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媛 郭红 +3 位作者 边巍 梁光萍 邹全明 郭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17F(IL-17A,-17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9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23例,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DNA...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17F(IL-17A,-17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9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23例,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运用TaqManMGB探针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所有样本经组织快速尿素酶检测(RUT)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p-IgG抗体检测,以测定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感染率。结果IL-17A(rs2275913,G-197A)、IL-17F(rs76378,7488T/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分布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F(rs766748,6400A/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的等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与未携带有IL-17F 6400A/GA等位的个体相比,携带有IL-17F 6400A/GA等位的个体显著的增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易感性。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Hp感染等因素后,在显性模式下,IL-17F 6400A/GSNP位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仍显著相关(显性模式:OR=2.271,95%CI=1.259-4.095,P=0.006)。在伴有Hp感染的所有群体中进行比较,IL-17A,-17F各位点基因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IL-17F 6400A/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护理士官的基本素质及任职能力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宇辉 李林 +3 位作者 徐冬梅 白小嘉 郭晓强 周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66-67,69,共3页
护理士官是我军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战(现)场救护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护理士官工作岗位处于我军卫生勤务保障系统的最前沿,其独特的岗位性质要求护理士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 护理士官是我军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战(现)场救护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护理士官工作岗位处于我军卫生勤务保障系统的最前沿,其独特的岗位性质要求护理士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综合能力。根据我院4年来的护理士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对护理士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任职能力作了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士官 岗位特点 任职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澂 王润田 +4 位作者 张宇辉 支国成 王智华 邓郁青 张征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川芎嗪对Colon26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获取经川芎嗪作用后再培养的Colon26及上清,以不经川芎嗪作用的同步培养细胞及上清作对照;分析川芎嗪作用后是否可下调Colon26肿瘤免疫抑制(MTT法检测NK活性和诱导转化,... 目的:体外研究川芎嗪对Colon26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获取经川芎嗪作用后再培养的Colon26及上清,以不经川芎嗪作用的同步培养细胞及上清作对照;分析川芎嗪作用后是否可下调Colon26肿瘤免疫抑制(MTT法检测NK活性和诱导转化,直接免疫荧光FACS法检测IL-2Rα、CD3ε+ζ+和CD3ε-ζ+表达),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和IL-10五种免疫抑制分子含量的变化,多元相关分析川芎嗪下调肿瘤免疫抑制与免疫抑制分子分泌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单纯Colon26培养上清中5种免疫抑制分子均可被测到,以TGF-β1含量最高,可显著抑制所测5项免疫功能。川芎嗪作用后,第一次传代再培养上清中TGF-β1、IL-6和IL-10含量,及5项免疫功能抑制均明显降低;第二次传代再培养上清中TGF-β1和IL-6含量,及转化抑制、CD3+ζ+和CD3-ζ+表达抑制均显著回升。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除转化抑制以外的其他4项免疫功能抑制呈正相关,IL-6与转化抑制及CD3-ζ+表达抑制正相关;IL-10与NK杀伤抑制、IL-2Rα及CD3+ζ+表达抑制正相关。结论:川芎嗪作用Colon26肿瘤细胞后可明显下调其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影响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发挥。通过下调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而阻碍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可能是川芎嗪的抗瘤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下调 免疫抑制分子 肿瘤免疫抑制 Colon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ICE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澂 郝淑维 +4 位作者 李保红 胡建军 张爱霞 程建新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临床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卵巢(n=10)、卵巢良性肿瘤(n=6)、卵巢癌(n=32)组织中IL-1... 目的:分析卵巢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临床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卵巢(n=10)、卵巢良性肿瘤(n=6)、卵巢癌(n=32)组织中IL-18、ICE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发病年龄患者之间表达是否具有差异。结果:①正常、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均有IL-18mRNA表达(分别为1.30±0.48、1.02±0.17、0.77±0.35);ICEmRNA在正常及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卵巢癌组织中有29例(90.63%)表达(分别为0.96±0.51、0.73±0.34、0.63±0.34)。②IL-18及ICE蛋白均表达于卵巢上皮细胞浆内。正常、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的IL-1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80.0%和31.3%;IC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50.0%和37.5%。③卵巢癌组织中IL-18、ICE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及良性肿瘤组织明显减少(均P<0.05),良性与正常组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卵巢癌组织中IL-18与ICE的mRNA、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7,P=0.036;r=0.45,P=0.009)。④IL-18、ICEmRNA及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发病年龄患者之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局部癌组织IL-18、ICE表达减弱,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ICE 人卵巢癌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姜虹 安普丽 蒋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2-666,共5页
药物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近5年相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平衡透析法、超滤法、微透析法、毛细管电泳法、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电化学法、亲和层析法、迎头分析法、液相色谱法... 药物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近5年相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平衡透析法、超滤法、微透析法、毛细管电泳法、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电化学法、亲和层析法、迎头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目前研究表明往往需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阐明特定药物与其靶蛋白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边巍 贡树基 +1 位作者 冯亚琴 罗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实习 角色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招护理士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鹤生 徐冬梅 +1 位作者 张媛 张宇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63-64,共2页
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是军事教育与依托地方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构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生源质量是基础;要逐步提高专业基础学历、任职经历以及身心和政治素质,严格征召制度和程序,严把质量关;以任职需要为核心,做好... 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是军事教育与依托地方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构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生源质量是基础;要逐步提高专业基础学历、任职经历以及身心和政治素质,严格征召制度和程序,严把质量关;以任职需要为核心,做好培训规划工作,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士官 质量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阳性乳患牛颈、乳静脉自由基代谢的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鹏 邱业峰 +1 位作者 郑文广 王振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12-1115,共4页
为探讨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尤其是患牛的乳腺代谢情况,首次对患牛颈静脉与乳静脉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正常牛颈静脉比较,乳静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 为探讨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尤其是患牛的乳腺代谢情况,首次对患牛颈静脉与乳静脉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正常牛颈静脉比较,乳静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与阳性牛颈静脉比较,乳静脉血清中SOD、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MDA、ROS含量极显著升高,T-AOC极显著下降。综合分析,乳腺组织本身抗氧化能力较差,但机体的保护性代偿能有效维持乳腺分泌细胞的正常分泌;而阳性牛乳腺组织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抗氧化系统已不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及代谢产物,以至于过多的氧自由基对乳腺上皮分泌细胞细胞膜造成了严重损伤,从而引起乳腺细胞分泌异常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阳性乳 颈静脉 乳静脉 自由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制剂逆转结直肠癌免疫抑制及其作用靶分子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桯 支国成 +3 位作者 傅占江 张征峥 邓郁青 李文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3-996,1005,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黄芪制剂对结直肠癌免疫抑制的逆转,初步分析其作用靶分子。方法:获取体外经黄芪作用后再传代的结直肠癌细胞(Colon26)培养上清,以不经黄芪作用的同步培养上清作对照,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 目的:体外研究黄芪制剂对结直肠癌免疫抑制的逆转,初步分析其作用靶分子。方法:获取体外经黄芪作用后再传代的结直肠癌细胞(Colon26)培养上清,以不经黄芪作用的同步培养上清作对照,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10、PGE2等六种免疫抑制分子的含量,分析其对MTT法测定的小鼠脾细胞NK杀伤和诱导转化以及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的IL-2Rα、CD3ε+ζ+和CD3ε-ζ+表达5项免疫功能的影响,多元相关分析黄芪下调Colon26分泌免疫抑制分子与免疫抑制逆转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免疫抑制分子,以TGFβ-1含量最高;对5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黄芪作用后,其第一次再培养上清中TGFβ-1和IL-10含量及对除IL-2Rα以外的4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抑制均明显降低,IL-6、PGE2含量显著升高;与第一次再培养上清相比,第二次再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及对CD3ε+ζ+表达的抑制继续降低,IL-6含量降低至无中药处理的对照水平,对IL-2Rα表达的抑制开始降低,IL-10含量显著回升。相关分析显示,诱导转化、CD3ε+ζ+、CD3ε-ζ+表达及NK杀伤功能抑制率与TGFβ-1含量呈正相关,与PGE2含量呈负相关;VEGF、IL-4、IL-6和IL-10与5项免疫功能抑制不相关。结论:黄芪可通过下调结直肠癌细胞分泌TGFβ-1等免疫抑制分子,影响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发挥,这可能是黄芪的抗瘤新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肿瘤免疫抑制 逆转 免疫抑制分子 Colon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