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东辉 王俊祥 +1 位作者 谢丽丽 刘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1-853,共3页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 口腔功能间隙 间隙变化 牙合 面部生长发育 功能基质 MOSS 早期治疗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矫形器的制作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凤和 范才 郝宁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通过制作佩戴口腔矫形器进一步减少口腔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方法: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口腔癌患者34例,分别使用自凝塑胶制作口腔矫形器,隔开肿瘤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至少10mm,然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计划... 目的:通过制作佩戴口腔矫形器进一步减少口腔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方法: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口腔癌患者34例,分别使用自凝塑胶制作口腔矫形器,隔开肿瘤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至少10mm,然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计划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顺利佩戴口腔矫形器进行放疗,28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放疗,放疗过程中损伤减少。结论:口腔矫形器的厚度以10~15mm较为适宜,自凝塑胶材料本身与软组织对射线的影响接近,对放疗结果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疗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佩强 陈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08-509,共2页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口腔修复患者52 例,均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义齿咀嚼率和固定力变化.结果:(1)治疗0.5 和1 个月之后,患者义齿的咀嚼率和固定力均明显提高(P〈0.05).(...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口腔修复患者52 例,均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义齿咀嚼率和固定力变化.结果:(1)治疗0.5 和1 个月之后,患者义齿的咀嚼率和固定力均明显提高(P〈0.05).(2)4 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磁性附着体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附件的临床粘结技巧 被引量:14
4
作者 袁东辉 李立国 +1 位作者 吴彦伟 左海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93-494,共2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与工程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正畸矫治技术,为正畸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正畸理念和治疗手段[1-2]。在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中,附件的粘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与工程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正畸矫治技术,为正畸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正畸理念和治疗手段[1-2]。在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中,附件的粘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牙齿移动的效率和矫治目标的实现[3]。目前无托槽矫治技术的临床研究不断丰富,但有关粘结附件的临床操作技术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临床应用 粘结 附件 正畸矫治技术 工程制造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测定 被引量:17
5
作者 窦永青 杜文力 +2 位作者 薛毅 陈惠珍 赵满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毒素含量。结果6.250μg/mL黄芩苷对1EU/mL的细菌内毒素的降解作用最强,15min内完全降解。3.125、1.562μg/mL黄芩苷分别在30min和60min内完全降解。在同一时间段内,4种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黄芩苷浓度升高,降解内毒素作用逐渐增强;随作用时间延长,黄芩苷降解内毒素作用增强。该结果提示黄芩苷有较好的降解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生物降解 细菌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与TMD患者关节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晓龙 焦国良 +2 位作者 王永海 徐铮 修贺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5-778,共4页
目的 :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组织破坏程度的关系。 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将单纯关节囊炎 /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 ,... 目的 :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组织破坏程度的关系。 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将单纯关节囊炎 /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 ,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盘穿孔及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归为重症组 ,15名正常志愿者 15侧关节的关节液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ABC 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IL 1β水平 (表达为每mg蛋白质中所含IL 1β的pg数 ,pg/mg)。 结果 :关节液中IL 1β水平 ,轻症组 ( 5 2 .62±42 .2 4pg/mg)及重症组 ( 78.78± 43 .65pg/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9.2 6± 9.86pg/ml) ,其中重症组又显著高于轻症组。结论 :IL 1β参与了TMD关节组织的病理破坏过程 ,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液 白介素1Β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临床检测指标与龈沟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薛毅 吴仲寅 +1 位作者 赵进 李凤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CTX)水平与常用牙周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牙周病患者60例的77颗牙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龈沟液中CTX水平,并对临床牙周检查...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CTX)水平与常用牙周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牙周病患者60例的77颗牙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龈沟液中CTX水平,并对临床牙周检查的常用几个指标菌斑指数(PL)、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进行记录,用SPSS 11.0软件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与龈沟液中CTX的相关性。结果:PL、GI、PD、AL与龈沟液中CTX浓度的Sperman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386(P<0.01),0.366(P<0.05),0.382(P<0.05)和0.314(P<0.05)。结论:龈沟液中CTX浓度与PL、GI、PD、AL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GCF) 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焦国良 陈永进 王惠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 C M 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美国 E M2 型肌电仪记录102 例患者带咬合板前后的姿势位( M P P)及牙尖交错位( I C P)最大紧咬时的肌电变化。结...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 C M 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美国 E M2 型肌电仪记录102 例患者带咬合板前后的姿势位( M P P)及牙尖交错位( I C P)最大紧咬时的肌电变化。结果:(1)即刻戴入咬合板后颞肌前束( T A)与嚼肌( M M)的 M P P高电位明显降低( P< 0.05);治疗后不戴咬合板复查, T A、颞肌后束( T P)和 M M 肌紧张缓解。(2)戴咬合板紧咬双侧 T A、 T P 和 M M 的肌电活动显著减小( P< 0.05), M M 的肌电活动对称性明显提高( P< 0.05),活动指数显著增加( P<0.05)。结论:肌位咬合板能明显降低升颌肌最大紧咬的肌电活动,提高嚼肌的肌电活动对称性及活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咬合板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后40年出现放射性骨坏死一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凤和 郝宁宁 +1 位作者 赵然 吴仲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5-1345,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治疗后 放射性骨坏死 血管内皮细胞瘤 上颌骨摘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 病例资料 切取活检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液内IL-1β的含量与其疼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国良 梁晓龙 +2 位作者 王永海 徐铮 修贺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关节液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疼痛关系。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 (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患者关节疼痛存在与否 ,将标本分为疼痛组及无...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关节液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疼痛关系。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 (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患者关节疼痛存在与否 ,将标本分为疼痛组及无痛组 ;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结果 ,进一步将疼痛组标本分为轻、重度疼痛二组 ;15名正常志愿者的 15侧关节液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ABC 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IL 1β水平。结果 :关节液标本中IL 1β的水平 ,疼痛组 (75 .4 7± 4 3.6 9pg/mgpro .)显著高于无痛组 (37.4 6± 4 3.0 3pg/mgpro .)及对照组(9.2 6± 9.86pg/mgpro .) ;轻度疼痛组 (6 4.2 2± 39.0 9pg/mgpro .)显著低于重度疼痛组 (10 5 .4 6± 4 4.13pg/mgpro .)。结论 :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增高与关节疼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液 IL-1Β 相关性 白介素-1Β 关节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指数与改良固相BANA试验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文娟 薛毅 +1 位作者 李向飞 信玉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6-596,共1页
关键词 BANA试验 牙龈指数 固相 改良 活动期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髓腔信号异常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国良 赵二军 +2 位作者 王永海 祝玉芬 杜昱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髁突髓腔信号异常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TMJID)的关系。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4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T1、闭口位12加权成像,判定TMD患者的盘突关系及髓腔信号变化。结果 TMD患者14.8%(13/88... 目的 探讨髁突髓腔信号异常与颞下颌关节内紊乱(TMJID)的关系。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4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T1、闭口位12加权成像,判定TMD患者的盘突关系及髓腔信号变化。结果 TMD患者14.8%(13/88)表现髓腔信号异常,水肿型为11个关节,硬化型及混合型各1个关节,84.6%(11/13)存在TMJID;而75个髓腔信号正常关节中,33.3%(25/75)存在TMJID;髓腔信号异常与TMJID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关节盘移位是导致髓腔信号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 TMJID 髁突 患者 颞下颌关节 TMD 紊乱 研究 混合型 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牙龈龈下菌斑胰蛋白酶样酶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信玉华 薛毅 +1 位作者 闫文娟 唐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475,共1页
关键词 胰蛋白酶样酶 龈下菌斑 酶水平 测定 牙龈 健康 牙周病变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血管畸形动脉栓塞术后的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光 成继民 +1 位作者 孙辉臣 王永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畸形 动脉栓塞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F^-酸性人工唾液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子川 张佩 +2 位作者 郭天文 薛毅 吴仲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含F-酸性人工唾液对钛-瓷结合强度及钛瓷断裂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低熔钛瓷粉分层烧结在纯钛金属片上,浸泡于37℃、pH=2.5、NaF 0.2%(实验A组)和pH=5.0、NaF 0.2%(实验B组)人工唾液中1、3、7、14、30 d,三点弯曲实验测试钛-瓷... 目的:研究含F-酸性人工唾液对钛-瓷结合强度及钛瓷断裂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低熔钛瓷粉分层烧结在纯钛金属片上,浸泡于37℃、pH=2.5、NaF 0.2%(实验A组)和pH=5.0、NaF 0.2%(实验B组)人工唾液中1、3、7、14、30 d,三点弯曲实验测试钛-瓷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观察瓷剥脱后的钛表面形貌,对该界面进行X线衍射分析(XRD)。结果:实验A1d组和实验B1d组的钛-瓷结合强度(25.8±3.1)和(26.8±2.0)M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5±4.2)MPa;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其结合强度逐渐降低。XRD显示瓷剥脱后的钛表面均存在Ti6O相、金红石相TiO2和刚玉相,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钛瓷断裂位置均位于钛表面氧化膜与钛基底之间。结论:酸性含F-的人工唾液可以降低钛-瓷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瓷结合强度 人工唾液 三点弯曲实验 酸性 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琼 吴仲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骨神经鞘瘤 治疗 诊断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国 左艳萍 袁东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对2组治疗(观察)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软组织指标中治疗组Ls-E、Li-E、U1-Stms、Stms-Stmi、NsLs-FH、LsNsLi、LsNsPg’、H角减小;Sn-Stms、Stmi-Me’、Ns-Me’、Sn-Me’、NsLi-FH、NsPg’-FH、A’Ls-FH、B’Li-FH、LiB’Pg’、CmSnLs、GSnPg’、Z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组织指标中治疗组SNB、L1-NB、IMPA增大;ANB、U1-SN、U1-NA、FMIA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改善下颌后缩患者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促进面下1/3高度的生长,使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 软组织侧貌 功能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者下颌运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国良 陈永进 王惠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患者下颌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信,记录99例患者戴板前和即刻置入咬合板后自姿势位(MPP)至牙尖交错(ICO)、自然张闭口及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孪-吞个月后复查(不戴板)。结果:戴板... 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患者下颌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信,记录99例患者戴板前和即刻置入咬合板后自姿势位(MPP)至牙尖交错(ICO)、自然张闭口及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孪-吞个月后复查(不戴板)。结果:戴板后87.8%CMD患者由MPP闭合至ICO侧后移消失,自然张闭口轨迹一致率由戴板前4%提高到78.8%,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轨迹规则度由15.2%提高至89.9%,速度也显著增加(P<0.05).复查显示:咬合正常者MPP至ICP侧后消失,张闭口轨迹一致,速度轨迹规则,速度增加,咬合异常者下颌运动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结论:肌位咬合板对CMD治疗机理之一是调整异常的下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功能紊乱 咬合板 下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Y与TMD患者关节源性疼痛关系
19
作者 沈卫 焦国良 +2 位作者 王永海 贾艳岩 李文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NPY的水平与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TMD患者的 126侧关节和健康志愿者的 32侧关节的关节液标本中NPY的含量。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为疼痛组(n=90)和无痛组(n=36); 32名正常志愿者的 32侧...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NPY的水平与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TMD患者的 126侧关节和健康志愿者的 32侧关节的关节液标本中NPY的含量。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为疼痛组(n=90)和无痛组(n=36); 32名正常志愿者的 32侧关节液设为对照组 (n=32)。结果:关节液中NPY含量:疼痛组 133. 5±46. 7pg/ml,无痛组 99. 7±25. 9pg/ml,对照组83. 3±28. 4pg/ml。统计学检验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结论:患者关节液中NPY水平,疼痛组显著高于无痛组,表明患者关节内存在炎症反应,关节疼痛与关节液中NPY的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源性 NPY TMD 患者 放射免疫测定法 关节液 健康志愿者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检验 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 对照组 水平 无痛 ml 关节内 含量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与关节疼痛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焦国良 赵二军 +2 位作者 王永海 祝玉芬 杜昱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TMJ疼痛与TMJID的关系。方法 :对 4 4例单侧关节疼痛TMD患者 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斜矢状位PDW成像 ,以非疼痛侧盘突关系做自身对照 ,评价关节疼痛与TMJID的关系。结果 :4 4个疼痛关节中 ,30个关节 (6 8.2 % )表现为TMJID ,其中... 目的 :探讨TMJ疼痛与TMJID的关系。方法 :对 4 4例单侧关节疼痛TMD患者 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斜矢状位PDW成像 ,以非疼痛侧盘突关系做自身对照 ,评价关节疼痛与TMJID的关系。结果 :4 4个疼痛关节中 ,30个关节 (6 8.2 % )表现为TMJID ,其中ADDR为 11个关节 (2 5 % ) ,ADDWR为 19个关节 (4 3.2 % ) ;而 4 4个非疼痛关节中 6个关节 (13.6 % )表现为ADDR。经统计学分析 ,TMJ疼痛与TMJID及TMJID的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