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蒲万峰 李鸿睿 +2 位作者 袁臻 杨壮 刘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3-1172,共10页
通过对大水金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矿化蚀变和各种成矿信息的研究,总结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而构建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为下一步找矿预测提供地质模型。确定大水金矿成矿地质体为晚三叠世的... 通过对大水金矿地质作用、成矿构造、矿化蚀变和各种成矿信息的研究,总结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而构建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为下一步找矿预测提供地质模型。确定大水金矿成矿地质体为晚三叠世的格尔括合花岗闪长斑岩及派生脉岩;成矿构造为北西向区域性断裂与晚期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系统控矿,成矿结构面主要为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的接触面、古岩溶构造等;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主要为硅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成矿流体属于H 2O-NaCl-CO 2体系,流体气相主要成分为CO 2和H 2O,方解石、灰岩碳氧同位素及黄铁矿硫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矿床形成于中浅成深度,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大水 三位一体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在覆盖区含煤地层勘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曹自才 李荣亮 李生宝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7,共9页
随着我国浅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覆盖区已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方向。本文以甘肃省肃北县马宝滩煤炭勘查为实例,通过广域电磁法勘探技术在肃北县吐鲁-驼马滩盆地覆盖区进行含煤地层勘查工作,分析推断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为布设... 随着我国浅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覆盖区已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方向。本文以甘肃省肃北县马宝滩煤炭勘查为实例,通过广域电磁法勘探技术在肃北县吐鲁-驼马滩盆地覆盖区进行含煤地层勘查工作,分析推断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为布设钻孔提供地球物理依据。综合研究表明,马宝滩煤炭勘查区GPM01剖面2550~2950 m区段、深度-145 m以浅发现较小的断隆构造,各电性层界面均有所抬升。经钻孔ZK-1验证,在隆起异常区成功钻遇煤层,累计厚度达8 m。该钻遇煤层在剖面图上位于高低阻过渡带,与煤层呈相对中阻的电性特征一致。钻孔揭露地质情况与物探工作推断成果吻合度较高,充分证明了广域电磁法在覆盖区含煤地层勘查中的有效性。本研究首次在甘肃省将广域电磁法技术成功应用于覆盖区含煤地层勘查工作,可为该区能源矿产勘查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物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区 广域电磁法 含煤地层 能源矿产勘查 肃北县 马宝滩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云南省姚安县草海工业园区核心区(一期)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
作者 陈瑞超 刘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302-304,共3页
以云南省姚安县草海工业园区核心区(一期)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山地工程等调查方法,调查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岩体裂隙较发育,风化较强烈,岩质斜坡整体稳定,局部顺向斜坡稳定性较差,工程建设切坡易形成顺层岩质滑坡等地质灾害。
关键词 滑坡 变形特征 形成机理 失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北昭通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娟 陈雷 +7 位作者 胡月 计玉冰 卢畅 董建华 谭秀成 杨莉 杨琳 陈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756,共19页
【目的】滇黔北昭通示范区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期,相较于盆内的长宁—威远地区,其沉积水体相对更浅、更靠近物源区,该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沉积可能与盆内存在差异。因此,厘清滇黔北昭通示范区晚奥陶世—早... 【目的】滇黔北昭通示范区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期,相较于盆内的长宁—威远地区,其沉积水体相对更浅、更靠近物源区,该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沉积可能与盆内存在差异。因此,厘清滇黔北昭通示范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页岩的硅质成因、物质来源以及源区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昭通示范区太阳区块为研究区,利用区内四口井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数据,探讨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源区背景、源岩属性及硅质来源。【结果】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的硅质主要来自硅质生物和陆源碎屑物质,生物成因硅自下而上先增加后减小,表现出与陆源成因硅相反的变化规律;晚奥陶世存在短暂的冰期,直到早志留世冰川发生融化,海侵事件发生,随后海平面逐渐下降,水体不断变浅,陆源输入总体表现为先减小再增加的特征,沉积速率也呈现相同的规律。部分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小幅度波动,反映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可能存在混合物源。【结论】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原始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康滇古陆和黔中隆起的花岗岩和沉积岩,沉积时受一定海底热液的影响,但原始热液组分极少;相关指标综合反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构造背景 滇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都塘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楠 刘云华 +5 位作者 赵强 吴勇 李小严 马塬皓 范媛媛 孟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甘肃武都塘坝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部阳山-石鸡坝金矿带的东段。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下泥盆统桥头组中,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脉关系密切,矿体及岩脉受褶皱轴部断层的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 甘肃武都塘坝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部阳山-石鸡坝金矿带的东段。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下泥盆统桥头组中,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脉关系密切,矿体及岩脉受褶皱轴部断层的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主成矿流体δ18OH2O(V-SMOW)变化范围为7.89‰~9.97‰,δD(V-SMOW)变化范围为-81.3‰^-77.0‰,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1.3‰~0.8‰,平均为-0.23‰,显示深源硫的特征。花岗斑岩中锆石U-Pb测年年龄为(212.8±2.7)Ma。矿区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显示出成矿热液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特征,主成矿期石英中CO2相完全均一温度范围为252.6~342.8℃,平均值为279.72℃;水液两相型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6.9℃~307.6℃,平均值为256.7℃。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甘肃塘坝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甘肃梧桐井铁铜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荣亮 田建荣 +3 位作者 刘洋 任杰 白顺宝 刘晓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5-764,共10页
甘肃梧桐井铁铜多金属矿区已发现的铁铜矿体主要产于大理岩和斜长花岗岩接触带上,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在该矿区实施了1∶10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和1∶10000激电中梯测量工作。综合研究物探异常发现,不论磁异常还是激电异常,其展布方向... 甘肃梧桐井铁铜多金属矿区已发现的铁铜矿体主要产于大理岩和斜长花岗岩接触带上,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在该矿区实施了1∶10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和1∶10000激电中梯测量工作。综合研究物探异常发现,不论磁异常还是激电异常,其展布方向均与矿区地层、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圈定的磁异常和激电异常都是该区勘查铁、铜矿的直接找矿标志。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同时出现,特别是当激电异常处于磁异常强梯度带上时应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利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预测,有效地指导了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方法 物探异常 多金属矿 找矿标志 梧桐井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茶卡北山含矿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建国 张世珍 +3 位作者 邢佳 王志男 魏生云 胡建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809-821,共13页
伟晶岩型矿床是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西部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床也以伟晶岩型为典型。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茶卡北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伟晶岩体发育,具有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了解伟晶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深对... 伟晶岩型矿床是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西部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床也以伟晶岩型为典型。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茶卡北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伟晶岩体发育,具有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了解伟晶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深对区域构造演化以及稀有金属成矿和控矿条件的认识,选择该地区含矿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岩石矿物组合、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解释了侵入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中的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样品全碱含量较高,这与形成于大陆弧或板块碰撞环境下的成岩特征相似。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Eu中等负异常,推测含矿伟晶岩源区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具有幔源镁铁质岩浆参与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矿伟晶岩属于亚碱性岩石类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分馏程度较高,反映出在岩浆演化及伟晶岩成岩过程中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伟晶岩的物质来源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推断含矿伟晶岩的地质构造环境可能为后碰撞或碰撞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构造环境 稀有金属矿床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原生晕分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21
8
作者 林成贵 程志中 +5 位作者 吕志成 颜廷杰 贾儒雅 姚晓峰 宓奎峰 李康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84,共15页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是20世纪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超大型金矿,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脉岩的控制。为了解决深部找矿的问题,本文收集了矿区61个钻孔相关资料,得到了4012个钻孔原生...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是20世纪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超大型金矿,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脉岩的控制。为了解决深部找矿的问题,本文收集了矿区61个钻孔相关资料,得到了4012个钻孔原生晕的数据。通过对原生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原生晕浓度分带特征研究,认为找矿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As、Sb、Ag、Hg、W,其中与Au成矿最密切、最直接的指示元素是As和Sb;通过计算原生晕分带指数,得到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为Au-Hg-Bi-Pb-Mo-Sb-Ag-Cu-W-Zn-Co-As,Sb和As等前缘指示元素出现在尾晕元素之后,显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地质方面的认识,评价了矿区深部含矿性,提取了深部找矿信息。并据此构建了早子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深部找矿模型,圈出了2处深部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分带序列 深部矿体预测 早子沟金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艳荣 吕新彪 +2 位作者 刘民武 栾燕 王富贵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8,共14页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包含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辉长岩相,辉石为各岩相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相中辉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以探讨岩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东天...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包含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辉长岩相,辉石为各岩相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相中辉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以探讨岩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斜方辉石属古铜辉石,而单斜辉石则为透辉石和顽透辉石。辉石温压计算表明其结晶温度为978℃~1059℃,结晶压力主要为0.71~4.80kbar。岩体母岩浆为亚碱性拉斑玄武质岩浆,是被俯冲板片交代过的亏损地幔发生13%~20%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内不同岩相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小,表明岩体的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中辉长岩相的结晶程度较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略高;岩浆上侵过程中,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受到富硅地壳物质的混染,而辉长岩相受到富铝围岩的混染。结晶分异作用和富硅地壳的混染是引起图拉尔根岩体硫饱和及硫化物熔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辉石 地质温压计 母岩浆 部分熔融 结晶分异 地壳混染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成矿地质体的确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康宁 程志中 +4 位作者 李鸿睿 庞振山 贾儒雅 刘晓箫 朱锐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9,共15页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特大型金矿床,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集中发育,主要有闪长玢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4种岩石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特大型金矿床,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集中发育,主要有闪长玢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4种岩石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整体上黑云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具有弱-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60~0.89),深部石英闪长岩以不具Eu异常(δEu=0.96~1.07)、“Nb-Ta谷”较深明显区别于浅部脉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30 Ma,晚于浅部脉岩10~20 Ma,与蚀变矿物绢云母年龄基本一致,推测金成矿可能始于230 Ma,主成矿期为230~211 Ma,深部石英闪长岩为早子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 成矿地质体 石英闪长岩 稀土元素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桑日县帕南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研究及构造背景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志平 钟康惠 +2 位作者 董瀚 李鸿睿 汪宏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2-64,共13页
帕南岩体位于西藏桑日县马门地区,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二长岩组成。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帕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80.91±0.48Ma,形成时代... 帕南岩体位于西藏桑日县马门地区,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二长岩组成。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帕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80.91±0.48Ma,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帕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高钾、高铝、低钛,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稀土分馏较明显且富集轻稀土((La/Yb)N=8.88~11.86),具负Eu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显示,样品具较高的Pb、Sr、Sm、Nd含量,偏低的I Sr值(0.70442~0.70486),正εNd(t)值(+1.99^+2.73)。综合帕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认为帕南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可能是新特提斯洋俯冲角度变缓进入了平板俯冲阶段之后,由陆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岩浆形成,同时也预示着109~80Ma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在该区的落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南岩体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平板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陇东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华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3-890,共8页
煤矿开采会破坏地层地质结构,造成采空区地表断裂、下沉塌陷等危害。为避免这一问题,需准确探测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为此提出基于瞬变电磁法的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该方法以甘肃省陇东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为主,分别分析了甘肃省... 煤矿开采会破坏地层地质结构,造成采空区地表断裂、下沉塌陷等危害。为避免这一问题,需准确探测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为此提出基于瞬变电磁法的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该方法以甘肃省陇东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为主,分别分析了甘肃省煤矿采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分析结果估算瞬变电磁法在水文地质勘探时的最大勘探深度,确定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参数。依据勘探结果确定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的异常范围,以此实现煤矿采空区水文地质勘探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探测出了地层塌陷位置发生高阻半闭合异常现象,且除高压线外煤矿采空区其余位置的干扰电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煤矿采空区 水文地质勘探研究 水文地质特征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大水金矿床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林积 李堂积 王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9-475,共7页
大水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南缘,矿床中金矿化与硅化、去碳酸盐化和方解石化密切相关。硅化主要表现为石英或玉髓交代(白云质)灰岩,在石英中常见灰岩或白云质灰岩的交代残余碎屑,在石英颗粒内或裂隙中见有自然金颗粒,说明硅化、去碳酸... 大水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南缘,矿床中金矿化与硅化、去碳酸盐化和方解石化密切相关。硅化主要表现为石英或玉髓交代(白云质)灰岩,在石英中常见灰岩或白云质灰岩的交代残余碎屑,在石英颗粒内或裂隙中见有自然金颗粒,说明硅化、去碳酸盐化和金矿化是同步的;成矿期的脉状-网脉状载金方解石主要分布于硅化-去碳酸盐化蚀变带的边缘或附近裂隙中,说明方解石的结晶与金矿化同步或稍晚。对该矿床成矿期的8件载金方解石样品进行了Sm-Nd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方解石的147Sm/144Nd值变化于0.069 489~2.243 873,143Nd/144Nd值变化于0.511 673~0.514 369,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189.4±1.4)Ma,代表了大水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大水金矿床的成矿时限与秦岭造山运动相关的碰撞型花岗闪长岩岩浆活动时限一致;此外,前人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黄铁矿Co/Ni比值及H-O同位素研究亦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与花岗闪长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因而本次获得的大水金矿床成矿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水金矿床的金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岩浆活动存在成因联系"提供了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大水金矿床 方解石 SM-ND等时线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乌蒙山黔西地区二叠系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平原 何碧 +8 位作者 赵飞 李生喜 胡杨 王宁祖 张志玺 赵振琯 张文斌 黄鹏飞 赵洪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51,共11页
贵州乌蒙山黔西地区二叠系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55%)、辉石(±35%)与少量玻璃质(±7%)、磁铁矿(±3%)等组成。为深入探讨二叠系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对其13件玄武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玄武岩具... 贵州乌蒙山黔西地区二叠系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55%)、辉石(±35%)与少量玻璃质(±7%)、磁铁矿(±3%)等组成。为深入探讨二叠系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对其13件玄武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玄武岩具有高TiO_2(平均4.22%)、Al_2O_3(平均13.06%)、Fe_2O_3(平均4.59%)、FeO(平均8.85%)、MgO(平均4.39%)、CaO(平均6.97%)含量,低SiO_2(平均49.30%)、Na_2O(平均2.67%)、K_2O(平均1.42%)和P_2O_5(平均0.47%)含量的特征,Mg~#值介于19.63~41.89。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明显右倾特征,轻重稀土分异不显著,具弱负Eu异常,δEu=0.81~0.9;岩石富集Rb、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Ba、Sr、P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具高的La/Sm(3.33~6.62),低的(Th/Ta)_(PM)(0.61~1.33)与(La/Nb)_(PM)(0.96~1.22)。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套玄武岩属于晚二叠世峨眉山高钛玄武岩;岩浆源区为富集地幔组分,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下地壳物质的混染;深入探讨了贵州乌蒙山区及领区二叠系的成岩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峨眉山玄武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黔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多哇地区萨日加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涛 鲁有朋 +3 位作者 代俊峰 李进喜 牛得草 蒲万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45,共15页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大量的印支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它们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对认识西秦岭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西秦岭多哇地区萨日加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大量的印支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它们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对认识西秦岭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西秦岭多哇地区萨日加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岩体的年龄、成因类型以及成岩地球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萨日加岩体由英安斑岩、花岗斑岩及少量石英闪长岩组成;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2.6)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为1.7);萨日加岩体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指示其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石的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斑岩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洋-陆俯冲岛弧环境;花岗斑岩倾向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构造环境。由此认为,萨日加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西秦岭由洋-陆俯冲岛弧向陆-陆碰撞转变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地质特征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甘肃省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世文 梁靓 +1 位作者 陶维新 冯兰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70-73,78,共5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2010-2019年MODIS NDVI产品,结合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等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植被覆盖... [目的]分析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2010-2019年MODIS NDVI产品,结合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等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阐述,对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变化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甘肃省植被指数在年均月尺度上呈现单峰分布,在夏季处于高位,年均NDVI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速平均为0.0032/a;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西部地区NDVI值小,可认为基本无植被生长,中东部平原和祁连山地区植被长势较好,NDVI明显较高,南部地区NDVI最高;农业耕作区的植被指数变化波动性比较大,其他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于稳定。[结论]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为了解甘肃省土地覆盖状况、开展具有区域差异性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时空分布 变化特征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两部门调查下林地对比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凤英 张鸿刚 李真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4期49-52,共4页
为探究两部门调查下甘肃省林地地类的对比情况及其原因。本文采用甘肃省2019年森林督查暨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和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林地数据,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两部门调... 为探究两部门调查下甘肃省林地地类的对比情况及其原因。本文采用甘肃省2019年森林督查暨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和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林地数据,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两部门调查的林地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2次调查林地地类对应关系表。2次调查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全省林地地类分类有一定差异性,通过认定标准、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国有林场、调查比例尺及林业工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差异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调林地数据 林业部门调查更新数据 空间叠加分析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三叠纪大河坝组砂岩构造背景与物质来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康宁 汤庆艳 +3 位作者 栾晓刚 王玉玺 邓小华 杨宗枫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7,I0002,共16页
大河坝组是西秦岭夏河–碌曲地区出露最晚的一套海相地层,记录了印支期海退事件。笔者基于大河坝组层序特征、砂岩主微量元素成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基础上,探索其物质来源特征和构造背景指示意义。大河坝组主体为砂板岩复理石建造,包... 大河坝组是西秦岭夏河–碌曲地区出露最晚的一套海相地层,记录了印支期海退事件。笔者基于大河坝组层序特征、砂岩主微量元素成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基础上,探索其物质来源特征和构造背景指示意义。大河坝组主体为砂板岩复理石建造,包括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含砾岩屑长石砂岩等。其中,砂岩具有中等SiO_(2)(64.11%~68.27%,平均为65.45%),较高Al_(2)O_(3)(13.61%~15.19%,平均为14.51%),较低Fe2O_(3)(0.82%~1.72%,平均为1.25%)、CaO(2.39%~3.32%,平均为3.06%)、MgO(0.06%~0.10%,平均为0.08%)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值为184×10^(-6)~434×10^(-6),平均为252×10^(-6)。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显示Eu负异常,具有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似的Th、Zr、Ti、Co、Ni等微量元素含量。砂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为2204~2520 Ma、1536~2067Ma、253.3~448.7Ma等3个阶段,在2445Ma、1986.4Ma、1757.6Ma、448.5Ma、278.2Ma等5个年龄段出现峰值,锆石最小年龄为253.3 Ma。砂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谱系显示,大河坝组源区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碎屑物质来自上地壳中性火成岩,主要物源区为研究区北部北秦岭构造带、祁连造山带东段和华北板块南缘基底,少部分碎屑来自西秦岭同期岩浆岩和多旋回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坝组 碎屑锆石 构造环境 物源 西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BAS-InSAR形变与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19
作者 李文东 叶禹 +2 位作者 李霞 魏伟 辛存林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1,146,共7页
本文综合运用InSAR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甘肃省夏河县北部滑坡重点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将SBAS-InSAR获取的形变信息作为动态评价因子参与到11个静态因子中,使用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极端梯度提示(XGBoost)3种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并... 本文综合运用InSAR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甘肃省夏河县北部滑坡重点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将SBAS-InSAR获取的形变信息作为动态评价因子参与到11个静态因子中,使用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极端梯度提示(XGBoost)3种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并对其评价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3种评价模型中,XGBoost模型性能最佳,且加入形变量后的XGBoos模型评价精度高于仅使用静态因子的XGBoost模型,其综合性能指标AUC值达0.93,召回率、准确率、F1分数分别达0.896、0.894、0.898。因此,将SBAS-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量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可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并能增加评价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机器学习 SBAS-InSAR 评价因子 夏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裸露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以甘肃玛曲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连琛芹 姚佛军 +4 位作者 杨建民 耿新霞 崔舜铫 蒲万峰 张志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9-1085,共7页
针对半裸露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分区处理提取蚀变信息的方法。以ASTER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研究区划分为植被区和裸露区,裸露区采取"无损线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结... 针对半裸露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分区处理提取蚀变信息的方法。以ASTER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研究区划分为植被区和裸露区,裸露区采取"无损线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结合植被区"植被抑制法+无损线性拉伸+主成分分析+异常切割+异常滤波"的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矿化蚀变信息。结合已知的地质矿产资料,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区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已知金矿吻合较好。综合遥感等多重信息进行了遥感靶区优选,并对靶区进行了野外查证,发现了4处矿化区域。综上所述,该方法对本地区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对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裸露区 蚀变信息提取 主成分分析 植被抑制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