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3 位作者 卢秉林 张久东 杨蕊菊 崔恒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46-649,共4页
通过对河西地区玉米秸秆、牛粪堆肥处理复配成基质,筛选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茄子种植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长茄1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下栽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效益。结果表... 通过对河西地区玉米秸秆、牛粪堆肥处理复配成基质,筛选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茄子种植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长茄1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下栽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河沙、蛭石、腐熟牛粪、凹凸棒石粉、珍珠岩按体积比6∶1∶1∶1∶0.5∶0.5复配成栽培基质配方,茄子产量最高,为1.29 kg/株,净收益表现良好,为1.39元/株,茄子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均为最优。该配方适宜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茄子基质栽培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栽培基质 日光温室 农业废弃物 基质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药材区新型党参专用肥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杨君林 冯守疆 +3 位作者 谢丽华 赵欣楠 张旭临 王婷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通过探究新型党参专用肥在甘肃党参主产区渭源县党参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党参专用肥推广和科学种植党参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渭源县进行了党参专用肥与常规施肥推荐用量的大区对比试验,测定分析对党参干根生长指标、干根产... 通过探究新型党参专用肥在甘肃党参主产区渭源县党参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党参专用肥推广和科学种植党参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渭源县进行了党参专用肥与常规施肥推荐用量的大区对比试验,测定分析对党参干根生长指标、干根产量、浸出物含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党参专用肥1050 kg/hm^(2)的处理与常规施肥(基施N 144 kg/hm^(2)、P2O5150 kg/hm^(2),追施N 126 kg/hm^(2))处理相比较,党参干根长、干根直径无显著差异,但平均党参干根单重显著提高了13.59%,平均干根产量显著提高了13.23%,平均党参浸出物含量显著提升了3.373个百分点,纯收益增加93416元/hm^(2)。因此,建议在甘肃省党参主产区党参生产中宜推广施用新型党参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专用肥 党参 生长指标 干根产量 浸出物含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与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路港滨 俄胜哲 +3 位作者 袁金华 刘雅娜 张鹏 赵晓龙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g总量的关系,确定玉米及小麦种植系统中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同样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预测种植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全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434、12.8、378、231、9.74 mg·kg^(-1);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总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119、1.49、115、149、15.8 mg·kg^(-1)。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土壤pH、有机质、土壤碳酸钙和重金属总量是影响玉米籽粒Cr、Cd、Pb、As、Hg含量的重要因素,可用对数模型拟合,拟合程度达显著水平;而上述因素对小麦籽粒中Cr、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利用此方程能更好地预测石灰性土壤玉米、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重金属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和主要作物栽培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鹤龄 张强 +4 位作者 王润元 吕晓东 王力 张镭 齐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099-6110,共12页
基于甘肃省8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春小麦、冬小麦、马铃薯的区划指标,分1961—1986(时段Ⅰ)和1987—2014年(时段Ⅱ)2个不同时段,分析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和主要粮食作物潜在栽培格局的... 基于甘肃省8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玉米、春小麦、冬小麦、马铃薯的区划指标,分1961—1986(时段Ⅰ)和1987—2014年(时段Ⅱ)2个不同时段,分析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和主要粮食作物潜在栽培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时段Ⅱ较时段Ⅰ平均气温、负积温、≥0℃积温和≥10℃积温分别增加0.83℃、113.9℃·d、290℃·d和180℃·d,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34—16mm/10a,整体表现为减少趋势。时段Ⅱ较时段Ⅰ春小麦不适宜种植区面积显著增加约9%,最适宜、适宜、次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1.4%、4.1%和4.8%,其中以河西走廊和陇中黄土高原变化最为显著。冬小麦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6%和3.4%,最适宜、可种植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0.4%、3.5%和5.7%,其中以陇中地区变化最为显著。玉米最适宜和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13%和7%。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11%、2%和7%,其中以河西灌区变化最为显著。马铃薯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面积分别减少3.8%和0.7%,次适宜和可种植区面积分别增加3.5%和1.3%,其中以陇中黄土高原变化最为显著。最后提出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结构和栽培格局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栽培格局 甘肃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思存 霍琳 +1 位作者 王成宝 温美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3-1502,共10页
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入手,采用排放因子法对甘肃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AT)模型探析了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表明... 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入手,采用排放因子法对甘肃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AT)模型探析了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甘肃省2000-2020年CO_(2)-e排放量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2015年达到峰值,估算为2320.41×10^(4) t;从2018年开始又逐年增加,直至2020年增至2290.69×104 t。(2)甘肃省农业CO_(2)-e排放结构中,种植业占35%,畜牧业占65%。主要碳排放源中,畜禽胃肠道发酵对农业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化肥和畜禽粪便管理。主要畜禽中,肉牛养殖对碳排放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绵羊、山羊、奶牛和猪,家禽养殖的贡献最小。(3)农村人口、农村居民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数量、农业科技投入是影响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影响力指数分别为-0.017、0.026、0.020、0.038、-0.025、0.031、-0.017、0.016。为有效控制农业碳排放,建议在5个方面采取相应策略:努力提高种植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碳汇能力;强化畜牧业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努力降低农业机械对石油的依赖;有效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加大农业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STIRPAT模型 种植业 畜牧业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态重金属在土壤与作物系统中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6
作者 路港滨 俄胜哲 +3 位作者 袁金华 张鹏 刘雅娜 赵晓龙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阈值,以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分析甘肃省金昌、张掖和白银市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对5种重金属Cr、Cd、Pb、As和Hg的富集转运特点,并探讨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 本研究旨在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阈值,以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分析甘肃省金昌、张掖和白银市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对5种重金属Cr、Cd、Pb、As和Hg的富集转运特点,并探讨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壤与作物系统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安全阈值。本研究参考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的方法和原理,基于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土壤与玉米和小麦种植系统中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同样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利用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拟合基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出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019、0.771、35.294、2.777、0.133 mg/kg;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296、7.90、52.363、12.462、0.119 mg/kg。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推定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安全阈值较为科学,为小麦和玉米的安全种植和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有效态重金属 安全阈值 土壤重金属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 Logistic函数 累积概率分布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高原夏菜连作障碍形成及其消减策略
7
作者 吕晓东 陈伟 +1 位作者 王婷 康蓉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91-498,共8页
连作障碍是制约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甘肃省高原夏菜连作障碍的发生现状、机制及消减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 连作障碍是制约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甘肃省高原夏菜连作障碍的发生现状、机制及消减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目前对高原夏菜连作障碍的研究仍然存在缺少基础数据调研;缺乏机理研究,科学解析不足;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滞后;区域化综合防控模式体系空白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全面调查高原夏菜连作障碍发生现状和程度、强化高原夏菜连作障碍发生和形成机理研究、突破高原夏菜连作障碍消减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构建高原夏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模式与体系等研究重点,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自毒作用 土壤微生物 土壤健康 高原夏菜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车宗贤 张立勤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4期47-49,77,共4页
甘肃河西走廊荒漠与绿洲共存,水资源总量缺乏,低降水高蒸发,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和资源型缺水区域。由于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地下水位以0.57 m.a-1速率下降、防风固沙林衰败枯死、绿洲萎缩、沙尘暴增多。依据"限用地下水、适用地... 甘肃河西走廊荒漠与绿洲共存,水资源总量缺乏,低降水高蒸发,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和资源型缺水区域。由于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地下水位以0.57 m.a-1速率下降、防风固沙林衰败枯死、绿洲萎缩、沙尘暴增多。依据"限用地下水、适用地表水、用足天上水"、"开源节流、严防蒸发、提高水效益"的发展节水农业思路,采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管理节水"四大并举的节水技术措施,筹措和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对四大措施的各个环节增加投入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积极地从补偿政策制定、补偿资金筹措、补偿执行监督、补偿效果确定等方面,探索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水管单位和农民2个节水主体的积极性,有效落实各项节水技术措施。3年累计示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66.67万hm2,节水10亿m2,增收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环境 节水农业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武山县土壤养分特征及综合肥力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3 位作者 包兴国 张久东 卢秉林 杨蕊菊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针对甘肃省武山县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采集和检验分析典型土壤样品,对武山县62个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取样监测... 针对甘肃省武山县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采集和检验分析典型土壤样品,对武山县62个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取样监测,用频数分布分析了土壤养分特征,从土壤养分盈缺入手,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武山县土壤pH在7.81~8.67之间,平均值为8.35,属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在10.55~23.38 g·kg^(-1)之间,平均值为14.82 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氮含量在0.67~1.69 g·kg^(-1)之间,平均值为1.04 g·kg^(-1),处于中等范围。碱解氮在44.4~166.3 mg·kg^(-1)之间,平均值为85.41 m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磷含量在0.69~3.17 g·kg^(-1)之间,平均值为1.01 g·kg^(-1),处于丰富范围。有效磷含量在13.1~248.2 mg·kg^(-1)之间,平均值为45.0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全钾含量在23.0~28.0 g·kg^(-1)之间,平均值为25.04 g·kg^(-1),处于丰富范围。速效钾含量在111.0~510 mg·kg^(-1)之间,平均值为248.7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综合肥力评价的结果是大量元素综合肥力指数为2.28,肥力评价状况处于一般等级。可见,该地区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偏上,具体表现为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缺乏、磷素和钾素丰富。建议采取增加有机肥投入,适当增氮降磷限钾的化肥施用原则,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武山县农业生产中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县 土壤养分特征 调查评价 养分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肃夏玉米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晓云 杨虎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8,共10页
通过间歇密闭室抽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甘肃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与氮素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氨挥发分别持续了15 d与11 d,基肥时期氨挥发累积量在2.970~4.123 kg·hm^(-2)之... 通过间歇密闭室抽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甘肃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与氮素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氨挥发分别持续了15 d与11 d,基肥时期氨挥发累积量在2.970~4.123 kg·hm^(-2)之间,占施肥量的0.81%~1.65%;追肥时期累积量在6.240~8.347 kg·hm^(-2)之间,占施肥量的3.1%~4.6%;覆膜+尿素施肥条件下农田氨挥发损失较小,氮肥利用率高,千粒重比常规施肥高出3.6%~11.9%;产量比常规施肥高出24.98%~36.73%;降低氮盈余量40.46~68.67 kg·hm^(-2)。综上所述,覆膜施肥(尿素深施/表施灌水)能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增加生产效益,农业面源污染小。因此,可以在甘肃灌淤土玉米种植区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灌淤土 施肥方式 夏玉米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车宗贤 于安芬 +2 位作者 李瑞琴 赵有彪 苏永生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针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总结形成种... 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针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总结形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型模式"玉米-牛-沼-肥"、大田设施配套型模式"小麦-菇-肥-果(葡萄)"、小型养殖场型模式"牛-沼/蚯蚓-肥/饲料",并对模式的原理、特点、技术集成要点及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对该3种模式在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示范验证,农田节水30%,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60%,牛羊良种化率提高30%,奶牛母犊牛生产率达88%,减少化肥施用量20%,减少生活能源支出55%,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75%,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绿色农业 循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尿素在甘肃省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欣楠 杨君林 +1 位作者 冯守疆 张旭临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54-57,共4页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研究了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含锌尿素、聚能网尿素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品种在马铃薯上的肥效反应为控失尿素>腐殖酸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普通尿素。其中控失尿素...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研究了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含锌尿素、聚能网尿素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品种在马铃薯上的肥效反应为控失尿素>腐殖酸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普通尿素。其中控失尿素一次性施入后马铃薯产量为33 611.11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3.6%;较普通尿素处理增产24.7%,肥料产量贡献率提高11.9%,新增净产值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尿素 马铃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4 位作者 卢秉林 张久东 杨蕊菊 崔恒 马菁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10,共5页
以番茄品种粉禧1号为指示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腐熟牛粪、河沙、蛭石、珍珠岩、凹凸棒石粉按体积比7.0∶0∶1.5∶0.5∶0.5∶0.5、3.5∶3.5∶0∶1.0∶1.0∶1.0... 以番茄品种粉禧1号为指示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腐熟牛粪、河沙、蛭石、珍珠岩、凹凸棒石粉按体积比7.0∶0∶1.5∶0.5∶0.5∶0.5、3.5∶3.5∶0∶1.0∶1.0∶1.0、3.5∶3.5∶1.0∶0.5∶0.5∶1.0混配的栽培基质为好,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4833、29249、28458 kg/hm^(2),且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单株结果重、商品性等性状均较优。可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蔬菜基质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栽培基质配方 筛选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虎德 马彦 冯丹妮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当前生产条件下农田氮、磷流失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甘肃设立的17个一般监测点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前在甘肃设立的17个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对甘肃省农田土壤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 为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当前生产条件下农田氮、磷流失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甘肃设立的17个一般监测点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前在甘肃设立的17个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对甘肃省农田土壤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氮磷面源污染的因素有施肥量、降水量、灌溉量、坡度、土壤性质、种植物类型、施肥方式、地面耕作方式等,其中施肥量、降水量和灌溉量为主控因素。甘肃省肥料总氮流失量20493.44 t/a,总磷流失量1387.93 t/a,总氮和总磷流失最多的地区为陇南市,最少的为嘉峪关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农田 氮磷流失 面源污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凉州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安芬 李瑞琴 +2 位作者 赵有彪 车宗贤 苏永生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农畜产品质量监控、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为基础的六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总结得出了区域内农业生态循环模式资源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战略 资源配置关系 凉州区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测算初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彦 杨虎德 冯丹妮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7-40,共4页
对甘肃省8个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监测点淋溶水中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总氮流失系数为0.19%~153.3%,总磷流失系数为0.0011%~0.32%。氮素在土壤中淋失量相对较大,磷素淋失量相对较小。常... 对甘肃省8个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监测点淋溶水中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总氮流失系数为0.19%~153.3%,总磷流失系数为0.0011%~0.32%。氮素在土壤中淋失量相对较大,磷素淋失量相对较小。常规处理淋溶条件下,总氮流失主要以硝态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地下淋溶 氮、磷流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典型土壤有益微生物区系动态
17
作者 卢秉林 王文丽 +1 位作者 李娟 郭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79-13280,13310,共3页
以甘肃省金昌高钙土、民勤沙漠土、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为对象,对耕层土壤和当地主要种植作物根际和土体的自生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数量进行平板涂抹法测定。结果表明:各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均在10^8~10^9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中... 以甘肃省金昌高钙土、民勤沙漠土、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为对象,对耕层土壤和当地主要种植作物根际和土体的自生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数量进行平板涂抹法测定。结果表明:各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均在10^8~10^9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中武威灌漠土、定西黄绵土中各有益微生物数量无论是播种前还是在作物花期均明显高于金昌高钙土与民勤沙漠土,而且各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数量均明显高于土体6.12%~16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自生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重茬障碍防治研究进展
18
作者 尹晓宁 刘芬 +5 位作者 马明 王文丽 牛军强 董铁 孙文泰 杨泽华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97-209,共13页
解决苹果重茬障碍成为现阶段苹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苹果重茬障碍理论的日臻完善,重茬障碍防治也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对国内外以农艺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减缓苹果重茬障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加以... 解决苹果重茬障碍成为现阶段苹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苹果重茬障碍理论的日臻完善,重茬障碍防治也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对国内外以农艺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减缓苹果重茬障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加以详细阐述,在强调综合措施防治的基础上结合苹果重茬障碍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现阶段苹果重茬障碍防治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深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苹果重茬障碍有效防控及老果园重建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重茬障碍 土壤消毒 农艺措施 生物防治 抗性砧木与品种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饼制备黄腐酸关键参数研究
19
作者 张鹏 俄胜哲 +3 位作者 刘雅娜 袁金华 路港滨 赵晓龙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5-22,共8页
硫酸酸解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解为单糖或者二糖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探究了以菜籽饼为酸解原材料,硫酸质量分数、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对黄腐酸含量的影响,筛选菜籽饼制备黄腐酸的最佳参数... 硫酸酸解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解为单糖或者二糖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探究了以菜籽饼为酸解原材料,硫酸质量分数、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对黄腐酸含量的影响,筛选菜籽饼制备黄腐酸的最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硫酸质量分数、酸解温度、酸解时间均对黄腐酸含量的影响显著。菜籽饼硫酸酸解制备黄腐酸的最佳参数是温度为100℃、硫酸质量分数为25%,酸解时间为0.5 h,该条件下硫酸酸解菜籽饼制备黄腐酸的含量最高,为14.17%、氮含量为0.56%、磷含量为0.25%、钾含量为0.0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 黄腐酸 硫酸酸解 关键参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沿黄灌区制种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20
作者 崔云玲 郑浩飞 +3 位作者 孙和折 张立勤 吴正强 包会存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17-622,共6页
通过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氮肥运筹试验,为沿黄灌区制种玉米的高产、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条件下,以农户常规施肥(基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为30%∶0∶30%∶30%∶10%)为对照,设置了基肥... 通过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氮肥运筹试验,为沿黄灌区制种玉米的高产、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条件下,以农户常规施肥(基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为30%∶0∶30%∶30%∶10%)为对照,设置了基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分别为15%∶15%∶30%∶20%∶20%、0∶30%∶30%∶20%∶20%、0∶0∶50%∶30%∶20%等3个处理,对制种玉米播前、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和收获期土壤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种子产量、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基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比例为0∶30%∶30%∶20%∶20%处理制种玉米种子产量显著提高57.92%、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58.15%。穗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茎粗、穗长等性状无显著差异;较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抽雄期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提高了74.77%,而60~100 cm土层显著降低了66.65%~81.81%,显著降低氮素淋溶风险。因此,在沿黄灌区,将氮肥后移至拔节期,即基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为0∶30%∶30%∶20%∶20%可显著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残留,本结果可为该地区制种玉米可持续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制种玉米 硝态氮分布 氮盈余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