汉之间的词汇差异研究较为广泛,但对英汉语法不同点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该文重点对英汉语法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并就这些差异探究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旨在为文化内涵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法 特点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交往,选择壮族神话英译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莲枝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期7-8,共2页
壮族神话博大精深,英译壮族神话是让世人知晓和了解壮族神话的有效途径之一。壮族神话英译是一种文化交往行为,英译中所选用的翻译策略应该以能否促进文化交往为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 壮族神话 英译策略 文化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泰隐喻性谚语的语义特征
7
作者 石岩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4期2-4,128,共4页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也是人类认知的模式之一。谚语具有隐喻性的特点使人们对其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喻理论的帮助。本文以认知隐喻为理论框架,以壮泰隐喻性谚语为切入点,分析了壮泰隐喻...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也是人类认知的模式之一。谚语具有隐喻性的特点使人们对其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喻理论的帮助。本文以认知隐喻为理论框架,以壮泰隐喻性谚语为切入点,分析了壮泰隐喻性谚语的认知性、普遍性和民族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谚语 泰语谚语 隐喻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嘹歌·日歌》与《圣经·雅歌》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8
作者 覃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中国壮族的《嘹歌·日歌》和犹太民族的《圣经·雅歌》都因其对爱情的出色描写而成为各自民族文苑中灿然绽放的奇葩。通过对这两首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体意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女主角都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主要... 中国壮族的《嘹歌·日歌》和犹太民族的《圣经·雅歌》都因其对爱情的出色描写而成为各自民族文苑中灿然绽放的奇葩。通过对这两首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体意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女主角都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主要体现在她们对"他者"地位的打破和自我幸福的勇敢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歌》 《雅歌》 女性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贝奥武甫》中照应衔接的研究
9
作者 刘菁筠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3期271-272,共2页
照应是语篇衔接分析的重要手段。谢默斯·希尼英译本《贝奥武甫》语言直接精练、内容前后连贯。本文深入剖析照应在该译本中的运用,并帮助读者以新的角度理解并欣赏该诗。
关键词 衔接 照应 《贝奥武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英熟语模因变异方式比较研究
10
作者 石岩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3期3-5,共3页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的理论,也为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引入了信息复制和创新的观点。该文利用语言模因论的观点探讨壮英熟语的变异现象,指出壮英熟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能够通过同义异词、同义异...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的理论,也为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引入了信息复制和创新的观点。该文利用语言模因论的观点探讨壮英熟语的变异现象,指出壮英熟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能够通过同义异词、同义异构、同构异义和同型联想等方式产生变异,从而使壮英语言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英语 熟语 模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业教育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被引量:7
11
作者 韦幼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2-6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夯实大学生创业素养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价值。立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现状,从...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夯实大学生创业素养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价值。立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现状,从以乡贤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融合型创业社会环境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性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创新 民族地区高校 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丝绸之路”倡议下广西医科院校卫生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12
作者 石龙 赵盘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2期43-47,共5页
随着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深入推进,广西医科院校卫生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学生出国留学和实践机会少等问题。为了促进卫生管理国际化人才... 随着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深入推进,广西医科院校卫生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学生出国留学和实践机会少等问题。为了促进卫生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有效满足“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人才需求,从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以及增加学生出国留学和实践的机会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丝绸之路” 卫生管理 国际化人才培养 医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苗族古歌·融水卷》英译中的平衡
13
作者 周彩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4期7-10,共4页
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苗族古歌·融水卷》英译过程中致力实现的翻译生态平衡、“翻译群落”生态平衡和文本生态平衡等,以期助力其在海外“生存”。
关键词 《苗族古歌·融水卷》 生态翻译学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路壮剧《农家宝铁》中陈玉英与康拉德作品《拯救》中伊迪丝的女性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14
作者 梁羽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年第11期66-67,共2页
文章从人物性格、价值取向和爱情婚姻观入手,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了《农家宝铁》与《拯救》两部作品的中西女性人物形象的异同点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增进对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了解,酬足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壮族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人物性格 价值取向 爱情婚姻观 异同点 女性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云泗城壮族巫调》章节标题英译策略分析
15
作者 石岩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2期42-43,共2页
通过壮族典籍之一《凌云泗城壮族巫调》的章节标题英译实践发现,壮族典籍中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象可以通过直译、释译、直译加括号夹注、直译加副标题、意译加脚注、增译等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有效的转换和传递。
关键词 《凌云泗城壮族巫调》 标题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英句子视角和态势差异看张培基散文英译
16
作者 余萍萍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4期192-192,202,共2页
该文将从中英句子视角和态势差异的角度探讨英汉句子的区别,并选取张培基散文翻译中的句子分析译文中句子视角和态势的处理符不符合目标语的句子特点。
关键词 句子视角 态势 张培基散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