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防风固沙林生态效益研究——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廖空太 严子柱 +2 位作者 满多清 张锦春 李得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通过对黑河流域高台地区防风固沙林体系的定位观测,分析了该区防风固沙林20年来的生态效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防风固沙效益方面,花棒×柠条锦鸡儿×梭梭混交林最好,梭梭纯林(6m×9m)最差;防风固沙林建立20年后,林内... 通过对黑河流域高台地区防风固沙林体系的定位观测,分析了该区防风固沙林20年来的生态效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防风固沙效益方面,花棒×柠条锦鸡儿×梭梭混交林最好,梭梭纯林(6m×9m)最差;防风固沙林建立20年后,林内土壤粗粒沙(1.0~0.5mm)含量降低66.4%,而〈0.25mm的细沙和粉(黏)沙含量由12.8%提高至72.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0.1%,土壤全N增加48.3%,全P增加76.3%,全K增加58.0%,土壤pH值和全盐量均有降低。20年来防风固沙林的防风固沙效益和改土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防风固沙林 生态效益 改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土地治理动态与研究
2
作者 胡小柯 丁峰 +2 位作者 魏怀东 周兰萍 陈芳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4期1-5,8,共6页
通过对1987年和2001年TM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分析,研究了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土地发展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14a来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56985.5hm2;其中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 通过对1987年和2001年TM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分析,研究了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土地发展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14a来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56985.5hm2;其中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到2001年分别为14897.5hm2和4272.2hm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2001年与1987年相比增加了52.3hm2;尽管酒泉市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普遍表现为绝对数值在减少,但就各年份荒漠化发生的程度来说,荒漠化现象在2001年要比1987年程度要严重。结合流域实际情况,为荒漠化土地逆转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流域 荒漠化 发展动态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程治沙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虎俊 王继和 +3 位作者 李毅 马瑞 孙涛 朱国庆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结合实践和阅读参考文献,分析了我国工程治沙原理、材料及其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目前,工程治沙技术的理论有待完善,工程治沙技术的材料还比较原始,沙障设置机械缺乏,防风固沙组合模式有待于优化,重大工程中的风沙环境评价困难。随着... 结合实践和阅读参考文献,分析了我国工程治沙原理、材料及其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目前,工程治沙技术的理论有待完善,工程治沙技术的材料还比较原始,沙障设置机械缺乏,防风固沙组合模式有待于优化,重大工程中的风沙环境评价困难。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行,我国的工程治沙技术研究内容与趋势为:风沙危害防治工程机制的野外与模拟试验对比研究,相对较低成本的新型防风固沙材料研制与应用,重大工程中的风沙危害评价与治沙工程效益的前期评估,定位试验研究站的完善以及相关课题的连续性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治沙技术 研究与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的季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兰萍 贺访印 +4 位作者 纪永福 魏怀东 李亚 刘晓春 朱世明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2期11-13,23,共4页
采用样线法对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5月、7月和10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红砂群落的组成及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群落灌木层伴生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红砂群落灌木层盖度和总盖度5月份最大,而草本层伴生种组成随季节变... 采用样线法对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5月、7月和10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红砂群落的组成及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群落灌木层伴生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红砂群落灌木层盖度和总盖度5月份最大,而草本层伴生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较大,从5月到10月份草本层植物的种数、密度、盖度、冠幅逐渐增大,10月份植物种最多,密度、盖度、冠幅最大,结构最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群落 季相特征 民勤 荒漠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态文明
5
作者 胡小柯 魏怀东 +2 位作者 丁峰 周兰萍 陈芳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55-56,共2页
甘肃省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得到稳定和恢复,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良性和协调,自然保护对象得到拯救和恢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是由于甘肃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严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 甘肃省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得到稳定和恢复,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良性和协调,自然保护对象得到拯救和恢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是由于甘肃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严酷,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保护区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改善重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保护区 建设 面临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浅山区荒漠化扰动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亚 吴春荣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6期61-63,共3页
祁连山东段北坡为石羊河流域的源头,自然生境特殊,动植物体系丰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净化调蓄等生态功能,对整个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水文状况和水质都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祁连山东段浅山区荒漠化程度呈逐渐加剧趋势,... 祁连山东段北坡为石羊河流域的源头,自然生境特殊,动植物体系丰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净化调蓄等生态功能,对整个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水文状况和水质都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祁连山东段浅山区荒漠化程度呈逐渐加剧趋势,生态环境退化明显。严重威胁着流域中下游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祁连山东段浅山区荒漠化程度逐渐加剧的主导原因为水资源的逐渐减少,而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相对减少是水资源减少的主要方式,自然因素引起的绝对减少是次要方式。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是水资源相对减少的直接起因,其中农牧业活动的急增是关键因素,另外水土流失程度加剧是水资源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区域荒漠化、生态退化的直接起因,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引发和加速的角色,这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愈发重要,是现阶段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东段 浅山区 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电灌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银科 刘世增 +3 位作者 李发明 满多清 朱淑娟 刘淑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1,共5页
对景电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1年生枸杞地和多年生枸杞地、未盐渍化的小麦地和苜蓿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在0~60 cm土层, 小麦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最高, 苜蓿地均最... 对景电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1年生枸杞地和多年生枸杞地、未盐渍化的小麦地和苜蓿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在0~60 cm土层, 小麦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最高, 苜蓿地均最低; 土壤全氮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1, P〈0.01); 4种利用方式C/N比值均较低, 多年生枸杞地C/N比值最高, 1年生枸杞地最低; 4种利用方式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 苜蓿地容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利用方式, 这与其低的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r=0.420, P〈0.01)。与小麦地相比, 1年生枸杞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显著降低, 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有所降低; 与1年生枸杞地相比, 多年生枸杞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有所增加, 全氮含量显著降低, 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这意味着该区耕地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以后, 土壤性状恶化; 种植枸杞使次生盐渍化土壤性状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电灌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地人工苜蓿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改良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明贵 张德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421-7422,7463,共3页
[目的]为改进和利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泽县盐渍地种植苜蓿,测定1~5年生人工苜蓿草地的生产力,并研究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效果。[结果]在盐渍地种植苜蓿后,苜蓿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和侧根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 [目的]为改进和利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泽县盐渍地种植苜蓿,测定1~5年生人工苜蓿草地的生产力,并研究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效果。[结果]在盐渍地种植苜蓿后,苜蓿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和侧根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种植到第5年,盐渍地苜蓿的鲜草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盐渍地种植苜蓿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土壤盐离子含量不断下降。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速度和盐离子含量的下降速度均在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前期较慢而生长后期较快。[结论]苜蓿的生产力与灌水量、灌水次数有关。一个生育周期应至少灌水4次,种植苜蓿的适宜灌水量为4275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地 人工苜蓿草地 生产力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在柽柳属植物耐盐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德魁 王继和 +1 位作者 刘有军 马全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464-3465,共2页
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数学方法,分析了7种中国柽柳属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7种柽柳属植物种的耐盐性为:短穗柽柳>甘肃柽柳>多花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山川柽柳>多枝柽柳,为耐盐性柽柳属植物种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简... 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数学方法,分析了7种中国柽柳属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7种柽柳属植物种的耐盐性为:短穗柽柳>甘肃柽柳>多花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山川柽柳>多枝柽柳,为耐盐性柽柳属植物种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相似优先比 柽柳属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县苜蓿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淑娟 袁宏波 +2 位作者 满多清 李发明 李银科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5-57,61,共4页
通过对景泰苜蓿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县今后苜蓿发展的对策:挖掘苜蓿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型苜蓿产业;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联合经营,提高苜蓿商品化率;种养结合,大力促进农户中、低产田增收;稳定政策,合理补贴,充分调动种草... 通过对景泰苜蓿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县今后苜蓿发展的对策:挖掘苜蓿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型苜蓿产业;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联合经营,提高苜蓿商品化率;种养结合,大力促进农户中、低产田增收;稳定政策,合理补贴,充分调动种草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 苜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县草窝滩镇枸杞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淑娟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16-117,共2页
通过对景泰县草窝滩镇枸杞根腐病的研究,针对其主要病原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条件的枸杞根腐病综合防治方法——以健康栽培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关键词 枸杞病害 根腐病 发生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沙拐枣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造林及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汉国 纪永福 +3 位作者 魏怀东 周兰萍 陈芳 李亚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春季和秋季(雨季)采用红皮沙拐枣实生苗和插穗扦插造林,研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将4年生红皮沙拐枣防风固沙林采用不同季节和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措施复壮。研究表明:春季采用实生苗造林的效果最好,尤其采用泥浆蘸根造林可提高造林... 在春季和秋季(雨季)采用红皮沙拐枣实生苗和插穗扦插造林,研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将4年生红皮沙拐枣防风固沙林采用不同季节和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措施复壮。研究表明:春季采用实生苗造林的效果最好,尤其采用泥浆蘸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平茬是促进红皮沙拐枣复壮的有效措施,4月份平茬后萌发新枝的数量和植物生长量都大于6月份,平茬高度在10~40 cm范围,随着平茬高度的增加,萌发新枝的数量也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沙拐枣 造林 平茬 人工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3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有军 纪永福 +4 位作者 马全林 张德魁 张锦春 刘虎俊 彭金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814,共5页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d开始萌发,萌发持续时间为2~12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d开始萌发,萌发持续时间为2~12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率,最佳萌发温度盐生草为连续光照条件下15℃,萌发率为96.00%±0.00%;碟果虫实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和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15℃/25℃,萌发率分别为18.00%±2.00%和28.00%±2.31%;五星蒿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和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15℃/25℃,萌发率分别为96.00%±0.00%和96.00%±2.31%。盐生草和五星蒿种子在连续黑暗、连续光照和14h黑暗/10h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萌发的最佳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而碟果虫实只有在连续黑暗下才能萌发,光照下几乎不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一年生植物 开始萌发时间 萌发持续时间 萌发率 民勤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淑娟 陈秀蓉 +1 位作者 袁宏波 郭春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1、B2、B6、B8与低毒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混配后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浓度为0.001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78.21%~80.93%。较生防菌单独处理,混配的抑制率...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B1、B2、B6、B8与低毒化学农药甲基硫菌灵混配后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浓度为0.001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78.21%~80.93%。较生防菌单独处理,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43%~54%;较单独使用甲基硫菌灵,抑制率提高了14%~19%。当浓度为0.0005mg/mL时混配作用的抑制率为71.21%~68.48%,较生防菌单独作用,混配的抑制率提高了31%~44%;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了12%~19%。当浓度继续降低后,4种生防菌分别和甲基硫菌灵混配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与仅使用4种生防菌对茄腐镰孢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但较甲基硫菌灵单独作用抑制率提高27%。说明甲基硫菌灵在浓度为0.001、0.0005mg/mL时与4种生防菌混配,两者协同作用增强了抑制效果,对茄腐镰孢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甲基硫菌灵 混配 抑制作用 茄腐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继和 马全林 +2 位作者 刘虎俊 詹科杰 杨自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下游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由此引起防沙固沙林衰败死亡,沙漠化扩张速度加快,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县的防风固沙体系建设发展历... 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下游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由此引起防沙固沙林衰败死亡,沙漠化扩张速度加快,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县的防风固沙体系建设发展历史、体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针对新的生态环境条件,提出了防风固沙体系建设的免灌模式和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民勤县 防风固沙体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小柯 魏怀东 +3 位作者 陈芳 徐先英 周坚华 唐进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43-47,F0003,共6页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玛曲县高寒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先减少后... 基于1994年、2001年和200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黄河源区玛曲县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玛曲县高寒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1994—2001年,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了0.78万hm2,2001—2008年增加了0.11万hm2;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玛曲县高寒湿地斑块间隙越来越大,破碎化程度逐步加深;1994、2001、2008年玛曲高寒湿地的扩展度分别接近于1.96、2.12、1.99,斑块形状较为规则;1994—2008年,玛曲高寒湿地景观分布质心发生了明显的空间位移,湿地景观先向南偏移了0.02°,再向北、向西各偏移了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景观格局 黄河首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玉米花粉直感对普通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有军 王汉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94-6395,6412,共3页
为了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及其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来改善普通玉米籽粒的品质。通过花期观察,筛选出与高油115花期相遇的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富农99-8、豫玉22、农大108和9905-1,分析它们与高油115杂交后杂交当代籽粒的... 为了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及其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来改善普通玉米籽粒的品质。通过花期观察,筛选出与高油115花期相遇的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富农99-8、豫玉22、农大108和9905-1,分析它们与高油115杂交后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高油115杂交后,普通玉米的平均含油量增加了1.35%,郑单958增加最多,为2.34%;籽粒赖氨酸平均含量提高了0.036%,郑单958提高最多,为0.05%;蛋白质含量也普遍提高。郑单958×高油115是甘肃省遗传效应"三利用"的最佳组合。用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能有效提高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普通玉米 杂种优势 花粉直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4种沙生灌木平茬试验 被引量:20
18
作者 魏怀东 纪永福 +3 位作者 周兰萍 陈芳 李亚 张凯旋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6期1-3,11,共4页
平茬对恢复更新腾格里沙漠南缘沙生灌木沙拐枣、沙木蓼和花棒,提高其生长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毛条的恢复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4种沙生植物的平茬时间应安排在4月中上旬植株尚未萌动以前或正在萌动时隔行或隔株进行,沙拐枣和花棒的留茬... 平茬对恢复更新腾格里沙漠南缘沙生灌木沙拐枣、沙木蓼和花棒,提高其生长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毛条的恢复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4种沙生植物的平茬时间应安排在4月中上旬植株尚未萌动以前或正在萌动时隔行或隔株进行,沙拐枣和花棒的留茬高度应选择30或40 cm,沙木蓼的留茬高度应选择20或30 cm,毛条的留茬高度为40或40 c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平茬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梭梭林自然更新苗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峰 纪永福 +3 位作者 陈芳 张锦春 刘有军 王芳琳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民勤是我国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为了治理沙害从新疆引入梭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梭梭林,由于环境的变迁,人工梭梭林退化严重。通过野外调查人工和天然梭梭林更新苗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开始出现自然更新,其更新苗的聚集性特... 民勤是我国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为了治理沙害从新疆引入梭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梭梭林,由于环境的变迁,人工梭梭林退化严重。通过野外调查人工和天然梭梭林更新苗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开始出现自然更新,其更新苗的聚集性特征明显,幼苗的生长与存活受到了抑制,保苗率极低;比较天然梭梭林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工梭梭林幼苗分布均匀性差,人工梭梭林的自然更新过程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性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梭梭 更新苗 空间分布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柽柳属植物扦插繁殖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刘有军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19-21,25,共4页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并计算了8个柽柳属植物种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扦插繁殖中的7个观测指标值间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柽柳枝条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茎粗>地上生物量>主根长>株高>侧根数>...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并计算了8个柽柳属植物种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扦插繁殖中的7个观测指标值间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柽柳枝条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茎粗>地上生物量>主根长>株高>侧根数>一级分枝数;柽柳种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中国柽柳>甘肃柽柳>甘蒙柽柳>刚毛柽柳>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紫杆柽柳>多枝柽柳,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柽柳种间及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主次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属 观测指标 关联度 植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