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东端天祝地区自然保护地现状调查及整合优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梅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高自然保护地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对祁连山东端天祝县境内的6个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自然保护地存在申报目的不清、面积交叉重叠严重、管理部门协调困难、保护和发展矛盾... 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高自然保护地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对祁连山东端天祝县境内的6个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自然保护地存在申报目的不清、面积交叉重叠严重、管理部门协调困难、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优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祁连山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高效管理提供工作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现状 调查 整合 优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及实施策略
2
作者 张冬梅 张万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8期33-35,共3页
祁连山脉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保障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祁连山的生态系统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该... 祁连山脉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保障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祁连山的生态系统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该文通过深入剖析祁连山生态系统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探讨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修复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生态系统 保护与修复 理论基础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措施
3
作者 刘永德 张万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40-42,共3页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横跨青海与甘肃两省。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面临诸多生态挑战,包括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横跨青海与甘肃两省。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面临诸多生态挑战,包括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基于此,对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显得尤为关键。该文分析了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措施,以期恢复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山水林田湖草 一体化保护 系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自然保护站丹巴腮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
4
作者 王隆业 李靖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80-82,共3页
结合祁连自然保护站青海云杉林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在充分了解丹巴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虫害发生特征、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旨在巩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生态安全。
关键词 祁连自然保护站 丹巴腮扁叶蜂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森林草原野外火源防控中的应用研究——以祁连自然保护站辖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尚雄 《森林防火》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通过介绍祁连林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分析了坟滩人工化学除草、野外视频监控、无人机巡防、防火码等新技术在野外火源管控中的应用,总结了祁连林区野外火源防控的成熟经验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技术 森林草原 现状 火源防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祁连山自然林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6
作者 谢建红 赵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祁连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林资源,而作为一种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自然林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自然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为基础,针对祁连山自然林保护中存... 祁连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林资源,而作为一种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自然林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自然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为基础,针对祁连山自然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全民自然林保护意识等6个方面探究了加强自然林保护的措施,旨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林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林缘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估与优化策略
7
作者 王芝义 《甘肃林业》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备受关注。作为该区域的关键组成部分,祁连山东段林缘交错带在维护生态稳定、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备受关注。作为该区域的关键组成部分,祁连山东段林缘交错带在维护生态稳定、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表明,其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景观与游憩价值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受自然环境复杂性和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该区域仍面临植被退化、土壤侵蚀等挑战,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游憩价值 生态安全屏障 祁连山东段 维护生态 重要战略意义 森林景观 保护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天祝林区锦鸡儿属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8
作者 蔡亮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28-30,共3页
为了探究祁连山东段天祝林区锦鸡儿属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了样地调查与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演替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属植物在高寒地区呈现显著的生态适应性特征,... 为了探究祁连山东段天祝林区锦鸡儿属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了样地调查与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演替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属植物在高寒地区呈现显著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其物种多样性水平与功能分化有效维持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促进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植物群落 结构特征 祁连山 天祝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变化下祁连山林区森林火灾风险影响评估与管理策略
9
作者 王芝义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暴雨、干旱、大风、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在祁连山林区,上述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直接改变了该地区的气象条件,还导致森林火灾风险呈现出更加复杂且不稳定的态势。因此,该文首先对气象因子...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暴雨、干旱、大风、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在祁连山林区,上述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直接改变了该地区的气象条件,还导致森林火灾风险呈现出更加复杂且不稳定的态势。因此,该文首先对气象因子的内涵、森林火灾的特点,以及气象因子变化对祁连山林区森林火灾风险影响评估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紧接着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降雨变化、风速与风向变化等气象因子变化对祁连山林区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祁连山林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评估 管理策略 祁连山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祁连山森林火灾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及效能评估
10
作者 孙鹤 张万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141-143,共3页
祁连山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导致森林火灾的监测与扑救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无人机技术以其高空视角、实时图像传输及烟雾穿透与精准测温等技术特性,在火灾预警、火情侦察及火源定位等领域表现出显著优势。该文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在... 祁连山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导致森林火灾的监测与扑救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无人机技术以其高空视角、实时图像传输及烟雾穿透与精准测温等技术特性,在火灾预警、火情侦察及火源定位等领域表现出显著优势。该文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在祁连山森林火灾应急响应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该技术在提升火灾监测效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缩短灭火作业时间等方面的效能,旨在为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森林火灾 应急响应 效能评估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区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策略
11
作者 王红英 张万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27-29,共3页
祁连山区有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过度放牧等多重因素影响,祁连山区正遭受草原退化问题的困扰。草原退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居民的生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祁连山区的生态特性... 祁连山区有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过度放牧等多重因素影响,祁连山区正遭受草原退化问题的困扰。草原退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对居民的生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祁连山区的生态特性及草原退化原因,对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修复技术 应用策略 祁连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保护区建设培育优质苗木的重要意义
12
作者 安学军 蒋志成 +1 位作者 蒋志仁 安晓英 《现代园艺》 2022年第7期183-184,共2页
为促进祁连山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培育优质苗木在祁连山保护区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培育优质苗木造林的优势,阐述了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对祁连山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意义。通过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可以使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得到提... 为促进祁连山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培育优质苗木在祁连山保护区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培育优质苗木造林的优势,阐述了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对祁连山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意义。通过发展优质苗木培育产业,可以使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破坏减少,逐步形成社区共建机制和增强保护区自我建设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保护区 优质苗木 重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东端地区苗圃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3
作者 张生鹏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提高苗圃经营效益,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调查了祁连山东端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的苗圃经营现状,分析了祁连山东端地区苗圃现有的苗木种类与结构、育苗成本、苗圃效益等,概述了苗圃在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加苗木种类、优化苗... 为提高苗圃经营效益,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调查了祁连山东端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的苗圃经营现状,分析了祁连山东端地区苗圃现有的苗木种类与结构、育苗成本、苗圃效益等,概述了苗圃在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加苗木种类、优化苗木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苗圃经营 现状 调查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县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及管理措施
14
作者 程玉荣 祁世恒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55-57,共3页
古树名木既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为给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介绍甘肃... 古树名木既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为给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介绍甘肃省天祝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并总结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技术,包括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科学处理树洞、合理施肥、树体支撑加固、病虫害防治等。同时,说明严格落实保护监管责任;实地普查,挂牌管理;加强宣传;开展技术研究,制定复壮方案等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现状 保护复壮技术 管理措施 甘肃省天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茶藨子属植物资源调查及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万科 鲁国瑜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为开发利用祁连山茶藨子属植物资源,文章调查了茶藨子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范围、群落自然繁殖和种子萌发特性,并采集天然植株种子经低温沙藏后进行播种试验,采集植株插条经催根后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祁连山茶藨子属植物共有4种,... 为开发利用祁连山茶藨子属植物资源,文章调查了茶藨子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范围、群落自然繁殖和种子萌发特性,并采集天然植株种子经低温沙藏后进行播种试验,采集植株插条经催根后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祁连山茶藨子属植物共有4种,分别为长刺茶藨子、狭果茶藨子、甘青茶藨子、冰川茶藨子;自然条件下,4种茶藨子属植物均以根蘖苗和种子萌发幼苗扩大群落,种子自然发芽率为27.67%~42.00%;采集的4种茶藨子属天然植株种子经低温沙藏后播种,发芽率提高到50.10%~65.70%;采集的4种茶藨子属天然植株硬枝,经NAA水溶液浸泡后扦插,生根率达51.33%~7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属 资源 调查 播种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晓丽 李靖辉 李长宇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78-79,82,共3页
加大对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有害生物防治探究,对于维护祁连山林区生态安全,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落实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此,分析了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有害生物为害现状及频发原因,... 加大对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有害生物防治探究,对于维护祁连山林区生态安全,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落实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此,分析了祁连山东端青海云杉有害生物为害现状及频发原因,并探讨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祁连山林区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东端林区 青海云杉 有害生物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端北麓不同海拔高度对生态修复成效的影响
17
作者 张世军 哈斯璇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祁连山东端北麓生态修复成效和节约修复成本,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人工修复区、自然修复区和自然植被区植物种类、植被盖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径流痕和修复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海拔不同修复区中,人工修复区植物种类、植... 为了提高祁连山东端北麓生态修复成效和节约修复成本,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人工修复区、自然修复区和自然植被区植物种类、植被盖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径流痕和修复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海拔不同修复区中,人工修复区植物种类、植被盖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均高于自然修复区,但低于自然植被区;径流痕低于自然修复区,但高于自然植被区。不同海拔同一修复区中,植被盖度、土壤相对含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径流痕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修复成本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海拔高度中2400~2600、2600~2800m区域植物种类、植被盖度相对较高,修复成本居中,建议以人工修复为主,3000~3200m区域植物种类、植被盖度相对较低,修复成本较高,建议以自然修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不同海拔 生态修复 成效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18
作者 白晓丽 祁世恒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103-104,107,共3页
山杨具有易繁殖、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在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山杨林,阐述了常见主要有害生物类型,并以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杨小卷叶蛾、杨毒蛾为代表性有... 山杨具有易繁殖、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在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山杨林,阐述了常见主要有害生物类型,并以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杨小卷叶蛾、杨毒蛾为代表性有害生物,分析了发病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山杨病虫害防治水平,更好地保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山杨林 主要有害生物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林区桦三节叶蜂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
19
作者 肖东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6期15-18,33,共5页
为提高森林虫害防治效果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在祁连山东段林区调查了桦三节叶蜂害虫为害情况,观察其生活习性,分析桦三节叶蜂虫害发生程度与发生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进行不同药剂筛选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祁连山东段林区中,桦三... 为提高森林虫害防治效果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在祁连山东段林区调查了桦三节叶蜂害虫为害情况,观察其生活习性,分析桦三节叶蜂虫害发生程度与发生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进行不同药剂筛选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祁连山东段林区中,桦三节叶蜂虫害发生率和虫口密度分别为23.06%和10头·叶^(-1),1年发生1代,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专食性很强,仅为害红桦叶片。分析显示,桦三节叶蜂虫害发生率和虫口密度均与树龄呈正相关关系,与桦林郁闭度、树种多样性、坡度、海拔呈负相关关系。在桦三节叶蜂成虫羽化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喷洒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印楝素和苦参碱,均提高了桦三节叶蜂成虫和幼虫虫口减退率,其中喷施1500倍液2.5%苦参碱悬浮剂后,桦三节叶蜂成虫和幼虫虫口减退率均为100.00%,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 桦三节叶蜂 生活习性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东段地区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靖辉 陵军成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74-78,共5页
为保护葱属Allium植物资源和丰富葱属植物栽培种类,2017年6—10月,调查了甘肃祁连山东段葱属植物资源种类和利用现状,2018年4月—2019年10月,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祁连山东段地区共有葱属植物9种,分别为天蓝韭A. cyaneum... 为保护葱属Allium植物资源和丰富葱属植物栽培种类,2017年6—10月,调查了甘肃祁连山东段葱属植物资源种类和利用现状,2018年4月—2019年10月,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祁连山东段地区共有葱属植物9种,分别为天蓝韭A. cyaneum、高山韭A. sikkimense、唐古韭A. tanguticum、镰叶韭A. carolinianum、野黄韭A. rude、青甘韭A. przewalskianum、碱韭A. polyrhizum、蒙古韭A. mongolicum、金头韭A. herderianum,分布海拔为2 000-4 500 m,其中高山韭、唐古韭和野黄韭为潮湿性生境种类,天蓝韭、镰叶韭、青甘韭、碱韭、蒙古韭和金头韭为干旱性生境种类;葱属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是食用、药用和观赏;利用现状是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人工栽培为辅。人工引种栽培后,9个种类的种子发芽率为68.41%-95.73%,嫩叶折合产量为7 922.55-13 538.40 kg·hm^(-2),鲜葱花折合产量为2 732.25-4 746.00 kg·hm^(-2),9个葱属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嫩叶和鲜葱花折合产量多数种类之间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9个葱属植物在生产中均具有一定的栽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资源调查 利用现状 引种栽培 祁连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