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3 位作者 卢秉林 张久东 杨蕊菊 崔恒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46-649,共4页
通过对河西地区玉米秸秆、牛粪堆肥处理复配成基质,筛选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茄子种植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长茄1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下栽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效益。结果表... 通过对河西地区玉米秸秆、牛粪堆肥处理复配成基质,筛选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茄子种植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长茄1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下栽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河沙、蛭石、腐熟牛粪、凹凸棒石粉、珍珠岩按体积比6∶1∶1∶1∶0.5∶0.5复配成栽培基质配方,茄子产量最高,为1.29 kg/株,净收益表现良好,为1.39元/株,茄子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均为最优。该配方适宜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茄子基质栽培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栽培基质 日光温室 农业废弃物 基质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与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2
作者 路港滨 俄胜哲 +3 位作者 袁金华 刘雅娜 张鹏 赵晓龙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g总量的关系,确定玉米及小麦种植系统中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同样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预测种植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全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434、12.8、378、231、9.74 mg·kg^(-1);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总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119、1.49、115、149、15.8 mg·kg^(-1)。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土壤pH、有机质、土壤碳酸钙和重金属总量是影响玉米籽粒Cr、Cd、Pb、As、Hg含量的重要因素,可用对数模型拟合,拟合程度达显著水平;而上述因素对小麦籽粒中Cr、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利用此方程能更好地预测石灰性土壤玉米、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重金属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肃夏玉米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晓云 杨虎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8,共10页
通过间歇密闭室抽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甘肃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与氮素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氨挥发分别持续了15 d与11 d,基肥时期氨挥发累积量在2.970~4.123 kg·hm^(-2)之... 通过间歇密闭室抽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甘肃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与氮素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氨挥发分别持续了15 d与11 d,基肥时期氨挥发累积量在2.970~4.123 kg·hm^(-2)之间,占施肥量的0.81%~1.65%;追肥时期累积量在6.240~8.347 kg·hm^(-2)之间,占施肥量的3.1%~4.6%;覆膜+尿素施肥条件下农田氨挥发损失较小,氮肥利用率高,千粒重比常规施肥高出3.6%~11.9%;产量比常规施肥高出24.98%~36.73%;降低氮盈余量40.46~68.67 kg·hm^(-2)。综上所述,覆膜施肥(尿素深施/表施灌水)能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增加生产效益,农业面源污染小。因此,可以在甘肃灌淤土玉米种植区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灌淤土 施肥方式 夏玉米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尿素在甘肃省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欣楠 杨君林 +1 位作者 冯守疆 张旭临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54-57,共4页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研究了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含锌尿素、聚能网尿素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品种在马铃薯上的肥效反应为控失尿素>腐殖酸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普通尿素。其中控失尿素...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研究了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含锌尿素、聚能网尿素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品种在马铃薯上的肥效反应为控失尿素>腐殖酸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普通尿素。其中控失尿素一次性施入后马铃薯产量为33 611.11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3.6%;较普通尿素处理增产24.7%,肥料产量贡献率提高11.9%,新增净产值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尿素 马铃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4 位作者 卢秉林 张久东 杨蕊菊 崔恒 马菁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10,共5页
以番茄品种粉禧1号为指示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腐熟牛粪、河沙、蛭石、珍珠岩、凹凸棒石粉按体积比7.0∶0∶1.5∶0.5∶0.5∶0.5、3.5∶3.5∶0∶1.0∶1.0∶1.0... 以番茄品种粉禧1号为指示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腐熟牛粪、河沙、蛭石、珍珠岩、凹凸棒石粉按体积比7.0∶0∶1.5∶0.5∶0.5∶0.5、3.5∶3.5∶0∶1.0∶1.0∶1.0、3.5∶3.5∶1.0∶0.5∶0.5∶1.0混配的栽培基质为好,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4833、29249、28458 kg/hm^(2),且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单株结果重、商品性等性状均较优。可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蔬菜基质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栽培基质配方 筛选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虎德 马彦 冯丹妮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当前生产条件下农田氮、磷流失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甘肃设立的17个一般监测点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前在甘肃设立的17个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对甘肃省农田土壤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 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当前生产条件下农田氮、磷流失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甘肃设立的17个一般监测点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前在甘肃设立的17个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对甘肃省农田土壤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氮磷面源污染的因素有施肥量、降水量、灌溉量、坡度、土壤性质、种植物类型、施肥方式、地面耕作方式等,其中施肥量、降水量和灌溉量为主控因素。甘肃省肥料总氮流失量20493.44 t/a,总磷流失量1387.93 t/a,总氮和总磷流失最多的地区为陇南市,最少的为嘉峪关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农田 氮磷流失 面源污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测算初报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彦 杨虎德 冯丹妮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7-40,共4页
对甘肃省8个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监测点淋溶水中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总氮流失系数为0.19%~153.3%,总磷流失系数为0.0011%~0.32%。氮素在土壤中淋失量相对较大,磷素淋失量相对较小。常... 对甘肃省8个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监测点淋溶水中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总氮流失系数为0.19%~153.3%,总磷流失系数为0.0011%~0.32%。氮素在土壤中淋失量相对较大,磷素淋失量相对较小。常规处理淋溶条件下,总氮流失主要以硝态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地下淋溶 氮、磷流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典型土壤有益微生物区系动态
8
作者 卢秉林 王文丽 +1 位作者 李娟 郭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79-13280,13310,共3页
以甘肃省金昌高钙土、民勤沙漠土、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为对象,对耕层土壤和当地主要种植作物根际和土体的自生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数量进行平板涂抹法测定。结果表明:各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均在10^8~10^9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中... 以甘肃省金昌高钙土、民勤沙漠土、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为对象,对耕层土壤和当地主要种植作物根际和土体的自生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数量进行平板涂抹法测定。结果表明:各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均在10^8~10^9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中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中各有益微生物数量无论是播种前还是在作物花期均明显高于金昌高钙土与民勤沙漠土,而且各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数量均明显高于土体6.12%~16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自生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西甜瓜主产区土壤养分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泽普 薛亮 +5 位作者 马忠明 史多鹏 鞠琪 薛莲 黄锐 赵朔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133-1139,共7页
为了探究甘肃省不同区域西甜瓜种植地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甘肃省西甜瓜主产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14个县区143个田块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西甜瓜主产区养分含量随时间延长总体上呈明... 为了探究甘肃省不同区域西甜瓜种植地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甘肃省西甜瓜主产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14个县区143个田块耕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西甜瓜主产区养分含量随时间延长总体上呈明显的增长趋势,2016—202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达14.58、1.10、0.94、22.43 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58.02、22.61、173.65 mg/kg。整体上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氮含量处于中上水平,全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碱解氮含量处于中低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河西地区有机质含量低于陇中旱区;土壤全氮含量高于陇中旱区和陇东半干旱区,中部和东部接近;全磷和全钾含量各地区间差异不明显;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河西地区高于陇中旱区和陇东半干旱区,达到中等和高水平,陇中旱区和陇东半干旱区仍处于低水平和中上水平;速效钾含量陇中旱区高于其他区域,但河西地区、陇东半干旱区均处于高水平。全省西甜瓜产区土壤养分仍较低,且分布不平衡,应增施有机肥,提升氮肥在中后期的施用比例,磷钾肥结合氮肥适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雅娜 俄胜哲 +3 位作者 韩国君 袁金华 张鹏 贾战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6,共6页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良好的吸水保水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通过碱改性后与丙烯酸(AA)作为主要原料,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良好的吸水保水材料。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FA)通过碱改性后与丙烯酸(AA)作为主要原料,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改性FA基高吸水树脂,聚合过程中不通氮气。探讨了反应温度、AA与AMPS的质量比、AA的中和度、MBA的用量、APS的用量、改性FA的添加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吸水倍率测试、扫描电镜等研究了FA的改性条件和吸水树脂的性质。结果表明,FA改性的最优方法为NH_(3)·H_(2)O∶KOH∶CaO∶FA=2∶1∶1∶3加水混合反应。添加最优改性FA的吸水树脂的制备条件为:合成温度40℃,AA与AMPS质量比为2.12∶4,APS、MBA和改性FA用量分别为单体AA质量的2.45%、3.1%和7%。制备的添加最优改性FA的吸水树脂吸水倍率最大为502g/g,吸盐水倍率为5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改性 水溶液聚合 高吸水树脂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料专家 杨思存副研究员
11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土壤肥料研究所 研究员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 专家 农业研究所 植物营养 沿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鹤龄 王润元 +2 位作者 张强 牛俊义 吕晓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6-871,共6页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分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大...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分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不同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最大,对玉米和春小麦次之。当生长期内温度上升1~4℃时,冬小麦需水量将增加3.05%~12.90%,相当于13.2~81.2 mm;玉米需水量将增加2.49%~10.80%,相当于9.9~60.6 mm;春小麦需水量将增加2.74%~11.69%,相当于6.7~40.0 mm。气候变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对干旱区的作物需水量影响最大,半干旱区次之,其次是半湿润区,对湿润区影响不大。根据甘肃省目前的种植结构,据此估算,当温度上升1~4℃时,将使甘肃省冬小麦的灌溉需水量增加12.43×108 m3、13.02×108 m3、13.74×108 m3和14.65×108 m3,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增加7.94×108 m3、8.32×108 m3、8.78×108 m3和9.30×108 m3,春小麦的灌溉需水量增加4.97×108 m3、5.16×108 m3、5.42×108 m3和5.76×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温度 作物需水量 气候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节水高产高效轮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志桥 田霄鸿 +2 位作者 张久东 包兴国 马忠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1-567,共7页
为解决石羊河流域不合理种植模式和灌溉方法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采用轮作和调亏灌溉相结合的节水技术,在石羊河流域设置了5种轮作模式,从等价产量、耗水量、等价水分利用率、经济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轮... 为解决石羊河流域不合理种植模式和灌溉方法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采用轮作和调亏灌溉相结合的节水技术,在石羊河流域设置了5种轮作模式,从等价产量、耗水量、等价水分利用率、经济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轮作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单个轮作模式而言,不同灌溉条件下作物的等价产量、耗水量和经济效益表现为:充分灌溉>轻度调亏>重度调亏,等价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水分利用率表现为:轻度调亏>充分灌溉>重度调亏;对不同轮作模式而言,在不同调亏灌溉条件下制种油葵-小麦/黄豆和小麦/黄豆-小麦2种模式具有增产、节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潜力,与常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相比,等价产量分别提高14.1%~29.5%和-0.4%~28.7%,分别节水42.5~96.5 mm和47.9~58.7 mm,等价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24.8%~37.3%和8.2%~36.0%,经济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19.8%~149.2%和-0.1%~26.1%,经济收入分别增加25 785~29 656 Yuan.hm-2和-614~5 501 Yuan.hm-2。因此,制种油葵-小麦/黄豆和小麦/黄豆-小麦2种轮作模式为比较理想的模式,对其进行轻度调亏时,可在少量减产的情况下起到节约灌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经济利用率的效果,替代常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实现石羊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轮作 等价产量 耗水量 等价水分利用率 经济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郭全恩 王益权 +2 位作者 郭天文 刘军 南丽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4-669,共6页
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00个土样盐分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阴离子主要是HCO3-、SO42-,阳离子主要是Na+。CO32-与HCO3-、Mg2+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Na+... 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00个土样盐分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阴离子主要是HCO3-、SO42-,阳离子主要是Na+。CO32-与HCO3-、Mg2+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HCO3-与Cl-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l-与SO42-、Ca2+、Mg2+、N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Ca2+、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SO42-与Ca2+、Mg2+、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a2+与K+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N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Mg2+与K+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K+与Na+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盐分离子的聚类分析发现,Cl-、Mg2+、CO32-、Ca2+、K+和HCO3-在该区土壤中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运移特征。对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能进一步消除由于其他变量的影响,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刻化多元变量其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相关性 半干旱盐渍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GSJ-1对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靳海波 王文丽 +2 位作者 邱慧珍 李娟 赵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 GSJ -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影响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进行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测定、马铃薯疮痂病病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在盛花期之前向根际富集,盛花期之后向匍匐茎和薯块富集。施用生物有机肥 GSJ -1显著降低了土壤疮痂病病原菌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9.6%~74.9%,且改变了土壤中疮痂病病原菌原有的分布规律:从连作处理的根际多于非根际改变为生物有机肥 GSJ -1处理的根际少于非根际,且对疮痂病的防效达到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病原菌 生物有机肥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俄胜哲 杨思存 +2 位作者 崔云玲 王成宝 郭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104-9106,共3页
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涛 车宗贤 +2 位作者 赵欣楠 袁金华 俄胜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26-132,141,共8页
【目的】明确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现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和实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GPS定点采集2011年和2017年0~20 cm耕作层土壤样品,调查分析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养分现状.【结果】甘肃... 【目的】明确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现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和实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GPS定点采集2011年和2017年0~20 cm耕作层土壤样品,调查分析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养分现状.【结果】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偏碱性,全氮与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上.总体表现为,武威市与张掖市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酒泉市与金昌市,随着耕种时间的推进,酒泉市土壤有机质下降趋势明显,张掖市的民乐县与武威市的天祝县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与速效钾均呈增加趋势,土壤肥力维持较好.【结论】建议在酒泉市与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及金昌市金川区,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氮肥以追施为主,适量补充磷钾肥,通过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强土壤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灌区 耕层 土壤养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麦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伟 孙建好 赵建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摸清甘肃省小麦施肥现状,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与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09年对甘肃省内定西、陇东、高寒区、沿黄灌区、河西等5个典型生态区农户用肥习惯及用肥量、用肥种类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小麦施氮、磷肥量普遍... 为了摸清甘肃省小麦施肥现状,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与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09年对甘肃省内定西、陇东、高寒区、沿黄灌区、河西等5个典型生态区农户用肥习惯及用肥量、用肥种类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小麦施氮、磷肥量普遍偏高,钾肥明显不足;不同生态区养分投入比例不协调,春小麦相对施肥比较适宜,冬小麦磷/氮比普遍偏高;小麦主要以施基肥或种肥为主,追肥量相对较少;肥料品种主要以尿素、磷酸二铵、碳酸氢铵和普通过磷酸钙为主,复合肥(小麦专用肥)有一定的施用面积,但总体比例还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现状 分析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肥料对当归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娟 王文丽 赵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39-46,共8页
【目的】研究当归专用生物肥料对当归的促生和增产效果以及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当归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岷归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对照、载体、生物肥料3个处理,在当归收获时采集根... 【目的】研究当归专用生物肥料对当归的促生和增产效果以及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当归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岷归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对照、载体、生物肥料3个处理,在当归收获时采集根际土壤,测定土壤中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并采用Boilog-MicroPlate和平板稀释计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结果】生物肥料对当归芦头直径、根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生物肥料处理芦头直径、根干重增幅分别为31.39%、100.5%,与载体处理相比分别增加19.2%、56.1%。与对照相比,生物肥料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增幅分别达154%、21.6%、34.7%,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别为46.9%、19.9%、43.0%。通过Boilog-MicroPlate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现,施用生物肥料后,AWCD值、Shannon-Wiener指数(H’)、McIntosh指数(U)显著提高,单一碳源D-木糖、葡萄糖-1-磷酸盐、L-苯基丙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D,L-α-甘油、I-赤藻糖醇、N-乙酰基-D-葡萄胺的利用率显著提高,L-丝氨酸、丙酮酸甲酯、腐胺、4-羟基苯甲酸、D-半乳糖醛酸、衣康酸、D-苹果酸7种碳源的利用率降低。【结论】当归专用生物肥料能够显著促进当归根生长,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料 当归 促生 土壤酶 可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春小麦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立勤 马忠明 +2 位作者 曹诗瑜 连彩云 徐生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5,69,共4页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对春小麦在垄作和平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对照平作栽培相比,5~10cm土层地温提高1.41℃;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春小麦...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对春小麦在垄作和平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对照平作栽培相比,5~10cm土层地温提高1.41℃;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春小麦千粒重增加2.45~3.31g,穗粒数增加5.33~8.02粒,增产471~1371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6~4.7kg/(mm·hm^2),垄作栽培条件下春小麦适宜灌溉定额为360mm,与对照相比,节水75mm,与当地大田灌溉定额540mm相比,节水180mm,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春小麦 产量 地温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