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样本库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8
1
作者 郜恒骏 杜莉利 +2 位作者 张小燕 张可浩 叶扬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生物样本库是实现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重要源头与关键环节之一,随着精准医学计划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提出,生物样本库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生物样本库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标... 生物样本库是实现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重要源头与关键环节之一,随着精准医学计划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提出,生物样本库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生物样本库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标准化流程实施与质量控制有待推进、共享应用机制尚待完善、低层次重复建设较为严重、自身造血能力普遍较弱及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待探索等。在过去十年,生物样本库在标准化、共享应用、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促进了生物样本资源在生物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充分应用,开启了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本库 标准化 共享应用 集约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疑诊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病原菌的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丁锦荣 管义祥 +1 位作者 吴德模 张春秀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5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基因芯片技术用于疑诊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方法对56例疑诊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细菌种类。根据颅内感染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的特异性DNA序列设计... 目的观察基因芯片技术用于疑诊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方法对56例疑诊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细菌种类。根据颅内感染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的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并制作PCR引物及相应的探针,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脑脊液细菌感染情况,并与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脑脊液细菌培养确诊颅内感染18例,诊断阳性率为32.14%,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杆菌2例,肺炎双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耳葡萄糖球菌1例;基因芯片技术确诊颅内感染38例,诊断阳性率为39.29%,明确颅内感染致病菌22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糖球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肠杆菌5例,肺炎双球菌4例,与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结果完全符合;16例未能鉴定出致病菌,但检出16S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对颅内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及脑脊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脊液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miRNA/RNAi通路中关键蛋白-Argo-naute系列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组织定位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韶英 陈锡美 +4 位作者 黄志刚 郜恒骏 胡莺 张小燕 孟逊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制备一系列Argonaute(AGO)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及其在人类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合成特异性AGO多肽,以马来酰胺活化匙孔血蓝蛋白(KLH)作为载体构建多肽免疫原,致敏大白兔,制备系列兔抗人AGO多克隆抗体,然后用亲和... 目的制备一系列Argonaute(AGO)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及其在人类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合成特异性AGO多肽,以马来酰胺活化匙孔血蓝蛋白(KLH)作为载体构建多肽免疫原,致敏大白兔,制备系列兔抗人AGO多克隆抗体,然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用ELISA和Western方法进行抗体验证,并应用人组织芯片进行AGO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笔者制备了8个兔抗人AGO蛋白多克隆抗体,经ELISA及Western blot证实兔抗人AGO抗体可特异性识别AGO多肽,在人组织芯片中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该抗体在大多数正常及肿瘤组织上皮来源细胞胞浆中呈阳性染色,其中Piwils抗体还可使星状胶质细胞瘤、脑脊膜瘤及胃癌癌细胞染色。结论本项研究成功制备系列兔抗人AGO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GO在miRNA/RNAi通路中的作用及在人类疾病中的意义提供了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naute蛋白 多克隆抗体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与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皓 景嘉楠 +4 位作者 董慧 轩阁 李铁鹏 夏鑫 董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6、Ki67蛋白在7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数学...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6、Ki67蛋白在7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数学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DK1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CDK1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的病理形态均无关(P>0.05)。另外,在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相关性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CDK16与Ki67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24.36,P<0.001, Pearson列联系数=0.518)。结论 CDK16蛋白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检测CDK16与Ki67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CDK16) KI67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亚群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阮积晨 赵芹 +3 位作者 周海霞 钱江潮 沈树红 张庆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BioPlex系统和悬浮阵列技术通过荧光编码检测43例ITP患儿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GMCSF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BioPlex系统和悬浮阵列技术通过荧光编码检测43例ITP患儿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GMCSF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显著降低(P<0.01)。结论儿童ITP发病中存在异常的淋巴细胞极化状态,是一种Th1优势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Th亚群细胞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建立包涵体变-复性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颋 冯延叶 +4 位作者 沈亚领 金维荣 杨忠 王菊芳 王小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46,共6页
为提高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复性效率,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包涵体为模型,开发一种新的双变性-稀释复性方法。新方法选取含有精氨酸的碱性复合溶液作为第一变性剂溶解GFP包涵体,通过梯度降低变性液的酸碱度... 为提高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复性效率,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包涵体为模型,开发一种新的双变性-稀释复性方法。新方法选取含有精氨酸的碱性复合溶液作为第一变性剂溶解GFP包涵体,通过梯度降低变性液的酸碱度析出溶解目的蛋白,再以尿素为第二变性剂溶解析出的蛋白,随后进行稀释复性。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比,新方法复性的绿色荧光蛋白活性收率提高至1.5~2.3倍,复性蛋白对温度、溶液酸碱度及变性剂的稳定性提高。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FP,EGFP)及其融合蛋白的包涵体采用新方法进行复性,均取得80%以上的活性回收率,说明新方法对GFP系列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新方法从变性剂使用与包涵体结构的关系出发,突破常规操作中变性剂单次使用的局限,既保留了简便性又提高了常规稀释复性方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包涵体 变性 复性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痛的药物作用靶点及其机制
7
作者 曾娴婷 张春秀 肖华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对近年来出现的治疗神经痛的药物作用靶点及其机制作以综述。方法在查阅30篇文献的基础上,对神经痛的治疗靶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目前治疗神经痛的药物作用靶点主要有5-羟色胺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阿片受体、大麻素受体、离... 目的对近年来出现的治疗神经痛的药物作用靶点及其机制作以综述。方法在查阅30篇文献的基础上,对神经痛的治疗靶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目前治疗神经痛的药物作用靶点主要有5-羟色胺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阿片受体、大麻素受体、离子通道、免疫相关物质等等。以这些靶点设计的药物均已证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痛。结论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神经痛的靶向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受体 通道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