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佟玲 康绍忠 +1 位作者 杨秀英 粟晓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2-435,共4页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 17个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 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 5 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 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 值空间变化比较大 ...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 17个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 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 5 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 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 值空间变化比较大 ,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 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 .5和Arcv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 ,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空间分布规律 海拔高度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石羊河流域作物耗水点面尺度转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佟玲 康绍忠 杨秀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51,共7页
基于DEM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需水量ETc的时空分异规律.根据8个气象站近50年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由收集到的春小麦需水量试验资料获得多年平均作... 基于DEM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需水量ETc的时空分异规律.根据8个气象站近50年气象资料,应用1998年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由收集到的春小麦需水量试验资料获得多年平均作物系数Kc.近50年来流域上游的古浪、天祝春小麦全生育期ETc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中游的凉州区表现出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他站减少趋势不显著.确立了ETc与海拔高度、纬度、坡向的多元回归关系,借助Arcview3.3、ArcGIS9.0与Visual Basic6.0软件实现了春小麦ETc的空间尺度转换,并分析了石羊河流域25%、50%、75%三个不同水文年春小麦ETc的空间变异情况.石羊河流域春小麦ETc由山区向绿洲平原递增,多年平均值为270~591 mm.估计值与计算值相差在11.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春小麦需水量 DEM 插值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 被引量:32
3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杨秀英 沈清林 石培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与节水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目标,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以及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三个层面论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节水生态农业 应用基础理论 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秀英 张鑫 蔡焕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在大量调查资料及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对近几年来的科研成果及相关资料分析,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石羊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并提出了在一定水资源条件下的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建议。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需水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沙漠绿洲区地膜玉米控制性隔沟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秀英 杜太生 +1 位作者 潘英华 张虎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针对石羊河流域干旱缺水的民勤县种植大田玉米耗水量大的实际,根据多年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及干旱区地膜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节水高效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干旱沙漠绿洲区 地膜覆盖 玉米 控制性隔沟交替灌溉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洋葱需水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万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35-45Ka的土壤水势下限、15-20mm灌水定额,设置了2因素2水平的4个灌水处理,对不同灌水量处理的洋葱田间水分动态及田间耗水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立了在西北干旱的石羊河流域地区,膜下滴灌洋葱的优化灌溉制...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35-45Ka的土壤水势下限、15-20mm灌水定额,设置了2因素2水平的4个灌水处理,对不同灌水量处理的洋葱田间水分动态及田间耗水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立了在西北干旱的石羊河流域地区,膜下滴灌洋葱的优化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共灌水11次,其中苗期灌水3次,六叶期2次、鳞茎膨大期3次、盛膨大期3次,灌水定额除定植座苗水为60mm外,其余均为20mm、灌溉定额260mm(2595m^3/hm^2)。这样的灌溉制度,较本地常规地面灌每公顷平均节水3300m^3左右,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膜下滴灌 需水规律 优化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6
7
作者 王峰 杜太生 +1 位作者 邱让建 董平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52,共7页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日光温室番茄节水高效灌溉模式,2008年进行了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膜下沟灌番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成熟与采收期亏水虽然可使果实早熟,增加收获期和市场高价位时期的重合度,但由于产...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日光温室番茄节水高效灌溉模式,2008年进行了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膜下沟灌番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成熟与采收期亏水虽然可使果实早熟,增加收获期和市场高价位时期的重合度,但由于产量降低幅度较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为不合理灌溉方案。相反,在对照处理灌水定额21mm的基础上,苗期减少2/3灌水量、开花和果实膨大期减少1/3灌水量、果实成熟与采收期正常灌溉,是西北旱区日光温室番茄较适用的灌溉模式。即在番茄全生育期内灌水11~12次,灌溉定额为200~210mm时,可实现市场产量170~180t/hm2,毛效益31~34万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方耗水毛效益分别为64~69kg/m3和120~125元/m3,同时节约灌水量40~5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温室 经济分析 亏缺灌溉 产量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55
8
作者 杜太生 康绍忠 +3 位作者 王振昌 王锋 杨秀英 苏兴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82-1990,共9页
为了探讨旱区农业高效节水新途径,于2004—2006年在甘肃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绿洲区田间,研究了常规沟灌、固定隔沟灌溉、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株高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对蕾... 为了探讨旱区农业高效节水新途径,于2004—2006年在甘肃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绿洲区田间,研究了常规沟灌、固定隔沟灌溉、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株高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对蕾铃等生殖生长的影响较小,该技术能够调整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有效控制作物生长冗余,调节光合产物在根冠间的比例和分配,优化根冠比;可以在保持相同光合速率水平下大大降低叶片蒸腾损失,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使霜前花比例提高,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沟灌和固定隔沟灌提高17.22%和18.59%。在西北旱区棉花上应用隔沟交替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沟交替灌溉 棉花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不同根区交替湿润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9
9
作者 杜太生 康绍忠 +1 位作者 夏桂敏 杨秀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3-48,共6页
在干旱缺水的甘肃河西荒漠绿洲区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根区湿润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传统的滴灌方式适当改进可以实现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当灌水量减半时,尽管葡萄的生长状况受到了抑制,但交替滴灌处理葡萄生长状... 在干旱缺水的甘肃河西荒漠绿洲区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根区湿润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传统的滴灌方式适当改进可以实现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当灌水量减半时,尽管葡萄的生长状况受到了抑制,但交替滴灌处理葡萄生长状况优于固定一侧滴灌,控制供水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光合作用降低不明显,而蒸腾速率大大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控制局部根区交替供水条件下,葡萄累积茎液流量比常规双侧滴灌处理下降了25%。表明在葡萄上应用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可以达到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减少生长冗余,大量节水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根区交替灌溉 葡萄 茎液流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耗水、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振昌 杜太生 +1 位作者 杨秀英 唐青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干旱荒漠绿洲区研究了覆膜条件下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对棉花耗水、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现蕾期和花期,AFI处理的棉花日耗水强度小于CFI处理;铃期和吐絮期,AFI处理棉花日耗水强度...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干旱荒漠绿洲区研究了覆膜条件下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对棉花耗水、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现蕾期和花期,AFI处理的棉花日耗水强度小于CFI处理;铃期和吐絮期,AFI处理棉花日耗水强度大于相同灌水定额的CFI处理。相同灌水定额条件下,AFI处理有利于籽棉产量和霜前花产量的提高,灌水定额为375m3·hm-2和480m3·hm-2的AFI处理,籽棉产量和WUE显著高于相同灌水定额的CFI处理。相同灌水定额条件下,AFI和CFI处理的衣分无显著性差异。2005年AFI处理的平均纤维长度比CFI处理长2.6mm,灌水定额为225m3·hm-2处理两者差异显著;2006年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纤维长度无显著差异,可能与降雨情况有关。在干旱缺水地区覆膜隔沟交替灌溉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模式,在棉花品质不降低的情况下,有利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隔沟交替灌溉 常规沟灌 作物耗水 产量 品质 霜前花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9
11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沈清林 石培泽 杨秀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把握"三大环节"、构建"四大保障"、实施"五大转变"、建设"六大工程";最后提出了流域节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用水 农业节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