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海 张小荣 +1 位作者 赵沙沙 邵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78-185,212,共9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及功效统计,并对频数大...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及功效统计,并对频数大于40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对频数较高且在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的配伍中药进行成分、靶点筛选,将其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alacard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靶点进行匹配,获取高频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464首,涉及中药414味;其中以补虚药、清热药较多见,归肺、胃经居多,以寒温、苦辛为主;累计频次最高且聚为一类的是黄芪、防风、白术。获得活性成分共32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维阿斯米醇、防风色原酮等;关键靶点175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MAPK1、TNF、RELA、JUN、TP53、IL6等;通路137条,主要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结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中以补虚药多见,常配伍清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消食药等。组方中以黄芪、防风、白术配伍频次最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维阿斯米醇、防风色原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MAPK1、TNF等关键靶点,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温经汤妇科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泉洋 吴国泰 王瑞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1417,共7页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 金匮温经汤出自东汉张机的《金匮要略》,是主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月经失调或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等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氧化应激、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当前对金匮温经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方联合其他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评价,较少对全方药理作用及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金匮要略》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经方 妇科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酮类成分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紊乱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泉洋 吴国泰 王瑞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异常为主要特征,以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健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异常为主要特征,以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健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轴)在PCOS中存在分泌异常,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频率异常、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率升高、肾上腺源与卵巢源的雄激素过分泌等。近年来中药在防治PCOS中应用广泛并取得积极的疗效。黄酮类成分是中药常见的活性成分之一,其通过抗炎、抗氧化、影响自噬与凋亡等途径及调控PI3K/AKT通路、TGF-β1/Smad通路、MAPK/ERK通路等对多囊卵巢综合征HPO轴激素紊乱具有改善作用。对近年来黄酮类成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HPO轴分泌紊乱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及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和治疗PCOS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黄酮类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哮喘大鼠肺功能及其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志旺 李永华 +5 位作者 任远 王永辉 蔺兴遥 程小丽 王瑞琼 李应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98-2103,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哮喘大鼠肺功能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卵清白蛋白与氢氧化铝致敏、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激发哮喘模型,每次激发前当归挥发油灌胃,并测定大鼠肺功能、观测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IgE的水平,...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哮喘大鼠肺功能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卵清白蛋白与氢氧化铝致敏、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激发哮喘模型,每次激发前当归挥发油灌胃,并测定大鼠肺功能、观测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IgE的水平,研究当归挥发油对哮喘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当归挥发油能促进大鼠体质量的增加,改善肺功能,降低IgE的水平,抑制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一定的平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当归挥发油 哮喘 肺功能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齐鹏 马清林 +2 位作者 杜丽东 吴国泰 任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6-716,共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及药效物质,为贞芪扶正颗粒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UniProt和PubChem数据库检索贞芪扶正颗粒的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DisGeN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及药效物质,为贞芪扶正颗粒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UniProt和PubChem数据库检索贞芪扶正颗粒的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DisGeNET和UniProt等数据库检索肝癌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标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KEGG和GO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的可视化网络关系图,对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进行分析。结果从贞芪扶正颗粒组方药物中共筛选出活性成分33个,对应靶点735个,其中与肝癌相关靶点42个,其中TNF,IL6,TP53,CCND1,EGF,EGFR,JUN,MYC,PTGS2和NFKBIA等靶点可能为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重要潜在靶点;贞芪扶正颗粒可能通过影响与肝癌相关的Toll样受体、FoxO、AMPK、Jak-STAT、p53、NF-κB和Wnt等多个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质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增殖等多个生物过程而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槲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成分可能是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重要药效物质。结论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多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影响与肝癌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调节复杂的生物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芪扶正颗粒 肝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兰州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慧英 吴步梅 +4 位作者 马天玥 张文利 方彩霞 魏永波 陈辅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20,共10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及其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对预测结果予以验证。通过文献调研和TCMSP等数据库筛选得到软儿梨的成分与作用靶点,与GeneCards数据库中“咳嗽(cough)”和“痰(sputum)”相关的两组基因...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及其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对预测结果予以验证。通过文献调研和TCMSP等数据库筛选得到软儿梨的成分与作用靶点,与GeneCards数据库中“咳嗽(cough)”和“痰(sputum)”相关的两组基因相映射,得到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的靶点基因。通过Metascape平台对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平台构建靶点基因间PPI网络;利用Cytoscape插件CytoHubba筛选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Top10基因,并通过Metascape数据平台对Top10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以预测软儿梨止咳化痰作用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通过Autodock Vina对预测所得Top10基因蛋白和软儿梨Top3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氨水引咳试验和酚红排泄试验对预测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经多数据库联合分析,发现软儿梨中已见报道的化学成分有51个,对应作用靶点282个,其中80个与止咳化痰作用有关,根据Degree值筛选出的Top10基因主要富集在与感染和免疫相关通路上。分子对接试验证明Top10基因与PPI网络中排名前3位的化学成分(咖啡酸、芦丁、戊醛)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证明软儿梨可以明显抑制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反应,降低血清中IL-6和IL-13水平,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泄量。PCR和WB检测发现,软儿梨可降低炎症相关基因IL6、IL1B、VEGFA、PTGS2、MAPK3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软儿梨的止咳化痰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基因表达,减少致炎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软儿梨 止咳化痰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泉洋 郝亚芳 +1 位作者 吴国泰 王瑞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1-511,共1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或者腺体异常定植到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而导致的疾病。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参与病灶血管形成、异位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或者腺体异常定植到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而导致的疾病。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参与病灶血管形成、异位组织细胞自噬与凋亡和迁移侵袭等过程,是调控EMs病理特性的经典通路之一。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性在治疗EMs进程中优势显著,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达到抑制内膜异位组织进展、减轻疼痛和缓解纤维化病变的治疗作用。该文通过阐述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靶点与EMs的联系,归纳并总结国内外近年来中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EMs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利用中药及复方治疗EMs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PI3K/AKT信号通路 中药 经典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四物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房敏 赵冠宇 +4 位作者 李泉洋 孟子盈 杨倩倩 杜丽东 吴国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61,共8页
四物汤出自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养血补血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生成、修复肝损伤、抗氧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代谢和雌激素样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贫血,在妇科、骨伤科疾病和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疗效... 四物汤出自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养血补血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生成、修复肝损伤、抗氧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代谢和雌激素样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贫血,在妇科、骨伤科疾病和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在总结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五原则”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川芎嗪、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梓醇、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可作为四物汤的Q-Marker,可选择这些Q-Marker成分作为指标对四物汤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与降解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帆 景琪 +4 位作者 尹凯 石玉存 王瑞琼 杜丽东 吴国泰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7,26,共8页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 【目的】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和中药材品质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严格遵守国家对高毒农药禁限制使用规定的同时,研究常用低毒农药在中草药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规律尤为迫切。【方法】聚焦常用于中草药种植的有机氯类农药(OCPs)、有机磷类农药(OPs)、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s)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s),分析了中药材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等农药残留降解方式。【结果】目前农药残留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草药种植土壤的生态恢复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除农药监管机构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控制力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生产者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实施中草药绿色标准化种植。【结论】未来仍需积极吸收其他农作物和国外先进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为控制中草药农药残留提供绿色发展的新途径,提升中草药的质量、安全性和品质,为中草药种植土壤保护和中药材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土壤污染 农药残留 降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疗效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志旺 程小丽 +3 位作者 郭玫 王瑞琼 邵晶 任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sc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并饮用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的表达,同时检... 目的:观察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sc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并饮用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中AST、ALT和TGF-β1的水平以及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结果:复合因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黄碱组以及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中Hyp与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同时发现总黄酮的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及其中的总黄酮对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五脉绿绒蒿 总黄酮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11
作者 陈振鹤 吴国泰 任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95-97,共3页
枳壳是常用的理气药,具有调节胃肠运动、降血脂、抗肿瘤、抗血栓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枳壳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枳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枳壳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的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 被引量:87
12
作者 吴国泰 何小飞 +3 位作者 牛亭惠 王小飞 武玉鹏 任远 《中国果菜》 2016年第10期25-28,共4页
枣树是我国本土栽培的一种果树,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和维生素等,还含有钙、铁、钾、镁、锰、铝等多种微量元素,cAMP和cGMP在充分成熟的大枣中含量非常高。大枣具有增强免疫、抑制癌细胞增殖、保护肝脏、抗... 枣树是我国本土栽培的一种果树,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和维生素等,还含有钙、铁、钾、镁、锰、铝等多种微量元素,cAMP和cGMP在充分成熟的大枣中含量非常高。大枣具有增强免疫、抑制癌细胞增殖、保护肝脏、抗Ι型变态反应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休克等具有一定疗效,是传统的药食两用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的化学、药理及应用 被引量:59
13
作者 王小飞 吴国泰 +3 位作者 牛亭惠 武玉鹏 何小飞 任远 《中国果菜》 2016年第6期23-26,29,共5页
在本文中,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应用及食品加工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生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抑郁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沈路凡 王晓科 +7 位作者 王鸿 张玲娜 李嘉玮 路玉媛 田姣 康万荣 杨阿妮 伊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9-1635,共7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无论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患者常并发抑郁等情绪障碍,二者相互作用,致使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研究表明,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无论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患者常并发抑郁等情绪障碍,二者相互作用,致使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研究表明,高血压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促进的联系,且在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部分共性,然而,其共病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高血压及抑郁等情绪调控中均起重要作用,它由两条相互拮抗的通路组成,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维持平衡。因此,该文就RAS对高血压、抑郁以及共病状态下的关联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高血压抑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抑郁 共病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治疗阿托品诱发小鼠肠蠕动迟缓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彩霞 刘峰林 +4 位作者 任远 马文梅 袁菊丽 王瑞琼 吴国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对阿托品诱发小鼠便秘的治疗作用。方法:动物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当归低剂量组、当归中剂量组、当归高剂量组,对照组灌胃0.4 m 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以8 mg/kg剂量连续灌胃阿托品4 d,同时以4.8 g/kg、9.6 g/kg、14.4 g/k... 目的:观察当归对阿托品诱发小鼠便秘的治疗作用。方法:动物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当归低剂量组、当归中剂量组、当归高剂量组,对照组灌胃0.4 m 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以8 mg/kg剂量连续灌胃阿托品4 d,同时以4.8 g/kg、9.6 g/kg、14.4 g/kg剂量连续灌胃当归水煎液4 d,末次给药前12 h停食给水,当归药液、生理盐水均含10%活性炭,给药30 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各组8只小鼠,以炭末推进率、6 h时间内的排粪重量为指标,观察当归对阿托品诱导小鼠肠运动的影响。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阿托品组比较,当归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6 h内阿托品组排粪数量、粒数差异不显著;与阿托品组比较,当归中剂量组、当归高剂量组排粪数量、粒数差异不显著,但有促进排粪趋势。结论:当归可以改善阿托品诱发的肠蠕动迟缓,其机制可能为解除阿托品引起的肠肌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托品 便秘 肠蠕动 炭末推进率 肠平滑肌麻痹 蠕动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洁肤液抗炎抑菌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维建 张超 邓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83-484,共2页
目的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炎抑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炎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伤科洁肤液各组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中、... 目的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炎抑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抗炎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观察伤科洁肤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伤科洁肤液各组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中、大剂量组作用显著(P 〈0.01).伤科洁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伤科洁肤液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洁肤液 抗炎 抑菌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腾茂 强宇靖 +3 位作者 罗奎元 刘飞 吴国泰 高慧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78-1883,共6页
目的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的影响,阐释中药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5年3—12月将80只SFP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纯Ⅱ型胶原诱导)、病证模型... 目的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的影响,阐释中药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5年3—12月将80只SFP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纯Ⅱ型胶原诱导)、病证模型组(Ⅱ型胶原诱导+风寒湿环境诱导)、阳性药组(雷公藤多苷干预)、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组(秦威组)、秦艽桑寄生组(秦桑组)和秦艽防己组(秦防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加风寒湿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寒湿痹RA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按15 ml/kg给予对应的药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及病证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评分变化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病证模型组大鼠AI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AI评分低于模型组及病证模型组(P<0.05),秦威组大鼠AI评分低于单味秦艽组、秦桑组、秦防组(P<0.05)。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高于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单味秦艽组、秦威组(P<0.05),单味秦艽组、秦威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低于秦防组(P<0.05)。模型组、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除秦防组外的其他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均低于病证模型组(P<0.05)。踝关节病理学显示,各给药组滑膜增生减轻,其中秦威组关节组织形态改善较好,秦防组较差。结论对于风寒湿痹RA,平温相配效果优于平平、平寒相配及单味药,实验结果符合中医临床"疗寒以热药"的治疗原则,平温相配治疗风寒湿痹RA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减轻滑膜增生及软骨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模型 动物 肿瘤坏死因子α 踝关节 风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清林 孙敏 +1 位作者 吴国泰 任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当归多糖是当归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一般采用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法、酶提法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提取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对血液系统有明显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保肝等作用。综述当归... 当归多糖是当归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一般采用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法、酶提法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提取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对血液系统有明显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保肝等作用。综述当归多糖分离纯化、结构性质及其药理作用,为当归多糖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当归 分离纯化 结构性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联合顺铂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肾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连小龙 张尚龙 +4 位作者 邓毅 张楠 叶礼巧 马趣环 杨志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7-1001,共5页
目的 探讨甘草联合顺铂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肾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接种H22肝癌细胞,建立异位荷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3 mg/kg)和顺铂联合甘草低、中、高剂量组(3 mg/kg+0.65、1.30、2.60 g/kg)。HE染色... 目的 探讨甘草联合顺铂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肾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接种H22肝癌细胞,建立异位荷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3 mg/kg)和顺铂联合甘草低、中、高剂量组(3 mg/kg+0.65、1.30、2.60 g/kg)。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和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BUN、Cr水平和肾组织MDA水平、SOD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减小(P<0.01),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降低(P<0.05,P<0.01),Bax蛋白表达、肾损伤评分和BUN、Cr、MDA水平升高(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顺铂联合甘草各剂量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减小(P<0.05,P<0.01),肾损伤评分和BUN、Cr、MDA水平降低(P<0.05,P<0.01),SOD活性升高(P<0.05,P<0.01)。结论 甘草能够协同升高顺铂的化疗效果并减轻H22荷瘤小鼠的肾损伤,具有增效和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顺铂 肝癌 肾损伤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作用机制及其“构-效-量”关系
20
作者 赵沙沙 何海 +3 位作者 王姿杨 邢耀莹 任远 邵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目的探讨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可能性药效机制,并基于其潜在机制验证主要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方法以TCMSP、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Cytoscape、Omicshare等平台进行网络药理学... 目的探讨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可能性药效机制,并基于其潜在机制验证主要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方法以TCMSP、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Cytoscape、Omicshare等平台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以Autodock、Pymol和Ligplot等进行分子对接;以红芪水提取物进行动物实验验证;以HPLC法对8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4种活性成分、8个关键靶点、4条重点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芒柄花素和槲皮素同时与HSP90AA1、柚皮素与MAPK3、熊果酸与TP5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表明,胃肠因子MTL、VIP明显升高,肝肾因子Cr、BUN、AST、ALT明显降低,IL^(-1)0升高,TNF-α明显降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芒柄花苷含量最高(2.8848μg·g^(-1))。结论探讨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构-效”关系,并对其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放化疗 靶器官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