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的临床表现与致病基因分析
1
作者 张钏 惠玲 +6 位作者 周秉博 郑雷 王玉佩 田芯瑗 马盼盼 郝胜菊 达振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对3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患者家系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收集的3个HSP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家系1中先证者为FA2H c.159_176delGGCGGGCCAGG... 目的对3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患者家系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收集的3个HSP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家系1中先证者为FA2H c.159_176delGGCGGGCCAGGACATCAG(p.Arg53_Ser59delinsSer)纯合变异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35型,家系2中的先证者为AP4B1 c.1399G>T(p.Glu467Ter)纯合变异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47型,家系3中先证者为SPG11 c.7023C>G(p.Tyr2341Ter)的纯合变异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11型。其中,AP4B1 c.1399G>T(p.Glu467Ter)位点为尚未报告的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该变异的致病性评级为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丰富了HSP致病基因AP4B1的变异谱,为提高临床对HSP患者的认识与诊断能力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基因变异 基因诊断 干预治疗 临床诊断 常染色体隐性 FA2H基因 AP4B1基因 SPG1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吴琴 潘海瑞 +9 位作者 马盼盼 王玉佩 周秉博 郑雷 田芯瑗 惠玲 郝胜菊 孙波 张钏 郭金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11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11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Sanger测序及MLPA技术进行家系验证。结果1... 目的探讨11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11个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Sanger测序及MLPA技术进行家系验证。结果11个患儿家系经基因诊断。8例为因CYP 21 A 2变异引起的21-羟化酶缺陷导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为CYP 17 A 1变异引起的17-α羟化酶缺乏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为STAR变异引起的脂质先天性肾上腺增生,1例为NR0B1变异引起的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CYP21A2基因共检测到7种不同的变异,这7种变异类型中频率最高的位点是c.518T>A,随后为c.293-13C>G与c.1069C>T。STAR检测到的c.780dupG与c.397C>T变异均为未报道的新变异,根据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780 dupG位点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c.397C>T位点评级为临床意义未明(PM2_Supporting+PM3+PP3+PP4)。NR0B1检测到的c.64_c.65insGAGCGCGAAGC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变异,该变异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 4)。结论对临床表型重叠的肾上腺皮质异常患儿,单凭症状和生化指标无法进行可靠鉴别,而早期基因精准诊断对确诊疾病、干预治疗、遗传咨询及生育指导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基因分析 遗传咨询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及随访
3
作者 蔺朋武 朱韶华 +4 位作者 赵中莹 王静 郝胜菊 张庆华 冯暄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的临床表型、遗传咨询、妊娠结局及远期发育情况,构建该拷贝数变化胎儿全面的临床图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符合产前诊断指征并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 目的探讨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的临床表型、遗传咨询、妊娠结局及远期发育情况,构建该拷贝数变化胎儿全面的临床图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符合产前诊断指征并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的孕妇资料。结果?共纳入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39例,检出率0.16%(39/24240)。拷贝数变异片段大小范围为0.24 Mb~62.34 Mb,其中22例(56.4%)为1q21.1微缺失,17例(43.6%)为1q21.1微重复。22例1q21.1微缺失胎儿中10例产前超声异常(10/22,45.6%),4例无创/血清学筛查高风险(4/22,18.2%),5例高龄(5/22,22.7%),3例有不良孕产史(3/22,13.6%)。缺失病例中6例行亲本溯源检测显示新发变异2例,父源性3例,母源性1例。17例1q21.1微重复胎儿中8例产前超声异常(8/17,45.6%),4例无创/血清学筛查高风险(5/17,29.4%),5例高龄(2/17,11.8%),3例有不良孕产史(3/17,17.6%)。重复病例中仅1例行亲代溯源检测显示为新发变异。结论1q21.1微缺失/微重复在胎儿期的表现多样,CNV-seq技术对包括1q21.1在内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q2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 亲代溯源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胎儿多发翼状胬肉综合征产前超声及遗传学分析表现
4
作者 葛婷婷 张钏 +7 位作者 宋筱玉 邓锡源 韩鑫 汪小转 祁军 王亚飞 吕玲 林晓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5-797,共3页
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multiple pterygium syndrome,MPS)为皮肤、肌肉及骨骼相关疾病,临床以多发翼状胬肉和关节屈曲挛缩为特征,可致关节严重运动障碍。MPS胎儿可出现宫内生长迟缓、颈部囊性水肿、胎儿水肿甚至胎死宫内等,出生后可身... 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multiple pterygium syndrome,MPS)为皮肤、肌肉及骨骼相关疾病,临床以多发翼状胬肉和关节屈曲挛缩为特征,可致关节严重运动障碍。MPS胎儿可出现宫内生长迟缓、颈部囊性水肿、胎儿水肿甚至胎死宫内等,出生后可身材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 超声检查 产前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878靶向调控Pim1促进线粒体分裂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淑文 张晶晶 +1 位作者 白明 牛小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2-923,共12页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结局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对MI/R损伤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文旨在确定微小RNA-878(miR-878)对MI/R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H9c2细胞中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结局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对MI/R损伤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文旨在确定微小RNA-878(miR-878)对MI/R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H9c2细胞中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线粒体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miR-878与Pim1的结合位点。RNA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miR-878与Pim1的结合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878在H/R处理的H9c2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1.00±0.25)vs(9.70±2.63),P<0.01)。在H/R诱导的细胞中,转染miR-878抑制剂能够显著增加细胞活力((46.67±3.00)vs(74.62±4.08),P<0.0001),并降低LDH释放量((358.58±41.71)vs(179.09±15.59),P<0.0001)及细胞凋亡率((43.41±0.72)vs(27.42±4.48),P<0.01)。同时,下调miR-878表达能够显著抑制DRP1介导的线粒体过度分裂及mtROS产生((6.60±0.57)vs(4.32±0.91),P<0.0001)。机制研究显示,miR-878能够靶向结合Pim1 mRNA的3'-UTR区域并抑制Pim1的表达水平。挽救实验证明,下调Pim1表达能够显著逆转miR-878抑制剂抗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均P<0.01),并出现线粒体过度分裂及mtROS产生增加(均P<0.05)。结论在H/R条件下,miR-878通过靶向抑制Pim1表达而促进DRP1介导的线粒体过度分裂,最终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878 Pim1 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VIII基因新错义突变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郭亚荣 刘琳 +4 位作者 毛斌 谢泽慧 田琦民 张钏 马晓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3-1530,共8页
血友病A(hemophiliaA,HA)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引起肌肉、深部组织及关节腔内反复出血,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尚无治愈手段。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通过对1例凝血因子VIII(coagulation factor 8,FVIII)基因18号外... 血友病A(hemophiliaA,HA)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引起肌肉、深部组织及关节腔内反复出血,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尚无治愈手段。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通过对1例凝血因子VIII(coagulation factor 8,FVIII)基因18号外显子c.5878C>G杂合意义不明变异的女性携带者进行相应的产前诊断及家系遗传学检测分析发现,FVIII基因突变c.5878C>G为该甲型血友病家系的致病性突变,患者本人及母亲均为杂合突变携带者,哥哥为半合子突变患者。该位点突变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新致病性错义突变,家系遗传学分析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规律。通过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 disease,PGT-M)为该女性携带者筛选胚胎,该女性携带者成功分娩健康子代。筛查FVIII基因,确定其突变方式和突变位点,并联合孕前、胚胎植入前和产前基因诊断进行干预,对于降低不良妊娠风险和避免HA患儿的出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新发突变 FVIII基因 错义突变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