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1970—2009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万希 陈雷 +2 位作者 王润元 马兴祥 丁文魁 《农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5-30,共6页
为了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关系,把握影响粮食生产主要气象因子,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趋利避害,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依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70—2009年的资料,将资料分为2个阶段1970—1989年,1990—2009年,然后... 为了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关系,把握影响粮食生产主要气象因子,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趋利避害,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依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70—2009年的资料,将资料分为2个阶段1970—1989年,1990—2009年,然后分别统计年、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1—次年2月)四季平均气温、降水、积温、无霜期日数等相关资料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9年较1970—1989年,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升温春季>冬季>夏秋季;年降水增加了5.7 mm,在月季分布上6月减少了7.1 mm,7月增加了4.4 mm,且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农耕期的有效积温明显增多,无霜期日数增加,使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玉米、葡萄、棉花等喜温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春小麦、春油菜等喜凉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收获后剩余积温增加,热量对套种、复种品种的限制作用大幅降低,使当地农业生产由过去一年一熟朝着一年两熟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旱地春小麦光合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兴祥 王润元 +1 位作者 杨永龙 姚涛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1,共6页
测定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比较乌鞘岭地区分期播种陇春8号小麦的光合生理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随播种期推后有增大趋势。在日变化过程中,上午蒸腾消耗少,水分利用效率高,光合能力比下午强,且有光合"午休&qu... 测定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比较乌鞘岭地区分期播种陇春8号小麦的光合生理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随播种期推后有增大趋势。在日变化过程中,上午蒸腾消耗少,水分利用效率高,光合能力比下午强,且有光合"午休"现象。不同播期春小麦光合要素与温度高低有关,在气温较高时段,温度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气温过高对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利影响;温度与蒸腾速率呈正相关,反映出温度高叶片蒸腾大,不利于光合积累。空气湿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播期后推相关性有增大的趋势;空气湿度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空气CO2浓度呈正相关,空气湿度大,有利胞间CO2浓度增加。有效辐射与光合要素呈弱的负相关,说明乌鞘岭地区光照充足,光合作用过程中温、湿度是影响较敏感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分期播种 光合特性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兴祥 陈雷 +2 位作者 王鹤林 丁文魁 阳伏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累积生长量增加0.2 g.株-1.d-1;降水量增加10 mm,累积生长量增加0.11 g.株-1.d-1。计算两年不同播期水、热耦合指数,具有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反之则有减少的趋势。在水、热要素中,降水在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的贡献更突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增加。根据干物质积累特点和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旱地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水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乐灵诱导甜瓜四倍体研究初探 被引量:22
4
作者 魏育国 蒋菊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73-76,共4页
氟乐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染色体加倍功效的除草剂。该试验通过氟乐灵溶液处理刚刚发芽的甜瓜种子诱导四倍体,在室温条件下对甜瓜品种黄河蜜三号,以200,400,600倍浓度的氟乐灵溶液处理甜瓜种子4,6,8 h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发现氟乐灵处理... 氟乐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染色体加倍功效的除草剂。该试验通过氟乐灵溶液处理刚刚发芽的甜瓜种子诱导四倍体,在室温条件下对甜瓜品种黄河蜜三号,以200,400,600倍浓度的氟乐灵溶液处理甜瓜种子4,6,8 h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发现氟乐灵处理的根尖有明显的加粗现象。通过镜检,染色体计数法测定诱导率[1],结果表明,浓度为400倍的氟乐灵溶液处理露白的甜瓜种子8 h所获得的加倍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32.2%。试验结果表明,氟乐灵处理甜瓜种子可以成为获得四倍体甜瓜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其他作物的多倍体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甜瓜 四倍体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旱地油菜产量对土壤贮水量和热量的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文魁 马兴祥 王鹤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09,123,共5页
为制定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高海拔旱作区春油菜产量对土壤有效贮水量和热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海拔旱地土壤有效贮水量在油菜生长前期较多,后期较少。出苗期和开花期土壤有效贮水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为制定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高海拔旱作区春油菜产量对土壤有效贮水量和热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海拔旱地土壤有效贮水量在油菜生长前期较多,后期较少。出苗期和开花期土壤有效贮水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小,薹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对产量影响较大,薹花期、角果发育期油菜产量与土壤贮水量正相关显著,薹花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 mm,产量增加71.7 kg·hm-2;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mm,产量增加30.13 kg·hm-2。热量也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油菜产量与日平均气温、积温负相关显著,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e,产量减少163 kg·hm-2;积温每升高50e·d,产量减少251.15 kg·hm-2,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油菜生长特点,从品种、播期、技术与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旱地 春油菜产量 土壤有效水贮量 气候条件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高海拔地区旱地春小麦籽粒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兴祥 丁文魁 +5 位作者 魏育国 杨永龙 李万希 蒋菊芳 刘惠兰 刘海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337,共5页
为了探索气候条件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2010年采用分期播种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背景下春小麦籽粒增长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春小麦籽粒增长呈"S"型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在乳熟期... 为了探索气候条件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2010年采用分期播种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背景下春小麦籽粒增长对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春小麦籽粒增长呈"S"型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在乳熟期前后。灌浆期间积温、降水量与累积生长量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在春小麦籽粒增长期间,积温每增加50℃.d,累积生长量增加2.3g.株-1.d-1,降水量每增加10mm,累积生长量增加1.4g.株-1.d-1。灌浆期间0~100cm土层有效水分贮存量与春小麦千粒重相关达显著水平,0~10cm土层有效水分贮存量每增加10mm,小麦千粒重增加3.6g。灌浆日数与最终千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灌浆日数每增加1d,最终千粒重增加0.01g,灌浆时间延长千粒重增加。不同播期最终千粒重与实测产量相关系数为0.916,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每增加1g,产量增加81.73kg.hm-2。根据籽粒增长特点和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旱地春小麦 籽粒增长 水、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县畜牧业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尹东 马兴祥 +2 位作者 刘明春 张惠玲 方国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在建立天祝县畜牧业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当地资源的特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该县畜牧业现状,并提出畜牧业结构优化配置方案,为天祝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 决策模型 优化配置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