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定西4种牧草营养价值及体外发酵特征评价
1
作者 潘发明 龚凯 +6 位作者 刘婷 杜妮妮 莫负涛 魏立明 安德海 王世诚 郑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5-195,共11页
为评价甘肃省定西市4种牧草的营养价值和体外发酵特征,本试验从定西市安定区采集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各30份,红豆草和白三叶各15份,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牧草的常规养分,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测定牧草的蛋白质和... 为评价甘肃省定西市4种牧草的营养价值和体外发酵特征,本试验从定西市安定区采集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各30份,红豆草和白三叶各15份,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牧草的常规养分,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测定牧草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分,并用体外产气试验评价4种牧草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3种豆科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4种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基本都在50%以上,干物质(DM)、粗灰分(Ash)、有机物(OM)、CP等常规养分的变异系数(CV)较小,纤维类物质的CV较大。4种牧草的PB_(1)+PB_(2)+PB_(3)含量均在80%左右,白三叶PA、PB_(1)和PC含量最高,但PB_(2)+PB_(3)含量低于其他3种牧草,燕麦干草的PC含量最低;燕麦干草中CA含量最高但CB_(2)含量较低,而紫花苜蓿、红豆草和白三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CB_(2)为主,4种牧草的CC含量均较低。红豆草和白三叶的体外发酵产气量高于其他两种牧草,甲烷产量相对较低。4种牧草体外发酵液pH和NH_(3)-N浓度较为稳定且CV也较小,但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体外发酵VFA产量较高而白三叶和燕麦干草体外发酵VFA产量较低,CV也很大。说明4种牧草均是有效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较高的优质牧草,但瘤胃降解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 牧草 营养价值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定饲草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2
作者 潘发明 刘佳 +4 位作者 张博 陈平 王斐 谢建鹏 吕琛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693-699,共7页
豆科和禾本科饲草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之一,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日粮配制。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绿色和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饲草营养价值评定。本文基于反刍动物常用饲草营养价值评定指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 豆科和禾本科饲草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之一,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日粮配制。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绿色和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饲草营养价值评定。本文基于反刍动物常用饲草营养价值评定指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饲草营养成分预测模型,综述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评定饲草营养价值、快速预测饲草可消化养分的研究进展和饲草营养成分近红外光谱技术模型优化与转移,旨在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饲草营养成分含量和可消化养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饲草 营养价值 预测模型 模型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北方根结线虫抗性评价
3
作者 石明明 谢志军 +3 位作者 张玲 陈京环 李惠霞 刘永刚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0-948,共9页
为明确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以期筛选到抗北方根结线虫的马铃薯种质。本研究选取21个马铃薯主栽品种,盆栽种植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分析其繁殖系数、卵块数量、根结指数、卵粒指数和100g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等抗病指标... 为明确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以期筛选到抗北方根结线虫的马铃薯种质。本研究选取21个马铃薯主栽品种,盆栽种植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分析其繁殖系数、卵块数量、根结指数、卵粒指数和100g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等抗病指标,计算隶属函数值,评价其抗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抗性品种对根组织中根结线虫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1份马铃薯品种中,‘青薯9号’‘克新18’‘希森6号’‘LK99’和‘陇20’的相关抗病指标均较高,‘云薯304’的抗病指标最小。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显示,‘青薯9号’对北方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云薯304’表现为高感。北方根结线虫在感病和抗病马铃薯根组织内发育进程有明显差异,线虫侵染感病品种‘云薯304’后,60d能完成一代,在抗病品种‘青薯9号’根组织内发育明显滞后。‘青薯9号’对北方根结线虫表现高抗,可作为抗病品种推广使用,也为后续抗病基因的挖掘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北方根结线虫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俊 白滨 郝怀志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5期30-32,38,共4页
通过分析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为探寻未来草食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充分利用的新途径,为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对2015年草食畜牧业发展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秸秆资源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贵忠 杨发荣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61-64,共4页
分析了甘肃省当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当前甘肃省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完善司法保护中的各项制度,强化权利人自我救济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执法力度、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 分析了甘肃省当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当前甘肃省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完善司法保护中的各项制度,强化权利人自我救济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执法力度、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知识产权 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夏高寒区饲用藜麦产草性能和营养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杰 杨发荣 +4 位作者 刘文瑜 魏玉明 谢志军 何振富 杨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9,共9页
为解决高寒区饲草短缺难题,本研究分析了15个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系)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计算相对饲喂价值,评价了各品种(系)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干草产量最高的是‘GSQ6’,达20.78 t·hm^(−2);‘台湾红藜’鲜草产量最高,... 为解决高寒区饲草短缺难题,本研究分析了15个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系)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计算相对饲喂价值,评价了各品种(系)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干草产量最高的是‘GSQ6’,达20.78 t·hm^(−2);‘台湾红藜’鲜草产量最高,达112.46 t·hm^(−2);‘蒙藜1号’干鲜比最高,达到0.39;‘台湾红藜’茎叶比最高,达到2.75。‘白藜05’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4.84%;‘GSQ-7’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3.79%。‘陇藜4号’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综合评价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饲用品质指标,临夏高寒地区适宜推广种植的饲用藜麦品种(系)为‘GSQ-6’‘陇藜4号’及‘台湾红藜’,其中‘GSQ-6’具有高产、纤维含量低及优良的适口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饲用藜麦品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藜麦饲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促进草地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临夏 高寒区 饲草 生产性能 品质 相对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台田地10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学军 王国栋 +2 位作者 刘立山 张力 边琳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146,共5页
试验为选出甘肃中部旱台田地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22年在甘肃中部旱台田地代表的榆中县引进了1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以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9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饲用玉米农艺性状、草产... 试验为选出甘肃中部旱台田地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22年在甘肃中部旱台田地代表的榆中县引进了1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以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9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饲用玉米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0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中部旱台田地春播,均能够适期收获。2022年浩育2号和陇单4号(CK)全年折合鲜草产量较高,分别为40305.36和36638.33 kg/hm^(2),折合干草产量分别为13432.48和11652.11 kg/hm^(2)。10个饲用玉米供试品种中,先玉1483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达到了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但产量过低。研究表明,浩育2号在甘中部旱台田地适应能力最强,产量最高,营养品质较好,达到国家二级青贮玉米标准,是具有推广潜力的饲用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田间筛选 甘中部高寒区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栋 贺春贵 +4 位作者 何振富 顾娴 郝生燕 邹凤轩 刘陇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筛选在半干旱区适应性强的高丹草新品系,2017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定西市,以主栽高丹草品种晋牧1号和皖草2号为对照,对6个高丹草新品系进行了田间小区筛选试验。以生产干草和青饲为终端利用途径,所有参试材料按春播刈割两茬利用方... 为筛选在半干旱区适应性强的高丹草新品系,2017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定西市,以主栽高丹草品种晋牧1号和皖草2号为对照,对6个高丹草新品系进行了田间小区筛选试验。以生产干草和青饲为终端利用途径,所有参试材料按春播刈割两茬利用方式种植管理,对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分蘖数、草产量、鲜干比和糖锤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所有参试材料在当地能正常生长,生育期84~114 d,倾斜率和倒折率均为0,只有晋牧1号和LC-2微感黑穗病。②LC-1糖锤度最高,为4.85%,较晋牧1号高10.73%;LC-2糖锤度最低,为2.56%。③JC16-1全年干草产量最高,达23 956.05 kg/hm^2。综合分析认为,在6个高丹草新品系中,JC16-1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新品系 半干旱区 田间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淑珍 杨发荣 吴建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2-85,共4页
阐述了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在充分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甘肃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山湖荒漠草原草畜平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宫旭胤 吴建平 +3 位作者 雷赵民 魏玉兵 邵尊亚 刘婷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5-17,共3页
采用以代谢能为指标的草畜平衡评价方法,分析了张掖市平山湖荒漠草原草畜平衡现状,结果表明,平山湖荒漠草原全年草畜均不平衡。建议采用禁牧、调整产羔时间、精准管理、异地养殖等措施实现草畜平衡。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草畜平衡 禁牧 产羔时间 精准管理 异地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杰 杨诚 +3 位作者 杨发荣 黄杰 魏玉明 杨钊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99-504,共6页
藜麦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粮食作物,具有多样的品种资源和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认识其特性与应用价值,提升公众对藜麦的认知与利用水平,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 藜麦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粮食作物,具有多样的品种资源和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认识其特性与应用价值,提升公众对藜麦的认知与利用水平,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藜麦的植物学特性、生理学特征及其在全球的资源分布和适生环境,综述了藜麦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城市绿化和观赏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以期为藜麦新品种的选育和产品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特性 开发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绿色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滨 李瑞琴 +1 位作者 于安芬 张少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56-60,共5页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机制体制、标准化、样板示范、风险评估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发展现状。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学科建设、农产品营养功能及评价研究、齐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创建、开发食药同源特色...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机制体制、标准化、样板示范、风险评估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发展现状。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学科建设、农产品营养功能及评价研究、齐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创建、开发食药同源特色农产品、构建农产品营养功能成分数据库及应用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与安全 绿色发展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凉州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安芬 李瑞琴 +2 位作者 赵有彪 车宗贤 苏永生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农畜产品质量监控、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为基础的六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总结得出了区域内农业生态循环模式资源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战略 资源配置关系 凉州区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霜霉病及其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昶 闵庚梅 +4 位作者 张丽娟 陆建英 牛早霞 魏玉明 杨发荣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205,共12页
藜麦以其全面均衡的营养和卓越的抗逆性,在优化人们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藜麦霜霉病是藜麦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全球性病害,严重制约藜麦产业发展。藜麦霜霉病由卵菌引起,其异宗配合生殖是霜... 藜麦以其全面均衡的营养和卓越的抗逆性,在优化人们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藜麦霜霉病是藜麦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全球性病害,严重制约藜麦产业发展。藜麦霜霉病由卵菌引起,其异宗配合生殖是霜霉菌种群不断进化和致病力分化的动力。种子带菌可进行远距离传播和系统侵染,因此,其防治十分困难。我国藜麦霜霉病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滞后。国外学者对藜麦霜霉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霜霉菌最初被错误鉴定,也影响其研究进程。从霜霉病发生危害规律、病原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及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热点与方向,以期为我国藜麦霜霉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霜霉病 霜霉菌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状典型特征
15
作者 郭斌 谢志军 +4 位作者 王国栋 龚成文 米永伟 邵武平 董高升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3-1662,共10页
为探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理化性状的演化规律,揭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以青藏高原东部延伸带玛曲县作为研究区,采用室内检测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结果... 为探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理化性状的演化规律,揭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以青藏高原东部延伸带玛曲县作为研究区,采用室内检测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地上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可食草占比等植被特征显著降低(P<0.05)。重度退化土壤pH、全盐量、水溶性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和全锶含量最高,而有效态微量元素、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最低;未退化、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pH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土壤全量元素未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下降趋势。相关性和聚类热图分析发现,土壤pH、全盐量、水溶性钙离子、硫酸根离子、有效铁和有效锌为高寒草甸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特征因子,且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土壤有盐碱化和钙化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循环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玛曲县 高寒草甸 土壤退化 植被特征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乐菌素在羊毛中残留的检测方法建立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16
作者 潘发明 杨梅 +5 位作者 刘佳 张博 陈平 王斐 谢建鹏 吕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1种用于检测羊毛中泰乐菌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泰乐菌素在羊毛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选取12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6.62±0.51)kg的公湖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 试验旨在建立1种用于检测羊毛中泰乐菌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泰乐菌素在羊毛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选取12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6.62±0.51)kg的公湖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空腹灌服10 mg/(kg·BW)的泰乐菌素,连续给药5 d。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3 d(包括给药期5 d和停药期28 d)。通过优化HPLC法的色谱条件,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羊毛样品中泰乐菌素的残留量。结果显示,采用0.1 mol/L盐酸溶液和HLB柱净化的毛发样品,泰乐菌素质量浓度为0.1~10.0 mg/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添加100、200和500μg/kg泰乐菌素的回收率为81.8%~89.1%,变异系数低于5.0%,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0、120μg/kg,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为1.730%,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羊毛中泰乐菌素的代谢速度缓慢,残留量较高,停药第1天,羊毛中残留量达到最大值,停药第28天,残留量仍高于检测限。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方法稳定、灵敏、准确,为羊毛中泰乐菌素残留的测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菌素 羊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陇中地区小米游离氨基酸组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利龙 张爱琴 +2 位作者 徐瑞 郭斌 王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81-291,共11页
为探究甘肃省陇中地区小米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的组成、含量及综合品质差异,以12份小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FAA种类和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 为探究甘肃省陇中地区小米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的组成、含量及综合品质差异,以12份小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FAA种类和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小米FAA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米中FAA含量丰富,含有19~20种FAA,FAA总量范围在1046.80~1773.85 mg/kg,天冬酰胺(Asn)、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和甘氨酸(Gly)是小米中最主要的4种FAA。不同品种小米间FAA种类差异不明显,但FA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米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特点为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小米含9种药用氨基酸和3种支链氨基酸,其中药用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706.34 mg/kg,占FAA总量的比例为53.63%,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不同品种小米FAA间相关性显著,PCA共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20%,FAA综合评分排名前3的小米依次为陇谷23号、陇谷11号和豫谷18号;HCA将12份小米样品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陇谷23号)和Ⅲ类(陇谷11号和豫谷18号)小米FAA综合品质表现最好,其FAA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群(P<0.05),而第Ⅱ类(会宁凉谷、陇谷18号、陇谷029号)小米FAA综合品质相对较差,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可较好地反映不同品种小米间FAA品质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牧草和放牧藏羊血清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及其关联分析
18
作者 李晓蓉 吴建平 +7 位作者 宫旭胤 陈金林 高科 谢文栋 乌英才其克 刘海波 柏妍 姚喜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05-1912,共8页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土壤-牧草-藏羊血清中矿物元素剖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通县、河南县、玛曲县和天祝县4个不同地区,通过测定土壤-牧草-放牧藏羊血清中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含量,预测其盈亏平衡状态。结果表...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土壤-牧草-藏羊血清中矿物元素剖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通县、河南县、玛曲县和天祝县4个不同地区,通过测定土壤-牧草-放牧藏羊血清中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含量,预测其盈亏平衡状态。结果表明:4个地区的土壤中常量矿物元素Ca、K和Na含量显著高于推荐值,P和Mg含量显著低于推荐值,存在土壤P和Mg缺乏症;4个地区牧草中常量矿物元素Ca、Mg含量均高于推荐水平,Na、P和K含量均低于推荐水平,存在Na、P和K缺乏症,4个地区微量矿物元素Fe、Mn、Zn和Cu含量等于或高于推荐水平;4个地区藏羊血清中常量矿物元素Ca、K、P和Mg含量高于推荐水平,Na含量低于推荐水平,存在Na缺乏症状,微量矿物元素Fe、Mn、Zn和Cu含量等于或高于推荐水平。不同地区的土壤-牧草-藏羊血清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在青藏高原地区应补充富含Na、P和K矿物元素,以提高放牧藏羊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牧草 藏羊血清 矿物元素 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和季节对荒漠草原优势牧草养分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潘发明 刘函伊 常生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目的】探究了放牧和季节变化对荒漠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消化特征的作用,为荒漠化草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放牧和围封2种管理方式下荒漠草原主要优势牧草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放... 【目的】探究了放牧和季节变化对荒漠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消化特征的作用,为荒漠化草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放牧和围封2种管理方式下荒漠草原主要优势牧草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放牧显著提高3种荒漠草原优势牧草珍珠(Salsola passerine)、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和盐爪爪(Kalidium gracilc)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放牧地优势种牧草消化率和代谢能显著高于围封地(P<0.05)。牧草养分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先升后降,且6、7月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先降后升,且6、7月份含量最低;消化率和代谢能从5月份始逐渐增高,6、7月份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呈倒“V”曲线。【结论】放牧管理增加荒漠草原珍珠、合头草和盐爪爪3种优势物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提高消化率和代谢能,建议荒漠草原管理要调控好放牧时间和物候期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荒漠草原 季节 优势种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及主要群落类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岳德成 姜延军 +4 位作者 史广亮 漆永红 胡冠芳 杨发荣 李敏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对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优势种、主要群落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有96种,隶属34科,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占66.67%,多年生杂草种类较少,占33.33%;草本杂草种类繁多,占93.7... 对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优势种、主要群落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有96种,隶属34科,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占66.67%,多年生杂草种类较少,占33.33%;草本杂草种类繁多,占93.75%,木本杂草稀少,占6.25%。全市优势杂草有藜、狗尾草、反枝苋、马唐、刺儿菜、苣荬菜和冰草7种,杂草优势种在县城间存在明显差异。全市杂草群落主要存在6种类型,各群落类型出现频率均在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市 全膜双垄沟 玉米田 杂草种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