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56日龄舍饲肉用羔羊胃肠道发育特点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郭江鹏 张元兴 +3 位作者 李发弟 郝正里 马友记 潘建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20,共8页
旨在研究舍饲并始于7日龄补饲条件下羔羊胃肠道的发育特点。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和56d屠宰、取样,测定各胃室相对质量(%活体质量、%全胃质量)、各胃室相对... 旨在研究舍饲并始于7日龄补饲条件下羔羊胃肠道的发育特点。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和56d屠宰、取样,测定各胃室相对质量(%活体质量、%全胃质量)、各胃室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及各肠段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肠道总质量)。结果表明,0d全胃相对质量(%活体质量)约为1%,其56d是0d的2.33倍,皱胃相对质量(%活体质量)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56d是0d的79.86%);瘤网胃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在7d后大幅增长,其28d值(%全胃容积)超过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同期内皱胃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全胃容积)则大幅下降;全肠相对质量(%活体质量)亦随日龄增长而增大,56d是0d的1.43倍;大肠的增速略大于小肠,其56d是0d的1.71倍,小肠为1.36倍。小肠中,仅回肠的增长略大,而大肠中盲肠、结肠、直肠的增速相近。结果提示,羔羊出生后各消化器官呈现不同的生长速度;胃相对质量的增速大于肠。舍饲条件下,第7天后的充足补饲能促使各胃室质量和容积的发育提前7~14d。舍饲并早期补饲的饲养模式下,在第35或28天进行断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6日龄 舍饲羔羊 胃肠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被引量:59
2
作者 于杰 郑琛 +2 位作者 李发弟 郭艳丽 赵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8-204,共7页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为原料,以不同比例混贮,通过感官评定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研究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较为适宜的混合比例。将向日葵秸秆和全株玉米分别按照0∶10,4∶6,5∶5,6∶4,7∶3,8∶2,9∶1和10∶0的重...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为原料,以不同比例混贮,通过感官评定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研究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较为适宜的混合比例。将向日葵秸秆和全株玉米分别按照0∶10,4∶6,5∶5,6∶4,7∶3,8∶2,9∶1和10∶0的重量比混合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虽是菊科牧草,但青贮后能得到良好青贮饲料,青贮以异型乳酸发酵(hererolactic fermentation)为主;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后,4∶6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极显著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P<0.01);各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均低于4.0,各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乳酸占总酸的百分比(LA/TA)、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P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提高,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A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丁酸占总酸的百分比(BA/TA)没有检测到,在混合处理组,除4∶6混合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NH3-N/TN)均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由此得出,全株玉米与向日葵秸秆混贮能有效提高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秸秆 全株玉米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6日龄舍饲肉用羔羊前胃功能发育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江鹏 潘建忠 +5 位作者 李发弟 郝正里 马友记 张元兴 李海静 马腾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5,共8页
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和56 d屠宰、取样,测定与前胃功能发育相关的内容物相对重量、pH值及瘤胃内容物VFAs、主要微生物消化酶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羔羊瘤网... 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和56 d屠宰、取样,测定与前胃功能发育相关的内容物相对重量、pH值及瘤胃内容物VFAs、主要微生物消化酶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羔羊瘤网胃内容物相对重量(%全胃内容物重量)在0~35 d呈线性增加(R2=0.93,P=0.00),在28 d时为61.54%,35 d时为76.87%;瘤胃、网胃和瓣胃均具有较低的pH值,分别为5.30~6.03,5.37~6.42和5.39~6.15;瘤胃以乙酸发酵类型为主导,内容物A/P为2.18~3.82,丙酸含量较高;瘤胃内容物中微生物蛋白酶、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日龄分别出现在21,7和14 d。在本试验条件下,羔羊在28 d时前胃功能发育已基本完成。舍饲并于7 d开始补饲的饲养方式下,于35 d或提早至28 d对羔羊开展早期断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6日龄 舍饲羔羊 前胃 功能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陈国顺 赵心绪 +1 位作者 唐春霞 陈亚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试验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0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和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干酵母组),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肉鸡饲养阶段,添加0.3%中草药... 本试验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0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和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干酵母组),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肉鸡饲养阶段,添加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肉鸡成活率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鸡肉的保水能力,效果优于抗生素组。通过专家品尝试验综合评分比较认为,添加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肉鸡鸡肉的综合评分最高,其嫩度、滋味、多汁性和汤味均处于最优水平;且每只鸡的净收益亦最高,为4.218元/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肉质 生长性能 风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对肉仔鸡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国顺 刘渤涛 +3 位作者 李国智 唐春霞 马彦男 杨忠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92-6793,共2页
[目的]探究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对肉仔鸡肉品品质的影响,从而提高肉仔鸡的肉质性状。[方法]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 000羽白羽肉仔鸡随机分为基础日粮+黄霉素、基础日粮+中草药1.0%水平、基础日粮+中草药1.5%水平、基础日粮... [目的]探究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对肉仔鸡肉品品质的影响,从而提高肉仔鸡的肉质性状。[方法]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 000羽白羽肉仔鸡随机分为基础日粮+黄霉素、基础日粮+中草药1.0%水平、基础日粮+中草药1.5%水平、基础日粮+中草药1.0%水平+甜菜碱、基础日粮5组。[结果]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的各项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的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基础日粮+中草药1.0%水平组的蛋白含量略高于其它组,脂肪含量低于其它组。[结论]各处理间胴体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各个方面均表现出该中草药组方的饲养效果有优于抗生素组的趋势,该复方中草药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肉仔鸡 肉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白羽肉鸡鸡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齐小晶 刘渤涛 +2 位作者 陈国顺 袁政委 高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098-8100,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白羽肉鸡鸡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 000只肉鸡随机分为基础日粮+黄霉素、基础日粮+中草药0.3%水平、基础日粮+0.4%水平、基础日粮+中草药0.3%水平+甜菜碱、基础日粮5组。[结果... [目的]探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白羽肉鸡鸡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 000只肉鸡随机分为基础日粮+黄霉素、基础日粮+中草药0.3%水平、基础日粮+0.4%水平、基础日粮+中草药0.3%水平+甜菜碱、基础日粮5组。[结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匹配度超过800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50中,包括醛、醇、烃、酮、酸、酯以及含N、O、S的杂环化合物等七类,其中以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为主,醇、烃次之,中草药组挥发性成分多于抗生素组。[结论]中草药组与抗生素组相比较,多出的成分均为烯、醛、醇,可以提高肉仔鸡的风味,该组方0.3%添加量可以提高肉鸡鸡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提高肉质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白羽肉鸡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彩莲 郝正里 +5 位作者 李发弟 余洋 郎侠 马友记 年芳 郭江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5,共6页
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哺乳公羔,分别于0、3、7、14、21、28、42与56日龄剖杀采样,分别取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底、瓣胃和皱胃的不同部位,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腊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与测量,研究放牧条件下羔羊胃组织... 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哺乳公羔,分别于0、3、7、14、21、28、42与56日龄剖杀采样,分别取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底、瓣胃和皱胃的不同部位,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腊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与测量,研究放牧条件下羔羊胃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表明:羔羊瘤胃腹囊的乳头发育速度较背囊快,虽其乳头黏膜开始角化的时间与背囊相同(均为14日龄),但其角化速度度略快于后者;网胃壁锥状乳头量值亦随日龄而增大,其黏膜层和瓣胃大瓣叶黏膜上皮出现角化的时间相同(7日龄),均早于瘤胃壁;皱胃壁的组织形态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显现有规律的变化.据此认为,在放牧条件下,随日龄增长、饲粮结构改变,哺乳羔羊瘤胃、网胃与瓣胃壁组织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羔羊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婕 魏占虎 +2 位作者 李冲 叶得河 张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共8页
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经产母羊4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对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乳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棉羊产后0周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 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经产母羊4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对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乳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棉羊产后0周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周(P〈0.05),1~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中谷氨酰胺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产后0、4和9周乳中谷氨酰胺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初乳中所测的15种氨基酸含量均最高,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各种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普遍在第3周含量降至最低,之后有所上升;常乳中(产后1~8周)各种氨基酸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与赖氨酸含量之比基本稳定,其比值在周龄之间有较小的波动,且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绵羊 乳成分 氨基酸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陈国顺 赵心绪 +1 位作者 唐春霞 陈亚民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7期60-60,共1页
试验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0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和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干酵母组),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肉鸡饲养阶段,添加... 试验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0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和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干酵母组),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肉鸡饲养阶段,添加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肉鸡成活率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鸡肉的保水能力.效果优于抗生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肉质 生长性能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渣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利用与氮代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潘发明 李发弟 +2 位作者 郝正里 郑琛 董淑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81,共11页
旨在研究茶渣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利用与氮代谢参数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茶渣(RTL)的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用体外法测定6种配比茶渣/大豆粕混合料(0∶10、1∶9、2∶8、3∶7、4∶6、10∶0,其中茶渣缩合单宁(RTL-CT)含量依次为0.00、0.1... 旨在研究茶渣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利用与氮代谢参数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茶渣(RTL)的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用体外法测定6种配比茶渣/大豆粕混合料(0∶10、1∶9、2∶8、3∶7、4∶6、10∶0,其中茶渣缩合单宁(RTL-CT)含量依次为0.00、0.16、0.31、0.47、0.63和1.57g.kg-1 DM)的瘤胃液与瘤胃液+HCl-胃蛋白酶干物质(DM)与粗蛋白质(CP)降解率(rdDM、tdDM、rdCP、tdCP);用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1岁半,体质量(29±2.55)kg),按4×4拉丁方方案进行试验,研究了饲粮RTL-CT水平(A、B、C、D分别为0.00、0.77、1.53、2.30g.kg-1 DM)对绵羊养分消化利用与氮代谢参数的影响,共4个15d的饲粮循环(预试期9d,收集期6d)。试验结果:(1)3个茶渣样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单宁(单宁酸等价,TAE)与CT含量范围分别为23.23%~28.11%、16.68%~17.84%、1.98%~2.10%和1.47%~1.57%。(2)茶渣/大豆粕混合料的rdDM、tdDM、rdCP、tdCP均随茶渣比例提高而线性下降,变化范围相应为61.39%~25.67%、79.61%~26.47%、60.76%~16.68%和84.85%~17.69%。(3)体内试验中,高比例茶渣影响采食量,饲粮D(P<0.01)、C(P>0.05)的DM与有机物质(OM)采食量低于A、B;RTL-CT对DM、OM、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氮、钙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RTL-CT水平提高尿氮排出量线性下降,导致氮存留率上升,C的氮存留率较A提高23.61%(P<0.05),B、D分别提高12.57%和15.88%(P>0.05);随RTL-CT提高,瘤胃液pH、总氮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而NH3-N与血浆尿素氮(BUN)含量线性下降,C、D的NH3-N分别是A的50.36%(P>0.05)和46.55%(P<0.05),BUN相应为A的68.04%与59.99%(P<0.05)。可见,茶渣是高蛋白质、低纤维物质,单宁含量为中等的物质;本试验中,RTL-CT降低了饲粮的体外瘤胃CP降解率,但未影响体内全消化道消化率,且通过减少尿N排出而提高了氮存留率;但高比例RTL-CT降低了绵羊采食量。显然,RTL-CT 1.53g.kg-1 DM对饲粮蛋白质的保护效果较好,且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茶渣 单宁 缩合单宁 消化 存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6日龄放牧羔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和瘤胃功能变化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彩莲 郝正里 +5 位作者 李发弟 余洋 郎侠 马友记 年芳 郭江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4,共8页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 旨在研究完全放牧条件下羔羊消化道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和瘤胃功能的发育特点。选用44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测定0、3、7、14、21、28、42与56日龄胃(前胃、皱胃)、小肠各段和盲肠的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各室相对质量(%全胃质量)、相对容积(%全胃容积)、内容物相对质量(%全胃内容物质量)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酶活性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表明:前胃、小肠、盲肠相对质量随羔羊日龄增大而提高,14~21d前胃与盲肠相对质量增速最快,其次为42~56d;小肠相对质量各阶段增速波动较小。随日龄增长,瘤胃相对质量与相对容积升高,皱胃相应下降,7~14、14~21与42~56d变速较大;0~14d前胃相对容积增速低于相对质量,14d后其增速快于后者,28d后相对容积增速大于相对质量。胃各室内容物的pH相对稳定,瘤胃内容物pH变动于6.03~6.67;0、3、7d部分受试羔羊中被检出纤维素酶比活性的比例随日龄增大,14d后所有受试羔羊均被检出,且纤维素酶比活性随日龄增高。14d蛋白酶活性最高,42d淀粉酶、纤维素酶比活性最高;从3d羔羊瘤胃内容物中即检出乙酸、丙酸、丁酸,其浓度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VFAs浓度与微生物酶比活性峰值的出现与瘤网胃发育状况并行。结论:羔羊前胃相对质量0~21d增长较快,而此后其增速减慢,是羔羊营养状况改变引起的;本试验条件下,羔羊2月龄断奶较适宜,42d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羔羊 消化道 瘤胃 挥发酸 微生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饲粮对肥育羔羊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子江 年芳 +3 位作者 李发弟 马友记 郭江鹏 郝正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3-1340,共8页
为研究饲粮精粗比对瘤胃液VFA浓度、胃肠道各段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24只3-5月龄的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滩羊)(♀)断奶公羔(平均体质量25.83±6.14 kg)按同质原则分成3组(各8只);正试期(40 d)分别饲... 为研究饲粮精粗比对瘤胃液VFA浓度、胃肠道各段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24只3-5月龄的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滩羊)(♀)断奶公羔(平均体质量25.83±6.14 kg)按同质原则分成3组(各8只);正试期(40 d)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5:35(A)、50:50(B)、35:65(C),相应消化能和粗蛋白水平为1.0、0.9、0.8倍NRC推荐量的全混合饲粮,正试期末每组屠宰6只羔羊,用于取样、测定。结果表明:(1)A处理羔羊瘤胃液总VFA(TV-FA)浓度显著高于B、C处理(P〈0.05)。(2)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羔羊瘤胃液、空肠后段黏膜(7.03、7.31、7.35)及内容物(7.19、7.30、7.58)与回肠内容物(7.16、7.33、7.57)的pH(P〈0.05)。(3)各处理羔羊瘤胃液乙酸和丙酸摩尔比介于0.612-0.654与0.185-0.190之间,乙/丙酸比变动范围为3.38-3.57。(4)小肠各部分各种消化酶活性随营养水平的变化不一致。(5)小肠内容物糜蛋白酶、黏膜与内容物脂肪酶的最高活性均出现在空肠中段,内容物胰蛋白酶最高活性是在空肠后段,空肠后段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的α-淀粉酶活性均较高。结果表明,饲喂高精粗比全混合饲粮时瘤胃仍保持乙酸发酵类型;饲粮精粗比影响瘤胃、皱胃内容物与小肠后部黏膜及内容物的pH;十二指肠中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营养水平 肥育羔羊 消化道pH VFA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草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率及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晓庆 李勇 +3 位作者 李发弟 吴秋珏 叶得河 郝正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1岁半、平均体质量24 kg),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饲粮中的红豆草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率及氮利用的影响。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19 d,全期共57 d。A、B、C 3种饲粮中的红豆草单宁含... 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1岁半、平均体质量24 kg),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饲粮中的红豆草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率及氮利用的影响。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19 d,全期共57 d。A、B、C 3种饲粮中的红豆草单宁含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0.00(对照)、1.70和3.40 g.kg-1;缩合单宁含量依次为0.001、.52、3.03 g.kg-1。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的单宁含量未显著影响干物质、有机物质、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P>0.05),但有影响钙消化率的趋势(P=0.087);与A、B饲粮相比,C饲粮对蛋白质的保护效果最好,其尿氮排出量更低(P<0.05),而其氮存留率更高(P<0.01)。故在本试验条件下,3.40 g.kg-1DM的单宁(含3.03 g.kg-1DM缩合单宁)含量对饲粮蛋白质的保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单宁 缩合单宁 红豆草 营养素 消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对绵羊营养价值的评定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婷 郑琛 +6 位作者 李发弟 马友记 袁玖 汪晓娟 郭江鹏 郝正里 李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2,共8页
选择6只体重28kg左右,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甘肃高山细毛羯羊,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代谢试验,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对绵羊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绵羊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的干物质消化率、氮消化率、氮存留... 选择6只体重28kg左右,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甘肃高山细毛羯羊,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代谢试验,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对绵羊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绵羊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的干物质消化率、氮消化率、氮存留率、有机物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和消化能分别为62.11%和61.63%,63.83%和65.63%,50.58%和47.72%,62.63%和62.50%,54.95%和53.02%,52.18%和49.50%,23.19%和20.35%,31.98%和35.03%,以及9.86和9.51MJ/kg。绵羊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的消化率较高。饲粮中添加茴香秸秆对绵羊瘤胃液pH、乙酸摩尔比、丙酸摩尔比、丁酸摩尔比、乙酸/丙酸以及瘤胃液中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其他酸摩尔比、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总氮和氨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茴香秕壳对绵羊瘤胃液乙酸、丁酸和其他酸摩尔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pH、丙酸摩尔比、乙酸/丙酸、瘤胃液TVFA和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秸秆 茴香秕壳 绵羊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江鹏 郝正里 +3 位作者 李发弟 马友记 潘建忠 张元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8-1089,共12页
为研究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其中28d断奶组(A组)和42d断奶组(B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C组)25只,于第7天开始补饲;2个断奶组均于断奶后第0、7和14天(对... 为研究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其中28d断奶组(A组)和42d断奶组(B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C组)25只,于第7天开始补饲;2个断奶组均于断奶后第0、7和14天(对照组于对应时间)屠宰、取样;分别测定了肝脏和胰腺、各胃室及各肠段相对重量,各胃室相对容积等指标。结果表明,羔羊肝脏和胰腺相对重量(%活体重)均随日龄而增大,B组增幅大于A组。断奶后7d与断奶日相比,A、B组羔羊瘤网胃相对重量(%活体重、%全胃重)分别增加了107.28%、16.22%和40.39%、13.24%,C组对应时段分别增加了29.04%、17.48%和27.10%、4.26%;28d断奶羔羊皱胃相对重量(%活体重)仍有小幅增长(断奶后7与14d较断奶日分别增加了25.39%与7.42%),而42d断奶羔羊却明显降低(相应为断奶日的78.16%和65.37%)。断奶对全胃及各胃室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较早断奶的作用更大。断奶日龄对羔羊各肠段相对重量(%活体重、%肠道重)影响不明显(P>0.05)。结果提示,断奶组羔羊在断奶后7d的前胃及瘤网胃相对重量(%全胃重)均接近成年绵羊水平。舍饲条件下从7日龄开始补饲,在35甚或28日龄时羔羊瘤网胃相对重量和相对容积得到了较充分的发育,35或28d实施早期断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 舍饲羔羊 消化器官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芳芳 郑琛 +2 位作者 李发弟 韩向敏 郝正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4-269,共6页
选用6头2~3胎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试验就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试验设3个日粮处理,处理1为基础日粮,处理2为菊芋粕替代15%基础日粮(干物质基础),处理3为菊芋粕替代30%基... 选用6头2~3胎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试验就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试验设3个日粮处理,处理1为基础日粮,处理2为菊芋粕替代15%基础日粮(干物质基础),处理3为菊芋粕替代30%基础日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菊芋粕风干样品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和产奶净能分别为92.43%,12.98%,0.81%,12.67%,25.93%,21.44%,3.92%,0.27%,0.20%和5.18MJ/kg;菊芋粕对泌乳奶牛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分别为61.78%,73.21%,51.65%,61.14%,消化能和产奶净能分别为10.13和5.18MJ/kg;3个处理组试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菊芋粕是一种营养价值略低但养分消化率较高的能量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粕 泌乳奶牛 营养价值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对滩×寒杂种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宏博 郭江鹏 +2 位作者 李发弟 郝正里 阎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4-263,共10页
为研究妊娠后期(97~150d)、泌乳期(30d)、催情期(断奶至第2个情期)0.8×NRC(Ⅰ)、0.9×NRC(Ⅱ)和1.0×NRC(Ⅲ)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与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将30只1~2胎的滩×... 为研究妊娠后期(97~150d)、泌乳期(30d)、催情期(断奶至第2个情期)0.8×NRC(Ⅰ)、0.9×NRC(Ⅱ)和1.0×NRC(Ⅲ)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与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将30只1~2胎的滩×寒杂种妊娠母羊随机分成3组(统计的母羊数依次为6,5和7只),单栏饲养。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产后体重(43.50±7.50kg)低于Ⅱ(47.20±2.12kg,P>0.05)、Ⅲ组(54.79±6.72kg,P<0.05),Ⅱ组呈低于Ⅲ的趋势;Ⅲ组母羊自身日增重(137.4±59.8g)极显著高于Ⅰ、Ⅱ组(-57.7±39.9,34.2±56.2,P<0.01),Ⅱ也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羔羊初生重(3.82±0.76,3.86±0.58和4.10±0.77kg)相近(P>0.05);Ⅲ组的羔羊初生窝重(7.69±2.24kg)高于(P=0.086)Ⅰ、Ⅱ组(5.73±1.34,5.40±1.65kg),与其多羔率高有关。2)在泌乳期,母羊泌乳量(27.08±4.52,40.34±11.90,55.48±14.29kg)、羔羊断奶窝重(13.49±3.82,14.62±3.64,19.32±4.45kg)、窝增重(7.17±2.71,9.22±2.17,12.28±3.15kg)、羔羊断奶均重(7.71±2.26,10.45±1.72,11.19±2.51kg)和增重(4.10±1.60,6.59±1.38,7.08±2.09kg)均随母羊营养水平而提高(P<0.05或P>0.05)。Ⅰ组母羊泌乳期增重,Ⅱ、Ⅲ组均减重(相应为+0.94±2.05,-0.35±2.74和-1.86±3.89kg),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3组母羊授乳末体重分别为(46.31±7.61),(46.85±2.58)和(52.93±4.20)kg(P=0.067),断奶后第1次发情分别是在(18.60±12.86),(13.25±6.70)和(10.71±4.07)d,第2情期结束时的空怀率为16.67%,20.00%和14.29%。母羊2次产羔间隔相应为201.8,183.5和187.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滩×寒杂种母羊 繁殖性能 妊娠后期 泌乳期 催情 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饲粮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勇 郝正里 +3 位作者 李发弟 吴秋珏 张晓庆 叶得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选用3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羯羊(1.5岁,平均体重22.5 kg),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3种组合饲粮,即对照饲粮(Ⅰ)、含甜菜渣饲粮(Ⅱ)、含苹果渣饲粮(Ⅲ)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3期,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 选用3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羯羊(1.5岁,平均体重22.5 kg),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3种组合饲粮,即对照饲粮(Ⅰ)、含甜菜渣饲粮(Ⅱ)、含苹果渣饲粮(Ⅲ)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3期,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饲粮Ⅰ、Ⅱ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消化量与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Ⅲ(P<0.05);饲粮Ⅱ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量及消化率呈现出高于Ⅰ、Ⅲ的趋势(P>0.05),饲粮Ⅲ的NDF和ADF消化率也呈现出低于Ⅰ的趋势;饲粮Ⅱ的氮消化量显著高于Ⅰ(P<0.05),其消化率显著高于饲粮Ⅰ、Ⅲ(P<0.05),呈现出其氮存留量高于Ⅰ及氮存留率高于Ⅰ、Ⅲ的趋势;饲粮Ⅱ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P<0.01)、Ⅲ(P<0.05),Ⅲ也显著高于Ⅰ(P<0.05);饲粮Ⅲ的磷表观消化量显著高于Ⅰ、Ⅱ(P<0.05),且呈现饲粮Ⅲ磷消化率高于Ⅱ,Ⅱ也高于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甜菜渣 苹果渣 消化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结构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秋珏 郝正里 +3 位作者 李发弟 张晓庆 李勇 叶得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1,共6页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的结构碳水化合物(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适宜比例。选用6只1.5岁左右,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和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的结构碳水化合物(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适宜比例。选用6只1.5岁左右,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和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3个饲养循环,每个循环为预试期10 d,收集期9 d),研究3种饲粮(Ⅰ、Ⅱ、Ⅲ)的SC/NSC比(1.57、1.95、2.29)对绵羊胃内、肠内、全消化道内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Ⅰ的DM和OM全消化道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Ⅲ(P<0.01);饲粮间NDF和ADF的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饲粮的DM、NDF胃内、肠内消化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Ⅰ全消化道氮消化量极显著高于Ⅱ、Ⅲ(P<0.01),Ⅱ也极显著高于Ⅲ(P<0.01);呈现出饲粮Ⅱ胃内氮消化率高于Ⅰ、Ⅲ(P=0.278)和饲粮Ⅰ、Ⅱ全消化道氮消化率(P=0.244)及氮存留量(P=0.091)较高的趋势。结果提示,SC/NSC为1.57时,绵羊消化代谢的各项指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消化 代谢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绵羊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秋珏 郝正里 +4 位作者 李发弟 叶得河 郑琛 张晓庆 李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2,共7页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为1.57(Ⅰ)、1.95(Ⅱ)、2.29(Ⅲ))对瘤胃发酵参数(pH、VFA、总氮、NH3-N、尿素氮、蛋白氮)的影响。选用6只约1.5岁,体质量25~30 kg,装有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为1.57(Ⅰ)、1.95(Ⅱ)、2.29(Ⅲ))对瘤胃发酵参数(pH、VFA、总氮、NH3-N、尿素氮、蛋白氮)的影响。选用6只约1.5岁,体质量25~30 kg,装有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设计(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采食饲粮Ⅰ的绵羊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低于采食饲粮Ⅱ(P〈0.01)、Ⅲ(P〈0.05)的绵羊;除处理Ⅰ采食后3 h的pH较低(5.86)外,所有pH测值均在6.2~7.0范围内。瘤胃液TVFA平均值(mmol.L-1)呈现Ⅰ、Ⅱ高于Ⅲ的趋势(P=0.09);处理间乙、丙及其他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Ⅰ的丁酸摩尔比均值显著高于Ⅲ(P〈0.05)。瘤胃液总氮和蛋白氮均值随SC/NSC值增高而显著下降(P〈0.01或P〈0.05);氨氮与尿素氮均值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饲粮粗料份额高于60%时,随SC/NSC值增高,绵羊瘤胃液pH上升,TVFA、总氮和蛋白氮平均浓度下降,对氨氮与尿素氮浓度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液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