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山县滩歌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1
作者 康欣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326-328,共3页
武山县滩歌镇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均有发生,共发育地质灾害39处。基于前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利用数据统计、ArcGIS软件等方法对滩歌镇地质灾... 武山县滩歌镇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均有发生,共发育地质灾害39处。基于前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利用数据统计、ArcGIS软件等方法对滩歌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泥石流、崩塌次之;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大型、中型、特大型规模次之。(2)地质灾害点在空间上呈团状分布,主要集中于北部低山丘陵区。(3)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黄土、新近系泥岩和古近系砂岩岩组范围内。(4)地质构造、水系、人类工程活动均与地质灾害的发育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歌镇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空间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漳县盐矿勘探高垂直度要求岩芯钻探钻孔施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永宁 袁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7,共3页
在甘肃省漳县岩盐矿详查岩芯钻探工程施工中,针对钻孔垂直度和岩矿芯采取率指标远远高于地矿部门《岩芯钻探规程》标准的高质量要求,提出并采取了可靠有效的钻探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完成了施工任务,达到了质量指标要求。文章介绍并总结... 在甘肃省漳县岩盐矿详查岩芯钻探工程施工中,针对钻孔垂直度和岩矿芯采取率指标远远高于地矿部门《岩芯钻探规程》标准的高质量要求,提出并采取了可靠有效的钻探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完成了施工任务,达到了质量指标要求。文章介绍并总结了该项目岩芯钻探钻孔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矿勘探 高垂直度要求钻孔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礼县杜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根生 陈彦文 +3 位作者 胡晓隆 王建勋 尹刚 唐永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5-84,共10页
杜沟金矿床位于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北亚带西段,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李坝群中,受岩体和断裂双重控制。矿床自然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笔者从赋矿地层,控矿构造,脉岩与成矿关系、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阐... 杜沟金矿床位于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北亚带西段,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李坝群中,受岩体和断裂双重控制。矿床自然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笔者从赋矿地层,控矿构造,脉岩与成矿关系、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阐明了杜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硫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小,均一性强,显示与中川花岗岩体侵入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在δD-δ^18O图上投落在岩浆水和大气水之间,说明成矿热流体为混合热液。铅同位素研究属铀铅混染形成的异常铅,中川花岗杂岩体为一富铀岩体,说明成矿与中川岩体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根据铅同位素、锶同位素测定结果,杜沟金矿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早期(171.6~173.4Ma)与中川岩体的成矿年龄接近(181.5~219Ma)。中泥盆李坝群在其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金的初始富集。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的分布与定位,岩浆岩是成矿的重要热动力源,是金矿形成的主导因素,也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沿断裂形成的富含成矿物质的热卤水,最终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和地下热卤水溶滤复合型金矿床。岩体周围1~5km构造热动力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佳的成矿找矿地区。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对甘肃境内礼(县)一岷(县)成矿带上寻找同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杜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柴家庄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根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柴家庄-庞家河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丹凤群中,严格受NE向及NNW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丹凤群、印支-燕山期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外接触带0~2km...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柴家庄-庞家河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丹凤群中,严格受NE向及NNW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丹凤群、印支-燕山期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外接触带0~2km范围内的NE向、NNW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柴家庄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地热流体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年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凌鹏 丁宏伟 +2 位作者 张家峰 王玉玺 田辽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6-1504,共9页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果表明: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断裂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西秦岭-祁连造山带,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一般小于5000~30000 a,水质较好,属“开启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断裂规模及水热循环方式和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年龄。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管井开采的方式出露;热储埋藏深度小于1600m的地热井,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年龄一般小于5000~30000 a,水质相对较好,属“半开启-半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埋藏深度介于1600~2600 m之间的地热开采井,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古水”,水化学类型复杂且水质较差,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介于30000~50000a,属“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埋藏深度、地下水在岩层中的滞留时间与循环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富集程度和形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体 水化学 环境同位素 形成年龄 地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彦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20,共15页
碧口地区地处摩天岭地块,是中国重要的金铜成矿远景区、矿集区。笔者以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典型矿床剖析,重点从矿床成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赋矿层位、围岩性质和矿石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矿床的... 碧口地区地处摩天岭地块,是中国重要的金铜成矿远景区、矿集区。笔者以甘肃碧口地区金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典型矿床剖析,重点从矿床成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赋矿层位、围岩性质和矿石特征等方面,总结了矿床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提出了同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口地区 金铜矿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ECBM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燕 张绍良 张懂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3,共4页
针对CO2-ECBM煤层气开发技术实施面临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管理与分析问题,基于GIS提出了一种CO2-ECBM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首先按照需求通过区域与矿井地质调查、钻孔工业测试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然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细化、... 针对CO2-ECBM煤层气开发技术实施面临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管理与分析问题,基于GIS提出了一种CO2-ECBM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首先按照需求通过区域与矿井地质调查、钻孔工业测试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然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细化、空间参考共享和分类编码,最后按照Geodatabase数据模型存储数据,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共享、管理及可视化和应用分析,为CO2-ECBM技术实施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ECBM 煤层气 地质空间数据库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铬矿床的合理勘查工程间距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建强 李通国 +5 位作者 高永伟 第鹏飞 张忠平 余超 苏秋红 高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15-225,共11页
勘查工程间距是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现行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中由于没有明确定量确定工程间距的方法,加之推荐的详查阶段沿走向的工程间距不尽合理,影响基本工... 勘查工程间距是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现行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中由于没有明确定量确定工程间距的方法,加之推荐的详查阶段沿走向的工程间距不尽合理,影响基本工程间距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导致矿产勘查工作可能出现质量隐患。对全国典型铁、锰、铬矿床勘查类型和实际勘查工程间距统计研究,采用动态分维几何学法(SD法)、地质勘探和生产勘探对比法等3种方法,分析铁、锰、铬矿床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确定的合理性,从经济、合理的角度,确定铁、锰、铬矿床基本工程间距,并推荐今后地质矿产勘查实践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 勘查工程间距 铁矿 孟矿 各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 OLI的岷县十里铺幅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家峰 张永军 +2 位作者 刘德玉 蒋兴波 李保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220-10228,共9页
以岷县十里铺标准图幅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遥感影像数据分析1990—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将多年植被覆盖度与相近年份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地质... 以岷县十里铺标准图幅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遥感影像数据分析1990—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将多年植被覆盖度与相近年份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对应关系,结合植被的水文效应以及力学效应探讨植被的抑灾及致灾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植被先后经历急剧退化-逐渐恢复-略微退化的发展趋势,历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于裸地和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质灾害点分布密度总体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呈近似负相关关系。植被并不是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的关键因素,植被的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具有抑灾和致灾作用。在研判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时应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大气降水强度、历时产渗流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地质灾害 遥感数据 岷县 十里铺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和基本特征对比 被引量:27
10
作者 彭巨贵 张发荣 赵福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1-18,共8页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进一步就主要矿床(点)、构造单元、矿种、赋矿建造、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各Ⅳ级成矿带在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展布范围,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类似的矿种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比性,并且各成矿带具有一定的潜在找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新蒙 北山地区 成矿带划分 基本特征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天子坪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柳永刚 杨玉平 +5 位作者 李建军 刘文龙 薛金牛 苏秋红 吴建福 胡晓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2-1220,共9页
西秦岭天子坪金矿床为含金石英细脉、网脉的蚀变岩型金矿,以含金石英脉中的热液锆石作为研究成矿时代的对象,挑选的锆石部分呈局部溶蚀状,无环带或弱环带,Th、U、Pb含量较高,Th/U值较高,属成矿期热液锆石。LA-ICP-MS锆石U-Pb分析获得了1... 西秦岭天子坪金矿床为含金石英细脉、网脉的蚀变岩型金矿,以含金石英脉中的热液锆石作为研究成矿时代的对象,挑选的锆石部分呈局部溶蚀状,无环带或弱环带,Th、U、Pb含量较高,Th/U值较高,属成矿期热液锆石。LA-ICP-MS锆石U-Pb分析获得了110±7 Ma的谐和年龄,与矿区所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推覆构造事件吻合,代表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分析认为,柴家庄矿集区在燕山晚期有一次强度较大的与大型构造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天子坪金矿 西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湘潭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涛 汤磊 +1 位作者 李维刚 龚泽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67-168,共2页
西秦岭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上录属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结合部位,具有多岛弧,多洋盆,多地体俯冲碰撞造山和陆内复合造山的特点(冯益民等,2000;徐志琴等,2012)。
关键词 湘潭子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演化 构造环境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特征及其含矿性
13
作者 刘伟 殷勇 +2 位作者 杨忠明 安乐 刘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0-713,共14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属中亚造山-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内侵入岩的成因及含矿性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本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在研究其地质特征、矿化赋存特征的基础...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属中亚造山-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内侵入岩的成因及含矿性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本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在研究其地质特征、矿化赋存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其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初步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含矿性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一些基础参考。新疆塔城结勒迪克增闪长岩序列由灰色细斑闪长玢岩、粗斑闪长玢岩、细-中粒闪长岩和灰白色黑云母石英闪长岩4个侵入期次组成。岩体岩石硅、镁、钾含量低而钠、铝、铁含量高;弱准铝质,为亚碱性系列岩石;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Y、Y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配分模式呈右倾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Ce、Eu弱负异常。该闪长岩序列侵入成岩时代为早石炭世末期,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属造山前I型科迪勒拉花岗岩,源岩成分可能来自岛弧型火山岩的部分重熔或同源岩浆演化。经对比研究,结勒迪克增闪长岩体内部各侵入期次Au、Ag、Cu、As、Pb等主要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且浓集程度不同,Cu、Au等成矿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反映出区内多金属成矿与该岩体上侵强烈的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该岩体具备形成斑岩型铜矿、热液型金矿的岩浆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岛弧 多金属成矿 含矿性 结勒迪克增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