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榆家系苗期耐盐碱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庆贱 陈志强 +4 位作者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1,共8页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以9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以9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在家系间不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PSⅡ)内稟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协同性较好,且在家系间有显著差异,其中Fv/Fm、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无交互作用,Pn、Gs、Tr对盐碱胁迫反应更敏感,两类指标各具优点,均是评价白榆家系耐盐碱的有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可作一般性参考指标。根据光合和荧光有效指标以及苗木受害情况对白榆家系耐盐碱能力有相似评价效果,用3类指标综合评价显示:家系2、6、9苗木耐盐碱;家系1、4、5苗木耐盐碱胁迫较弱;家系3、7、8对盐碱胁迫较敏感,但对中低强度胁迫表现出一定抗耐性。多数家系苗木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6%时指标增大,说明白榆可耐土壤盐碱含量为0.6%的胁迫强度。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利用生理指标评选有较高耐盐碱能力的白榆家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盐碱胁迫 指标 家系变异 耐盐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胁迫对西伯利亚白刺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志强 李庆贱 +4 位作者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7,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对西伯利亚白刺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并对其生长、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土壤盐碱含量能促进西伯利亚白刺生物量、苗高绝对生长量的增加,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2%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比对照... 采用盆栽方法,对西伯利亚白刺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并对其生长、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土壤盐碱含量能促进西伯利亚白刺生物量、苗高绝对生长量的增加,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2%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比对照提高27.3%;在高土壤盐碱含量下,净光合速率(Pn)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叶片含水量(LWC)和叶绿素(Chl)含量下降是导致Pn下降的部分原因;胞间CO2浓度(Ci)上升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气孔不均匀性开闭造成的;叶片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土壤盐碱含量提高,先降后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变化不显著,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可以通过提高Car含量来保持较高的NPQ。生物量与Pn、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表观CO2利用效率(CUE)、气孔限制值(Ls)、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原初反应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Pn、LUE、CUE、Fv/F0、Fv/Fm为第一类能够有效评价西伯利亚白刺耐苏打盐碱土能力的指标,Ls、Fm为第二类能够有效评价西伯利亚白刺耐苏打盐碱土能力的指标;评价植物耐盐性指标的有效性会因盐类型的不同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苏打盐碱土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白榆家系苗期耐盐碱综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庆贱 李悦 +4 位作者 陈志强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为筛选耐盐碱白榆家系,以2批白榆家系苗木为材料,分析了有效的耐盐碱评价指标和指标间的相关性,用主成分分析对家系耐盐碱性做了分类。结果表明:检测指标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基于苗木有效指标平均值和最高质量浓度胁迫值的主成分分析,分... 为筛选耐盐碱白榆家系,以2批白榆家系苗木为材料,分析了有效的耐盐碱评价指标和指标间的相关性,用主成分分析对家系耐盐碱性做了分类。结果表明:检测指标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基于苗木有效指标平均值和最高质量浓度胁迫值的主成分分析,分别需提取2和3个主成分,说明以平均值统计,指标间的关联更紧密;以平均值和最高质量浓度胁迫值统计,白城家系试验苗耐盐碱能力由高到低为B2、B7、B3、B5、B6、B4、B8、B1和B2、B7、B3、B5、B6、B4、B1、B8;济源家系试验苗由高到低为J9J、3J、2J、6J、8J、4J、7J、1J、5和J9J、2J、8J、4J、1J、6J、3J、7J、5;综合分析平均值和最高质量浓度胁迫值的统计结果,家系B2、B7、B3J、9J、2较耐盐碱,家系B4、B1、B8J、7J、5对盐碱胁迫敏感,其余家系介于两者之间。从研究结果可知,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白榆家系耐盐碱能力是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家系 主成分分析 耐盐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白刺中总生物碱及大孔树脂纯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玉玲 曾会明 +1 位作者 张建秋 马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白刺生物碱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生物碱静态、动态吸附、解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温度60℃,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时,总生物碱提取率(生物碱/种籽重)最高,217.372 9μg/g;D101对白刺总生物碱的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可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5,流速为0.75 mL/min,乙醇的洗脱浓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超声波 生物碱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籽油的萃取及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玲 马挺军 +1 位作者 张建秋 曾会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2,共4页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刺籽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条件:压力30 MPa,温度30℃,时间150 min。对超临界萃取的白刺籽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刺籽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条件:压力30 MPa,温度30℃,时间150 min。对超临界萃取的白刺籽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结果显示,酸价为3.36 mgKOH/g、过氧化值为0.48g/100 g、碘值为143.2 g/100 g、皂化值为196 mg/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12 g/100 g,其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的70.75%,说明超临界CO2萃取的白刺籽油工艺稳定可靠,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超临界CO2 正交 理化性质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鸨越冬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国海 乔桂芬 +2 位作者 邹畅林 杨兵兵 孙孝维 《野生动物》 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
2003~2006年的1~2月在吉林省镇赉县和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合部的草原地带,对大鸨越冬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将栖息区域人为地划分为3种类型。一是农田荒地和周边草甸,二是平均低于40cm的矮针茅草原,三是平均高于40c... 2003~2006年的1~2月在吉林省镇赉县和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合部的草原地带,对大鸨越冬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将栖息区域人为地划分为3种类型。一是农田荒地和周边草甸,二是平均低于40cm的矮针茅草原,三是平均高于40cm的高针茅草原。结果表明,大鸨对这3种栖息地类型选择明显。农田生境植物性食物丰富,草原生境动物性食物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越冬 栖息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白刺优良无性系嫩枝扦插技术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时瑞亭 陈志强 +4 位作者 李庆贱 李悦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5期15-16,19,共3页
采用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对双岗01、双岗02、双岗03、双岗04四个白刺优良无性系用正交设计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白刺无性系间生根率及生根数有极显著差异,对主根长没有影响;植物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采用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对双岗01、双岗02、双岗03、双岗04四个白刺优良无性系用正交设计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白刺无性系间生根率及生根数有极显著差异,对主根长没有影响;植物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生根数及主根长没有影响。其中双岗04的生根效果最好,其最佳生根组合为250 mg.kg-1的生根粉处理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优良无性系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杞一号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
8
作者 时瑞亭 陈志强 +4 位作者 李庆贱 李悦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宁杞一号进行了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生根率大小因素的排序为: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以GA处理生根率最高;对生根数量影响大小排序为: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激素种类,其中以激素浓度...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宁杞一号进行了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生根率大小因素的排序为: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以GA处理生根率最高;对生根数量影响大小排序为: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激素种类,其中以激素浓度为500 mg/kg效果最好,处理时间对生根数量也有显著影响,以0.5 h处理效果最好。处理浓度为500 mg/kg的GA浸泡插穗0.5 h是宁杞一号嫩枝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杞一号 全光照喷雾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蹼鹬的繁殖习性
9
作者 乔桂芬 于国海 +2 位作者 孙鹏 任绍华 韩晓东 《野生动物》 200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1985年6月~2004年6月在向海保护区对半蹼鹬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半蹼鹬每年迁至向海时间集中在5月中下旬,并主要分布在粮库泡、白山泡、付老文泡、大肚泡、小塔甸子、二百方等地。巢址包括密集的苇丛、稀疏芦苇中突出的... 1985年6月~2004年6月在向海保护区对半蹼鹬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半蹼鹬每年迁至向海时间集中在5月中下旬,并主要分布在粮库泡、白山泡、付老文泡、大肚泡、小塔甸子、二百方等地。巢址包括密集的苇丛、稀疏芦苇中突出的泥沼和植物簇生的岛状沼泽地带3种类型。雌雄共同营巢,巢由陈旧苇茎、叶、根、三棱草、蒿、碱蓬杆等交织而成,筑巢过程需5~7 d。筑巢期间即开始交尾,每次约持续10~15 s;窝卵数为1.95 (1~3)枚,日产1卵。孵化任务由雌雄共同承担,孵化期平均为23.8(20~25)d;雌雄参与孵化时间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孵化率100%,但离巢成活率仅3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蹼鹬 繁殖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材性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海洋 庞忠义 +7 位作者 殷春红 丁昌俊 王福森 张金旺 金培林 付志祥 曲冠证 赵曦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2,155,共10页
研究杨树不同无性系生长与材性变异,选择适应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无性系。以不同地区获得的100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于沈阳市新民地区开展无性系立地对比试验,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在... 研究杨树不同无性系生长与材性变异,选择适应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无性系。以不同地区获得的100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于沈阳市新民地区开展无性系立地对比试验,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45%~39.48%,重复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7021~0.991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的各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111<r<0.911),说明幼龄期杨树无性系生长对后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生长与木材性状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表明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间相关性较弱,应该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分开评价。以10%的入选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杨树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无性系白林2、93-8-18、DM-9-18、CL-3、MD-102、DX-08-01、9216、03-08-08、10-01-74、04-11-31作为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入选,入选无性系3年生树高平均值可达8.41 m,胸径平均值可达10.26 cm。树高、胸径、地径、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86%、24.48%、19.14%、19.12%。以木材性状为评价指标,初选无性系林优4、04-11-31、林优16、阜蒙小青、MCL-22、中辽1号、林优11、中雄4、白林2、CL-20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0.03%~8.91%。研究中各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筛选的无性系对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综合评价过程中无性系白林2均作为优良无性系被筛选,因此初步认定该无性系可作为生长较快且材性较好的优良无性系在当地进行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生长性状 木材性状 遗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