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生物质材料改性酚醛泡沫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海兵 郝硕 +3 位作者 王伟宏 韩阳洋 吕蕾 王春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4-70,共7页
酚醛泡沫(PF泡沫)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热固性硬质泡沫材料之一,具有热稳定性、阻燃性、低发烟量和抗老化等多种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保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石油基衍生物制备得到的传统酚醛泡沫具有脆性较大... 酚醛泡沫(PF泡沫)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热固性硬质泡沫材料之一,具有热稳定性、阻燃性、低发烟量和抗老化等多种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保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石油基衍生物制备得到的传统酚醛泡沫具有脆性较大、不可再生等问题,导致其环境效益差的短板较为突出。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向酚醛泡沫中引入来源广泛、产量丰富、绿色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材料是改善其脆性和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用量的有效途径。简要概述了酚醛泡沫的改性机制,研究了生物质材料改性酚醛泡沫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生物质改性酚醛泡沫的潜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材料 酚醛泡沫 泡沫改性 改性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微孔发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海兵 张佳彬 +2 位作者 吕蕾 高鹏 王伟宏 《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9-51,共3页
生物质纤维/塑料微孔发泡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在复合材料内引入大量的微孔进行增韧改性,使材料在密度降低的同时提高部分物理力学性能,如耐冲击性、延展性、抗疲劳性和热稳定性等。与用纳米粒子等增韧改性技术相比,微孔发... 生物质纤维/塑料微孔发泡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在复合材料内引入大量的微孔进行增韧改性,使材料在密度降低的同时提高部分物理力学性能,如耐冲击性、延展性、抗疲劳性和热稳定性等。与用纳米粒子等增韧改性技术相比,微孔发泡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用纳米粒子等增韧,粒子分散困难,需加入专门的助剂处理纳米粒子等,增加了加工工艺环节和复合材料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塑料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粒子分散 抗疲劳性 木塑复合材料 泡孔结构 聚合物熔体 耐冲击性 工艺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燕 佟达 宋魁彦 《森林工程》 2012年第2期14-17,共4页
生物质能源是未来替代化石资源的丰富和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它具有二氧化碳中性。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可以形成固、液、气3种形态的生物质能源,用以提供热能和动力。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燃烧、气化、液化和热解技术进行阐述,同时提出... 生物质能源是未来替代化石资源的丰富和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它具有二氧化碳中性。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可以形成固、液、气3种形态的生物质能源,用以提供热能和动力。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燃烧、气化、液化和热解技术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生物质热值低、运输贮存不易、反应副产物难分离和政策、资金投入力度仍需加大等问题,对生物质能源发展和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化学转化 燃烧 气化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探索——“生物质-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清文 郭垂根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1-14,共4页
生物质是一类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主要以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木材竹材及其加工剩余物、秸秆、果壳等形式存在,是可自然再生的天然资源,我国的生物质产生量在7亿t/a以上。目前,国际上生物质... 生物质是一类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主要以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木材竹材及其加工剩余物、秸秆、果壳等形式存在,是可自然再生的天然资源,我国的生物质产生量在7亿t/a以上。目前,国际上生物质资源的利用途径主要有3条,即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和纸浆。从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益出发,以拓展生物质产业链为基本途径,提出"生物质-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的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并重点针对"生物质-生物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生物质燃油"生态产业链模式及其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质材料 生物质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材料点阵夹芯胞元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冬霞 胡英成 范长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研究生物质点阵夹芯胞元结构的力学性能,可以减少木建筑重量和降低木材使用量,对适应现代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胞元结构进行力学建模,分析了芯子直径和长度对胞元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 研究生物质点阵夹芯胞元结构的力学性能,可以减少木建筑重量和降低木材使用量,对适应现代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胞元结构进行力学建模,分析了芯子直径和长度对胞元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芯子直径和面板厚度2个因素对胞元受力的影响,依据胞元承载能力和变形程度,进行胞元结构的优选。最后依据优选的胞元结构,设计和制作不同类型的试件进行平压测试。结果表明,胞元平压状态下芯子是受力主体,芯子直径越大,胞元的平压能力越强,但平压性能并不是最优;面板材料对胞元承载力和吸能性有显著影响,生物质复合材料胞元的比强度高于自然纤维材料的比强度。该研究结果为木质复合材料在大跨度坡面屋等木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芯子 生物质复合材料 点阵夹芯结构 胞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燃料热解炭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宇 郭明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89-93,102,共6页
通过介绍生物质固体燃料热解炭化技术的机理,阐述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综述生物质固体燃料热解炭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生物质固体燃料热解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预测生物质固体燃料热解炭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质 固体燃料 炭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光学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志俊 高鹤 +3 位作者 李伟 李淑君 刘守新 李坚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全球能源危机等问题,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材料的制备与合成往往以石油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过程繁琐、成本高昂、原料不可再生,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而生... 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全球能源危机等问题,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材料的制备与合成往往以石油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过程繁琐、成本高昂、原料不可再生,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而生物质基材料因绿色、可再生、环境友好等,其设计与构筑已成为基础科技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在过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以相关生物质为基础构筑“基石”,利用其本征结构及特性原位合成或与异质单元复合,构筑了大量的功能光学材料。功能光学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光动能转换、生物成像、光电器件、海水淡化、信息防伪等。笔者对生物质基光学功能性材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林木芳香生物质荧光材料、多糖生物质荧光材料、林木生物质光热材料、纳米纤维素光子晶体材料、生物质基光热材料,以及以上材料在食品检测、生物成像、加密打印、发光器件、光 热 动能转换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对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荧光材料 光热材料 纳米纤维素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评价法在我国生物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姬晓迪 郭明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4,共4页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ircle Assessment,简称LCA)是一种面向产品的环境管理评估系统,已纳入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在我国生物质材料相关领域的应用始于本世纪。归纳了LCA在我国生物质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我国生物质材料方面...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ircle Assessment,简称LCA)是一种面向产品的环境管理评估系统,已纳入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在我国生物质材料相关领域的应用始于本世纪。归纳了LCA在我国生物质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我国生物质材料方面LCA应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质材料 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鲁秀杰 刘德芳 宋魁彦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3年第9期11-13,共3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用以确定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主要对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质热解、生物质液化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联...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用以确定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主要对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质热解、生物质液化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联合分析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生物质 热解 燃烧 生物油 生物质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明辉 李嘉兴 唐宽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4,共5页
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低碳环保和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农林废弃物的燃料化利用途径,归纳总结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在成型工艺,以及成型质量影响因素和炭化成型所用粘结剂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质固... 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低碳环保和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农林废弃物的燃料化利用途径,归纳总结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在成型工艺,以及成型质量影响因素和炭化成型所用粘结剂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性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目前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成型燃料 致密化 成型工艺 粘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新出发,木材科学前沿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坚 甘文涛 +2 位作者 陈志俊 杨海月 王耀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共39页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出发、向绿而行,孵化功能木质制造新技术、新材料,培育木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行业发展、蓄能助力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为此,聚焦木材科学前沿发展方向,针对木业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阐明科技创新对木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木材科学未来发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宏观拓展、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4个发展方向,并综述了现阶段具代表性研究成果,梳理代表性木质新产品和功能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出我国木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新质生产力 创新 智能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燕 佟达 宋魁彦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年第4期20-22,28,共4页
介绍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成型工艺和设备,讨论了影响其成型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质固体燃料 致密成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绿色荧光N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一繁 姜宇 +3 位作者 韩有奇 李淑君 姜贵全 韩世岩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5,共7页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4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通过超声波破碎法得到提取液后加入乙二胺,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掺杂碳点(NCDs)。通过FT-IR、XPS、TEM、XRD和UV对NCDs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NCDs主要含有C、N、O这3种元素,其表...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4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通过超声波破碎法得到提取液后加入乙二胺,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掺杂碳点(NCDs)。通过FT-IR、XPS、TEM、XRD和UV对NCDs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NCDs主要含有C、N、O这3种元素,其表面存在苯环、氨基、羟基和羰基等基团;NCDs为球形粒子,平均粒径4.8 nm,其存在石墨化碳核的(002)晶面,在≤300 nm和300~600 nm区域存在由π-π*和n-π*电子跃迁引起的紫外吸收,证实了NCDs主要由石墨化碳核及其表面功能基团组成。荧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NCDs具有激发依赖性和良好的抗光漂白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荧光强度降低。通过不同金属离子对NCDs荧光强度影响分析,可知Fe3+对NCDs具有选择性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其检测极限(LOD)值为9.07μmol/L。通过复合法制备了黄绿色荧光粉NCDs/SiO2,将其作为颜色转换层,使用蓝光发射(450 nm)半导体芯片封装,可得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色度图坐标为(0.3182,0.3030),相关色温(CCT)为6381 K,显色指数(CRI)为84.1的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树皮 N掺杂碳点 荧光 Fe3+检测 W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质硅源改性丙烯酸酯水性涂料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兴 苏佳琦 +4 位作者 冯斌 郭世伟 陈杨 刘培良 韦双颖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以稻壳为生物质硅源,通过酸浸、煅烧的方式制取二氧化硅(Si O2),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表面改性后作为增强填料,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乳液,以期改善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的耐磨性、硬度等,最终... 以稻壳为生物质硅源,通过酸浸、煅烧的方式制取二氧化硅(Si O2),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表面改性后作为增强填料,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乳液,以期改善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的耐磨性、硬度等,最终合成出理化性能优异的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稻壳灰、改性二氧化硅的表面形貌、官能团变化、聚集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了改性前后漆膜的力学性能、热失重性能和硬度。结果表明:650℃煅烧得到稻壳灰呈现出非晶无定形态结构;二氧化硅表面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成功地连接到其表面上,并呈微纳米级分散在水性丙烯酸酯涂料体系中;聚丙烯酸酯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89~95 nm之间;二氧化硅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时,涂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03.06%,拉伸强度48.673 MPa,弹性模量达6.672 MPa,漆膜硬度2H,涂膜力学性能最优。综合比较第1组(A4)丙烯酸单体配比填加2%和3%质量分数的稻壳灰(RHA)漆膜磨耗较小,光泽度均在50左右。随着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增加,附着力提高至0级。利用稻壳提取二氧化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其综合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稻壳的增值化利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改性 聚丙烯酸酯树脂 木器涂料 稻壳灰 乳液聚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碳点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士鹏 董娅慧 +2 位作者 赵浩然 李玉 程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3-850,共18页
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荧光材料,因具有易制备、光学性能稳定、低毒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其荧光性能调控、荧光量子产率(QY)改善、寻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碳源仍是实现其多方面应用的关键。生物质材... 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荧光材料,因具有易制备、光学性能稳定、低毒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其荧光性能调控、荧光量子产率(QY)改善、寻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碳源仍是实现其多方面应用的关键。生物质材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种类丰富且能够重复再生,在CDs制备过程中可同时控制碳核和表面态的形成,进而实现荧光性能调控和QY改善,作为来源广、廉价易得的碳源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CDs的发光颜色调控出发对近年来生物质基CDs的绿色制备进行综述,分析归纳了不同生物质材料作为碳源及制备方法对生物质基CDs的发光颜色和QY的影响,梳理并总结了生物质基CDs在生物成像、药物递送、传感、防伪、光催化及LED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生物质基CDs的性能优化、绿色制备方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碳点 绿色合成 光致发光 量子效率 生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点敏化超薄g-C3N4的表征及其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滕敏 姜晓娜 +3 位作者 胡梦琴 姚忠强 李姣 黄占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3,共6页
以三聚氰胺、碳量子点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碳量子点敏化超薄氮化碳(CQDs/g-C3N4)的复合材料。通过采用TEM、XRD、FT-IR、和BET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理性能表征;通过探究四环素(TC)的质量浓度、循环次数和物料比等考察CQD... 以三聚氰胺、碳量子点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碳量子点敏化超薄氮化碳(CQDs/g-C3N4)的复合材料。通过采用TEM、XRD、FT-IR、和BET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物理性能表征;通过探究四环素(TC)的质量浓度、循环次数和物料比等考察CQDs/g-C3N4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QDs与超薄片状g-C3N4间通过杂化作用形成了复合物,CQDs均匀的分布在g-C3N4薄片上。当CQDs的质量百分比为0.5%时,CQ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TC的光催化活性最高,TC的降解率可达99.2%,是纯g-C3N4的4倍,该复合材料可通过延长可见光吸收区域而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促使电子空穴分离,增强光催化性能,在环境净化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敏化 超薄氮化碳 四环素 绿色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氧化木质素解聚:温和高效的生物质增值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佳宁 白文静 +2 位作者 楼雨寒 于海鹏 窦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315,共12页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通过催化反应过程可实现其解聚制备芳香族化学品,其高附加值转化对实现生物燃料、精细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电催化氧化解聚为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途径...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通过催化反应过程可实现其解聚制备芳香族化学品,其高附加值转化对实现生物燃料、精细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电催化氧化解聚为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途径.凭借电催化过程中电位或电流易于调节的特性,可实现产物的选择性和反应物转化率的有效调控.但实现木质素的可控降解,首先需对其解聚机理充分了解掌握.其中,由催化剂、电解质和催化反应池等组成的电催化系统均需合理设计.本文以木质素解聚过程中C—C键和C—O键的断裂机理为基础,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在电催化氧化制备芳香族单体过程中不同的断键机制,总结了自由基中间体在C—O和C—C键的高选择性断裂中发挥的决定作用.最后,展望了电催化木质素解聚的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木质素解聚 电氧化 模型化合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挺水植物生物炭理化性质及与原料化学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崔看利 黄晓丽 +3 位作者 孙学亮 霍堂斌 刘守新 王玉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为深入了解挺水植物化学组分与其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关系,以芦苇、香蒲、石菖蒲3种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组分,采用限氧升温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与农作物(水稻、玉米)秸秆生物炭作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 为深入了解挺水植物化学组分与其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关系,以芦苇、香蒲、石菖蒲3种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组分,采用限氧升温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与农作物(水稻、玉米)秸秆生物炭作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解析生物炭理化性质与植物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挺水植物与农作物秸秆的生物炭理化性质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热解温度下,5种生物炭中芦苇生物炭的固定碳含量最高,灰分、电导率和含盐量均最低。除500℃外,芦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最大,石菖蒲最小。5种生物炭的官能团组成相似,但C=C、C—C和C—O—C振动吸收峰强度存在差异。PCA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固定碳含量与原料的综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灰分、产率、电导率、pH、阳离子交换量,与植物原料的灰分、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植物化学组分是影响生物炭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3种挺水植物均可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以600℃下芦苇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挺水植物 理化性质 化学组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燃气热处理落叶松木材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法三 孙伟伦 许民 《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
利用生物质燃气对落叶松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190℃,处理时间4 h。测试落叶松热处理材与素材的平衡含水率、湿胀率和力学强度。结果表明:经过生物质燃气热处理后,落叶松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和湿胀性明显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有... 利用生物质燃气对落叶松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190℃,处理时间4 h。测试落叶松热处理材与素材的平衡含水率、湿胀率和力学强度。结果表明:经过生物质燃气热处理后,落叶松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和湿胀性明显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有小幅下降,分别下降了6.47%和7.4%;而落叶松热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由此说明,以生物质燃气为处理介质,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对落叶松木材进行处理,在改善湿胀性的同时,木材的力学强度下降幅度可以控制在10%范围内,对其使用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气 热处理 湿胀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燃烧颗粒状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工艺及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康任 张燕 宋魁彦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5年第12期36-39,共4页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可以将松散的原料压缩形成成型燃料,使其便于储存及运输,提高热效率。对颗粒状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工艺及其品质评价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其制造成本高、产率低、缺乏国家标...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可以将松散的原料压缩形成成型燃料,使其便于储存及运输,提高热效率。对颗粒状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工艺及其品质评价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其制造成本高、产率低、缺乏国家标准、加工工艺和成型设备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固体燃料 加工工艺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