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科学和生命科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延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53-458,共6页
激光科学与生命科学相互渗透,正在形成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激光生命科学”。本文就激光生命科学下述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1)激光生物学与激光诱变育种;2)激光遗传工程及激光微束在遗传操作中的应用;3)激光在分... 激光科学与生命科学相互渗透,正在形成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激光生命科学”。本文就激光生命科学下述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1)激光生物学与激光诱变育种;2)激光遗传工程及激光微束在遗传操作中的应用;3)激光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4)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激光光谱技术;5)激光医学;6)激光生物物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科学 生命科学 激光生命科学 激光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科学与生命科学
2
作者 朱延彬 《量子电子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5-6,共2页
激光科学与生命科学朱延彬(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31)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本世纪末,激光科学的迅速发展,已在生命科学的下述几个领域获得若干重要的研究进展:1.激光生物效应的研究激光诱变机... 激光科学与生命科学朱延彬(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31)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本世纪末,激光科学的迅速发展,已在生命科学的下述几个领域获得若干重要的研究进展:1.激光生物效应的研究激光诱变机理在农业育种中获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科学 生命科学 激光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超微弱发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石慈 邢达 +1 位作者 唐永红 李德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利用以高灵敏度背向照明 CCD和象增强器为核心的探测系统 ,对植物叶片和叶绿体光诱导的超微弱发光 (延时发光 )光谱进行探测 ,结果发现 ,叶片和叶绿体的延时发光光谱很一致 ,二者在 485、5 60~ 5 90、65 0、685、72 5~ 73 5 nm附近都... 利用以高灵敏度背向照明 CCD和象增强器为核心的探测系统 ,对植物叶片和叶绿体光诱导的超微弱发光 (延时发光 )光谱进行探测 ,结果发现 ,叶片和叶绿体的延时发光光谱很一致 ,二者在 485、5 60~ 5 90、65 0、685、72 5~ 73 5 nm附近都有发射峰 .随着光照停止时间的延长 ,光强逐渐减弱 ,但峰位仍保持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弱发光 延时发光 光谱 叶片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T技术及其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进军 陈小川 邢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0-984,共5页
简要综述了FRET方法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在整个细胞生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细胞内各种组分极其复杂 ,因此一些传统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例... 简要综述了FRET方法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在整个细胞生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细胞内各种组分极其复杂 ,因此一些传统研究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例如酵母双杂交、免疫沉淀等可能会丢失某些重要的信息 ,无法正确地反映在当时活细胞生理条件下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 ,FRET)是近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此项技术的应用 ,为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对蛋白质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进行实时的动态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蛋白质 相互作用 活细胞 荧光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捕获裂解/电子转运裂解串联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瑞祥 董梦秋 +5 位作者 迟浩 杨兵 秀丽蕴 王乐珩 付岩 贺思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102,共9页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解(electron transfer dissociation,ETD)逐渐发展起来.ECD和ETD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鉴定和"自顶而下(Top-down)"的完整蛋白质裂解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诱人的前景.对ECD和ETD的基本原理、质谱特点、仪器实现、数据解析算法与软件开发,以及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并对当前的研究问题、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捕获裂解 电子转运裂解 碰撞诱导裂解 串联质谱技术 计算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转化高效生物有机肥料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安胜姬 张兰英 +2 位作者 郑松志 吴烨 赵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备高效生物有机肥料 ,分别应用于小麦、黄瓜、玉米等作物 ,并观察施肥后对农作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活垃圾转化成高效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增加农作物产量 ,还可...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备高效生物有机肥料 ,分别应用于小麦、黄瓜、玉米等作物 ,并观察施肥后对农作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活垃圾转化成高效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增加农作物产量 ,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活垃圾 生物有机肥料 肥效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胆结石难溶物的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刚 邢达 +1 位作者 杨海珉 吴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1-595,共5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胆色素型和混合型胆结石经氯仿、乙醇、乙醚、盐酸等溶剂溶解剩余物的主要组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胆红素盐、蛋白质、脂肪酸盐、磷酸盐、碳酸钙等为难溶物 ;棕色色素型胆石中的蛋白质的二级...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胆色素型和混合型胆结石经氯仿、乙醇、乙醚、盐酸等溶剂溶解剩余物的主要组分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胆红素盐、蛋白质、脂肪酸盐、磷酸盐、碳酸钙等为难溶物 ;棕色色素型胆石中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α 螺旋为主。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在色素型和混合型胆石难溶物中都出现了可能为蛋白质的薄膜带状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胆结石 难溶物 扫描电镜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志成 王玮 +1 位作者 王卫民 汤天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cordbloodstemcells)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为心肌样细胞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取脐静脉血50mL、分离并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5-aza定向诱导...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cordbloodstemcells)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为心肌样细胞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取脐静脉血50mL、分离并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5-aza定向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心肌样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5-aza诱导后,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呈“棒状”或“珠状”结构,有肌管样结构形成,透射电镜下有肌丝、心房颗粒及线粒体等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形成。结论:经5-aza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脐血 心肌样细胞 超微结构 超微结构特征 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定向诱导 透射电镜观察 5-AZA 5-氮杂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膀胱癌组织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衰减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魏华江 邢达 +2 位作者 巫国勇 金鹰 谷怀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采用双积分球系统和光辐射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光学模型,研究了4765,488,4965,5145,532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辐照人膀胱癌组织的光衰减特性。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的激光波长范围内,KubelkaMunktwoflux模型下的人膀胱癌... 采用双积分球系统和光辐射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光学模型,研究了4765,488,4965,5145,532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辐照人膀胱癌组织的光衰减特性。结果表明在5个不同的激光波长范围内,KubelkaMunktwoflux模型下的人膀胱癌组织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及线偏振激光的衰减特性是不同的,人膀胱癌组织对4765,4965,532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或有效衰减系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488,5145nm波长的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或有效衰减系数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膀胱癌组织对532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或有效衰减系数均明显大于其他4个波长的Ar+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或有效衰减系数。在传输理论下人膀胱癌组织对5个不同波长的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人膀胱癌组织对4765,4965,5145nm波长的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对488,532nm波长的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总衰减系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膀胱癌 癌组织 线偏振激光 532NM激光 Ar^+激光 波长 双积分球系统 性比 生物组织 光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花生种子超弱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韶山 王艳 +4 位作者 郭周义 朱延彬 包正康 鲍超 刘颂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发光强度变化呈双峰曲线 ,分别对应于种子萌发早期事件的吸涨和呼吸激增 ;自然老化的花生种子 ,超弱发光明显降低 ,种子活力指数与超弱发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r2 =0 .82 4) ;萌发 48h的花生种子经 0℃低温处理 2 ...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发光强度变化呈双峰曲线 ,分别对应于种子萌发早期事件的吸涨和呼吸激增 ;自然老化的花生种子 ,超弱发光明显降低 ,种子活力指数与超弱发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r2 =0 .82 4) ;萌发 48h的花生种子经 0℃低温处理 2 0 min,超弱发光强度急剧下降 .以上结果表明 ,植物超弱发光可作为一个敏感的生物物理指标表征种子活力及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发光 萌发 花生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场强放大堆积技术对制剂中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玉琴 宗素艳 +3 位作者 崔英杰 齐永秀 赵晓明 曹明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4-788,共5页
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一场强放大柱内堆积技术分离测定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噁唑(SMZ)。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0.2cm×75μm,有效长度50cm),以50mmol/LNaH:PO4(pH6.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7.5kV,柱温25℃... 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一场强放大柱内堆积技术分离测定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噁唑(SMZ)。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0.2cm×75μm,有效长度50cm),以50mmol/LNaH:PO4(pH6.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7.5kV,柱温25℃,检测波长214nm进行测定。进样前压力进水3.42kPa×12s;电动进样-10kV×9s。SD和SMZ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10.00mg/L(r=0.9999),0.025~5.00mg/L(r=0.9994),检出限分别为1.74、1.39μg/L;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SD回收率为98%~103%,SMZ回收率为97%-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场强放大样品堆积 磺胺嘧啶 磺胺甲噁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及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从波 姚启盛 +2 位作者 王卫民 王晓康 陈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60-76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及培养方法。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Hams-F10培养基进行培养,α-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actin... 目的:建立一种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及培养方法。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Hams-F10培养基进行培养,α-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成功地分离培养了成年大白鼠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结论: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可以成功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为将来自体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细胞 培养的 纯化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硫酸盐还原菌酸化腐蚀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庄文 初立业 邵宏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5-582,共8页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些厌氧产硫化氢的细菌的统称,是以有机物为养料的厌氧菌。它们广泛分布于pH值6—9的土壤、海水、河水、淤泥、地下管道、油气井、港湾及锈层中,它们生存于好气性硫细菌产生的沉积物下,...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些厌氧产硫化氢的细菌的统称,是以有机物为养料的厌氧菌。它们广泛分布于pH值6—9的土壤、海水、河水、淤泥、地下管道、油气井、港湾及锈层中,它们生存于好气性硫细菌产生的沉积物下,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可以在高达50—60℃的温度下生存,与腐蚀相关的最主要的是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desulfuricans)。它们是许多腐蚀问题的主因,例如油田系统金属管路的腐蚀等。在海上油田生产中,海水常被注入油井用于进行2次采油。富含硫酸盐的海水能加速油藏中SRB的生长,随之H2S大量产生,引起油田水的酸化,H2S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硫含量,并可能引起油田堵塞。SRB引起的腐蚀问题是拭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国内外治理该问题的途径主要有物理杀灭、添加化学杀菌剂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成本高,持续效果不显著。近几年来国外学者开始重点关注利用生物竞争排斥技术(Bio-competitive inhibition technology,BCX)控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代谢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为通过加入特定的药剂,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或加入外源微生物,使其与SRB竞争营养源或产生代谢物抑制SRB的生长代谢,进而抑制H2S的产生。GMT-LATA的科学家对在厌氧油气储层和开采系统中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进行了最早的研究,认为该细菌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活动。随后BCX技术已经在国外部分油田得到了应用,国内还没有在海油生产中应用的报道,但是也有学者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油田 腐蚀 生物竞争排斥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研究新方法--交联质谱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樊盛博 吴妍洁 +8 位作者 杨兵 迟浩 孟佳明 卢珊 张昆 邬龙 孙瑞祥 董梦秋 贺思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9-1125,共17页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信息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意义.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传统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等,对于蛋白质的纯度、结晶性和绝对量均有比较高的要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交...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信息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重要意义.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传统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等,对于蛋白质的纯度、结晶性和绝对量均有比较高的要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交联质谱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将质谱技术与交联技术相结合,在研究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方面具有速度快、成本小、蛋白质各方面性状要求低等优势.本文就交联质谱技术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加以综述,包括交联质谱实验分离富集技术、常见交联剂特性、交联质谱数据库搜索算法、结果验证研究和交联质谱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质谱技术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差异及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承宜 胡少娟 +7 位作者 李晓云 魏华江 陈同生 杨湘波 李方晖 刘延莹 李末月 王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
统计方法可以告知两组数据的定性差异,而无法得出它们的定量差异。通过改进Fibonacci数列及其黄金分割常数τ=(5^(1/2)-1)/2≈0.618来度量差异。对于任何两个数的绝对值x和y(x<y),l级定量差异定义为l=|log_x(x<y)|。对于年龄,l<... 统计方法可以告知两组数据的定性差异,而无法得出它们的定量差异。通过改进Fibonacci数列及其黄金分割常数τ=(5^(1/2)-1)/2≈0.618来度量差异。对于任何两个数的绝对值x和y(x<y),l级定量差异定义为l=|log_x(x<y)|。对于年龄,l<0.22、0.22≤l<0.44、0.44≤l<1.00和l≥1.00分别表示完全没有定量差异、稍许定量差异、显著定量差异和极显著定量差异。对于关键非必需功能、器官和整体层次l<0.27、0.27≤l<0.47、0.47≤l<0.80与l≥0.80和分子细胞层次l<0.47、0.47≤l<0.80、0.80≤l<1.27与l≥1.27分别表示完全没有定量差异、稍许定量差异、显著定量差异和极显著定量差异。讨论了定量差异在运动寿命、寿命和运动效应研究方面的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差异 FIBONACCI数列 黄金分割 运动寿命 耐力运动 力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先华 杨芳炬 +1 位作者 龚应霞 王卫民 《中医药学刊》 CAS 2003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将H2 O2 和丹参作用于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 ,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的迁移活性。结果 :丹参剂量依... 目的 :研究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将H2 O2 和丹参作用于 10 0 %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 ,采用改良的Boydenchamber方法检测VSMC的迁移活性。结果 :丹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 O2 诱导的VSMC的迁移活性。结论 :提示丹参对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过氧化氢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迁移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渣及其生物炭对盐渍土理化性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孙军娜 董陆康 +1 位作者 徐刚 邵宏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2-538,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糠醛渣及其炭化产物来改良盐渍土,通过室内56 d的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糠醛渣和其生物炭后土壤pH值、电导率、总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碱化度、有效磷、硝氮、氨氮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糠醛渣加入土壤后能降低土壤p... 为了更好地利用糠醛渣及其炭化产物来改良盐渍土,通过室内56 d的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糠醛渣和其生物炭后土壤pH值、电导率、总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碱化度、有效磷、硝氮、氨氮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糠醛渣加入土壤后能降低土壤pH值,且效果比生物炭显著,2.5%糠醛渣甚至比5%生物炭更易降低盐渍土的pH值。从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角度来说,5%的糠醛渣能提高土壤中4~6倍有效磷含量,其改良作用要优于生物炭。与糠醛渣相比,生物炭更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大增幅处比糠醛渣高62%。在降低土壤碱化度方面生物炭也比糠醛渣强,5%糠醛渣和生物炭处理土壤碱化度分别为培养初期的51%和43%。同时也发现,生物炭并未比糠醛渣有更高的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能力,这可能与试验周期较短有关。总之,从短期试验效果看,在降低土壤pH值和提高土壤有效磷方面,糠醛渣作用较为显著;而在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方面,生物炭优于糠醛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渣 生物炭 总有机碳 阳离子交换量 碱化度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延迟荧光中730nm成分产生机理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成龙 邢达 曾礼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叶绿体685nm延迟荧光成分被认为源于PSⅡ作用中心的电荷复合。利用多种光谱学测量手段研究了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中730nm峰的产生机制。不同浓度下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初始随浓度的增加,延迟荧光光谱中685和730nm成分强度均... 叶绿体685nm延迟荧光成分被认为源于PSⅡ作用中心的电荷复合。利用多种光谱学测量手段研究了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中730nm峰的产生机制。不同浓度下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初始随浓度的增加,延迟荧光光谱中685和730nm成分强度均增强;当浓度增加到7.8μg·mL-1时,685nm成分强度达最大,730nm成分强度继续上升;当浓度增加到31.2μg·mL-1时,延迟荧光光谱中730nm成分强度达最大,而685nm成分已明显下降。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A685A730在叶绿体浓度增加的过程中几乎不变。叶绿体730nm荧光成分的激发光谱实验结果表明:685nm光对730nm荧光有较高的激发效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中730nm峰是由PSⅡ所发685nm成分激发PSⅠ所产生的荧光。同一浓度下叶绿体延迟荧光光谱波形随延迟时间(1~9s)的不变性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延迟荧光 PSⅡ PSⅠ 重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E-selectin的水平及其S128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志晓 柴红波 +3 位作者 夏凌云 江玲 王晓勋 冷卫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E-选择素第4外显子S128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以及CP对血清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E-选择素第4外显子S128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以及CP对血清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E-选择素第4外显子S128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P患者和对照者血清E-selectin水平。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E-selectin基因型SS、SR频率在对照组与CP组分别为93.7%、6.3%和83.9%、16.1%,等位基因S、R频率在对照组和CP组分别为96.9%、3.1%和92.0%、7.97%。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P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P患者血清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选择素第4外显子S128R基因多态性与CP有相关性,R等位基因可能是CP患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之一。CP患者血清E-selectin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慢性牙周炎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青青 贾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直接法和衍生法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的优缺点,详细叙述了毛细管电泳中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及质谱等检测方法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总结了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氨基... 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直接法和衍生法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的优缺点,详细叙述了毛细管电泳中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及质谱等检测方法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总结了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氨基酸 分析 衍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